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脚论文_刘菁,侯利霞,刘玉兰,纪俊敏,杨书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芝麻油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芝麻油,芝麻,磷脂,正交,麻油,食用油,理化。

芝麻油脚论文文献综述

刘菁,侯利霞,刘玉兰,纪俊敏,杨书平[1](2014)在《芝麻油脚中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从芝麻油脚中提取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芝麻油脚(油脂初始含量为82.86%)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芝麻油脚中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50℃,溶剂的用量为7mL/g,反应时间为6h,转速为230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油脂提取率是81.89%。(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4年11期)

刘菁[2](2014)在《芝麻油脚综合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年芝麻油生产中,产生大量的芝麻油脚,其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对于芝麻油脚中含量较高的油脂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于芝麻油脚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而后选用了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来萃取芝麻油脚中的油脂,将其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的油脂进行精炼达到要求,并对其的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1)芝麻油脚中的油脂含量为82.86%,水分含量为5.4%,磷脂含量0.7%,粗蛋白4.74%,初始酸值为3.56mgKOH/g,灰分含量为1.94%,芝麻素的含量3.26mg/g;芝麻油脚中的香气成分是一些短碳链杂环化合物,例如呋喃、吡嗪、吡咯和噻唑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多是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芝麻油脚脱脂残渣颗粒处在2.500μm~32.00μm之间的含量达到68.88%,40.00μm~114.5μm之间的颗粒含量达到12.67%。芝麻油脚萃取出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2)利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油脂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10W,超声时间10min,溶剂用量7mL/g。在这个条件下,芝麻油脚中油脂提取率达到87.78%。油脂脱酸的最佳工艺为:碱炼初温50oC,碱液浓度11°Bé,超量碱0.2%,碱炼时间是30min。在此条件下,做重复实验得出的油脂脱酸率为96.68%。经过脱酸与脱色,色泽接近国家二级标准,酸价达到一级标准,且水分含量大量减少,对于油脂的储存有重要的意义。(3)脱色之后的油脂香味组成成分依然是呋喃、吡嗪、吡咯类含氮的杂环化合物,这些成分占据了大部分的香气成分组成。脱色之后的脂肪酸与芝麻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脱色之后的油脂中含有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油脂精炼之后其氧化诱导时间缩短,其氧化酸败时间变为14h。(4)芝麻油脚可以用来制取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能源,有许多的优点。酯化反应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在反应温度60oC,反应时间80min,甲醇用量100v/w%,催化剂用量0.8%的情况下,甲酯化率达到95.25%。(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季怀锐[3](2012)在《芝麻油脚中磷脂的提取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芝麻油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芝麻油脚,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磷脂、芝麻素、芝麻酚等,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以芝麻油脚为原料,从中提取芝麻磷脂,进行浓缩和精制;检测芝麻磷脂的组分、脂肪酸组成及芝麻木质素的含量;对芝麻油脚中的油脂进行回收和精炼,得到食用芝麻油。对不同工艺所得芝麻油脚的基本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法所得芝麻油油脚中磷脂含量高,杂质含量少,较适合作为提取芝麻磷脂的原料。其主要成分为:油脂含量92.86%,磷脂含量2.79%,不溶性杂质6.99%。以之为原料,利用直接水化脱胶及离心—萃取两种工艺富集芝麻磷脂及除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直接水化脱胶得到的芝麻浓缩油脚中磷脂含量为6.98%,胶杂含量为15.45%,油脂含量仍高达8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利用离心—萃取法得到的芝麻油中油脂含量为94.79%,磷脂含量为3.41%,不溶性杂质含量为0.04%。利用离心—萃取法,将离心分离得到的芝麻油和正己烷萃取除杂的芝麻油混合为原料,利用水化脱胶提取浓缩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化温度80℃,加水量为4倍磷脂含量,反应时间30min,浓缩磷脂得率为1.72%,丙酮不溶物含量为45.13%。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芝麻粉末磷脂。以芝麻浓缩磷脂为原料,先加入正己烷11mL/g溶解磷脂除杂,静置5h,过滤,按溶剂比(丙酮:正己烷)10:1加入丙酮,萃取3次,芝麻粉末磷脂的得率为36.32%,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5.74%。芝麻磷脂的主要组分为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酸(PA)、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胆碱(PC)。芝麻浓缩磷脂(AI45.13%)中PE、PA、PI、PC含量分别为10.74%、7.49%、1.71%、23.88%。芝麻粉末磷脂(AI95.74%)中PE、PA、PI、PC含量分别为12.75%、16.91%、2.98%、37.21%。芝麻磷脂中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9.1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04%。芝麻浓缩磷脂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的含量分别为204.37mg/100g、105.78mg/100g、2.09mg/100g;芝麻粉末磷脂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分别为59.04mg/100g、1.19mg/100g、0.57mg/100g。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必将赋予芝麻磷脂更高的应用价值。通过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对从芝麻油脚中回收的芝麻油进行精炼。经过碱炼脱酸,芝麻油酸价降至0.72,色泽为黄10.4红2.0(133.4mm槽),接近一级芝麻油标准;经吸附脱色后,其酸价3.12,色泽为黄19.9红2.9(25.4mm槽),接近二级芝麻油标准。(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刘玉兰,季怀锐,刘双艳,汪学德[4](2012)在《芝麻油脚中粗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从芝麻油脚中富集浓缩芝麻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磷脂含量为0.81%的芝麻油脚为原料,利用电解质水溶液对其中的磷脂进行絮凝富集,可以得到富含磷脂的芝麻磷脂粗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从芝麻油脚中富集浓缩芝麻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与油脚中磷脂质量比1.25∶1,电解质食盐添加量为油脚质量的0.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0 min2,0%柠檬酸添加量为油脚质量的0.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浓缩油脚中磷脂含量为9.23%。(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2年01期)

