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量论文_朱林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观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观,主观性,副词,歧义,复句,级次,结构式。

主观量论文文献综述

朱林娜[1](2019)在《“就”表主观量的历时演变及认知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梳理了历史上副词"就"表示主观性的演变路径,认为"就"先产生前指表"主观小量"的用法,这一用法在明代出现,这一用法和"就"的"短时义"有关,同时也离不开语境的推理作用;后产生后指表"主观小量"的用法,这一用法由其表"限指"的意义发展而来,清代用例渐多。(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赵艳伟[2](2019)在《汉语副词“才”“就”“都”的主观量分析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现实世界的量范畴反映在语言领域中,便成了语言的量。现实世界中的量是客观量,而语言学领域中的量有主观量和客观量之分。语言中的量,不含有说话人主观评价因素的是客观量,含有说话人主观评价因素的是主观量。语言主观量的表达有多种形式,除句重音、语气助词、附加等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表达形式——副词。近年来,学术界对副词表主观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才”“就”“都”这叁个副词,但对于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的研究偏重于本体,忽略了歧义问题。本文在分析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的同时又对其歧义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的使用情况调查探求出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从而达到深刻认知副词表主观量在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用叁个方面的特点和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四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从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用叁个方面探讨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情况:句法结构方面主要从“表时间、数量短语+'才''就''都'”、“'才''就''都'+表时间、数量短语”、“表时间、数量短语+'才''就'+表时间、数量短语”叁个结构分析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大小;语义指向方面从单量式和双量式两种格式分析“才”“就”“都”的语义指向,根据语义指向判断它们的主观量大小;语用方面主要通过添加语境分析和判定“才”“就”“都”的主观量大小。第叁部分针对副词“才”“就”“都”的主观量掌握情况从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用叁方面对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中高级留学生进行调查,从不同阶段和不同母语背景两方面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留学生在通过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境叁方面掌握“才”“就”“都”主观量时习得效果不同,通过语境判断主观量效果更明显;留学生习得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的情况跟学习汉语的时间、年级呈正增长趋势;母语背景影响着留学生对副词“才”“就”“都”主观量的判断,总体来看,母语背景为印欧语的学生比母语背景为日韩语的学生掌握得好。第四部分对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原因及消歧方法进行探讨: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产生歧义主要是由语义指向不明确和语境缺失引起的,可以通过重音法、添加副词、变换词语、添加语境、教材应突出说话人主观评价及加大训练和比较、教师应分级别和母语背景教授等方法消除歧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林帅曈[3](2019)在《中韩主观量表达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韩语言中都存在修饰量从而使之带上主观评价色彩的表达形式。这些表达形式在韩国语中称为主观量表达,中国学界一般称之为主观量。中文和韩国语中这类型的表达形式从分类到所表示的主观评价意义再到在句子中的使用,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篇论文主要以在句子中修饰量,表示说话人对这个量的主观评价的主观量表达为研究对象,通过例句分析和对比,对中韩主观量表达在主观评价意义、意义指向、与不同类型的量的搭配制约以及与其它主观量表达的结合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考察。首先在意义层面上,中文的主观量存在可表示大量也可表示小量的情况,意义指向可有前指或后指两种,因此有可能造成句子的歧义,这种现象在韩国语中是不存在的。从在句子中的使用情况来看,中文的主观量在句中的位置相对自由,同时可通过语序变化改变主观评价意义。韩国语里的一些主观量表达修饰量时受到量的类型的制约,并且常结合使用两个主观量表达来强化主观评价意义。韩国语中表示主观大量的词只能用于肯定句,而中文的主观大量既可以用于肯定句,也可能用于否定句。(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姜浩,王琴[4](2019)在《皖北方言主观量及主观大量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皖北方言主观量表达手段比较丰富,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重迭,添加前缀,使用副词,程度补语等,还有一些数量格式和特殊表达式。皖北方言主观量和"主观性"有直接联系。皖北方言主观大量义形成与预设量对比凸显有关,数量象似原则为动词重迭与主观大量义之间的理据。(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褚倩倩[5](2019)在《双量式“A就B”表主观量的歧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主观视角和理想化认知模式两方面对双量式"A就B"表主观量的歧义进行分析,并对制约语义理解的因素进行了尝试性的探析。(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02期)

范颖[6](2019)在《副词“正好”的主观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观量一直是语法学研究的重点,按照主观评价的大小学者们把主观量分为主观大量,主观小量和主观适量。本文主要是对副词"正好"的主观量进行考察,还深入研究了其与数量成分的位置关系以及与其他表主观量副词的连用情况,以期能对"正好"这一类的副词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5期)

