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常数论文_冀丽娜,邓剑勋,汪娟,黄佐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常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常数,光学,薄膜,矩阵,增透膜,液体,各向异性。

光学常数论文文献综述

冀丽娜,邓剑勋,汪娟,黄佐华[1](2019)在《利用单波长椭偏仪对各向异性薄膜光学常数和欧拉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椭偏测量原理和4×4矩阵法原理,提出了利用单波长椭偏仪在光轴平行于薄膜表面方向上测量各向异性薄膜的薄膜参数(包括双折射率、厚度及欧拉角)的方法.通过转动待测样品90°的方法,得到2组椭偏参数,利用反演算法对2组椭偏参数进行反演,得到各向异性薄膜的4个薄膜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射角、薄膜厚度、欧拉角及其定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测量了光轴平行于样品表面的各向异性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转动前后的椭偏参数,并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出的算法反演稳定性好、精度高;该方法测得各向异性薄膜的寻常光折射率、非寻常光折射率、厚度以及欧拉角的精度分别达到0.000 1、0.000 1、0.1 nm及0.03°;寻常光折射率、非寻常光折射率、厚度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0.001 2,0.004 4以及4.57 nm;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测量稳定性、自洽性及可靠性.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测量过程简单、对实验仪器要求低的优点,拓展了单波长椭偏仪的测量范围,提出了各向异性薄膜参数的测量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松林,张建付,米高园,李缘,王颖辉[2](2019)在《精确拟合两种薄膜的光学常数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新的研究薄膜光学参数的方法,在同一基片上沉积两种薄膜,可以同时对这两种薄膜材料进行参数拟合。通过材料实验与光谱测试,基于柯西公式拟合得到了两种薄膜在可见与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参数。将获得的薄膜参数应用到透450~600、反650~800滤光膜的设计与制备中,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获取的薄膜材料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6期)

牛江伟,潘永强[3](2018)在《采用椭偏法结合分光光度法研究极薄银的光学常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极薄银在滤光片、高反射镜等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光学常数严重影响着膜系的特性。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电阻热蒸发技术分别在硅和玻璃基底上沉积5.3nm~26nm不同厚度的极薄银薄膜,用TalySurfCCI非接触式轮廓仪测量了薄膜的厚度,研究了不同厚度银薄膜的光学常数n和k。镀制厚度5.3nm、7.9nm、14.1nm、26.0nm的银薄膜,结果显示极薄银的光学常数与块状银光学常数不同,当膜厚小于14.1nm时,折射率n在380nm~600nm随波长增加而增加,在600nm~1 600nm随波长增加缓慢减小至趋于稳定值2.6;消光系数k在380nm~500nm随着波长增加而增加,在500nm~1 600nm随波长增加而缓慢减小至趋于0不变;当膜厚大于14.1nm时,折射率随波长增加而增加,消光系数随波长近似呈线性增加。整体上,膜厚增加时折射率减小且趋于块状银的折射率,k随厚度增加而增加并最终趋于块状膜。用此拟合的光学常数代入TFc膜系设计软件计算其透射率,发现与分光光度计测得的透射率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8年06期)

刘佳敏,张林,江浩,刘世元[4](2018)在《基于椭偏与反射率测量的超薄膜光学常数与厚度表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超薄膜的光学常数与厚度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仅采用光谱椭偏测量(SE,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分析来同时确定其光学常数与厚度是极其困难的。为了有效解耦这种强相关性,以准确地获取超薄膜的光学常数与厚度,我们提出了一种椭偏参数与反射率(R,Reflectivity)的协同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实质在于:利用与样品相对应的正向光学模型,对所测椭偏参数和反射率同时进行逐点拟合,从而获取超薄膜的光学常数与厚度。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我们选择Si基底上超薄Cu薄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穆勒矩阵椭偏仪(ME-L,武汉颐光科技有限公司)在60°、65°和70°入射角下测量了该样品在1.24eV~4.96eV范围内的椭偏参数与反射率,继而采用上述反演策略提取出Cu薄膜层的厚度与光学常数,拟合效果如图1所示。在上述入射角下,所测Cu薄膜层的平均厚度为17.2nm,而采用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测得Cu薄膜层的平均厚度为17.7nm,两测量结果在误差许可范围内的一致性充分反映了该方法是准确有效的。考虑到椭偏参数和反射率易于被反射式椭偏仪测量得到,此方法对表征非透明基底上超薄膜的光学常数与厚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8-08-20)

