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药论文_杨丽侠,张衡,张玉成,张邹邹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射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邻域,干涉仪,敏感,策略,管状,合剂,膨胀系数。

发射药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侠,张衡,张玉成,张邹邹[1](2019)在《不敏感发射药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不敏感发射药,从全尺寸发射药不敏感性能试验、实验室感度试验及小型模拟试验叁个方面,综述了发射药在各类刺激源下响应特性检测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具有发射药特点的小型模拟检测手段和方法。如热碎片传导点火试验、小规模慢速烤燃装置试验及发射药床临界直径试验方法等,提出了不敏感发射药检测与评估迫切需要发展的方向。研究发射药小型模拟试验及评估技术,该类方法可研究发射药配方组分、药型等对其敏感性响应规律及机理,有望减少或替代全尺寸发射药装药的外场响应试验;发展适用于发射药多孔离散状结构的试验方法、反应判据及评估标准,促进高能不敏感发射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发射装药对弹药生存能力影响评估技术,结合典型弹药研究装药结构等对其反应等级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姜世平,黎超[2](2019)在《火炮发射药床冲击破碎动力学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发射装药引起膛炸的基本原理,确保火炮武器系统发射过程安全,实现末端毁伤效应,从理论分析计算的角度出发,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火炮发射药床冲击破碎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了大口径火炮发射药床在燃气流冲击载荷下的破碎过程,并与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离散单元法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几乎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该计算方法对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洪俊,沈月,李建兴,王潇[3](2019)在《发射药粒挤压破碎机理离散元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发射药粒的破坏机理,研究发射药粒的力学性能,采用离散元法对有无初始缺陷的发射药粒挤压破碎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选择合适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发射药粒的离散元模型.对比发射药粒单轴压缩物理试验和数值试验,标定了发射药粒颗粒离散模型的细观参数.对无初始缺陷、表面初始缺陷以及内部初始缺陷的发射药粒进行了单轴压缩数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发射药粒离散元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发射药粒挤压破碎过程.无初始缺陷的发射药粒破碎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裂纹萌生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和裂纹失稳扩展阶段,其破碎机理为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的整体剪切破坏.初始缺陷对发射药粒的破碎机理和峰值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具有表面初始缺陷的发射药粒的破碎机理以局部剪切破坏为主,而内部初始缺陷以整体拉伸破坏为主,两类初始缺陷的存在均削弱了发射药粒的峰值强度.发射药粒运输和装填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初始缺陷.(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9年03期)

肖忠良,梁昊[4](2019)在《关于低敏感发射药与装药技术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至90年代,国内外提出了"低易损(LOVA)火炸药"概念(Schedlbauer F.LOVA gun propellants with GAP binder[J]. Propellants,Explosives,Pyrotechnics,1992,17(4):164-170),这一概念在21世纪变化为"低敏感火炸药"。直至现在,尚未对该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实际上,该概念源于"不敏感弹药"(Powell I J.Insensitive munitions-Design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J]. Propellants,Explosives,Pyrotechnics,2016,41(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姜志保,郑波,王韶光[5](2019)在《发射药化学安定性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射药化学安定性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维也里试验法和气相色谱试验法.气相色谱试验法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尽管自动化程度高,试验周期短,但还不能完全取代维也里试验法.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长期实践、研究和各自试验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了气相色谱试验法和维也里试验法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提高检测水平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梁家豪,齐乐,陈春林,马中亮[6](2019)在《不同黑索金含量的双基发射药膨胀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黑索金(RDX)含量对双基发射药膨胀系数的影响,制备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和30%的含RDX的双基片状发射药,采用TMA静态热机分析仪方法,对含RDX的双基发射药的膨胀系数及其玻璃化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单层双基药片中RDX含量的增加,其膨胀系数减小,有利于保持单层双基药片药型尺寸的精确性;(2)迭层双基药片的膨胀系数随着RDX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小于单层双基药片的膨胀系数;(3)单层双基药片玻璃化温度随RDX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使用时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广。(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王永强,杨慧群,韩进朝[7](2019)在《改善发射药力学性能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近年来国内外提升发射药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综述和归纳。介绍了发射药静态力学性能表征方法以及提升发射药力学性能的方法。重点从基础配方设计、固体填料的优化、添加物和工艺手段4个方面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研究机理和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各种方法对发射药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提出未来改善发射药静态力学性能的方法和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杨春海,王红建,周宁,王锡涛,何卫东[8](2019)在《硝基胍发射药管状尺寸对燃烧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单孔发射药的燃烧行为,应用硝基胍单孔发射药进行了中止燃烧实验(半密闭爆发器实验)和密闭爆发器实验,中止燃烧结果显示8 cm长的单孔药有明显侵蚀燃烧现象,密闭爆发器结果显示有侵蚀燃烧的药粒会在燃速系数u_1-Ψ曲线上对应出现一个侵蚀峰。实验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结论表明:药粒端面的占比对发射药的渐增性燃烧影响较大;分析密闭爆发器实验的u_1-Ψ曲线可以获知,当药粒达到8 cm长时侵蚀峰可达1个u_1单位的量。(本文来源于《工程爆破》期刊2019年03期)