章新传,金威[7](2018)在《赣语余江话主观量的特殊表达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一样,余江话主观量表达法丰富多样。主观量有主观大量与主观小量之分。余江话主观大量有叁种特殊表达法:1.□k?n~(55)/完;2.去(得)里;3.量词+打+量词+里(词尾/后缀)。余江话主观小量也有叁种特殊表达法:1."跳起脚"/"打到顶"/"多话几";2.□na~(24);3.一+量词+崽+NP。(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彭彤彤[8](2018)在《主观量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观量是包含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的"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观量的研究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将从主观量理论研究、主观量标记研究、主观量结构式研究、与主观量有关的其它研究四个方面对主观量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主观量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燕子[9](2018)在《“一A一B”构式主观量的认知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A一B"构式既可以表达主观大量又可以表达主观小量,也就是说话人对现实数量偏离预期数量程度的主观判断。"一A一B"的主观量表达受认知视角、象似性认知原则、"一A""一B"间语义对比关系及句法结构的制约。对"一A一B"构式的主观量进行认知解读有助于拓展该构式的研究范围,并对话语的主观性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期刊2018年01期)

董小楠[10](2017)在《选择复句“与其X不如Y”主观量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观量是目前语法学研究的热点。我们从主观量的角度来研究复句,一方面可以丰富主观量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复句的类型。本文选取复句中的一个类型——选择复句"与其X不如Y"为研究对象,并结合CCL语料进行深入分析,把复句根据是否表主观量分为客观复句和主观复句两类,并分别详细介绍。复句的主观量主要是通过内部语义关系表现为主观级次量。我们把主观复句根据X和Y不同的语义关系把主观复句分为叁个小类分别进行分析,以期对主观量和复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6期)

主观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现实世界的量范畴反映在语言领域中,便成了语言的量。现实世界中的量是客观量,而语言学领域中的量有主观量和客观量之分。语言中的量,不含有说话人主观评价因素的是客观量,含有说话人主观评价因素的是主观量。语言主观量的表达有多种形式,除句重音、语气助词、附加等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表达形式——副词。近年来,学术界对副词表主观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才”“就”“都”这叁个副词,但对于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的研究偏重于本体,忽略了歧义问题。本文在分析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的同时又对其歧义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的使用情况调查探求出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从而达到深刻认知副词表主观量在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用叁个方面的特点和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四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从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用叁个方面探讨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情况:句法结构方面主要从“表时间、数量短语+'才''就''都'”、“'才''就''都'+表时间、数量短语”、“表时间、数量短语+'才''就'+表时间、数量短语”叁个结构分析副词“才”“就”“都”表主观量大小;语义指向方面从单量式和双量式两种格式分析“才”“就”“都”的语义指向,根据语义指向判断它们的主观量大小;语用方面主要通过添加语境分析和判定“才”“就”“都”的主观量大小。第叁部分针对副词“才”“就”“都”的主观量掌握情况从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用叁方面对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中高级留学生进行调查,从不同阶段和不同母语背景两方面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留学生在通过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境叁方面掌握“才”“就”“都”主观量时习得效果不同,通过语境判断主观量效果更明显;留学生习得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的情况跟学习汉语的时间、年级呈正增长趋势;母语背景影响着留学生对副词“才”“就”“都”主观量的判断,总体来看,母语背景为印欧语的学生比母语背景为日韩语的学生掌握得好。第四部分对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原因及消歧方法进行探讨:这叁个副词表主观量产生歧义主要是由语义指向不明确和语境缺失引起的,可以通过重音法、添加副词、变换词语、添加语境、教材应突出说话人主观评价及加大训练和比较、教师应分级别和母语背景教授等方法消除歧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观量论文参考文献

[1].朱林娜.“就”表主观量的历时演变及认知解释[J].青年文学家.2019

[2].赵艳伟.汉语副词“才”“就”“都”的主观量分析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歧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林帅曈.中韩主观量表达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4].姜浩,王琴.皖北方言主观量及主观大量表达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褚倩倩.双量式“A就B”表主观量的歧义探析[J].参花(下).2019

[6].范颖.副词“正好”的主观量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7].章新传,金威.赣语余江话主观量的特殊表达法[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8

[8].彭彤彤.主观量研究述评[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9].张燕子.“一A一B”构式主观量的认知解读[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

[10].董小楠.选择复句“与其X不如Y”主观量考察[J].青年文学家.2017

论文知识图

示意图研究思路图一段监控视频序列图像主观量与客观量之间的关系3.5融合频率计后续统计分析时,除...

标签:;  ;  ;  ;  ;  ;  ;  

主观量论文_朱林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