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冬:大丈夫抱节守志穷且益坚论文

杨孟冬:大丈夫抱节守志穷且益坚论文

常言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凡身居困境、穷愁潦倒,就会萎靡不振、精神落魄。这是通常人一般都会具有的表现。当然,假若一个勤劳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骨气的人,一个有信心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一个具有阳光精神的人,一个具有高远志向的人,那么,贫穷的现实则是暂时性的。因为,在他的心里,“贫穷”只是人生的一份历练,而不是沉重的负担。

周岁前,宝宝的辅食添加是需要妈妈慎之又慎的,有些新鲜食物宝宝娇嫩的肠胃还接受不了。哪些常见食物需要列入谨慎选择的名单呢?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句名言说得好: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如此,正如亚圣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具备男子汉大丈夫的标准。这其中,“贫贱不能移”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品质及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理想及道德标准。千百年来,多少甘于清贫者“抱节守志”不改初衷,不迷茫,不沉沦,时时抱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处处持有精神上的寄托,以一份坚毅的生命个性,通过艰难困苦的生活考验,彰显出生命历程的不同凡响,最终成为让人百般崇敬和高度赞扬的“人中龙凤”。我们不妨列举几位古人,看一下他们在贫困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HEsis在线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连锁不平衡以及HWE检验分析,对早产儿脑瘫组以及对照组之间ATG5基因中的5个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元代著名词人王磐,号鹿庵,河北永年人,幼年时家境非常贫困,他的母亲每日做来一小锅米粥,他都要把粥从中划开分为早晚两餐。王磐娶妻生子后,常常和家人一起挖野菜充饥,仍然过着清贫的日子。金人入侵中原,王磐举家南迁。元朝立国后,又返回北方。期间,他发奋用功,为仕元做着积极的准备。一天,家中忽然少了一只公鸡,家人四处找寻都没有踪迹。于是,就都怀疑是邻里将鸡偷去杀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王磐就作了一首小词《满庭芳》曰:“平生淡泊,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词中戏言鸡儿被偷得正好,省得还要亲自忙着去做东请客,又免得它一早打鸣而惊醒了美梦,一派豁达之风,饱含幽默之感。家人听后,无不为他的风趣诙谐而开怀发笑。邻里知道后,都夸他的度量大,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后来,王磐果然得到元世祖的召见,成为翰林直学士,并被授予宣慰使一职。任职期间,严肃法纪,治贪除暴,为朝廷着想,为人民解忧,被誉为“治世能臣”。

元代著名廉吏吕思诚,字仲实,山西平定人,出身十分贫寒,常常是衣食无依。一日,家中无米无面,锅台凄冷,他便狠下心要把唯一的一件棉袍拿去典当。妻子于心不忍,上前予以阻拦,他随即作诗劝慰道:“典却春衫办早厨,山妻何必更踟蹰。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全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如一盏明灯照亮心房,又如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使困顿之境不再凄凉,让美好的憧憬不再遥远。后来,吕思诚果然进士及第,历任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国子监翰林学士、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成为朝廷重臣。他老成持重,以刚直闻名,跟随他的人后来大多都成为名士。元代宰相纳麟评价说:“吕左丞素有廉声,难以及之。”

北宋名臣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陕西邠州,后举家迁于苏州吴县。他两岁丧父,随母改嫁朱家,由于家境贫寒,他便寄住于寺庙,边干杂活边读诗书。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熬粥,等粥凝固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成语“断齑画粥”,说的就是他的故事。一天,范仲淹的一个伙伴前来看望他,见他生活如此艰苦,回家就向父亲讲述了他的境况。于是这位伙伴的父亲就叫人给范仲淹送去了上好的吃食。几天后,这位伙伴再次前来,却发现父亲送给范仲淹的饭菜仍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并且似乎已经发霉了。他便责怪道:“莫非你是‘不受嗟来之食’!”范仲淹赶忙表示歉意说:“令尊大人的厚意我当万分感激,可是我吃粥已成习惯,要是用了这上等的好饭,只怕往后就吃不下去稀粥了。”这位伙伴深受感动,对范仲淹更加钦佩。为立志苦读,范仲淹还书写了“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的句子,贴在自己的居室。就是靠着这种精神,范仲淹终于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南宋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清代七品县令郑板桥,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他三岁丧母,十四岁继母又亡,之后得到乳母的照顾而苦读诗书,靠教书维持生计。三十岁时,因父亲去世,为糊口卖画于扬州。直到五十岁才进士及第,授官山东范县。六十一岁于潍县任上赈灾得罪封疆大吏而罢官。离任时,以“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为世人所称道。其担任县令十一年间,一身正气,刚直不阿,清廉为民,不改操守,他还画了一幅《墨竹图》,贴在厅堂之上,并题诗曰:“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他主政一方一直过着平民般的生活。有一年除夕,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况,他自作《守岁》诗一首:“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除夕守岁,堂堂县令一家却衣单食绝,着实让人无限感慨。然而,他竟以水当酒祭拜祖先。尽管饥肠辘辘,仍还苦中求乐,诙谐的用“窗外梅花当早餐”来笑对生活。这种坚毅豁达的人生态度,映射出的是孤芳清高的铮铮铁骨,使人提振精神,让人敬仰万分。

历史是一本活教材,廉官是我们颂扬和学习的标范。诸如王磐、吕思诚、范仲淹、郑板桥的廉吏形象,不胜枚举。他们虽然出身卑微贫寒,但都没有因为一朝“化鱼为龙”位居高堂而一改操守和气节。对于凄苦清冷的生活经历,他们无一例外都将其作为走向成功的一份基础保障和精神财富。他们深知最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对最贫苦的生活有着最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因而他们将“坚守底线”“以民为重”的良知浸透在骨子里的同时,也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里。当然,这也是历代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的,更是人民大众永远期盼和极力赞扬的。

标签:;  ;  ;  ;  ;  ;  ;  ;  ;  ;  ;  ;  

杨孟冬:大丈夫抱节守志穷且益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