金青哲,刘元法,王兴国,戴洪平[5](2005)在《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芝麻油脚为原料,用甲醇提取芝麻素,提取条件为:温度6 0℃、时间3h、料液比1∶2 5 ;提取率83 7% ,产品纯度6 7 5 %。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品进行结晶纯化,结晶条件为∶料液比(g/mL) 1∶30、养晶温度2 5℃、养晶时间3h。经过4次结晶,最终产品纯度为91 2 %。(本文来源于《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期刊2005年05期)

金青哲,刘元法,王兴国,戴洪平[6](2004)在《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基本上采用机榨法和水代法制取芝麻油,毛麻油过滤物即为油脚,其中固形物含量高且用离心、沉降等物理法很难分离,如果用溶剂萃取,所得的芝麻油在色泽、风味等方面远不如正常的芝麻油,因此,油厂对油脚的处理基本上是丢弃或作为肥料,利用价值很低。本研究以芝麻油脚为原料,从中提取芝麻素,并进行结晶纯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会第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下册)》期刊2004-09-01)

戴洪平[7](2004)在《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芝麻素是一种脂溶性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本课题以芝麻油厂的废弃物—芝麻油脚为原料,从中提取芝麻素,进行结晶纯化;并对芝麻素的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氧化铝层析柱对芝麻油进行预处理,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芝麻素定性、定量;经过检验,加样回收率为95.6%,变异系数CV为1.19%。然后,对国内芝麻代表性产区的十五种芝麻进行芝麻素含量的测定,并分析芝麻素含量与芝麻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芝麻含油率为46.48%-58.28%,油中芝麻素的含量为0.1152%-0.7773%,芝麻素含量与芝麻含油率呈正的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556((=0.05)。白芝麻油的芝麻素平均含量比黑芝麻油的芝麻素平均含量高,从棕黄色芝麻中提取的油中芝麻素平均含量与白芝麻油的芝麻素平均含量接近。对芝麻油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芝麻油的含量68.9%,固形物含量31.0%,芝麻素含量0.251%。用正己烷从芝麻油脚中提取出芝麻油;以此芝麻油为原料,采用甲醇提取芝麻素。对芝麻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萃取时间2.5h、料液比1:3;提取率83.7%,产品纯度为67.5%。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提产品进行结晶纯化,确定最佳结晶纯化条件为:料液比(g/mL)1:40、养晶温度25℃、养晶时间2h。在上述结晶条件下,经过四次结晶,最终产品的纯度为91.2%;通过GC-MS分析,发现产品中还含有芝麻酚林、甾醇。最后对芝麻素的抗氧化性做了初步研究。烘箱法、Rancimat仪法的测定表明:芝麻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但是抗氧化性能没有BHA、BHT、TBHQ、VE好;对芝麻素消除体外自由基的能力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芝麻素对DPPH·、·0H、O2-·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对芝麻素的抗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4-06-30)

