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多倍体小麦论文_张洁,蒋云,王颖,朱欣果,杨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源多倍体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倍体,小麦,黑麦,基因组,表观,多态性,非洲。

异源多倍体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蒋云,王颖,朱欣果,杨凡[1](2019)在《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人工合成异源多倍体早期世代的细胞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的小麦和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是小麦遗传改良中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研究多倍体物种进化的经典材料。为探索新合成的小麦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组)行为,本研究使用正反交合成了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双二倍体(AABBD~vD~vN~vN~v)。并利用多色FISH技术,以Oligo-pSc119.2,Oligo-pTa 535和(GAA)_7为探针构建了偏凸山羊草D~v和N~v染色体组核型,并以此为依据准确鉴定了S3和S4代共381个单株的染色体构成。其中,正交S3代124株,记为组1;反交S3代53株,记为组2;正交S4代103株,记为组3;反交S4代101株,记为组4。结果表明,四个组皆出现大量非整倍体植株,非整倍体频率分布为66.04-86.41%。对于染色体组而言,D~v组丢失频率最高,其次为N~v和B组,A组最稳定。对于单条染色体而言,4D~v表现出最高丢失频率,达到14.52%。同时,还发现了大量染色体结构变异。B组染色体表现出了最高的结构变异频率,其中4B的断裂频率最高,达到1.57%。另外,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非整倍体频率、染色体(组)丢失频率还是染色体(组)结构变异频率,组1与组2、组3与组4之间并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该结果表明染色体行为模式与细胞质并无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为探索多倍化初期染色体行为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材料。(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邱天,庞劲松[2](2011)在《小麦异源多倍体中亲本基因组相互作用产生快速基因组变异的ISSR标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ISSR标记分析,研究了异源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现象.结果表明,基因组组成和普通小麦相同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在形成早期发生了迅速、广泛、以非随机性为主的基因组变化,包括遗传变异———主要表现为序列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主要表现为DNA甲基化变异.而且异源六倍体小麦中来自父本的基因组比来自母本的基因组发生了更多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说明异源多倍体中不同亲本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了变异的发生.这些变异不但有助于生物体恢复到二倍体的协调状态,而且产生新的遗传类型和影响表达的类型,促成了异源多倍体物种形成和进化成功.(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符书兰[3](2009)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黑麦(Secale cereale L.)异源多倍体及异染色体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由于长期小麦品种间的杂交选育,使小麦栽培种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耐能力严重下降。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中往往含有栽培小麦所短缺的优良性状,如对病虫害的高度抗性、对逆境的更强耐受力,巨大的产量潜力等,因此,植物遗传育种工作者都致力于将这些外源有益性状导入到栽培种中。目前,将小麦近缘物种优良性状导入普通小麦主要通过小麦远缘杂交途径来实现。远缘杂交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研究物种间亲缘关系、系统发育、进化程度的常用方法。而黑麦(Secale cereals L.)是最早也是最成功地用于改良小麦的近缘植物之一。本实验用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Chinese Spring)和“绵阳11”(Mianyang11)与二倍体黑麦AR106BONE、Kustro、荆州黑麦(Jinzhou)以及Secale.Vavilorii进行杂交,获得Chinese Spring×AR106BONE(CA),Chinese Spring×Jinzhou(CJ),Mianyang11×AR106BONE(MA),Mianyang11×Kustro(MK)和Mianyang11×S.vavilovii(MSV)这五个组合的双二倍体和一些回交后代。采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五个组合的杂种F1代,以及加倍后的自交S1代,自交S2代和S3代分单株进行染色体结构和基因组序列变化分析,得到以下一些新的结果:1.用黑麦端部/亚端部特异重复序列pSc200为探针,与黑麦亲本及其自交世代的根尖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黑麦染色体端部或亚端部结构从S1代就开始发生剧烈改变,在不同的组合中,表现为pSc200序列的增加或减少,这表明在新合成的小麦-黑麦异源多倍体中,染色体端部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是为了增大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以保证正常的二倍体减数分裂行为,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两个不同的基因组之间差异过大,以保证两个基因组在同一个核中协调存在。