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离子聚合论文_李晶,田英鑫,周军伟,赵龑浩,魏绪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离子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离子,共聚物,聚异丁烯,呋喃,阳离子,苯乙烯,异丁烯。

正离子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田英鑫,周军伟,赵龑浩,魏绪玲[1](2018)在《正离子聚合制备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及其溴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正离子聚合法制备了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浓度、聚合温度以及聚合时间对正离子聚合的影响,并通过光照溴化反应对共聚物进行溴化改性,制备出主链结构完全饱和的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BIMS),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80℃、单体质量分数为25%~28%时,异丁烯与对甲基苯乙烯正离子共聚合,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可达2.1×10~5。随着温度的降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溴含量的增加,BMIS中苄基溴含量也增加,当溴质量分数为1.9%时,聚合物中苄基溴摩尔分数达到1.38%。BIMS热稳定性较好,在较低的温度下仍能保持橡胶的高弹性,且耐热氧老化性能优异。(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常添笑,张航天,卢聪杰,吴一弦[2](2018)在《通过正离子聚合原位制备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方法合成聚四氢呋喃(PTHF)活性链,再通过"grafting onto"方式接枝到壳聚糖(CS)刚性主链上,原位制备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采用FTIR、1H-NMR和XPS分别表征该接枝共聚物化学结构,采用AFM、TEM、HR-TEM、POM、SEM、TGA和UV研究复合材料的Ag含量、微观结构与形态,并研究该复合材料的载药/释药性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原位制备出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CS-g-PTHF/Ag)纳米复合材料,PTHF支链的平均分子量为1400~2600,以1000个氨基葡萄糖环为整体计算接枝链PTHF的平均支链数目为4~21,纳米Ag的质量含量为2.2%~5.7%.所制备的CS-g-PTHF接枝共聚物形成明显的微观相分离结构,主链CS的结晶性随着侧链PTHF接枝数目增大而受到限制,结晶形态发生变化;CS-gPTHF接枝共聚物可作为药物载体,载药率在53%~80%之间,载药微球的尺寸随侧链PTHF接枝数目增大而减小;CS-g-PTHF接枝共聚物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的p H敏感性,CS-g6-PTHF1.4k在p H=6.0的弱酸性环境中释放速率快,25 h时药物释放完全.CS-g7-PTHF2.6k/Ag-5.7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对于抗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3.0 mm,对于抗黑曲霉,抑菌圈直径为10.5 mm.所制备的CS-gPTHF/Ag纳米复合材料结合了壳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四氢呋喃优异的抗湿强度与柔韧性以及纳米银优良的抗菌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魏梦娟,章琦,张航天,吴一弦[3](2018)在《通过正离子聚合原位制备聚谷氨酸苄酯-g-(聚四氢呋喃-b-聚异丁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烯丙基溴官能化聚异丁烯/高氯酸银体系引发四氢呋喃活性正离子聚合制备聚谷氨酸苄酯-g-(聚四氢呋喃-b-聚异丁烯)/银纳米复合材料(PBLG-g-(PTHF-b-PIB)/Ag).研究接枝密度对该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组成、形貌及自组装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纳米复合材料中银的含量、分布、晶型及存在形态,以布洛芬(IBU)作为模拟药物,研究接枝共聚物中接枝密度和平均支链长度对纳米复合材料载药释药行为的影响,通过抑菌圈法和MTT法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通过烯丙基溴官能化聚异丁烯大分子引发四氢呋喃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可以原位制备不同接枝密度和不同平均支链长度的PBLG-g-(PTHF-b-PIB)/Ag纳米复合材料,其中银的质量含量在0.25%~3.9%之间,与其理论含量基本相吻合,银颗粒以聚集体形态存在,尺寸为5~10 nm,晶型为面心立方结构;该纳米复合材料在四氢呋喃/正己烷(4/1,V/V)混合介质中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数目随接枝密度增加而减少,但尺寸增大;随接枝共聚物中接枝密度和纳米银含量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疏水性增加;随接枝共聚物中接枝密度增加,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可由球形结构逐渐转化为双连续相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载药微球可以通过接枝共聚物中主链PBLG的空心螺旋结构、酰胺键及PTHF支链的醚键结构显示叁重载药特性,载药量和累积释药量均随着接枝共聚物中接枝密度或PTHF链段长度增加而增加,且在37oC下的释药率是25oC下释药率的3倍左右.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随纳米银含量增加而增加,当纳米银含量为1.48%时,该纳米复合材料1周后细胞存活率为97.7%,即无细胞毒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章琦,魏梦娟,吴一弦[4](2017)在《通过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制备聚四氢呋喃基叁嵌段共聚物/Ag纳米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可控/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设计合成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聚四氢呋喃活性链(PTHF),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双端胺基与PTHF活性链通过官能化反应制备聚四氢呋喃基叁嵌段共聚物/Ag纳米复合材料(PTHF-b-PDMS-b-PTHF/Ag)。通过1H-NMR验证产物化学结构,DSC与TGA测试表明各链段的热稳定性相比相同分子量均聚物明显升高。当聚四氢呋喃链段达到一定长度时,PTHF-b-PDMS-b-PTHF/Ag在150oC左右有明显的熔融转变。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随PTHF分子量增大,球晶的形成速率加快。TEM观察到明显的双连续相分离结构。抗菌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本文所研究的PTHF-b-PDMS-b-PTHF/Ag纳米复合材料兼具聚四氢呋喃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优良性能,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期刊2017-10-10)