胡宏[8](2001)在《芝麻油油脚取油工艺及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芝麻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代法 ;磨浆压榨法和螺旋机机榨法叁种。水代法因生产油脂含水量较高 ,不易保存 ,副产品芝麻渣含水量达到 50 % ,更不易处理 ,时间一长可能引起发酵污染环境 ,因此只适用于小作坊生产。磨浆压榨法 ,主要是工艺复杂(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01年02期)

芝麻油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每年芝麻油生产中,产生大量的芝麻油脚,其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对于芝麻油脚中含量较高的油脂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于芝麻油脚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而后选用了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来萃取芝麻油脚中的油脂,将其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的油脂进行精炼达到要求,并对其的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1)芝麻油脚中的油脂含量为82.86%,水分含量为5.4%,磷脂含量0.7%,粗蛋白4.74%,初始酸值为3.56mgKOH/g,灰分含量为1.94%,芝麻素的含量3.26mg/g;芝麻油脚中的香气成分是一些短碳链杂环化合物,例如呋喃、吡嗪、吡咯和噻唑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多是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芝麻油脚脱脂残渣颗粒处在2.500μm~32.00μm之间的含量达到68.88%,40.00μm~114.5μm之间的颗粒含量达到12.67%。芝麻油脚萃取出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2)利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油脂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10W,超声时间10min,溶剂用量7mL/g。在这个条件下,芝麻油脚中油脂提取率达到87.78%。油脂脱酸的最佳工艺为:碱炼初温50oC,碱液浓度11°Bé,超量碱0.2%,碱炼时间是30min。在此条件下,做重复实验得出的油脂脱酸率为96.68%。经过脱酸与脱色,色泽接近国家二级标准,酸价达到一级标准,且水分含量大量减少,对于油脂的储存有重要的意义。(3)脱色之后的油脂香味组成成分依然是呋喃、吡嗪、吡咯类含氮的杂环化合物,这些成分占据了大部分的香气成分组成。脱色之后的脂肪酸与芝麻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脱色之后的油脂中含有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油脂精炼之后其氧化诱导时间缩短,其氧化酸败时间变为14h。(4)芝麻油脚可以用来制取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能源,有许多的优点。酯化反应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在反应温度60oC,反应时间80min,甲醇用量100v/w%,催化剂用量0.8%的情况下,甲酯化率达到95.2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芝麻油脚论文参考文献

[1].刘菁,侯利霞,刘玉兰,纪俊敏,杨书平.芝麻油脚中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4

[2].刘菁.芝麻油脚综合利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

[3].季怀锐.芝麻油脚中磷脂的提取与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

[4].刘玉兰,季怀锐,刘双艳,汪学德.芝麻油脚中粗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2

[5].金青哲,刘元法,王兴国,戴洪平.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纯化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

[6].金青哲,刘元法,王兴国,戴洪平.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纯化研究[C].中国粮油学会第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下册).2004

[7].戴洪平.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4

[8].胡宏.芝麻油油脚取油工艺及效益分析[J].中国油脂.2001

论文知识图

2 芝麻油油脚电子显微照片(×500)1 粒径分布图谱食用植物油植物油进口取消配额许可证管理,...-14芝麻素晶体在生长过程的显微照片(...芝麻素晶体的宏观显微照片(63x8)-9过饱和度大时的结晶照片(63×8)

标签:;  ;  ;  ;  ;  ;  ;  

芝麻油脚论文_刘菁,侯利霞,刘玉兰,纪俊敏,杨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