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和高韧论文_林顺岩,姚勇,周志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强和高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铝合金,沙林,抗拉强度,超低温,聚酰胺,弹性体。

高强和高韧论文文献综述

林顺岩,姚勇,周志军[1](2019)在《新型高强高韧Al-Zn铸造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高强高韧Al-Zn铸造铝合金,考察分析了铸造铝合金的组织、强度与表面硬度。结果表明:新型高强高韧铸造铝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硬度高、耐高温、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不需进行任何热处理,合金铸态时抗拉强度375MPa、屈服强度300MPa、延伸率6.0%以上。在室温自然时效72h后,合金的硬度为132HB或90HBa;在经320℃/30min加热处理后,合金硬度略微下降至85HBa或120HB左右,有着良好的高温性能,适用于铸造铝合金鞋模等模具和机械受力结构件的生产制造。(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9年05期)

刘乐诗,张锋锋,戚裕,蹇锡高,王锦艳[2](2019)在《高强高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HPZ)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苄基叁乙基氯化铵为催化剂,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其结构,测定其环氧值为0.30(记为ER30)。ER30在150~200℃范围内黏度为0.5 Pa·s,具有较好的加工流动性。将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共混,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固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较DGEBA有显着提升,当ER30与DGEBA树脂的质量比为3∶7时,冲击强度为61.24 kJ/m~2,弯曲强度为156.43 MPa,分别提升了67%和46%,实现了本征增韧与增强。(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3](2019)在《郑州轻研合金公司成功开发出高强高韧7含钪铝合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半连续铸造成功制备出800mm×200mm的高强高韧7×××系含钪铝合金大板锭,并通过多道次热轧、冷轧,制备出厚度50~100mm热轧板和2~10mm冷轧板产品。该产品的抗拉强度530~730MPa,伸长率12%~16%,焊接性能优异,相较传统7×××高强铝合金的性能有大幅度提升。目前,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还在(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9年03期)

邹伟健,刘怡,李旭,蔡力亚,毛文峰[4](2019)在《离聚物Surlyn对高韧高强GF/PET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聚物沙林树脂(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纤维(GF)/乙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叁元共聚物(EMG)/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弹性体(EMA)四元强韧复合体系进一步增韧改性,并研究了不同含量Surlyn对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性能及冲击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urlyn的加入会进一步提高PET/GF/EMG/EMA复合体系的韧性,0. 5%时冲击强度出现最高值,呈现最优刚性-韧性平衡; Surlyn能改善玻纤与PET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但随着Surlyn含量的增加,断面形貌从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材料强度逐渐下降。同时材料的结晶度随着Surlyn含量增加逐渐提高,添加到1. 5%时,对结晶速度的提升效果有限; Surlyn能提高材料热变形温度,但高含量Surlyn又对材料热变形温度问题起着降低作用,在Surlyn含量为0. 5%~1. 5%时,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变形温度。以上结果表明,Surlyn含量在0%~1%的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周珊[5](2019)在《高强高韧AlMgSiCu合金板材疲劳特性及断裂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6xxx系铝合金是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因其具有中等强度,耐腐蚀性、焊接性能、成形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良好等一系列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现代建筑等领域。研究表明,通过调控合金成分和改进轧制、热处理工艺等能够有效改善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和力学性能,从而使铝合金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其断裂失效造成的事故往往会使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损失,据统计,在机械失效中,疲劳失效约占80%以上,疲劳失效在工程失效中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疲劳试验、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分析等技术手段,对6xxx系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疲劳特性开展研究,研究了6xxx系铝合金的高低温拉伸流变行为及轧制工艺;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建立了AlMgSiCu合金板材的S-N曲线,探索了合金板材疲劳的断裂特征及基本规律,弄清了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并且研究了不同时效状态对Al-Mg-Si-Cu合金板材断裂性能及疲劳特性的影响,为6xxx系铝合金的断裂研究打下基础。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Al-0.75Mg-0.75Si-0.8Cu合金和Al-0.75Mg-0.75Si-0.8Cu-0.7Zr合金分别进行高温拉伸和中低温拉伸实验发现,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建立了其各自的高温拉伸本构方程。并且探索了Al-0.75Mg-0.75Si-0.8Cu-0.7Zr合金的轧制工艺,经300℃热轧+510℃/80min+195℃/13 h+冷轧加工后,合金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75 MPa,伸长率为8.13%。(2)建立了Al-0.75Mg-0.75Si-0.8Cu合金板材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S-N曲线的幂函数表达式,S-N曲线的斜率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逐渐减少而后趋于平稳。用Origin软件将实验所测得数据和计算所求得的S-N曲线表达式拟合,发现两者基本吻合。(3)疲劳裂纹主要在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的杂质或是第二相粒子处萌生,在高应力水平下,裂纹萌生倾向于多源性,这是由于加载应力增大,粒子容易自身破裂而产生微裂纹,又由于裂纹尖端产生应力集中,致使裂纹容易向基体中扩展;在裂纹扩展区,随着加载应力增大,断口中二次裂纹和孔洞数量增多,疲劳辉纹间距增大。(4)欠时效、峰时效和过时效状态下Al-Mg-Si-Cu合金在疲劳过程中强度整体上都有所提升,在疲劳过程早期、中期和晚期合金的屈服强度走向较为相近,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范诚杰,黄子纯,李蓓,肖文霞,郑恩[6](2019)在《一种高强高韧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多重氢键及其堆积作用实现微相结构的精确调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修复材料具有优异的使用安全性、更长的寿命、节能和对环境更低的影响等优势,因此受到研究者高度关注.超分子相互作用以其优异的可逆性和对环境刺激的快速响应性,在自修复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通过合理的分子结构设计获得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自修复能力的高分子材料仍是研究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将脲基嘧啶酮(UPy)基团引入到聚丙二醇(PPG)链段中,并精确调控其微相结构,得到了一种强韧的可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PPG-mUPy.聚合物链段中的UPy基团通过二聚形成四重氢键,不仅可以诱导相分离从而形成软硬段结构,还可通过π-π堆积相互作用,在环境温度下形成稳定的微晶,进一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机械强度.此外,柔性PPG链段上氨基甲酸酯基团之间存在的弱氢键,赋予了材料超韧特性.通过温度调控启动微晶熔融,释放UPy的可逆特性,赋予材料优异的自修复性能.通过调控PPG链段长度、各组分含量及微观形态,得到综合性能最优样品PPG_(1000)-mUPy~(50%),其拉伸强度可达20.62 MPa,强度修复效率可达93%.该方法为开发高强高韧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08期)