吴国忠,胡鑫浩,齐晗兵,王秋实,李栋[5](2018)在《基于粒子群算法反演液体光学常数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常数是液体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液体光学常数的准确反演是其在污染物分析和物质鉴定等领域中应用的关键。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与现有的双厚度法结合构造了一种反演液体光学常数的新方法(粒子群双厚度法),通过编程求解该方法。以蒸馏水为例,研究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并与现有的两种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双厚度法反演液体光学常数精度高,其中吸收指数求解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10-4%,优于现有的反演方法;实验测量偏差亦对粒子群双厚度法反演液体光学常数有一定影响,但对折射率影响较大,而吸收指数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樊华,张文杰,马小凤,廖清君,胡晓宁[6](2018)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碲镉汞材料光学常数测定与宽谱增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碲镉汞(Hg_(1-x)Cd_xTe)红外焦平面器件衬底去除后,其响应波段可拓展到可见光波段,在高光谱成像应用中可显着减小系统的尺寸和重量,对光电探测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明确碲镉汞材料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对碲镉汞器件在这一响应波段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别测量了不同组分碲镉汞材料的椭圆偏振光谱,拟合得到了其在400~1 600 nm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常数值,并利用反射光谱对获得的光学常数进行了验证.采用这些碲镉汞外延材料光学常数测量值,并选用Zn S和YF3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的增透膜材料,针对不同响应波段的背入射可见近红外碲镉汞焦平面器件,设计了不同的宽谱增透膜系,响应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高于90%.(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程超[7](2018)在《液体光学常数的实验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如液态水等无机液体,植物油、矿物油、生物柴油、醇类液体等有机液体,盐水、海水等混合液体等。它们的温度相关光学常数和其他辐射物性参数在遥感探测、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化工和生物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然而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选择吸收性,各种液体光学常数实验测量方法的测量波段和应用条件受到限制,且加温加压测量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理论计算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方法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等,在研究液体光学常数温度依赖性方面的应用并不成熟。液体光学常数数据,特别是不同温度下的光学常数数据相对匮乏,已严重限制了液体在遥感探测、能源动力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开展液体光学常数的实验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应用实验测量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分子动力学、全原子-粗粒化分子动力学结合法等理论模拟方法获得液体的温度相关光学常数,为液体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实验测量方面,提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液体光学常数测量的“液体/硅片”椭偏-透射结合法和中红外波段液体光学常数测量的“棱镜/液体”椭偏-透射结合法,建立考虑界面间多次反射的椭偏和透射测量数学模型;理论计算方面,应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液体温度和压力相关的介电函数和吸收光谱;此外,从分析原子受力的角度出发,推导全原子-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混合方法框架下的液体介电函数计算方案,并对方案进行验证。主要工作包括:液体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在液体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油脂掺杂量分析和海面舰艇探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以去离子水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液体/硅片”椭偏-透射结合测量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测量了五种二元盐溶液的浓度相关光学常数。测量结果表明,指定波长下二元盐溶液折射率和吸收指数均随浓度增加大致呈线性增大趋势。本文给出了能够预测混合盐溶液波长和浓度相关光学常数的折射率混合规则和吸收指数混合规则,并以“液体/硅片”椭偏-透射结合法测量得到多元混合盐溶液不同浓度的光学常数为例验证上述混合规则。经过验证,所给出的混合规则能够较好预测指定浓度和波长下的混合盐溶液折射率和吸收指数,是一种计算混合盐溶液折射率和吸收指数的简便方法。此外,应用双光程透射法测量了菜籽油、玉米油和生物柴油的温度相关光学常数。测量结果表明,菜籽油、玉米油和生物柴油的折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各波段温度对油类吸收指数的影响规律并不一致。为实现液体中红外波段光学常数的椭偏测量,本文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棱镜液体池用以盛装液体,并建立了考虑多次反射的“棱镜-待测液体”系统反射率模型和椭偏参数计算模型;对于吸收较弱的波段,椭偏法无法给出准确的吸收指数数值,因此该种情况下应用透射法进行测量;应用“棱镜/液体”椭偏-透射结合法测量了棕榈油、棕榈油生物柴油、0#柴油、煤油、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等有机液体不同温度的光学常数。在本文研究的温度和波长范围内,所测量有机液体的折射率和主要吸收峰处的吸收指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测量得到有机液体折射率的温度依赖性进行了线性拟合,拟合结果同实验测量结果的偏差较小。为突破实验研究在测量工况等方面的限制,本文借助理论计算的方法以获得极端工况下液体的光学常数。本文以水和重水为研究对象验证了Car-Parrinello分子动力学(CPMD)方法的可靠性,并应用Kühne等人提出的第二代CPMD方法计算了红外波段正丁醇的温度相关介电函数以及甲醇的温度和压力相关介电函数。计算结果显示:CPMD方法由于引入了电子虚拟质量,中红外波段吸收峰红移现象较第二代CPMD更为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减小,液态甲醇径向分布函数的结构化程度减弱,平均分子偶极矩减小,主要吸收峰强度减弱。对大分子、大体系光学常数的理论研究,计算速度最快的方法是全原子-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混合方法。随着模拟体系的增大,全原子-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混合方法的计算速度可以提高至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两倍甚至更高。本文以水为研究对象推导得到哈密顿自适应分辨模型(H-Ad Res S)框架下的介电函数计算公式;为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H-Ad Res S框架下介电函数计算方案,排除偶然性的可能,计算了乙醇的介电函数和复折射率并与全原子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发现,在整个研究波段内H-Ad Res S计算结果与全原子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本文所提出H-Ad Res S框架下介电函数计算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吴国忠,杨露,齐晗兵,张雨佳,吴亦萌[8](2018)在《透射光谱测量方式对反演液体光学常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透射光谱准确测量是其光学常数计算的重要基础。以去离子水为研究对象,基于液体透射光谱常见的叁种测量方式,利用TU-1901/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在190~900nm波段的透射光谱,通过双厚度反演模型计算其光学常数,与现有的公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液体透射光谱测量方式对其光学常数反演有显着的影响;基于双光束差式测量法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方式,利用其测量光谱反演液体光学常数偏差小于20%。为进一步准确研究液体光学常数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张小翠[9](2018)在《一种基于传输矩阵模型确定薄膜光学常数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便捷的确定薄膜材料的光学常数,报道了一种基于传输矩阵模型确定薄膜光学常数的方法。通过软件Mathematica编程,以ITO(Sn:In2O3)薄膜为例,详细给出了传输矩阵的工作原理,提取光学常数的过程和注意事项,验证了此方法和相应程序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沉积的ITO薄膜的光学常数,证明了薄膜光学性能随制备条件变化的可能性,体现了提取实际薄膜样品光学参数的重要性。最后,还给出了传输矩阵法求解光学参数所适用的薄膜范围。(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王风丽,张壮壮,王占山,周洪军,霍同林[10](2017)在《真空紫外波段Al膜保护层MgF_2的光学常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Al膜的保护层MgF_2薄膜的光学常数对Al/MgF_2高反射镜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获取MgF_2薄膜光学常数的方法。用热舟蒸发的方法在室温B270基底上镀制了3块不同MgF_2厚度的Al/MgF_2反射镜样品,通过掠入射X射线小角反射方法表征样品,获得了膜层厚度和粗糙度。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中心计量站测试了入射角为5°时,样品在105~130nm波段的反射率。在Al、MgF_2膜层的厚度和Al的光学常数已知条件下,依据菲涅尔公式,得出了满足某波长处样品反射率的等值曲线,然后从叁条曲线的交点得出了MgF_2薄膜在108~128nm波段的光学常数。对比和分析显示:利用此方法得到的108~128nm波段MgF_2薄膜光学常数计算的反射率曲线和实际测试得到的反射率曲线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7年11期)