常添笑,魏梦娟,卢聪杰,吴一弦[5](2017)在《通过正离子聚合原位合成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四氢呋喃对壳聚糖改性可拓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可控/活性阳离子开环聚合的方式合成聚四氢呋喃的活性链,再将此活性链通过"grafting onto"的方式接枝到刚性的壳聚糖主链上,原位制备出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引发剂用量和PTHF活性链与–NH2和–OH的摩尔比调节接枝共聚物中聚四氢呋喃的长度和数目。采用FTIR,1H-NMR和XPS对复合材料表征证明成功的合成了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由AFM观察到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微观相分离结构,且微观形态特征与接枝率相关。该材料结了合壳聚糖和聚四氢呋喃的优点,可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期刊2017-10-10)

杜杰,张彦君,王楠,吴一弦[6](2017)在《可控正离子聚合与新型极性聚异丁烯基共聚物的设计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接枝共聚物是一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结构大分子链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微观形态,综合了主链和支链分子链段的性能。本文采用接出接枝正离子共聚合方法,以含有活性引发点的线性极性聚合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在Lewis酸共引发剂作用下引发异丁烯正离子聚合,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含极性主链的聚异丁烯基接枝共聚物,且接枝共聚物中PIB支链的质量含量可在很宽范围内调节。该方法将两种存在明显差异的极性主链与非极性支链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显现出明显的微观相分离现象。该接枝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低温韧性,随着PIB接枝量的提高,其热分解温度和韧性均有明显的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姜伟威,陈光泽,吴一弦[7](2017)在《异丁烯正离子聚合及其聚合物离聚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丁烯正离子聚合可以制备丁基橡胶和其他异丁烯基弹性体,对异丁烯基弹性体进行进一步卤化可以得到卤化的聚异丁烯,卤化的异丁烯基弹性体与磷氮类亲核试剂在高温下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得异丁烯基离聚体(IPIB)。在异丁烯基离聚体中,离子对相互簇集,形成离子簇,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这使得异丁烯基离聚体与传统丁基橡胶(IIR)和卤化丁基橡胶(HIIR)相比,在物理机械性能和流变性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既保留了IIR良好的气密性、抗氧性、耐老化性,又具有热塑性弹性体及自修复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谢意[8](2017)在《可控正离子聚合制备SIBS叁嵌段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正离子聚合的方法采用新型引发剂5-叔丁基1,3-二甲氧基苯(t-Bu-m-DiCuOMe)成功地将特种弹性体—聚(苯乙烯-b-异丁烯-b-苯乙烯)(SIBS)叁嵌段大分子聚合物合成了出来,并采取1H-NMR,DSC,TG,GPC,力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由5-叔丁基1,3-二元酸为单体通过叁步反应得到引发剂5-叔丁基1,3-二甲氧基苯。以新型引发剂t-Bu-m-DiCuOMe/四氯化钛(TiCl4)作为聚合反应的主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反应温度为零下八十摄氏度,整个反应过程在正己烷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采用活性可控正离子聚合反应的手段成功得到了 SIBS叁嵌段大分子聚合物,并考察了反应时间、2,6-二叔丁基吡啶(DtBP)、四氯化钛(TiCl4)的投料方式、苯乙烯与聚异丁烯段的反应时间以及放大实验对共聚物的影响。对最终得到的聚合产物SIBS采用1H-NMR,DSC,TG,GPC等手段对它的摩尔质量、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热力学性能实施了考察。实验结论如下:将t-Bu-m-DiCuOMe/TiCl4作为聚合反应的主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可以获取预定摩尔质量且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比值较小(<1.3)、性能较为理想理想的SIBS叁嵌段大分子聚合物;对所得到的聚合产品进行热力学分析可以发现,最终所得到的SIBS叁嵌段共聚物的热力学性能较好。通过t-Bu-m-DiCuOMe/TiCl4作为聚合反应的主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对聚合反应进行考察,将反应进行放大,得出结论,当反应温度为零下八十摄氏度时,聚合反应在正己烷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在反应过程中向反应体系之中加入DtBP作为第叁组份可以成功得到预定摩尔质量且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比值较小(<1.3)、性能较为理想理想的SIBS叁嵌段共聚物。(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9)

