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上皮论文-侯显涛,温华梅,李梅清

膀胱上皮论文-侯显涛,温华梅,李梅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膀胱上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治疗

膀胱上皮论文文献综述

侯显涛,温华梅,李梅清[1](2019)在《一例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临床基本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一例10岁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病犬,采用全膀胱摘除术且术后经局部及全身化学药物为主的治疗使患犬存活367 d;治疗过程提示,TCC的诊断技术已相对完善,通过手术、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较大程度的改善病犬生存质量与存活时间,但须重视术后及化疗过程中TCC转移的监测,以更好评判预后。(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周剑文,罗广承,王新君,颜志坚[2](2019)在《HMGN5基因敲除对人膀胱上皮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MGN5基因敲除对人膀胱上皮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CDDP(0、1、2、4,8、16μg/ml)处理人UBC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菌落形成、细胞侵袭、细胞凋亡及Hoechst 33342染色法评价HMGN55蛋白敲除对UBC细胞CDDP敏感性的影响,同时分析HMGN5基因参与到UBC细胞CDDP治疗环节可能分子机制。结果 UBC细胞株5637、t24及UM-UC-3中HMGN5蛋白表达,其中5637细胞系HMGN5蛋白水平最高,而UM-UC-3细胞中最低(P<0.05);5637细胞系对CDDP敏感性显着低于其他两种(P<0.05),且UM-UC-3细胞系敏感性最高;UBC细胞系HMGN5敲除后P-Akt表达显着下降(P<0.05);CDDP处理后P-Akt活性亦随之降低(P<0.05);CDDP处理还可下调VEGF-C和SLUG表达,上调E-Cad表达(P<0.05);5637细胞HMGN5基因敲除后早期凋亡率显着提高,而加入IGF-1可逆转这一过程(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IGF-1治疗组相比,HMGN5敲除组凋亡核百分比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MGN5基因敲除显着下调P-AKT和VEGF-C表达,上调E-Cad、细胞色素C、裂解半胱天冬酶-3、裂解PARP表达(P<0.05);而添加IGF-1可逆转以上蛋白质表达变化(P<0.05)。结论 HMGN5可能是顺铂治疗潜在靶点,抑制HMGN5基因有助于增加UBC细胞化疗敏感性,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9期)

张西玲,刘春来[3](2019)在《TRPV4活化调控炎性小体Nod样受体家族3在小鼠膀胱上皮细胞损伤中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受体亚家族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4, TRPV4)通道活化在小鼠原代培养的膀胱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小鼠1只,原代培养膀胱上皮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刺激组、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 BHB)预处理组和细胞因子释放抑制药物3(cytokine release inhibitory drug 3, MCC950)预处理组,刺激组采用TRPV4激动剂GSK1016790A 100μmol/L进行刺激;BHB预处理组和MCC950预处理组分别给予10 mmol/L BHB和50μmol/L MCC950后采用TRPV4激动剂GSK1016790A进行刺激;对照组正常培养。4组细胞采用Calcein-AM/PI双染色法观察活细胞数和死细胞数;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细胞毒实验检测细胞LD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刺激组GSK1016790A刺激前及刺激3、6、9 h时细胞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NLRP3)及其下游活化产物胱冬肽酶-1(caspase-1 p10)相对表达量。结果刺激组Calcein-AM染色的活细胞数[(46.80±15.51)个]较对照组[(1 242.20±143.79)个]、BHB预处理组[(1 001.20±115.41)个]和MCC950预处理组[(1 144.00±138.62)个]减少(P<0.05),BHB预处理组、MCC950预处理组少于对照组(P<0.05),BHB预处理组与MCC950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组PI染色的死细胞数[(1 111.60±127.49)个]较对照组[(33.80±8.41)个]、BHB预处理组[(251.80±48.67)个]和MCC950预处理组[(265.20±31.57)个]增多(P<0.05),BHB预处理组、MCC950预处理组多于对照组(P<0.05),BHB预处理组与MCC950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组LDH水平[(85.27±7.18)u/L]高于对照组[(22.47±2.94)u/L]、BHB预处理组[(35.74±4.32)u/L]和MCC950预处理组[(37.09±4.09)u/L](P<0.05),BHB预处理组、MCC950预处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BHB预处理组与MCC950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组GSK1016790A刺激3、6、9 h时细胞中NLRP3(0.68±0.07、0.86±0.08、0.79±0.09)、caspase-1 p10表达量(0.68±0.06、0.51±0.07、0.47±0.05)均高于刺激前(0.36±0.05、0.24±0.06)(P<0.05)。