喻光远,肖恭林,陈琳,徐小辉[7](2019)在《高强高韧超低温球墨铸铁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高强高韧球墨铸铁材料QT500-7和QT600-7为研究对象,在满足其高强度、高韧性的前提下,为获得良好的超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镍0.8%~2.0%,铜0.1%~0.5%,硫0.004%~0.008%,可获得高强高韧超低温球墨铸铁材料QT500-7LT和QT600-7LT。采用复合球化孕育工艺可提高QT600-7LT超低温性能。(本文来源于《铸造》期刊2019年03期)

赖诗齐,邹晓轩,阳路求,张贻舟,敬波[8](2018)在《高韧高强聚酮/聚酰胺66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酮(PK)/聚酰胺66(PA66)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冲击试验机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PK/PA6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A66含量较低时,PA66分散相粒径较小,且分布较均匀,PK/PA66(质量比为80/20)共混物的干态冲击强度达到29.5kJ/m~2,湿态下冲击强度为纯PK的4倍,同时共混物拉伸强度及弯曲模量也明显提高;但当PA66含量较高时,PA66相区尺寸明显增大,PK/PA66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呈下降的趋势;PA66的引入会显着降低PK的结晶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8年09期)

时振明[9](2018)在《新型高强高韧耐磨斗齿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岩石硬质环境工矿使用要求,设计出一种新型高强高韧耐磨斗齿钢,通过对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斗齿本体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硬度分布、冲击韧度分布以及耐磨性能进行的研究表明,新型斗齿钢制造的斗齿各项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其耐磨性能优于韩国进口斗齿,具有巨大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莱钢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李鸿江[10](2018)在《热加工对Ti-6554高强高韧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由于良好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高温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航空、航天、化工、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的广泛应用。随着飞机的大型化和整体化对钛合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高强度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高强高韧钛合金的高温变形特征及热加工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这对其在飞机上的应用十分重要。Ti-6554(Ti-6Cr-5Mo-5V-4Al)合金是一种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在军民用飞机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Ti-655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热变形特征及热加工图,开展热变形加工及热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范围和最佳的强度-塑性-韧性匹配。对Ti-6554合金试样进行相变点上、下的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拟合了高温变形时的本构方程,绘制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对温度和应变速率都十分敏感。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温度升高,流变应力降低。而在相同温度下,应变速率升高,流变应力也升高。根据热加工图,合金在β单相区800-890℃,0.01-0.03s-1区间内变形具有较高的耗散系数,微观变形机制是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在(α+β)两相区变形时的高耗散系数区间为740-770℃,0.01-0.03s-1,微观变形机制主要是动态回复。这两个区间是合金的适宜加工区。此外合金的塑性失稳区主要在温度740-900℃,应变速率0.05-1s-1的区域内。失稳区内变形加工会造成组织的局部塑性流动。