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分布论文_贾璐,王钧,刘芬,单春芳,石文界

导读:本文包含了稳定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心绞痛,稳定,不稳,宽度,碳源,燃料。

稳定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贾璐,王钧,刘芬,单春芳,石文界[1](2019)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的相关性。方法 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PDW、血小板平均体积以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根据PDW水平分为高PDW组(PDW≥15.29%)44例和低PDW组(PDW<15.29%)41例;2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于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记录2组斑块的OCT显像特征;Pearson相关分析PDW水平与OTC参数中纤维帽厚度(fibrous cap thickness, FCT)的关系。将85例患者依据OCT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 TCFA)组16例和非TCFA组69例,比较2组PDW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CF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PDW组血小板平均体积[(10.90±1.37)fL]高于低PDW组[(10.21±0.90)fL](P<0.05),TCFA比率(29.5%)、斑块破裂比率(22.7%)、血栓形成比率(36.4%)高于低PDW组(7.3%、4.9%、9.8%),FCT[(148.64±128.64)μm]小于低PDW组[(253.66±194.82)μm](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W与FCT呈负相关(r=-0.268,P=-0.030);TCFA组PDW[(14.61±2.6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6±0.83)mmol/L]高于非TCFA组[(11.82±3.74)%、(2.28±0.8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增加(OR=1.318,95%CI:1.164~1.409,P=0.01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2.856,95%CI:1.202~4.817,P=0.020)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TCF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W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罪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有关,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魏一,储怀龙,赵纪军[2](2019)在《效率15.05%!首次发现并制备具有反向量子阱分布的高稳定2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曾对社会的进步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但储存量却十分的有限。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伴随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环境恶化。因此,发展新型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被寄予很大希望。(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9年10期)

王兰英,殷德年[3](2019)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bA1c、RDW水平,分析血清HbA1c、RDW水平与病变冠脉支数和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RDW、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RDW、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43、0.746,均P<0.05);血清RDW、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72、0.641,均P<0.05)。结论血清RDW、HbA1c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靳利安,郭运华[4](2019)在《泥浆护壁压力分布形态及槽壁稳定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槽壁稳定性控制是地连墙施工的关键环节,由于传统基于极限平衡的力学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目前采用优化泥浆配比参数的经验控制方法,但仍未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基于泥浆渗透形成抗渗泥皮的试验结果,从泥浆成皮的渗透压力条件及时间演化规律出发,研究了不同开挖阶段泥浆有效护壁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泥浆护壁压力在槽壁上的"驼峰"型分布规律是开挖面附近泥浆护壁压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使开挖面以上5~10 m范围成为稳定性薄弱环节,通过降低开挖下切速度可有效提高槽壁稳定性控制效果。以福州地铁5号线建新南路站的中砂-黏土交互地层的稳定性控制应用为例,对其进行了声波检测成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富水砂-黏土-卵石富水地层60 m深地连墙槽壁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文宝,杜蕾,王旭阳,杨旭,史小红[5](2019)在《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水体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指示的区域补给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内蒙古寒旱区达里诺尔湖(简称"达里湖")无河流外泄、冬季湖面冰封、水体流动缓慢等典型区域水文气象特征,对夏、冬季湖泊底层、表层水(冰)、入湖河水、浅层地下水(井水、泉水)等样品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值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湖区不同水体δD和δ18O平均值均存在湖泊水体(水、冰体)>大气降水>入湖河水>浅层地下水的变化特征.在达里湖,夏、冬季底层水δD、δ18O值均比表层水(含湖冰)中δD、δ18O值偏负且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此外,冬季不同采样点底层水δD、δ18O平均值的区域差异性比夏季明显,这反映了湖泊底层水体相对封闭、稳定的储存环境,也说明地下水补给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而基于不同区域底层水δD、δ18O值及氘盈余指数(d)值和水深变化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发现水深变化可能是影响达里湖底层水δD、δ18O值分布区域差异及补给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东北部水体较浅(水深小于8 m)区域采样点水体δD、δ18O平均值多数比达里湖整体平均值偏负且d值偏正,指示浅层地下水输入及二次蒸发作用的影响;西南部水体较深(水深超过8 m)区域采样点水体δD、δ18O平均值多数比达里湖整体平均值偏正且d值偏负,说明水体相对稳定,受二次蒸发作用的影响较弱.(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雷知迪,陈正武,杨小权,李孝伟,丁珏[6](2019)在《调控燃烧室燃料初始分布建立稳定旋转爆轰波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爆轰发动机具有比传统航空航天发动机更高的燃烧效率,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点火启动过程尤为重要。为达到一次点火就能在燃烧室内建立稳定旋转爆轰波的目的,本文提出通过控制点火前燃料初始分布来建立稳定旋转爆轰波的方法,并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10组分27可逆反应基元化学反应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旋转爆轰波传播特性的研究表明,燃料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分布是影响旋转爆轰波建立的关键。在燃料喷注压力较低时此影响尤为明显,它决定了爆轰波发展第一周期内波前燃料层厚度。而波前燃料层与波的稳定传播密切相关。基于该方法,本文对燃烧室初始流速为360 m/s,喷注总压0.4 MPa的旋转爆轰发动机实现了点火至稳定爆轰,得到的爆轰波传播平均速度为1 604 m/s,频率为5 347.6 Hz。此外,燃料初始填充率作为燃料初始分布的量化指标,文中给出了它建立稳定旋转爆轰时的临界范围。(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9期)

