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解率论文_李小龙,周骏宏,王兴艳,房群莉,徐跃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分解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稳定性,分解,晶格,碳酸镁,相图,曲率,沉积物。

热分解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龙,周骏宏,王兴艳,房群莉,徐跃鑫[1](2014)在《磷尾矿热分解率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磷尾矿的热解性能,对磷尾矿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煅烧实验,并测定煅烧后氧化钙、氧化镁分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达到600℃时磷尾矿开始分解,分解不是通常认为的碳酸镁先分解,而是碳酸钙和碳酸镁伴随分解,温度到750℃时碳酸钙碳酸镁基本分解完全。(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4年02期)

郑霞君,宋安,马其华,赵超[2](2011)在《热分解率(TGA)评定汽油清净剂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依据清净剂及其加剂汽油的热稳定性预测其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可行性。用热分解率(TGA)从购自汽车售后市场8款清净剂中挑选2款特定热稳定性的清净剂,分别按规定浓度添加在2台试验车的汽油中进行1000 km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这2款清净剂控制CCD、IVD及PFID的实际效能与其由TGA热稳定性预测的清净效能完全吻合,因此TGA能有效取代清净剂台架试验评定。(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期刊2011年05期)

宋继芳[3](2004)在《零热分解率的钛酸铝微粉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合成出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微细钛酸铝粉体,重在提高使用单一MgO添加剂稳定钛酸铝的能力。 论文探讨了在实验室内制备钛酸铝的合成条件对合成效果的影响,确定出合成钛酸铝的优化条件。本试验通过准确测定起始物的Ti、Al含量,严格化学配比,采取适当措施将微尺度上的组成均匀性从溶胶一直保持到混合铝钛氧化物前驱体的生成,使该粉体具有高活性,将其在1250℃煅烧2h,已合成出以钛酸铝为主晶相的产物,比文献报道的钛酸铝相的最低生成温度降低了50℃。 本工作以MgO为单一添加剂,采用优化条件制备出微细的A1_(2(1-x))Mg_xTi_(1+x)O_5固溶体产物。本次试验对比了x=0.04、0.07、0.135的叁种配方,按照这叁种配比所合成的Al_(2(1-x)Mg_xTi_(1+x)+O_5的热稳定性均远高于纯钛酸铝,经历1100℃热分解试验后,叁种合成产物都仍然以钛酸铝为主晶相,它们的品格常数a、b、c均随x的增加而近于线性地增大。本次研究发现,经历热分解试验后,热分解率最低的是c值居中的Al_(1.86)Mg_(0.07)Ti_(1.07)O_5(X=0.07),它的热分解率为零。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使用单一MgO添加剂的情况下制备出零分解率的钛酸铝。它意味着存在一个能极为有效地稳定钛酸铝的MgO添加量,与之相应,存在一个优化的品格常数C值,它仅比标准钛酸铝的参数略大。该结果表明,现有文献认为c值的增幅越大,钛酸铝越稳定的结论应该修改。 本研究还发现,改变MgO:Al_2O_3:TiO_2配比,会使所合成的钛酸铝产物的热稳定性出现明显差异,其中,按照Al_2(1-x)Mg_xTi_(1+x)O_5的配比所合成的钛酸铝的稳定性最好。从本研究发现的该规律性推断,额外添加MgO来稳定钛酸铝的方式可能不是一种理想的处理方法。 本研究获得的这些新发现的价值在于,它们为发展兼容热稳定性和强度的钛酸铝粉体的合成技术、研究钛酸铝的热稳定性制约机理提供了新的考虑基点。(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4-05-01)

龚德兴[4](2000)在《二元化合物熔化时的热分解率与其在相图中峰顶的曲率半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相图中化合物峰项的曲率半径 ,可以知道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本文导出AB型和A2 B型化合物熔化时的分解率与相图中峰顶处的曲率半径的定量关系 .(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热分解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阐述了依据清净剂及其加剂汽油的热稳定性预测其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可行性。用热分解率(TGA)从购自汽车售后市场8款清净剂中挑选2款特定热稳定性的清净剂,分别按规定浓度添加在2台试验车的汽油中进行1000 km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这2款清净剂控制CCD、IVD及PFID的实际效能与其由TGA热稳定性预测的清净效能完全吻合,因此TGA能有效取代清净剂台架试验评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分解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龙,周骏宏,王兴艳,房群莉,徐跃鑫.磷尾矿热分解率的测定[J].山东化工.2014

[2].郑霞君,宋安,马其华,赵超.热分解率(TGA)评定汽油清净剂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理论和实践[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1

[3].宋继芳.零热分解率的钛酸铝微粉的合成工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

[4].龚德兴.二元化合物熔化时的热分解率与其在相图中峰顶的曲率半径的关系[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不同分解率下的活化能(KAS法)不同质量分数w(Fe2O3)钛酸铝陶瓷热分不同温度烧成的钛酸铝陶瓷的热分解率粒度对钾长石热分解率的影响莫来石和氧化铁含量对钛酸铝陶瓷热分无水硫酸镁热分解率与粒径的

标签:;  ;  ;  ;  ;  ;  ;  

热分解率论文_李小龙,周骏宏,王兴艳,房群莉,徐跃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