光学常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一种新的研究薄膜光学参数的方法,在同一基片上沉积两种薄膜,可以同时对这两种薄膜材料进行参数拟合。通过材料实验与光谱测试,基于柯西公式拟合得到了两种薄膜在可见与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参数。将获得的薄膜参数应用到透450~600、反650~800滤光膜的设计与制备中,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获取的薄膜材料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常数论文参考文献

[1].冀丽娜,邓剑勋,汪娟,黄佐华.利用单波长椭偏仪对各向异性薄膜光学常数和欧拉角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松林,张建付,米高园,李缘,王颖辉.精确拟合两种薄膜的光学常数及其应用[J].激光与红外.2019

[3].牛江伟,潘永强.采用椭偏法结合分光光度法研究极薄银的光学常数[J].应用光学.2018

[4].刘佳敏,张林,江浩,刘世元.基于椭偏与反射率测量的超薄膜光学常数与厚度表征方法[C].第十七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8

[5].吴国忠,胡鑫浩,齐晗兵,王秋实,李栋.基于粒子群算法反演液体光学常数新方法[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8

[6].樊华,张文杰,马小凤,廖清君,胡晓宁.可见近红外波段碲镉汞材料光学常数测定与宽谱增透设计[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

[7].王程超.液体光学常数的实验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8].吴国忠,杨露,齐晗兵,张雨佳,吴亦萌.透射光谱测量方式对反演液体光学常数影响分析[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8

[9].张小翠.一种基于传输矩阵模型确定薄膜光学常数的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10].王风丽,张壮壮,王占山,周洪军,霍同林.真空紫外波段Al膜保护层MgF_2的光学常数[J].光学精密工程.2017

论文知识图

银光学常数随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薄膜样品的光学常数晶体光学常数、反射率与波数...、2D、3D光子晶体结构示意图(a)在硅基底上的6.34μm厚ZnO薄膜表...能量为45keV、剂量为1×1017/cm2的C...

标签:;  ;  ;  ;  ;  ;  ;  

光学常数论文_冀丽娜,邓剑勋,汪娟,黄佐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