2.本研究观察到在小麦-黑麦异源多倍体中,小麦与黑麦基因组间发生了低频率的染色体片段易位的现象。可分为以下叁种类型:(1)黑麦染色体端部DNA片段易位到小麦着丝粒区域;(2)黑麦染色体端部DNA片段易位到小麦端部区域:(3)小麦黑麦染色体发生臂间易位。而这些易位现象很可能发生在体细胞中。这种现象在前人的这类研究中还未见报道。3.在MSV,MK及CA这叁个组合的杂交后代植株中,发现了小麦-黑麦杂交后代染色体的不均等分离。主要有以下叁种情况:(1)在小麦-黑麦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小麦染色体和黑麦染色体都可能发生不均等分离;(2)对于来自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发生减数不均等分离的时期不同;(3)在MSV的后代中还发现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不均等分离现象。这种现象在前人的这类研究中还未见报道。4.本研究中,从MK回交后代中准确鉴定出了2R、4R、5R单体附加系。其中,4R单体附加系表现出高抗蚜虫特性、5R单体附加系表现出对白粉病免疫,因此确定这两条黑麦染色体上分别带有蚜虫抗性基因和白粉病抗性基因,且抗性基因能在小麦遗传背景中表达。本研究所鉴定的材料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病虫害抗源。5.本研究对随机挑选的8对小麦EST-SSR引物在F1、S1和S2植株及其亲本植株中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获得两种结果:(1)两亲本编码序列都出现在杂交后代植株中;(2)亲本编码序列在杂交后代中缺失:在各杂交组合中,有的位点缺失了黑麦亲本编码序列,有的位点则缺失小麦亲本编码序列;并且,这种缺失在时间上也有所不同,有的缺失从加倍前的F1代开始,有的则在加倍后的自交S1代才开始。这可能是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基因组为在同一核中协调共存的需要。此外,通过序列比较发现,杂交后代植株在继承亲本编码序列的同时,也发生了序列变异,且在少数位点发生了两亲本编码序列的重组,这表明在小麦-黑麦异源多倍化过程中或在异源多倍体形成后,产生了新的编码序列。产生新编码序列的方式包括碱基替换,序列重复和序列重组。这一现象可能意味着异源多倍化是促进新基因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力。本研究对于理解异源多倍体物种形成及进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在应用上,则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的病虫害抗源。(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4-24)

曾雪[4](2009)在《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在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的变异与分子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黑麦(Secale africanum Stapf.)是黑麦属的重要多年生珍稀物种,主要分布于南非,非洲黑麦表现矮秆和对多种病害具有优异的抗性。在将黑麦有利基因导入小麦遗传背景的过程中,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起着桥梁的作用。种间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结果表明非洲黑麦和栽培黑麦(Secale cereale L.)基因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非洲黑麦导入小麦背景过程中基因组的变化情况,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本研究以非洲黑麦、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安岳排灯麦等为材料筛选100条ISSR引物。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了26个引物对几个黑麦-小麦双二倍体材料及其亲本材料进行了ISSR遗传多态性检测。26条ISSR标记共产生了401条带扩增带,在这401条扩增带中,能揭示材料间多态性的扩增带有330条,占78%;平均每条ISSR引物能产生12.7条多态性带。这些结果说明,ISSR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多态性。2.引物UBC815可在非洲黑麦中扩增出一条长561bp的特异性片段(命名为pSaUBC815561),而小麦对照均未扩出该片段。引物UBC815同样能在黑麦属的瓦维洛夫黑麦(Secale vavilovii Grossh.)、森林黑麦(Secale sylvestre Host.)等5个种扩增出pSaUBC815561。根据pSaUBC815561设计特异PCR引物U815-F、U815-R,对小麦族多物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pSaUBC815561为黑麦属特有。进而利用一套中国春-Imperial黑麦二体附加系及小麦-黑麦异源材料进行扩增,结果显示,pSaUBC815561分布在黑麦整套染色体上,并且所有后代材料都能扩增出pSaUBC815561,即表明pSaUBC815561可作为特异性标记用来检测小麦背景中的黑麦染色质。3.利用改良的MSAP技术对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及其亲本材料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其中,非洲黑麦甲基化比例为29.14%;小麦亲本(波斯小麦、简阳矮兰麦、安岳排灯麦、硬粒小麦)甲基化比例依次为37.95%、35.61%、39.03%、38.67%;四个双二倍体材料(波斯小麦-非洲黑麦、简阳矮兰-非洲黑麦、安岳排灯-非洲黑麦、硬粒小麦-非洲黑麦)中甲基化比例依次为43.53%、39.75%、42.09%、41.73%。