结论 TRPV4可通过活化炎性小体NLRP3导致小鼠膀胱上皮细胞损伤,调控TRPV4-NLRP3可能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提供新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陆思思[4](2019)在《TRPV4通道在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系表达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膀胱癌被报道是全身的十大常见肿瘤中之一,也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占第一位。近几年随着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各种手术方式及药物的应用使得膀胱癌的治疗策略越来越丰富,但是患有膀胱癌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仍然不乐观,患者的5年存活率并没有得到显着的提高。膀胱肿瘤的病理类型主要为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癌,以及罕见病理分类如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以及转移性癌等。其中,绝大部分的膀胱肿瘤为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占所有膀胱肿瘤的90%。然而,至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研究其发生发展机制对于找到膀胱癌新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超家族是最早被发现于果蝇的视觉系统中的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家族,广泛分布于低等及高等生物中,目前已发现30多个成员。依其结构同源性可分为TRPC(canonical)、TRPV(vanilloid)、TRPM(melastatin)、TRPA(ankyrin transmembrane protein)、TRPML(mucolipin)、TRPP(polycystin)、TRPN(nompC-like)7个不同的亚家族,每一亚家族又由若干成员组成。TRPV是其中最大、最多样化的重要亚家族,包括:TRPV1-6六个成员,可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醛受体亚型4(TRPV4)于消化、呼吸、心血管等系统中广泛表达,TRPV4通道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在功能上,TRPV4通道可被温度、剪切力、渗透压等刺激激活,以此参与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多种TRP通道(TRRPV1,TRPM8,TRPC6等)的异常表达在促进或抑制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TRP通道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但TRPV4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发挥的作用鲜有报道,TRPV4在膀胱粘膜上皮有丰富的表达,生理情况下主要参与膀胱的机械感受,通道被激活后首先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是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有研究表明,钙信号的改变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我们假设TRPV4通道异常表达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研究目的:通过比较TRPV4通道在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及蛋白表达差异,探究TRPV4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人膀胱癌5637,T24,J82,SW1710细胞系。在荧光显微镜下利用钙成像方法,以TRPV4通道激动剂GSK 1016790A激活TRPV4通道,记录这五种细胞系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幅度及出现反应的细胞百分比,制作剂量效应曲线,得出半最效应浓度(EC50)及最大反应幅度值(Max)并比较各细胞系EC50及Max的区别,从而观察TRPV4通道功能表达的差异。以ATP激活尿路上皮嘌呤受体,观察记录这五种细胞系细胞活性有无差别。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在这五种细胞系及人膀胱癌旁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TRPV4通道蛋白表达情况及差异。以方差分析及Dunn's检验统计各细胞系GSK引起的钙离子升高幅度的差异;以卡方检验统计对GSK出现反应的细胞百分比的差异。研究结果:细胞培养结果显示:在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及4种膀胱癌细胞系均可见各细胞均呈多边形生长,这提示了细胞已经进行了分化,且形态上无明显差异。