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日莹:俞纲:“锁匠铺”里拜师的刑警论文

任日莹:俞纲:“锁匠铺”里拜师的刑警论文

过去,有工艺专长的人被称为“匠人”,无论是木匠还是铜匠,各类匠人用最精湛的技艺将一件东西做到极致,有些人甚至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这些人也被称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位特殊的工匠、一名刑事犯罪侦查行家的故事,他曾被同事开玩笑地称为刑警队里的“锁匠”。紧盯一把把“锁”,用特种痕迹检验技术解开“锁”背后的秘密,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冷门绝技”原是破案高招

2013年12月9日,晚上9点左右,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接到报案,三墩镇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俞纲和同事一行人立即前往案发现场,现场勘验检查历时40 分钟。案发现场是一居民住宅,当时门呈现关闭完好的状态,而在西侧卧室的衣柜里,保存着价值一百多万古董的保险箱却“不翼而飞”了。室内并无大面积移动的痕迹,甚至连大门都是锁上的,小偷究竟是如何进入房间后进行盗窃的?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众人探讨作案手法之际,经验颇丰的俞纲说:“我认为,这大概率是一起锡纸开锁盗窃案。”为了进一步确认推测,俞纲将现场的锁芯带回了实验室,花了一天一夜,对整个锁芯进行分解,通过各种痕迹的比对,最终得出:此次古董盗窃案确实运用了锡纸开锁技术。而正是这关键性的线索,为缩小犯罪嫌疑 人范围以及后续的破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从图3~图5可以看出:(1)ωc越大,谐振带宽越宽,ωc越小,带宽越窄,对基波频率的控制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ωc的取值介于5 rad/s~15 rad/s;(2)KR越大,控制器的峰值增益越大,而谐振带宽几乎没有影响;(3)Kp越大,系统比例增益越大[11]。

修整部分主要针对文件破损、字迹模糊或褪色、装订材料易锈蚀氧化及文件幅面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也会影响档案的真实性。增加修整内容既是基于档案工作的实际,也是基于保护档案的需要。

俞纲

如果说那是俞纲事业的启蒙,那么在中国刑警学院为期一年系统化的学习,则为俞纲打开了刑事技术新世界的大门。那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开锁”。

俞纲处理过太多此类案件。例如金店被抢劫案,收取锁具等证物后,如果只是简单地打开锁具就会破坏证据本身。而俞纲则在无污染状态下尝试开锁,几秒后锁开了,在不造成破坏证据的情况下,案件侦破难点就迎刃而解。

2013年,为了更好地了解开锁技巧,掌握更多案件侦破的关键技术,俞纲决定拜师学艺。他跑了很多家杭州锁匠铺,都被无情拒绝,但在第六次来到翠苑附近一家锁匠铺拜师求艺时,师傅终被俞纲的执着与坚韧打动,并决定传授俞纲技术。

相比于在前线“奋力擒贼”的刑警,俞纲这类更靠近技术研究领域的刑警,有时候就像是站在舞台背后默默耕耘并等待谢幕的无名英雄,他们远离了公众视线,又在案情中无处不在。他们的故事短暂平凡,但是又意义深远。

如今,俞纲已是刑侦大队的副大队长,但在研究技术这件事上,他的诚恳仍旧像个初入学堂的学生。

学会开锁,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开锁的“痕迹”

1998年,从杭州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的俞纲初涉职场。“学生时代,我在学校学习的专业就是刑事技术,幸运的是,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来到了技术岗位。”俞纲说。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高级工程师,第三届“杭州工匠”提名奖获得者。从事刑事侦查痕迹检验二十余年,完成锡纸开锁、挑拨锁体开锁、智能锁快开、汽车锁快开等30余种新型技术开锁留痕检验方案研究及相应图谱收集。曾获浙江省公安机关第五、六届刑事犯罪侦查行家称号。

一是全面强化顶层设计,重大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组织调研论证,梳理出七大流域40个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新增“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等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等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强涌潮河口曹娥江大闸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等49项科技成果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要研究开锁的痕迹,首先要学会开锁。“当你希望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时,首先要知晓开锁的技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手势,都可能会在锁处留下不同的痕迹。”俞纲说这些的时候显得特别专注又专业。

俞纲告诉记者,痕迹检验的对象有五个种类,除了大众较熟知的指纹和足迹,还有工具痕迹、枪痕以及特种痕迹。相较于手纹、足迹等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痕迹检验,像开锁这类特种痕迹的检验,显然偏门又难搞,但却是不少案件侦破的关键。俞纲的兴趣点似乎就在这儿,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精尖专的“开锁匠”。通过多年的钻研与打磨,俞纲已然成为了特种痕迹检验领域的“头号能手”。