张晓茜[9](2016)在《离子液体中乙烯基单体正离子聚合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是新一类熔融盐,它由阴阳离子组成,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清洁绿色、环境友好的溶剂。目前离子液体已经替代传统溶剂应用到各领域,并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优越性。但正离子聚合在离子液体中的研究还仅限于苯乙烯均聚合反应,聚合机理仍然模糊不清。本论文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研究了典型的乙烯基单体的正离子聚合规律,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与聚合物末端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聚合机理。另外,在本论文最后还针对浓乳液模板法聚合单体单一、制备多孔材料较硬或较脆的缺点,首次用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了压力敏感导电聚氨酯多孔弹性体,扩大了浓乳液模板法的聚合单体和应用范围。基于以上内容,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单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问题是正离子聚合反应在离子液体中能否顺利进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论文第二章,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计算了正离子聚合的典型单体对甲基苯乙烯(p-MeSt)、异丁基乙烯基醚(IBVE)及异丁烯(IB)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结合表面屏蔽电荷分布及溶解过程中相互作用规律,得到单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规律,提出适合乙烯基单体进行正离子聚合的离子液体选择的指导性原则:①离子液体中不同类型阳离子的极性越小,范德华能与静电能越大,单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越高;②离子液体中阳离子取代基长度增加,阳离子的非极性增加、范德华能增大,单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③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取代基长度增加,阴离子的非极性增加、范德华能增大,单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④阴离子类型对单体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影响规律不明显,但阴离子极性减小,单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2、在论文第叁章,研究了 p-MeSt在-25 ℃的叁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叁氟甲烷磺酰)亚胺盐([Bmim][NTf2])、1-己基-3-甲基咪唑双(叁氟甲烷磺酰)亚胺盐([Hmim][NTf2])和1-辛基-3-甲基咪唑双(叁氟甲烷磺酰)亚胺盐([Omim][NTf2])中,以CumOH(枯基醇)/BF3OEt2为引发体系的正离子聚合,并将离子液体与传统溶剂CH2C12中的聚合规律对比;用DFT计算分析了离子液体与碳正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只作为惰性溶剂,不直接参与反应;但在聚合反应中离子液体能与碳正离子作用,分散碳正电荷,稳定碳正离子,使反应速率降低;p-MeSt在离子液体中以较温和的反应速率和放热方式进行聚合;在[Bmim][NTf2]中以CumOH/BF3OEt2/2,6-二叔丁基吡啶(DTBP)为引发体系引发的p-MeSt聚合反应为可控正离子聚合反应,产物分子质量Mn达3×104 g·mol-1,分子质量分布Mw/Mn=1.4~1.8;最后,提出了p-MeSt在含有NTf2-1的咪唑类离子液体中以CumOH/BF3OEt2为引发体系的正离子聚合反应机理。3、在论文第四章,研究了在0 ℃的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Omim][BF4])中,由叁种引发体系 IBVE-HCl/A12C13Et3(IBVE-HCl 为 HC1与 IBVE 的加成物)、IBVE-HCl/SnCl4 和 IBVE-HCl/TiCl4 分别引发 IBVE的正离子聚合反应规律与动力学,并将[Omim][BF4]与传统溶剂CH2C12中的聚合规律对比。研究了时间-转化率关系、单体消耗的一级速率关系、第叁组份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mim] [BF4]中聚合反应较温和,存在长活性中心;在[Omim][BF4]中加入DTBP可实现IBVE的可控正离子聚合,Mn达3.5×104 g·mol-1,Mw/Mn=1.2~1.6;通过DFT计算发现离子液体与碳正离子有相互作用,能分散碳正电荷并稳定碳正离子,使产物立构规整度更低;最后,提出IBVE在[Omim][BF4]中正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机理。4、在论文第五章,研究了IB与p-MeSt在[Hmim][NTF2]中的共聚合反应,分析了引发体系、初始单体加料比、聚合时间和溶剂种类与极性对共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中IB含量随加料比中IB含量增加而增大,达40mol%;IB/p-MeSt共聚合过程存在链转移反应,聚合反应为不可控聚合,这是离子液体高粘度、高极性和离子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对产物进行1H-NMR、DSC等表征,证明产物为无规共聚物。产物的Mn还有待提高。5、在论文第六章,通过选择一种反应性乳化剂,成功用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了孔径均匀可控的聚氨酯多孔弹性体,并通过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研究了多孔聚氨酯的压力敏感导电特性。分析了乳化剂含量、分散相体积分数、蓖麻油和MWCNTs含量等对聚氨酯多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性乳化剂在水相和油相间形成的高粘度壁垒层可保证浓乳液的稳定,这是用浓乳液模板法成功制备聚氨酯的关键;二氧化硅粒子能进一步稳定浓乳液,使孔结构更均匀且孔径更小。体系中加入MWCNTs后,材料电阻降低两个数量级;当施加外力至压缩应变为40%时,电阻降低两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11-30)

