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骕论文_袁一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胡先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研究所,植物学家,人文主义,进化论,植物,生物,胡适。

胡先骕论文文献综述

袁一雪[1](2019)在《胡先骕:中国植物学界“老祖宗”》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先骕(1894—1968)江西新建人,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曾两度留学美国,归国后任教于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他提出并发表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的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24)

高明勇[2](2019)在《胡先骕:科学精神,改造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分子,不仅要做好本专业的研究,还要关心政治、参与政治。2005年,学者胡宗刚出版了《不该遗忘的胡先骕》,由是,不少人才开始知道胡先骕。十几年过去,胡先骕的知名度有所提升,但仍远远不够。此言非虚。胡先骕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作为植物学家,涉猎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地理学等,一生发表论文上百篇,专着近20部,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是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16期)

[3](2019)在《胡先骕 让世界认识中国生物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植物学家、教育家,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中国生物资源极其丰富,自16世纪起就有外人来华采集,到19世纪中叶则有更多的生物学家、采集家、探险家来华采集,所得都运回自己国家,收藏在各大植物园或自然历史博物馆。胡先骕还在美国留学时,就认为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所以,他组织领导的研究工作,就从大规模采集中国植物入手……(本文来源于《科学大观园》期刊2019年09期)

柯林林[4](2019)在《胡先骕“反进化论”及文学评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先骕作为一位科学家,却一直坚持旧体诗创作,在文学评论上也对唐宋诗学、晚清诗词以及五四诗歌有独特的见解。这源于他对“进化论”与“文学史”有别样的理解。他的批评实践与文学史观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五四文学,思考现代性本质,探索新文学路径。为我们了解、反思五四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第一章胡先骕“反进化论”渊源。他所提倡的“反进化论”强调的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相分离,以及进化过程的“自然”性,本质上并未超越“进化论”的范畴,“反”字所要实现的是对话语权力的抢夺,为传统文学谋取一线生机。胡先骕对进化论独特的看法,一方面源于在新式教育的影响下接受西方思想,一方面则源于在世家文化与同光体诗派的影响下坚守传统。第二章“反进化论”视野中的文学评论。胡先骕着重评论了唐宋、晚清、五四之诗词,认为宋之诗穷尽了旧体诗之技法,需要引入西方之技巧,灌输新的时代内涵创造诗的新纪元。晚清诗人以张之洞为代表,在诗歌上注重清切之风格,以“宋意入唐格”,追求上达之旨归。胡先骕坚持诗歌的道德、典雅、含蓄之美,又吸纳西方元素,在批评胡适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基础上提出新诗之路径:白话文言均可入诗、自由与限制并行、格律与典雅同构、道德与美感齐趋。第叁章胡先骕文学史观及方法论意义。受“反进化论”思想影响,胡先骕认为中国文学史的运动规律并不朝着白话文学单线进化,而是以文言文学为正宗,运动中既有进化、又有变迁。进化的动力在于时代要求与文学发展的内在需求这两方面。推动文学进化的方式在于改革,在文学上则为模仿与创造相结合。胡先骕的文学评论在实践上受文学史观的影响,采用中正的态度与历史的眼光相结合的批评方法。在此基础上,胡先骕思想的现代意义也得以呈现。结语部分对胡先骕的“反进化论”思想进行评价,并对进化论中的“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思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阳[5](2019)在《胡先骕:“全面教育”倡导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期间,日寇逼近后方,一位先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发表演讲:“日本倭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要说这些鬼子兵,就是日本天皇又奈我何?我与天皇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我们二人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都是学生物的,又在一个班;不同的是我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期刊2019-04-10)

讴阳[6](2019)在《悼植物学家胡先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开心老年》期刊2019年04期)

杨有能[7](2018)在《胡先骕与“学衡派”》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先骕是"学衡派"的主要成员之一,本文试图从胡先骕与"学衡派"的关系来阐述他的人生遭遇。过去那种从文化激进主义的立场看待胡先骕及其学衡派的保守主义思想,本身视角就遮蔽了对象的另一面,这样得出的结论难免偏颇。因此,现在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学衡派的重要成员胡先骕,这本身就是一种应有的历史态度。大家都知道吴宓是学衡派的主帅,但作为"学衡派"发起人和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胡先骕较少为人谈起和关注。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33期)

杨有能[8](2018)在《胡先骕新人文主义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胡先骕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来源,进一步地认识和重新评价这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并对他的思想给予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3期)

付立松[9](2018)在《胡先骕与胡适论战始末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胡先骕写《中国文学改良论》,批判文学革命,这不仅缘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嘲讽其诗作,更是为老师林纾助阵。1920年下半年作长文《评〈尝试集〉》,前四节集中批评胡适诗作及其诗学观点,后四节以人文主义思想匡正新文化运动的浪漫主义倾向。该文直到1922年由《学衡》两期连载。但是胡适、周作人等新文学作家读到第一期即做出回应。《评〈尝试集〉》的诗学主张及人文主义理念在此次论争中并未得到有效呈现。胡先骕第叁篇论战文章《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就胡适白话文运动理论中文言与拉丁文、白话与欧洲各国国语的比附关系进行辨析,呈现二人理解欧洲文艺复兴的不同方式。胡先骕理解的欧洲文艺复兴,延续清末以来"国学复兴"的传统,以"向后"的方式在古代典籍中重寻构建现代文明的资源;胡适则以"向前"的方式推动启蒙运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廖太燕[10](2017)在《胡先骕及其曾祖信函二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笔者在翻阅《江西文物》杂志第一卷第二期(1941年3月)时见到胡先骕信函一封,颇具价值,照录如下:敬启者:奉读贵社惠赐《江西文物》创刊,集材丰富,议论高卓,为吾省文化经济界树一特帜,无任钦佩。又见下期要目预告,对于陈宝箴及陈叁立(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7-12-13)

胡先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分子,不仅要做好本专业的研究,还要关心政治、参与政治。2005年,学者胡宗刚出版了《不该遗忘的胡先骕》,由是,不少人才开始知道胡先骕。十几年过去,胡先骕的知名度有所提升,但仍远远不够。此言非虚。胡先骕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作为植物学家,涉猎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地理学等,一生发表论文上百篇,专着近20部,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是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胡先骕论文参考文献

[1].袁一雪.胡先骕:中国植物学界“老祖宗”[N].中国科学报.2019

[2].高明勇.胡先骕:科学精神,改造中国[J].青年记者.2019

[3]..胡先骕让世界认识中国生物学[J].科学大观园.2019

[4].柯林林.胡先骕“反进化论”及文学评论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5].杨阳.胡先骕:“全面教育”倡导者[N].中国教师报.2019

[6].讴阳.悼植物学家胡先骕[J].开心老年.2019

[7].杨有能.胡先骕与“学衡派”[J].牡丹.2018

[8].杨有能.胡先骕新人文主义思想初探[J].北方文学.2018

[9].付立松.胡先骕与胡适论战始末考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

[10].廖太燕.胡先骕及其曾祖信函二种[N].中华读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胡先骕胡先骕水杉-朱政德曲仲湘奚元龄薛纪如

标签:;  ;  ;  ;  ;  ;  ;  

胡先骕论文_袁一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