钙成像结果显示:GSK对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膀胱癌细胞系5637及T24细胞均引起了浓度依赖性的细胞内钙离子升高,EC50分别为38.25nM,1.29nM,0.97nM;钙内流最大幅度分别为1.39±0.02,0.40±0.08,0.63±0.03。但在膀胱癌细胞系SW1710及J82中任何浓度GSK刺激时均无细胞内钙离子升高,无法计算EC50及Max。以单一浓度30nMGSK刺激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升高幅度进行比较时,发现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膀胱癌细胞系5637及T24,细胞内钙离子内流最大升高幅度分别为1.07±0.07,0.37±0.04及0.60±0.12,膀胱癌细胞系J82及SW1710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无变化,正常细胞系与其它四种癌细胞系相比有明显差异(方差分析检验,P<0.01),正常细胞系与其他各细胞系两两比较均显示差异(P均小于0.01);在30nMGSK刺激时,人正常上皮细胞系SV-HUC-1、膀胱癌细胞系5637、T24、SW1710及J82细胞发生钙内流反应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2.20%,1%,25%,0及0,正常细胞系与其它四种癌细胞系相比有明显差异(卡方检验,P<0.01)。以对ATP反应作为衡量细胞活性的指标,结果显示各细胞系对100uMATP的反应无明显差别(P>0.05),证明各细胞对GSK引起的钙内流差异非细胞活性差别引起。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这五种细胞系TRPV4通道受体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是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相比,膀胱癌细胞系表达强度较弱,说明了在膀胱癌细胞系中TRPV4通道受体的蛋白表达较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降低。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人膀胱癌旁组织与人肿瘤组织TRPV4通道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膀胱癌细胞系的TRPV4通道无论在功能表达水平还是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降低,提示TRPV4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TRPV4通道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膀胱癌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6)

李旭[5](2019)在《SPAG9/HEF1/Rac1信号通路对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上皮间充质化过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SPAG9对膀胱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膀胱癌转移机制,寻找新型治疗膀胱癌的靶点。方法:1、运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定量及定性测量SPAG9以及HEF1在膀胱移行上皮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构建SPAG9和HEF1特征性沉默和过表达载体,运用RNA干扰技术转染T24和5637细胞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研究不同表达状况的SPAG9/HEF1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3、构建裸鼠接种模型,研究体内实验中SPAG9的不同表达对HEF1蛋白的影响,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其外情况下SPAG9的不同表达对HEF1的干扰程度。4、查阅文献选定EMT特征蛋白,运用Western Blot分析SPAG9/HEF1不同表达情况下对相关EMT蛋白表程度的影响。5、Western Blot测定HEF1蛋白表达高低对Rac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合复合转染补救实验决定HEF1和Rac1通路在膀胱癌细胞中的具体调节关系。6、统计临床获得标本中分类数据如年龄和肿瘤大小等指征数据与相应标本中SPAG9/HEF1表达高低的相关关系,验证SPAG9和HEF1之间的相关趋势。结果:1、通过对临床采集标本研究我们发现SPAG9和HEF1在膀胱癌中对比癌旁组织均呈现高表达,并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5)。SPAG9高表达在所有136标本中占84例,比例为61.8%,HEF1高表达在全136例中有94例,占比69.1%。同时SPAG9和HEF1均被发现在低级别膀胱癌中过表情况比例要高于高级别膀胱癌。具体为SPAG9在低级别膀胱癌中过表达占比为88.8%(48/54)对比与高级别的63.4%(56/82),P<0.001;HEF1在低级别膀胱癌中过表达占比为83.3%(45/54)对比与高级别的68.3%(56/82),P<0.05。SPAG9和HEF1两者表达均与肿瘤具体临床参数如肿瘤大小,膀胱肌层浸润情况和肿瘤分级显着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2、SPAG9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能明显影响HEF1表达,体外实验中经构建稳定转染的shSPAG9和pcDNA3.1-SPAG9的T24和5637细胞株后我们测量了相应HEF1蛋白的表达,敲除SPAG9后HEF1表达显着降低,过表达SPAG9后HEF1在mRNA水平其mRNA表达量相比为对照组3.6倍(P<0.01),Western Blot也显示敲除或过表达SPAG9能显着抑制或增强HEF1蛋白表达水平(P<0.01)。