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模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滑动模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动模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态,飞行器,算法,观测器,航迹,方法,旋翼。

滑动模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庄鹏,冯正平,毕安元,胡国栋[1](2019)在《基于变增益滑动模态的无人潜水器高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动模态控制在无人潜水器运动控制中已经得到较多应用,但其引发的抖振现象仍未很好解决。本文对潜水器的高度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变增益滑动模态控制方法,旨在保持控制精度的同时抑制抖振现象。此外,还设计了基于高度传感器测量值的非线性状态观测器,以得到高更新率和可靠性的高度及垂荡速度反馈信息,从而改善高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水池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5期)

王亮,张妍,蔡毅鹏,周国峰,南宫自军[2](2018)在《基于滑动时域窗和ERA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使用环境激励进行模态辨识时,模态阻尼比辨识结果往往散布较大,其随辨识信号长度和不同信号段的影响较大;针对时不变系统,提出了采用带重复宽度的时域滑动窗口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提高模态阻尼比的辨识精度和稳定性;首先,详细介绍了ERA环境激励模态辨识方法的理论;其次,给出了时域滑动窗口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以及工作流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时域滑动窗口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并分析了其对信号噪声量级和信号信息量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胡耀各,冯祖仁[3](2018)在《准滑动模态控制在四级倒立摆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滑动模态控制,对四级倒立摆进行了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来的采用类sigmoid函数的准滑模控制可以有效地完成四级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并能够减弱高频抖振。该方法对于高阶倒立摆的控制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7期)

刘峤,吴怀宇,陈洋,陈志环[4](2018)在《基于反步法与参考模型的四旋翼飞行器自适应滑动模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与参考模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动力学建模,对结构上进行了重构后将系统分解为全驱动通道和欠驱动通道。进而,以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为基础,针对欠驱动子系统,利用反步控制方法推导出滑模控制面,设计其控制律。而对于全驱动子系统,利用参考模型推导出滑模控制面,设计其控制律。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对基于此控制算法的控制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方法也能实现四旋翼飞行器的轨迹跟踪,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8年07期)

安源,郭慧,郑焕祺,侯晓鹏,周玉成[5](2018)在《基于滑动模态PID控制的连续平压机高速锯切系统动态精确跟踪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人造板锯切系统是保证人造板连续平压机高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模态的PID控制算法,实时监测连续平压机出板的速度V_1,当锯切点被触发时飞锯以精准计算的加速度a提速,当飞锯到达锯切点时飞锯的速度刚好为V_1的两倍(V_2=V_1/cosθ),确保飞锯的速度与出板速度同步。同时用PID控制V_2的速度,当V_1从0至1500mm/s时,找出PID的比例因子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使之与V_1的速度对应。进一步求出滑动模态P的比例因子,基于V_1速度变化时,乘以滑动模态P的比率变化值,即可求出滑动模态P的实际值,使得出板速度V_1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都有一个确定的滑动模态P与之对应,从而确保V_2动态精确跟踪V_1,使得锯切精度达到人造板材标准的精确要求。本文提出的算法应用在广西得力木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连续压机生产线上,该算法解决了连续压机生产线速度实时变化而导致的锯切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突出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连续压机出板速度变化对锯切产生影响和突然载荷时锯切发生变化的问题。实现了出板速度精确跟踪、锯切点精准定位,有效地保障了锯切精度。(本文来源于《木材加工机械》期刊2018年03期)

陈智勇,王斌,张良力,胡知川[6](2018)在《基于反步法的四旋翼飞行器自适应滑动模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旋翼飞行器非线性模型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随机性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将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化分解为欠驱动和全驱动两个部分;对相应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选取适当的Lyapunov函数,采用反步的方法回馈递推得到自适应滑模控制律,从而提高飞行器对外界环境变化自适应能力。依据该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控制器设计并完成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反步法的四旋翼飞行器自适应滑动模态控制方法比非自适应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王亮,蔡毅鹏,祝学军,廖选平,周剑波[7](2017)在《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使用环境激励进行模态辨识时,模态阻尼比辨识结果散布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滑动拟合阶次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作为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ERA)的前后处理方法,从而提高模态阻尼比的辨识精度和稳定性.详细介绍ERA环境激励模态辨识理论;给出滑动拟合阶次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以及流程.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李建青[8](2017)在《基于动态非线性滑动模态的USV直线航迹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战争方式的不断创新,无人作战系统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水面无人艇(USV)是其重要分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航迹控制是USV的核心。USV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运行系统,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使得USV控制非常困难。本文研究动态非线性滑动模态算法,提出了相应的USV直线航迹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够确保USV按照预定航线航行。(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王珏,谢慕君,李元春[9](2016)在《柔性二级倒立摆的准滑动模态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二级倒立摆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自然不稳定系统,为了对其进行稳摆控制,基于建模机理建立了柔性二级倒立摆数学模型,提出准滑动模态控制方法,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摆控制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准滑动模态控制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倒立摆稳定控制;比传统指数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输出更加平滑,削弱了抖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刘事超[10](2016)在《基于应变模态的滑动电接触轨道损伤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动电接触结构一般处在设备电气连接环节中,其接触的可靠性与电接触元件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电接触元件长期处于强电流与高速摩擦的条件下,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材料老化,导致接触不稳定造成电弧烧蚀等问题,出现磨损或缺陷等损伤。长此以往,设备将会彻底损坏,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因此,对高速滑动电接触结构的损伤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高速滑动电接触动力发射装置的发射轨道,开展损伤检测识别研究。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了一种基于振动结构应变模态分析理论的轨道损伤识别方法。首先,研究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分析了光纤光栅解调技术以及振动相关的应变模态理论。其次,本文对应变模态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a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轨道仿真模型,模拟了轨道不同的损伤情况,并且研究了轨道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程度损伤下的应变模态变化。最后,本文搭建了实验平台,应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轨道进行了损伤诊断实验,对应变模态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应变模态损伤识别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05-01)

滑动模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使用环境激励进行模态辨识时,模态阻尼比辨识结果往往散布较大,其随辨识信号长度和不同信号段的影响较大;针对时不变系统,提出了采用带重复宽度的时域滑动窗口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提高模态阻尼比的辨识精度和稳定性;首先,详细介绍了ERA环境激励模态辨识方法的理论;其次,给出了时域滑动窗口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以及工作流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时域滑动窗口与统计方法结合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方法,并分析了其对信号噪声量级和信号信息量的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动模态论文参考文献

[1].庄鹏,冯正平,毕安元,胡国栋.基于变增益滑动模态的无人潜水器高度控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王亮,张妍,蔡毅鹏,周国峰,南宫自军.基于滑动时域窗和ERA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3].胡耀各,冯祖仁.准滑动模态控制在四级倒立摆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4].刘峤,吴怀宇,陈洋,陈志环.基于反步法与参考模型的四旋翼飞行器自适应滑动模态控制[J].高技术通讯.2018

[5].安源,郭慧,郑焕祺,侯晓鹏,周玉成.基于滑动模态PID控制的连续平压机高速锯切系统动态精确跟踪算法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18

[6].陈智勇,王斌,张良力,胡知川.基于反步法的四旋翼飞行器自适应滑动模态控制[J].现代电子技术.2018

[7].王亮,蔡毅鹏,祝学军,廖选平,周剑波.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7

[8].李建青.基于动态非线性滑动模态的USV直线航迹控制的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7

[9].王珏,谢慕君,李元春.柔性二级倒立摆的准滑动模态控制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刘事超.基于应变模态的滑动电接触轨道损伤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2016

标签:;  ;  ;  ;  ;  ;  ;  

滑动模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