结果表明,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在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同时,会发生一定频率的变异,非洲黑麦与小麦亲本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而相对于小麦亲本而言,不同的双二倍体材料间,基因组DNA甲基化位点的绝对数量以及相对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变异和差异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双二倍体和亲本之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进而有可能与双二倍体进化有关。(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邱天[5](2006)在《小麦异源多倍体化诱导的基因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倍体是植物和一些动物进化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种间或属间远缘杂交,和杂交事件之前或之后的基因组加倍而形成异源多倍体的途径是高等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尽管它们在自然界的成功显而易见,异源多倍体的最初形成必然是一个冲击。近年来人们发现异源多倍体形成早期常常伴有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组变异。然而,人们对这种突然的遗传融合和必需的调整、变化还知之甚少。本文分析了普通小麦异源多倍化早期阶段影响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的事件。普通小麦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又是异源多倍体途径实现物种形成的典型代表。利用一个与普通小麦遗传组成基本相同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编号为XX340)第七代及四倍体小麦亲本(T. turgidum L. var. dicoccoides,编号为TTD09,基因组AABB)和二倍体小麦亲本(Aegilops tauschii Coss var. typical,编号为TQ01,基因组DD),以及天然普通小麦的经典基因型中国春(Triticum aestivum L.基因组AABBDD)为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等技术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异源六倍体物种形成诱发迅速且广泛的基因组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人工合成六倍体间以及和天然普通小麦间变化的一致性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和胞嘧啶甲基化变异非随机发生。表明这种高度预排程序的事件用以缓冲冲击的结果,支持McClintock的基因组冲击的观点。从同源性分析暗示一些编码基因可能发生了遗传变异。非随机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可能产生基因表达的改变和性状变异,后者可能受自然选择的作用促进物种的形成与稳定。(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异源多倍体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ISSR标记分析,研究了异源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现象.结果表明,基因组组成和普通小麦相同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在形成早期发生了迅速、广泛、以非随机性为主的基因组变化,包括遗传变异———主要表现为序列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主要表现为DNA甲基化变异.而且异源六倍体小麦中来自父本的基因组比来自母本的基因组发生了更多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说明异源多倍体中不同亲本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了变异的发生.这些变异不但有助于生物体恢复到二倍体的协调状态,而且产生新的遗传类型和影响表达的类型,促成了异源多倍体物种形成和进化成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源多倍体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洁,蒋云,王颖,朱欣果,杨凡.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人工合成异源多倍体早期世代的细胞学鉴定[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2].邱天,庞劲松.小麦异源多倍体中亲本基因组相互作用产生快速基因组变异的ISSR标记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符书兰.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与黑麦(SecalecerealeL.)异源多倍体及异染色体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4].曾雪.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在异源多倍体化过程中的变异与分子标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5].邱天.小麦异源多倍体化诱导的基因组变异[D].东北师范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1-5普通六倍体小麦起源和进化示意图...2-17不同生长条件下发芽后第14天的...人工诱导异源多倍体的形成与加倍成因自然条件下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多倍...自然异源多倍体的形成与加倍成因人工诱导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多倍体形成与...

标签:;  ;  ;  ;  ;  ;  ;  

异源多倍体小麦论文_张洁,蒋云,王颖,朱欣果,杨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