体内实验既裸鼠模型实验中,shSPAG9和pcDNA3.1-SPAG9稳转细胞接种并成瘤后被取出,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转染shSPAG9后对比对照组HEF1表达明显降低,转染pcDNA3.1-SPAG9组对比对照组其HEF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5)。3、对稳转shSPAG9和pcDNA3.1-SPAG9的T24和5637细胞实施Transwell侵袭和迁移试验后发现敲除SPAG9能显着降低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过表达SPAG9能反之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2-3.5倍(P<0.05)。提取稳转细胞蛋白后Western Blot实验测定EMT相关蛋白显示敲除SPAG9后能降低E-cadherin表达,增强N-cadherin、Vimentin,MMP-2蛋白表达强度,过表达SPAG9后出现结果对比对照组则与上述相反(P<0.05)。4、对HEF1蛋白同样构建敲除(shHEF1)和过表达载体(pcDNA3.1-HEF1),进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已经Western Blot测定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PAG9一致,对比对照组shHEF1能降低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提升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MMP-2的表达水平。pcDNA3.1-HEF1则对比对照组结果与shHEF1相反(P<0.05)。此外敲除HEF1表达后,GTP-Rac1蛋白表达降低,过表达HEF1则能增强Rac1蛋白激活水平,GTP-Rac1显着增高。5、通过设计转染组合shSPAG9+pcDNA3.1-HEF1和pcDNA3.1-SPAG9+shHEF1,我们发现过表达HEF1能拮抗敲除SPAG9带来的侵袭和迁移抑制以及HEF1蛋白的表达降低,敲除HEF1则能降低过表达SPAG9带给细胞的恶性迁移和侵袭表型以及HEF1表达的增高(P<0.01)。6、提取shSPAG9和pcDNA3.1-SPAG9转染的T24和5637细胞以及裸鼠瘤体中的蛋白后我们发现shSPAG9能降低Rac1活化度(GTP-Rac1表达),pcDNA3.1-SPAG9则能提升GTP-Rac1蛋白表达,同样构建转染组合shSPAG9+pcDNA3.1-HEF1和pcDNA3.1-SPAG9+shHEF1后我们发现过表达HEF1能提升shSPAG9带来的GTP-Rac1表达降低,反之对比对照组敲除HEF1能降低pcDNA3.1-SPAG9造成GTP-Rac1表达增高。结论:SPAG9可以介导HEF1蛋白的表达,并通过Rac1信号通路来影响膀胱移行上皮癌EMT过程,SPAG9与HEF1具体调节机制以及具体基因结合位点等深层次机制有待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缪伟贤[6](2019)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膀胱组织的体检人群100例(参照组)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实施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验,观察对比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检测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的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照组无表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HER2的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存在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指标均呈现过度表达状态表明患者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林小力[7](2019)在《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microRNA-200c在长期砷暴露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EMT过程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砷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化学元素,是国际癌症研究属(IARC)确认的Ι类人类致癌物,能够引起皮肤癌、肺癌、膀胱癌和肝癌等。人主要是通过职业和饮用含砷地下水暴露于高砷环境中。由于砷在体内甲基化代谢后从尿中排出,以及肾脏对尿液的生物浓集的特点,膀胱暴露于浓度较高的多种砷化物中,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脏器,膀胱癌的发生风险可能更大。但是目前我们对砷致膀胱癌的机制仍不清楚。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一系列细胞程序转化为具有间充质细胞表型的生物学过程,并获得迁移的能力,是早期膀胱癌生成、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基础。与肿瘤相关的EMT,其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失去细胞极性,细胞间黏附作用减弱,如角蛋白(Kera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等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下降,间质细胞表型蛋白表达增强,如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等。