鲍乐平,王攀,王晓勇[7](2019)在《时滞分布参数切换系统渐进稳定及L_2增益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时滞分布参数切换系统渐进稳定及L_2增益问题。通过多Lyapunov方法,利用Wirtinger's不等式等,给出了一类时滞分布参数切换系统渐进稳定及L_2增益的充分条件,这些条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和任意切换信号给出。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说明所给结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梁红[8](2019)在《滇东湖泊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与元素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水生植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在湖泊生态系统碳、氮等元素循环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吸收与传递作用,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元素变化特征有助于辨别湖泊食物网的基本组成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传递过程。本研究通过对云南东部地区10个湖泊的空间调查和4个湖泊的季节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滇东湖泊四类典型生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碳、氮同位素和元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湖泊的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滇东湖泊四种类别水生生物碳、氮同位素具有显着差异。沉水植物碳同位素值最大(-12.04±4.57‰),漂浮植物碳同位素值最小(-28.99±0.86‰);浮游植物碳同位素值与浮游动物相似,平均值分别为-21.88±2.97‰、-20.85±2.70‰。结果表明碳源是导致湖泊生物碳同位素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氮同位素结果显示同为初级生产者的漂浮植物(5.58±7.38‰)、沉水植物(5.43±5.84‰)和浮游植物(7.26±3.83‰)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作为初级消费者的浮游动物氮同位素(11.02±3.18‰)显着高于浮游植物,反映了湖泊生物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出现氮同位素富集效应,富集系数约为3.46‰。(2)空间尺度上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碳同位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碳同位素组成与水体温度、pH值呈正相关关系。水温影响了水体中溶解无机碳的组成和水体pH,湖泊水体中溶解CO_2浓度随着水温升高而减少,HCO_3~-离子浓度增加,pH值升高,浮游植物更多地利用水体中相对富集~(13)C的HCO_3~-作为碳源,导致浮游植物碳同位素偏正。同理,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的主要碳源之一,因此,浮游动物碳同位素也间接受到水温、pH值的影响。此外,浮游动物碳同位素还受采样点水深控制,不同的湖泊水深会存在浮游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差异,导致浮游、底栖碳源对生物的贡献比例不同,进而影响浮游动物碳同位素组成。沉水植物碳同位素与湖泊的透明度有关,富营养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高、水体透明度低,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大量水体中溶解的CO_2,沉水植物则被迫吸收更多HCO_3~-,导致在透明度低的水体中,沉水植物δ~(13)C出现偏正的分布特征。氮同位素组成方面,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沉水植物的氮同位变化具有一致性,随着湖泊水体营养水平尤其是水体总磷、总氮指标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表明湖泊生物氮同位素信号可作为评价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代用指标。(3)时间尺度上4个湖泊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碳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雨季(6月、9月)浮游生物的碳同位素普遍偏正于旱季(12月、3月)。浮游植物碳同位素的季节变化可能与水温、生长速率相关。低温环境下水体溶解CO_2含量的增加,以及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变慢,也是导致浮游植物碳同位素信号偏负的原因。浮游动物碳同位素组成季节变化除受其食物浮游植物的影响外,还与降雨量、陆源无机碳、浮游动物的捕食习性等有关。雨季流域带来更多陆源的富集~(13)C的碳源,浮游动物在摄入陆源有机碎屑物和淋溶作用下流域中的HCO_3~-后导致其碳同位素偏正,而旱季降雨量较少浮游动物食物来源更多依赖于湖泊内的贫~(13)C的碳源(浮游植物),其碳同位素偏负。在氮同位素方面,春季浮游生物氮同位素最大,可能随着气温回升,受春旱的影响,降雨量持续几个月较少,空气干燥,多大风天气,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较大,流入湖泊的人类生活污水在反硝化和氨挥发作用下,轻的δ~(15)N随着蒸发而逃逸,留下较重的δ~(15)N,从而导致水体氮同位素上升,生活在此环境中的浮游生物氮同位素也相应偏正。(4)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体内碳元素百分含量显着高于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而氮元素百分含量则相反,碳氮比值均显着高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这是由于高等水生植物与浮游生物体内组织不同所导致的。滇东湖泊沉水植物C、N等元素百分含量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偏高,反映了云南地区独特的环境背景,受喀斯特基岩的影响,水体富含碳酸盐导致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更多的碳元素,同时云南地区强的太阳辐射导致水生植物吸收更多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造成氮元素含量偏高。在季节变化上,夏季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总碳百分含量最大,春季最小,可能反映了夏季生物生长快促使对水体中常量元素的吸收,使得碳元素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生物氮百分含量无明显季节变化;浮游植物碳氮比值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碳氮比值最大,秋季、冬季逐渐减少,春季达到最小值。元素含量时空分布特征表明,浮游植物更容易受到外部气候、环境因子的影响,体内化学稳态性较浮游动物低,并且内源有机物高等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的碳氮比值均小于20。(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刘栋强[9](2019)在《不同临床特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证素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COPD稳定期中医证素分布特征与CAT评分、BODE指数、急性加重次数以及肺功能情况相关性。探究中医证素辨证与COPD稳定期病情的相关性。研究不同临床特征人群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该病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临床调查,为每例观察对象建立档案;所有入选患者,全面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四诊资料、体重指数、肺功能情况、mMRC呼吸困难评分表、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以及稳定期稳定期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完善CAT评分,BODE指数评价,中医证素辨证表。