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舒适性论文_吴小舟,高洁,刘庚林,王沣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调舒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调,舒适性,舒适,建筑,气流,空调系统,地板。

空调舒适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舟,高洁,刘庚林,王沣[1](2019)在《红外辐射空调房间人体热舒适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人工环境室中设置模拟外墙,研究红外辐射顶板+混合通风与红外辐射顶板+地板送风两种复合空调系统。结果表明,当红外辐射顶板表面温度为17℃左右,送风温度为22℃左右,换气次数为12~14次·h~(-1)时有以下结论:在外围护结构负荷较大时,外墙内表面温度大大高于室内温度,致使室内平均红外辐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另外,地板送风系统中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比混合通风系统中的差值要小,从这点来看,地板送风系统的室内热环境更均匀,两系统中其他环境参数相差不大;两系统中的受试者的各项主观感受没有显着差异,说明在对影响室内热舒适的环境参数及人员服装热阻及代谢率控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通风方式对顶板红外辐射空调系统的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4)

方立勇,付启运,杨坤,阚广杰[2](2019)在《零风感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案设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变频空调在开停机和制热融霜前后制冷剂在系统中流动产生的气流声,通过分析其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控制方法。针对GB/T 33658《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中规定的与人体舒适度和空调本身息息相关的指标(温度均匀性、垂直空气温差、风感等),本文充分注重人体热舒适性,摸索出一套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影响人体舒适度体验的吹风感和温度均匀性问题。通过将上述控制方法结合一款变频空调的实际噪声、热舒适性进行控制方案设计、改进的过程,描述了通过试验尝试,在此款零风感变频空调的开发过程中,采用较低成本快速地解决空调产品为人垢病的一些行业难题,提出一种针对变频空调风感、噪声等影响用户舒适性的改进思路,在变频空调的风感和噪声改进等分析整改方法上进行总结,为后续变频空调产品开发和测试整改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1)

曹振,傅允准[3](2019)在《某办公楼辐射空调系统供冷时热舒适性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市某办公楼的1间办公室为研究对象,研究辐射吊顶供冷与天花板送风联合运行下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首先对该办公室进行负荷计算,计算结果包括冷负荷及湿负荷.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辐射空调系统的设计,设计内容分为辐射吊顶的设计和新风系统的设计.最后利用Airpak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辐射空调系统稳定运行时办公室的热舒适性指标,主要包括预测平均评价(PMV)分布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分布.模拟结果显示在辐射空调系统稳定对房间供冷时,可以得到分布均匀的PMV分布和PPD分布,室内大部分区域PMV值为0.5左右,PPD值为10%左右,总体上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和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刚,佘灿明,池兰,冯国会,王龄喆[4](2019)在《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室内热舒适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高温高湿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并通过CFD模拟软件Airpak对采用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室内舒适性进行模拟分析。模拟主要是在稳态的情况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同一房间分别采用太阳能溶液除湿辐射空调系统和传统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使用这2种空调系统的室内热舒适环境,主要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模拟房间1人体活动区域内温度基本保持在约26℃,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风速在0.05~0.15 m/s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布较为均匀,无吹风感,热舒适性较强;而模拟房间2人体活动区域内温度基本保持在约24℃,相对湿度在40%~80%之间,风速在0.3~0.5 m/s之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布的均匀性较差,有吹风感,热舒适性较差。设计的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湿度及速度均分布均匀、波动小且都在相应的舒适区内,室内速度场及室内热湿环境比传统空调系统优越,克服了传统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热湿地区的应用限制,且可充分利用热湿地区丰富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为高温高湿地区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一种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标新[5](2019)在《提升空调消费的舒适性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酷暑难耐,空调续命。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你用空调了吗?开了空调的你,有没有又想用空调又想躲空调的经历?在现有的消暑纳凉“法宝”中,空调是让消费者又爱又怕的角色:一方面,空调能快速降低室内温度,使人感受凉爽;另一方面,空调吹出的风过于凉、太“硬”,(本文来源于《消费日报》期刊2019-08-06)

