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湖北省咸丰民族实验小学445600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课堂教学40分钟要质量,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费尽心机、耗尽心血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扎实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1.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和资源,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教师吃透了教材就是吃透了教书育人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师自己首先要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其次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三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四是找准课文的切入口,寻找作者、编者、读者三者之间的最佳契合处。这样,教师才能灵活自如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调控课堂教学环节,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最终是要在学生的身上得以体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上课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班上的每位学生,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了解他们的接受能力、语文品味,了解他们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了解他们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预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反应,教师要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法、作哪些知识的铺垫,扫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选好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自己对本节课或本篇课文或本组课文的教学设想和计划写下来,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正确把握本学段、本年级的教学目标,不要盲目拔高或降低。(2)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根据本班学生年级、性格特征、原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3)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兼顾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4)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并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和探究。(5)课堂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教学实际。(6)练习设计要体现层次性。总之,教师要做到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做到既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照顾学生的个性需要,让学生既能掌握课文内容又能体会到文本的内涵所在。

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敲门砖”

1.创设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上《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时候,首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在我形象的语言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时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抢着说。接着我话锋一转:有个聪明的小朋友给这幅美丽的图画配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快翻开书,到书中去找答案吧!这样,孩子们在我的语言引领下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学生中,对学习内容真正感兴趣的人毕竟不多,教师还是得想方设法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整合到有趣的游戏、比赛、表演中,让他们在娱乐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尝到学习的甜头。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掉字,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不管是中等生、学困生还是优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读错现象,哪怕是一首几十个字的古诗也不例外,真正把课文读正确的简直是凤毛麟角。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朗读挑战赛”这样一个活动,通过个人挑战赛、男女生挑战赛、小组挑战赛、师生挑战赛,迅速将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了起来。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在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都渴望自身能够有很好的表现。

3.适时而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真有趣,教师的评价语往往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语言应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使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棉花姑娘》一文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运用了这样的评价语:“多有礼貌的棉花姑娘啊!”“我仿佛看到棉花姑娘正咧开小嘴笑呢!”……

三、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甚至要求老师有一条河。老师要有一条河,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吸取新养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否则,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难实现。再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一是处理教学疑难的机智。教学中常见学生的认知超越教师备课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敏锐地修改教学设计,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二是处理偶发事件的机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突然出现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当这种偶发事件出现后,容易引发教师训斥学生,而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通常能够因势利导。如果教师大发雷霆,对改变课堂状况收效甚微。三是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在教学过程中,哪怕教师的教学准备再充分,也有可能出现失误。如遇到备课的“空白点”,教师此时更要沉着机智应对;如遇到学生指正,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不能置之不理或是武断地打断学生。

标签:;  ;  ;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