在俞纲的生活中有两间至关重要的实验室,一间在他的单位,而另一间则在他的家里。在这两间实验室里,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类锁,这些锁都是他跑遍杭州街头巷尾寻找而来。用俞纲自己的话来说,不说整个杭州,整个西湖区的锁匠铺他几乎都去拜访过。除了锁匠铺,俞纲还会去汽车回收站回收一些废弃的汽车锁,这些锁对于他研究汽车盗窃案,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显微镜镜头下,一把把形态各异的锁,它的结构与密度,都是俞纲研究的重点。

试验组45例患者中,显效26例(57.8%),有效16例(35.6%),无效3例(6.7%),临床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8例(40.0%),有效16例(35.6%),无效11例(24.4%),临床总有效率为75.6%(34/4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 5,P=0.019 9<0.05)。

家人也不总是能够全然理解俞纲对这份事业的执着,甚至有过抱怨。毕竟他的锁堆满整个单位的实验室还不够,在家里还专设了一间实验室;毕竟工作已然如此忙碌,他却每天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时间,来额外研究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

锁匠会的他也会,锁匠不会的他也得学会。二十年如一日。大道至简,匠心至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为将这件事做到极致,俞纲对技术钻研的痴迷大抵可用“匠心”二字形容。

捕捉留痕特征,钻研方知学问大

利用安居客及搜房网等地产网站为样本源,搜索到分析区域内小区样本点的名称、均价、地址、类型等资料,所查到的数据为2015-2016年小区的房屋均价。利用Google Earth提取四区范围内的住宅小区、交通、医院、教育、公园等公共设施并数字化处理。将搜集到的这些数据,运用ArcGIS的近邻分析方法从三个方面量化影响因素数据分析计算所得的小区基本信息即为模型变量如表1所示。计算所得的这些最短距离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每天早上起床后,俞纲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练习开锁一小时,每天晚饭结束后,俞纲第一件要做的事,还是练习开锁一小时。“我现在仿佛有了职业病,每当我路过一家店时,看到一把锁时,我就会想着,是否能开启它。”这当然是玩笑话,但对锁的种类、开锁手段的认知,就好像浩渺宇宙,总是无穷无尽,而俞纲则在其中,不知疲倦地求知与探索。

每个周末,他仍旧会去翠苑那家锁匠铺向师傅学习取经,有时候,师傅还能给他提供一些案件的线索。每一天的清晨,伴随鸡鸣的是俞纲坐在自家实验室里练习开锁的身影,而与静谧深夜相伴的,是他双手握着锁芯、搁置于显微镜下的每一个动作。

有着近40年农资从业经验的谭凤明是个闲不住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辈子奔波,从采购员到总经理,都是用腿跑出来的。”记者的采访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肥料销售旺季打电话时,他的电话一直占线;淡季打通电话,他又带着团队下乡做回访调研。直到在一次会议上偶遇,才终于有幸一闻他的故事。

这几年,俞纲不但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积累经验,也形成不少学术研究成果,例如通过HU66技术开启了凸笋型弹片车锁的留痕特征研究、风炮工具开启超B锁芯的留痕特征研究、新型民用叶片锁钥匙增配痕迹研究等。他在实战和研究领域的成就,也为他斩获了不少荣誉,例如他获得了浙江省公安机关第五届、第六届刑事犯罪侦查行家称号等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革命亦渗透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锁也从最初的球型锁、挂锁、普通A 锁、金刚狼牙锁进阶至电子锁,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同样日新月异。对俞纲来说,这些都是全新的挑战,虽然偶然也会陷入知识的盲区,比如关于线路的问题、关于锁密度结构的问题,但他会翻阅无数资料补充自己的知识库,也会找专家答疑解惑。“其实,我学习的范围非常广,包括3D打印、无痕复制、微量物证研究,都是我要涉略的。”俞纲说。

不久前,俞纲去武汉出差办案,身上还带着5把锁,对他而言,研究锁痕迹技术是一件争分夺秒的事,因为在时间上,他要永远赶在犯罪分子的前头。我问俞纲,每天就对着这些锁,不无聊吗?他回答得特别坚定,他说每当攻克一个开锁技术的难题,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喜悦感与自豪感。

我想,像他这样的人,对于“锁”以及相关的那份事业,真正可以称之为热爱了。

标签:;  ;  ;  ;  ;  ;  ;  ;  ;  ;  ;  

任日莹:俞纲:“锁匠铺”里拜师的刑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