研究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与COPD稳定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别根据患者吸烟情况,GOLD分期分级,急性加重次数,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探究不同临床特征人群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结果:1.COPD稳定期患者病位主要在肺、肾、心,亦可累及脾、表、心神;实性病性证素主要是痰、湿、饮;虚性病性证素主要是气虚、阳虚为主,阴虚亦有,血虚最少。2.中医证素积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GOLD分级程度。肾、痰、阳虚、肺、脾、表、气虚的证素分级均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按其排列顺序相关系数依次递减。其中与肾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42。不同GOLD分级患者证素分布存在差异性:(1)GOLDⅠ级:病位在肺,本虚与标实症状并不明显;(2)GOLDⅡ级:病位多在肺、肾、心,本虚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为主;(3)GOLDⅢ级:病位多在肺、肾、心,本虚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为主;(4)GOLDⅣ级:病位多在肺、肾、心,本虚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为主。3.FEF75%pre与肾、阳虚、脾等呈负相关,其中与肾的相关系数大小最高为0.553。FEF50%pre与肾、脾、阳虚等呈负相关,其中与肾相关系数大小最高为0.457。FEF25%pre与脾、阳虚、肾等呈负相关,其中与脾相关系数最高为0.474。MMEFpre与脾、肾、痰等呈负相关,其中与脾的相关系数大小最高为0.43。4.中医证素积分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BODE指数变化情况。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分级与肾、表、脾等呈正相关。其中与肾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23。不同BODE指数分级患者证素分布存在差异性:BODE指数Ⅰ级病位多在肺、肾;本虚多与气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为主;BODE指数Ⅱ级病位多在肺、心;本虚多与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以痰、饮为主;BODE指数Ⅲ级病位多在肺、肾、心;本虚多与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以寒、湿、痰、饮为主;BODE指数Ⅳ级病位多在肺、肾、心、脾;本虚多与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为主。5.中医证素积分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CAT评分,mMRC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变化情况。CAT评分高病位多分布在于肾、心,实证上多反映在于痰,虚证多反映在于气虚、阳虚。mMRC评分较高患者多证素多反映在心、肾,虚证较多地反映在于气虚、阳虚,实证较多地反映在痰。急性加重次数增加证素心、证素肾相关程度密切,虚证素多与阳虚有关,实证素多与血瘀有关。6.不同COPD稳定期分组证素分布特征如下:(1)A组标实多以痰、湿为主,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病位在于肺、肾。(2)B组标实多以痰、湿为主,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病位在于肺、心、肾。(3)C组标实多以痰、湿、寒为主,虚以阳虚、气虚为主,病位在于肺、肾、脾、表。(4)D组标实多以痰、湿、饮为主,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病位在于肺、肾、心、脾。7.不同吸烟情况下,患者证素分布存在差异性。(1)非吸烟组:病位多在肺、肾,本虚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为痰、湿为主。(2)未戒烟组:病位多在肺、肾,本虚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为主。(3)戒烟组:病位多在肺、肾、心,本虚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饮为主。8.根据患者COPD稳定期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LAMA组、LABA+ICS组、叁药联合组、叁药联合组+口服茶碱组,通过对比四组肺功能等各项指标,发现叁药联合组+口服茶碱组往往病情更加严重。同时四组患者证素分布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如(1)LAMA组:病位多在肺、肾,本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热为主。(2)LABA+ICS组:病位多在肺、肾、心、脾,本虚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为寒、湿、痰为主。(3)叁药联合组:病位多在肺、肾、心,本虚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为痰、湿为主。(4)叁药联合组+口服茶碱组:病位多在肺、肾、心、脾、表,本虚多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多以痰、湿、饮。结论:1.COPD稳定期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以气虚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常常累及阴、阳、血;标实多以痰,湿,饮为主。病变主要在肺脏,继而累及肾心,后期至脾。2.中医证素积分能反映出COPD稳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3.不同临床特征人群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各有差别。可以将COPD稳定期综合评估指标与中医证素辨证结合起来,为COPD稳定期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赵益庆,蔡东林[10](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445例,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进行分级;再使用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在研究期间的中医证候诊断情况。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不同肺功能分级下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肺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本次445例COPD稳定期患者共存在8种中医证候,共诊断出1 020频次,其中,最高的为肺脾气虚证224频次(22.0%),其次是肺肾气虚证221频次(21.7%)、肺气虚证196频次(19.2%),而出现频次最低的为脾肾阳虚证14频次(1.4%)、肾脾气虚证15频次(1.5%);不同肺功能分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各中医证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虚证与肺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肾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均与肺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分级为轻度及中度时,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及肺肾气虚证;肺功能为重度的COPD稳定期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及肺肾气阴两虚证,随着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级的不断升高,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肾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出现的频率逐渐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5期)