周原令,胡晓兵,霍云亮,张瀚铭[9](2019)在《双基球扁发射药生产线的改进遗传排产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解决批次生产问题中存在的"早熟收敛"以及"局部搜索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预处理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实现对批次生产过程的处理.采用随机数法、定则生成法和块基因插补法叁种方法,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种群的初始化,在保证初始化种群多样性同时提高其个体质量;通过精英保留策略和锦标赛选择策略进行选择操作,实现优质种群个体的选择;运用专家打分法对产品进行优先级排序;采用基于位置和优先级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交叉位点,进行交叉操作,保留父代优良基因,避免"早熟收敛";采用邻域重组策略进行变异操作,保证优质解种群的产生和质量解的继承.以最大化最小交货提前期为目标函数,实现排产算法研究.最后,以双基球扁发射药生产线为例,实现了改进遗传算法排产过程,大大提高公司的接单预估效率和产线的生产组织效率,然后运用单一随机初始化种群法和混合初始种群法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煜华,闫光虎,张玉成,梁磊,刘毅[10](2019)在《基于多点压力测试系统的发射药膛内燃速测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发射药在火炮膛内的燃烧性能,建立了基于多点压力同步测试技术的发射药膛内动态燃速测试系统,采用该系统在HPD-30火炮上对单樟-5/7发射药的动态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将该试验结果与基于微波干涉法测试的膛内燃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膛内燃速方程参数拟合方式对膛内燃速曲线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00MPa的中低压范围内,基于多点压力测试法获得的单樟-5/7发射药的膛内燃速与微波干涉法获得的测试结果偏差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2%,最大偏差点处对应的膛内燃速差值为0.45cm/s;在100~320MPa的压力区间内,两种测试法获得的发射药膛内燃速偏差最大值为1.7%;平行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多点压力测试的发射药膛内燃速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由于单樟-5/7发射药表面钝感形成内、外层的非均质性,其膛内燃速方程需要采用分段函数表述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膛内燃烧规律。(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发射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发射装药引起膛炸的基本原理,确保火炮武器系统发射过程安全,实现末端毁伤效应,从理论分析计算的角度出发,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火炮发射药床冲击破碎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了大口径火炮发射药床在燃气流冲击载荷下的破碎过程,并与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离散单元法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几乎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该计算方法对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射药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丽侠,张衡,张玉成,张邹邹.不敏感发射药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综述[J].装备环境工程.2019

[2].姜世平,黎超.火炮发射药床冲击破碎动力学仿真研究[J].弹道学报.2019

[3].洪俊,沈月,李建兴,王潇.发射药粒挤压破碎机理离散元分析(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9

[4].肖忠良,梁昊.关于低敏感发射药与装药技术的思考与建议[J].含能材料.2019

[5].姜志保,郑波,王韶光.发射药化学安定性检测方法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19

[6].梁家豪,齐乐,陈春林,马中亮.不同黑索金含量的双基发射药膨胀系数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7].王永强,杨慧群,韩进朝.改善发射药力学性能方法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8].杨春海,王红建,周宁,王锡涛,何卫东.硝基胍发射药管状尺寸对燃烧行为的影响[J].工程爆破.2019

[9].周原令,胡晓兵,霍云亮,张瀚铭.双基球扁发射药生产线的改进遗传排产算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赵煜华,闫光虎,张玉成,梁磊,刘毅.基于多点压力测试系统的发射药膛内燃速测试技术[J].火炸药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发射药膛内燃烧特征试验曲线增塑剂对发射药能量的影响等离子体点火及常规点火条件下发射实际发射药与理想发射药...基于S型曲线拟合的单基发射药使...硝酸铵含量对发射药氧平衡和产...

标签:;  ;  ;  ;  ;  ;  ;  

发射药论文_杨丽侠,张衡,张玉成,张邹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