EMT为我们进一步对砷致膀胱癌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类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黏附和迁移的细胞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是重要的影响EMT的通路。TGF-β与细胞膜上的TGF-βI型受体(TβRI)和TGF-βII型受体(TβRII)结合后,激活Smad2和Smad3,并与Smad4结合形成叁聚体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SNAIL1、SNAIL2、ZEB结合,诱导E-cadherin表达下降,N-cadherin、Vimentin表达升高,促进EMT发生。microRNA(miRNA)能够靶向调控多种EMT相关蛋白。miR-200家族是典型阻碍EMT发生的miRNA,包括5个成员(miR-200a、miR-200b、miR-200c、miR-141和miR-429)。其中miR-200c被认为是EMT过程中最重要的调节因子,是抑制EMT及许多恶性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拟测定长期低剂量砷暴露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EMT相关因子(E-cadherin、Vimentin)和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典型抑制EMT过程的miR-200家族中miR-200c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miR-200c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在慢性砷暴露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EMT过程中调控的机制。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细胞培养一切具体过程均在生物安全柜内严格无菌操作,SV-HUC-1以含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的F12K完全培养基培养、5%CO_2恒温培养箱孵育。染毒组用0.5μmol/L NaAsO_2完全培养液长期染毒。当培养皿底面铺满80%的细胞时,用适量的EDTA溶液消化传代。根据细胞的实际量按照1:3的比例冻存留用,如此培养至40周(大概80代)。2、细胞形态学观察、MTT实验:每隔10代将对照组和染毒组的细胞形态进行拍照记录,EDTA消化对数期细胞,细胞计数调整其浓度至5-10×10~4/ml。96孔培养板每孔加100ul细胞悬液,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向培养液中加入MTT溶液,培养箱孵育。酶标仪于490 nm处测定各孔吸光度(OD)值。细胞活力用MTT的还原率表示。3、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取对数生长的各代细胞,细胞悬液密度调至4×10~5/ml,24孔板中加入600μl完全培养液作为下室,放入上室,加200μl细胞悬液。孵育隔夜,将上室取出,PBS沿上室室壁冲洗。多聚甲醛固定,PBS同上洗涤,擦拭未迁移的细胞。0.1%结晶紫染色15min,PBS洗涤2次。上室浸润在PBS里,显微镜拍照。用33%醋酸脱色,将结晶紫完全洗脱下来。取200μl洗脱液加入96孔板中,室温震荡,使用酶标仪在570 nm处测定其OD值,间接反应细胞数。4、细胞划痕实验:6孔板背面每隔0.5-1cm用直尺笔着均匀画直线,每孔至少5条线。将细胞接种至6孔板中,利用自动细胞计数仪每孔按5×10~5个接种,过夜后细胞铺满为宜。隔天用枪头比着直尺,垂直于背面的横线划痕。用PBS轻轻冲洗细胞3次,加入无血清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按0,6,12,24h拍照,拍照时需选择与第一次拍照相同的视野进行拍照,每孔拍照不低于四张,划痕融合率=(24h细胞迁移距离/划痕总距离)×100%计算细胞迁移率。5、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各代细胞,将细胞密度调至1×10~6个/L。PBS分别制备出1.2%和0.7%两个浓度的低熔点琼脂糖液,高压灭菌。1.2%的琼脂糖液和2xF12K完全培养基1:1混合,作为底层琼脂。0.7%的琼脂糖和2xF12K培养基在试管中1:1混匀,再加入细胞悬液,充分混匀,注入底层平皿中,形成双琼脂层。待上层琼脂凝固后,置入恒温箱中培养21天。经常观察,每7天拍照一次。在低倍显微镜下计数大于50个细胞的细胞团数。6、RNA提取和Real-time PCR检测:根据文献和专用设计软件Primer 5设计并合成对应的mRNA引物,经长期染毒处理的细胞用常规方法提取细胞内总RNA,并于-80℃冰箱保存。以DEPC水为空白对照测定260nm/280nm分光光度法测量RNA浓度和纯度。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应用Q6 Real-Time PCR System进行扩增,计算Ct值。采取比较Ct法(△△Ct法)计算转录水平差异。7、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蛋白,采用BCA测定所提取的蛋白浓度,-80℃保存。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至PVDF膜;封闭后加入一抗孵育,使其与靶蛋白结合;洗脱后加入荧光二抗孵育,洗去未结合的荧光二抗;曝光、扫描、定量分析。