对合金进行单相区变形加工+两相区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制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相区变形加工的合金热处理后组织中主要含有条状的初生α相和针状的次生α相。合金强化主要来自次生α相的析出强化,固溶温度越高,时效温度越低,次生相析出越多,此时强度较高。而塑性则与初生α相的含量有关,相同强度条件下,合金中初生α相含量越多合金的塑性越好。典型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强度可达1300MPa~1600MPa,延伸率2%~10%。合金的断裂韧性与裂纹在合金组织中的扩展路径有关,路径越曲折,断裂韧性越高。经过760℃/1h,AC+560℃/2h,AC后合金的断裂韧性最高,达到54.4MPa·m1/2,此时强度为1341MPa,延伸率10%。对合金进行两相区变形加工+单相区热处理,研究晶粒尺寸与断裂韧性的关系,确定最佳固溶制度,并研究时效热处理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晶粒尺寸为125μm时,合金的断裂韧性最高,此时固溶制度为890℃/1h。不同时效制度下,合金强度在1200MPa~1500MPa,延伸率在3~9%之间。强化机理与单相区加工两相区热处理的类似,都是次生α相的析出强化作用,次生α相数量和尺寸直接影响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塑性与强度呈负相关。通过热处理制度的优选获得不同强度级别的强度-塑性-韧性匹配。抗拉强度在1241MPa,延伸率在8.5%时,合金的断裂韧性最高为80.5MPa·m1/2。抗拉强度为1350MPa,延伸率在6%时,合金的断裂韧性为65MPa·m1/2,抗拉强度为1525MPa延伸率为3.5%时,断裂韧性可达54.1MPa·m1/2,基本在55MPa·m1/2以上,满足高强高韧钛合金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期刊2018-06-05)

高强和高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HPZ)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苄基叁乙基氯化铵为催化剂,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环氧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其结构,测定其环氧值为0.30(记为ER30)。ER30在150~200℃范围内黏度为0.5 Pa·s,具有较好的加工流动性。将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共混,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固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较DGEBA有显着提升,当ER30与DGEBA树脂的质量比为3∶7时,冲击强度为61.24 kJ/m~2,弯曲强度为156.43 MPa,分别提升了67%和46%,实现了本征增韧与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强和高韧论文参考文献

[1].林顺岩,姚勇,周志军.新型高强高韧Al-Zn铸造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铝加工.2019

[2].刘乐诗,张锋锋,戚裕,蹇锡高,王锦艳.高强高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3]..郑州轻研合金公司成功开发出高强高韧7含钪铝合金[J].铝加工.2019

[4].邹伟健,刘怡,李旭,蔡力亚,毛文峰.离聚物Surlyn对高韧高强GF/PET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J].塑料工业.2019

[5].周珊.高强高韧AlMgSiCu合金板材疲劳特性及断裂行为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9

[6].范诚杰,黄子纯,李蓓,肖文霞,郑恩.一种高强高韧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多重氢键及其堆积作用实现微相结构的精确调控(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7].喻光远,肖恭林,陈琳,徐小辉.高强高韧超低温球墨铸铁的研究与开发[J].铸造.2019

[8].赖诗齐,邹晓轩,阳路求,张贻舟,敬波.高韧高强聚酮/聚酰胺66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18

[9].时振明.新型高强高韧耐磨斗齿钢研究[J].莱钢科技.2018

[10].李鸿江.热加工对Ti-6554高强高韧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8

论文知识图

处理Cu-Ni钢的焊接热影响区Fig.5...合成球铁的基体组织附录:2002年度科研获奖项目一览表(1)附录:2002年度科研获奖项目一览表(2)钢厂生产细晶和超细晶钢棒线材的结果...非晶镀层磨损质盆损失与碳管加人童的关...

标签:;  ;  ;  ;  ;  ;  ;  

高强和高韧论文_林顺岩,姚勇,周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