高峰,王运平,伍晨[6](2019)在《天津某质子治疗中心工艺及舒适性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质子治疗中心工程为例,结合医疗工艺要求,分析了工艺冷却水冷源、工艺空调冷源和舒适性空调冷热源的冷热需求,选择了冷热源形式。冷源设计中采用了冷却塔供冷和冷凝热回收等节能设计,并分析了不同种类冷热源合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7期)

陈志伟[7](2019)在《某社区养老建筑舒适性采暖空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养老社区中建筑室内环境的不同之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综合性养老社区内相应建筑所对应的空调系统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黄允棋,司徒姗姗,陈小辉[8](2019)在《关于壁挂式空调制热舒适性最优出风温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壁挂式房间空调在制热运行时,热风难以落地,导致房间温度分布上热下冷的问题。房间人体主要感受热量的垂直高度为地面0.1 m到1.1 m,经验证,当出风温度在43℃以上时基本不能满足ISO 7730:2005标准要求[1],用户热感效果较差,怎么解决该问题一直困扰各空调企业。本研究对空调制热不同出风温度和速度运行下房间的温度场进行实验研究,结合空气热物理特性,并结合舒适性评价指标,在不增加产品成本的情况下,得出空调制热最优出风温度的实验方法,实现热风落地,提高用户热感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陈美含,冀如,曾璐瑶[9](2019)在《上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不同辐射空调系统节能及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近零能耗建筑中不同空调系统的能耗特性及室内舒适度情况,利用TRNSYS和AIRPAK软件,以上海某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毛细管天棚辐射和地板盘管辐射两种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近零能耗建筑中采用地板盘管辐射空调系统比毛细管天棚辐射空调系统更加节能和舒适;地板盘管辐射空调系统在制冷期总制冷能耗E=2 776. 07 k W·h,比毛细管天棚辐射空调系统节能25. 89%,室内舒适度评价指标PM V—PPD值也更接近于适中。(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06期)

林飞跃[10](2019)在《城市客车热舒适性空调系统结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影响热舒适性的车内外温差、空调出风口风速及车内温度分布叁方面提出指标要求,并通过多方案分析及实车验证,对城市客车热舒适性空调系统结构提出推荐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空调舒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变频空调在开停机和制热融霜前后制冷剂在系统中流动产生的气流声,通过分析其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控制方法。针对GB/T 33658《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中规定的与人体舒适度和空调本身息息相关的指标(温度均匀性、垂直空气温差、风感等),本文充分注重人体热舒适性,摸索出一套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影响人体舒适度体验的吹风感和温度均匀性问题。通过将上述控制方法结合一款变频空调的实际噪声、热舒适性进行控制方案设计、改进的过程,描述了通过试验尝试,在此款零风感变频空调的开发过程中,采用较低成本快速地解决空调产品为人垢病的一些行业难题,提出一种针对变频空调风感、噪声等影响用户舒适性的改进思路,在变频空调的风感和噪声改进等分析整改方法上进行总结,为后续变频空调产品开发和测试整改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调舒适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小舟,高洁,刘庚林,王沣.红外辐射空调房间人体热舒适性实验研究[C].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2019

[2].方立勇,付启运,杨坤,阚广杰.零风感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案设计初探[C].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3].曹振,傅允准.某办公楼辐射空调系统供冷时热舒适性模拟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9

[4].李刚,佘灿明,池兰,冯国会,王龄喆.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室内热舒适性模拟[J].太阳能学报.2019

[5].标新.提升空调消费的舒适性体验[N].消费日报.2019

[6].高峰,王运平,伍晨.天津某质子治疗中心工艺及舒适性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2019

[7].陈志伟.某社区养老建筑舒适性采暖空调设计[J].四川建材.2019

[8].黄允棋,司徒姗姗,陈小辉.关于壁挂式空调制热舒适性最优出风温度的实验研究[J].环境技术.2019

[9].陈美含,冀如,曾璐瑶.上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不同辐射空调系统节能及舒适性研究[J].建筑节能.2019

[10].林飞跃.城市客车热舒适性空调系统结构改进[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各建筑实时冷耗、使用时间汇总界面、专用空调与舒适性空调的比较摘月精麟的辉翻汽车空调舒适性与节能性综合控...房间温度布点室内人员各点分布

标签:;  ;  ;  ;  ;  ;  ;  

空调舒适性论文_吴小舟,高洁,刘庚林,王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