结果:1、长期砷处理对SV-HUC-1细胞发生EMT的影响,随NaAsO2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由连接紧密的扁平多变形状向松散的长梭型转变;0.5μmol/L NaAsO_2处理至20周后,细胞活力显着增强,与处理10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砷处理20周后,痕愈合面积也显着高于10周时(P<0.01);砷处理30周后,transwell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高于10周时(P<0.01);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显示,砷处理30周后软琼脂上出现大量明显的锚定生长集落,砷处理20周、30周、40周组集落形成数量分别为10周组的1.85倍、9.79倍(P<0.01)和15.36倍(P<0.01),未经砷处理组各代数组无集落生成。随砷处理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Vimentin表达逐渐升高,并呈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2、长期砷处理对SV-HUC-1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SV-HUC-1细胞经0.5μmol/L NaAsO_2处理40周后,与非砷处理组相比,TGF-β1、p-Smad 2、p-Smad 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Smad 2和Smad 3表达水平未发生变化。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TGF-β1抑制剂处理组E-cad表达水平与DMSO组、R40周组差异明显、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imentin表达趋势相反。3、长期砷处理对SV-HUC-1细胞miR-200c的影响,SV-HUC-1细胞经NaAsO_20.5μmol/L处理40周后,Realtime-PCR检测miR-200c表达水平,与非砷处理组相比,R40周组miR-200c表达降低。转染miR-200c mimic致长期砷处理40周的SV-HUC-1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miR-NC mimic组明显提高。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转染miR-200c mimic组E-cad表达水平与转染NC mimic组和R40周组差异明显、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imentin表达趋势相反。4、TGF-β1调控miR-200c在长期砷处理所致SV-HUC-1细胞中的作用,经qPCR法检测叁组细胞中miR-200c表达水平,与R40周组比较,DMSO组差异不大,TGF-β1抑制组miR-200c表达显着增高。结论:1、0.5μmol/L NaAsO_2长期处理的SV-HUC-1细胞可逐渐恶转,诱导膀胱上皮细胞发生EMT。2、NaAsO_2长期处理可激活SV-HUC-1细胞TGF-β1/Smad2/3信号通路,TGF-β1参与了砷诱导的SV-HUC-1细胞EMT转化过程。3、长期砷处理可以使SV-HUC-1细胞中miR-200c水平降低。4、TGF-β1通过miR-200c介导砷诱导的SV-HUC-1细胞EMT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林小力,周晴,刘婕瑜,金佩玉,王菲[8](2019)在《长期砷暴露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低浓度长期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恶性转化模型,研究低浓度长期砷暴露对SV-HUC-1恶性转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0和0. 5μmol/L NaAsO_2分别长期处理SV-HUC-1至40周(约80代,10个月),观察暴露组及对照组细胞在培养至10、20、30和40周时形态,四氮唑盐比色(MTT)验证细胞增殖速率;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验证细胞迁移能力;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肿瘤形成能力。结果随NaAsO_2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由连接紧密的扁平多变形状向松散的长梭型转变; 0. 5μmol/L NaAsO_2处理至20周后,细胞活力显着增强,与处理10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砷暴露20周后,划痕愈合面积显着大于10周(P<0. 01); 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能力30周时显着高于10周(P<0. 01);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显示,砷暴露30周后软琼脂上出现大量明显的锚定生长集落,20、30、40周组集落形成数量分别为10周组的1. 85、9. 79和15. 36倍(P<0. 01),未经砷暴露组各代数有极少集落,且体积小,故忽略不计。结论 0. 5μmol/LNaAsO_2长期处理的SV-HUC-1可逐渐恶转,在砷处理20~30周时已初具恶性表型,40周后细胞恶性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沙凯辉,刘同刚,张晓丽[9](2018)在《原花青素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黏附、侵袭膀胱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黏附、侵袭膀胱上皮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上皮细胞T24,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原花青素组,阴性对照组和原花青素组分别加入等量DMSO和亚抑菌浓度的原花青素溶液。