张兰,伍一波,李树新,毛静,郭文莉[10](2015)在《正离子聚合制备具有双峰分布丁基橡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活性负离子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聚(苯乙烯-b-异戊二烯-b-苯乙烯)叁嵌段共聚物(SIp S),并将其作为正离子聚合的大分子单体.采用2-氯-2,4,4-叁甲基戊烷(TMPCl)/2,6-二叔丁基吡啶(Dt BP)/倍半乙基氯化铝(Al2Et3Cl3)的正离子聚合引发体系,引发异丁烯、异戊二烯以及SIp S结构中可反应的双键,合成了具有双峰分布的支化丁基橡胶.研究表明,SIp S中聚异戊二烯的3,4-结构有着更高的反应活性,更容易参与正离子聚合.随着SIp S中聚异戊二烯段含量的增加,支化丁基橡胶的产率增加,分子量也随之增加,聚合物溶液的特性黏数降低.通过体积排斥色谱(SEC)(多角激光光散射仪/示差监测器/在线黏度仪)及GPC-UV联用等仪器对支化丁基橡胶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了SIp S成功参与接枝反应,制备的丁基橡胶存在支化结构,而且产生的高分子区聚合物并不是由大分子单体物理混合所产生的.相较于线性丁基橡胶,支化丁基橡胶有着更快的应力松弛速率和更佳的物理机械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正离子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方法合成聚四氢呋喃(PTHF)活性链,再通过"grafting onto"方式接枝到壳聚糖(CS)刚性主链上,原位制备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采用FTIR、1H-NMR和XPS分别表征该接枝共聚物化学结构,采用AFM、TEM、HR-TEM、POM、SEM、TGA和UV研究复合材料的Ag含量、微观结构与形态,并研究该复合材料的载药/释药性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原位制备出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CS-g-PTHF/Ag)纳米复合材料,PTHF支链的平均分子量为1400~2600,以1000个氨基葡萄糖环为整体计算接枝链PTHF的平均支链数目为4~21,纳米Ag的质量含量为2.2%~5.7%.所制备的CS-g-PTHF接枝共聚物形成明显的微观相分离结构,主链CS的结晶性随着侧链PTHF接枝数目增大而受到限制,结晶形态发生变化;CS-gPTHF接枝共聚物可作为药物载体,载药率在53%~80%之间,载药微球的尺寸随侧链PTHF接枝数目增大而减小;CS-g-PTHF接枝共聚物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的p H敏感性,CS-g6-PTHF1.4k在p H=6.0的弱酸性环境中释放速率快,25 h时药物释放完全.CS-g7-PTHF2.6k/Ag-5.7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对于抗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3.0 mm,对于抗黑曲霉,抑菌圈直径为10.5 mm.所制备的CS-gPTHF/Ag纳米复合材料结合了壳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四氢呋喃优异的抗湿强度与柔韧性以及纳米银优良的抗菌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离子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晶,田英鑫,周军伟,赵龑浩,魏绪玲.正离子聚合制备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及其溴化反应[J].合成橡胶工业.2018

[2].常添笑,张航天,卢聪杰,吴一弦.通过正离子聚合原位制备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J].高分子学报.2018

[3].魏梦娟,章琦,张航天,吴一弦.通过正离子聚合原位制备聚谷氨酸苄酯-g-(聚四氢呋喃-b-聚异丁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8

[4].章琦,魏梦娟,吴一弦.通过活性正离子开环聚合制备聚四氢呋喃基叁嵌段共聚物/Ag纳米复合材料[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2017

[5].常添笑,魏梦娟,卢聪杰,吴一弦.通过正离子聚合原位合成壳聚糖-g-聚四氢呋喃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2017

[6].杜杰,张彦君,王楠,吴一弦.可控正离子聚合与新型极性聚异丁烯基共聚物的设计合成[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7].姜伟威,陈光泽,吴一弦.异丁烯正离子聚合及其聚合物离聚体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8].谢意.可控正离子聚合制备SIBS叁嵌段共聚物[D].北京化工大学.2017

[9].张晓茜.离子液体中乙烯基单体正离子聚合及其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10].张兰,伍一波,李树新,毛静,郭文莉.正离子聚合制备具有双峰分布丁基橡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叁芳基硫踢盐引发机理光诱导电子一质子转移反应28炭黑表面引发异丁基乙烯基醚正离显示了DCC浓度对IB正离子聚合转25(a)结合活性正离子聚合与活...29炭黑表面引发内酯正离子聚合[...

标签:;  ;  ;  ;  ;  ;  ;  

正离子聚合论文_李晶,田英鑫,周军伟,赵龑浩,魏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