稳定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能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曾对社会的进步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但储存量却十分的有限。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伴随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环境恶化。因此,发展新型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被寄予很大希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定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贾璐,王钧,刘芬,单春芳,石文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2].魏一,储怀龙,赵纪军.效率15.05%!首次发现并制备具有反向量子阱分布的高稳定2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J].物理.2019

[3].王兰英,殷德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9

[4].靳利安,郭运华.泥浆护壁压力分布形态及槽壁稳定控制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9

[5].李文宝,杜蕾,王旭阳,杨旭,史小红.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水体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指示的区域补给差异[J].湖泊科学.2019

[6].雷知迪,陈正武,杨小权,李孝伟,丁珏.调控燃烧室燃料初始分布建立稳定旋转爆轰波的方法[J].爆炸与冲击.2019

[7].鲍乐平,王攀,王晓勇.时滞分布参数切换系统渐进稳定及L_2增益分析(英文)[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梁红.滇东湖泊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与元素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9].刘栋强.不同临床特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证素分布规律[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10].赵益庆,蔡东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论文知识图

:Ez稳定场分布:(a)双层YIG(b)单层Y...皮克林乳液在LP含量(a)100%、...:不同/pfkk条件下颗粒光泳速率随Bi...带状电子注电子枪叁维模型不同时刻10d处的Y向分布速度图速度失量和速度分布云图

标签:;  ;  ;  ;  ;  ;  ;  

稳定分布论文_贾璐,王钧,刘芬,单春芳,石文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