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里的创新启蒙

小学语文课堂里的创新启蒙

车朝会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周家镇云龙学校644400

【摘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作为冲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启蒙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1-136-01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只有立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带着保护和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意识,采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手段,切实加强课堂中的发散式思维教学,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教学落到实处。以此为前提,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进行下述的教学改革探索,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文字语言的研究,并且深入思考文章内容,要对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只有教师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才能实施创新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创新过程中,需要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并且紧扣语言。比如在讲解《月光曲》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创新因素,贝多芬在弹完一首曲子之后,盲姑娘非常激动,说到:“弹的多纯熟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对于盲姑娘的猜测,贝多芬并没有回答,接着又弹了一曲。在“贝多芬没有回答”这句话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疑问?”指导学生展开设想和分析,学生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贝多芬不想被人知道,会有许多人拜访他;贝多芬谦虚;贝多芬默认了;贝多芬觉得碰到了知音,比较激动,所以说不出一句话;贝多芬急着想要弹出《月光曲》,所以没有进行回答;贝多芬感受到了《月光曲》的情境,没有听清楚盲姑娘的话;课文中省略了回答,后面的“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就是对于盲姑娘疑问的回答。学生的相关设想和分析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可能性,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而且让他们加深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这种死板的组织形式很容易遏制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需要自己去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感悟,也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相互帮助。讨论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一学习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经常采用的讨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桌讨论,一种是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为了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讨论方式,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课文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以“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这句话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移民火星能否实现”。学生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正反方的辩论。学生通过自己在网络或图书馆里所搜索的资料将课文内容进行了延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最为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在学习词汇和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情感的理解和表达,需要的是同学们用心去体验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而这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自身置于学生的认知状态下去感知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教材的切入点上,教师应当换位思考,思考学生会更加关注哪一个点;其次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关注同学们的情感体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对应的安排,只有符合同学们认知的课堂内容才会与同学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教师在课堂末尾时,可以让同学们总结一下自己的课堂感受,可以对教材进行自己的解读和总结,也可以对课堂的感受进行总结。

四、鼓励求异精神,引燃创新之火

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异,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不唯教材,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为学生创设表现和创造的机会,燃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教学《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小鹰学飞》的课文时,“狐狸运用了很多方法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想象狡猾的狐狸还可能想到哪些办法呢?狼一直在找借口要吃小羊,它还能说出哪些不合理的说法要吃掉小羊呢?小鹰越飞越高,它还可能和谁做了比较呢?”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比比哪组学生想法最多。学生根据情境想到了老师意想不到的办法和说辞,借此训练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互动教学

如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教学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育机构都引进了先进的教育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其中有不少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互动”,尤其是对于小学学段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花花绿绿的图片所吸引,从而大幅提高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因此,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使一部分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更好的集中精力,提高听课效率,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效互动。这一方面解决了课堂互动与教学进度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完全”互动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这些仪器,我们就可以把许多抽象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感受,使得学生更快、更直观、更真实,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在上三年级的《恐龙》一文及六年级的《大自然的文字》两课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如果仅靠文本的解读无法带给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这时候,若是引入电子白板,就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一篇比较枯燥的科学小品文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说明方法的巨大作用。综上所述,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有着入门启蒙和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更可谓是举足轻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我们不但应当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同时还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方法,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更上一层楼。

标签:;  ;  ;  

小学语文课堂里的创新启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