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各组UPEC J96对膀胱上皮细胞T24的相对黏附率和相对侵袭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α3和β1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相对荧光强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原花青素组UPEC J96的相对黏附率和相对侵袭率均明显降低(P均<0. 01),T24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α3、β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均<0. 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原花青素组无论是UPEC J96未感染细胞还是UPEC J96感染细胞,F-Actin相对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P均<0. 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 0. 05。结论原花青素可抑制UPEC黏附、侵袭膀胱上皮细胞,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膀胱上皮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及F-Actin表达实现。(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8年48期)

王琳,冯婷华,李丽[10](2018)在《罕见膀胱苗勒管上皮异位症一例病理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膀胱苗勒管上皮异位症(Müllerianosis)是一种罕见的结构复杂的瘤样病变。1996年Young和Clement ~([1])首次报道,目前可查文献报道不足20例。其会模拟肿瘤行为,无论在临床、影像还是病理方面,鉴别诊断均非常困难,容易造成误诊,甚至过度手术。因此,了解该病变病理特征,掌握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亟需临床及病理医师高度重视。1资料与方法1.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7岁,因左下腹阵发性绞痛6年,(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11期)

膀胱上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HMGN5基因敲除对人膀胱上皮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CDDP(0、1、2、4,8、16μg/ml)处理人UBC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菌落形成、细胞侵袭、细胞凋亡及Hoechst 33342染色法评价HMGN55蛋白敲除对UBC细胞CDDP敏感性的影响,同时分析HMGN5基因参与到UBC细胞CDDP治疗环节可能分子机制。结果 UBC细胞株5637、t24及UM-UC-3中HMGN5蛋白表达,其中5637细胞系HMGN5蛋白水平最高,而UM-UC-3细胞中最低(P<0.05);5637细胞系对CDDP敏感性显着低于其他两种(P<0.05),且UM-UC-3细胞系敏感性最高;UBC细胞系HMGN5敲除后P-Akt表达显着下降(P<0.05);CDDP处理后P-Akt活性亦随之降低(P<0.05);CDDP处理还可下调VEGF-C和SLUG表达,上调E-Cad表达(P<0.05);5637细胞HMGN5基因敲除后早期凋亡率显着提高,而加入IGF-1可逆转这一过程(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IGF-1治疗组相比,HMGN5敲除组凋亡核百分比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MGN5基因敲除显着下调P-AKT和VEGF-C表达,上调E-Cad、细胞色素C、裂解半胱天冬酶-3、裂解PARP表达(P<0.05);而添加IGF-1可逆转以上蛋白质表达变化(P<0.05)。结论 HMGN5可能是顺铂治疗潜在靶点,抑制HMGN5基因有助于增加UBC细胞化疗敏感性,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膀胱上皮论文参考文献

[1].侯显涛,温华梅,李梅清.一例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治[J].动物医学进展.2019

[2].周剑文,罗广承,王新君,颜志坚.HMGN5基因敲除对人膀胱上皮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3].张西玲,刘春来.TRPV4活化调控炎性小体Nod样受体家族3在小鼠膀胱上皮细胞损伤中作用和机制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4].陆思思.TRPV4通道在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系表达差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李旭.SPAG9/HEF1/Rac1信号通路对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上皮间充质化过程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缪伟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9

[7].林小力.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microRNA-200c在长期砷暴露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EMT过程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8].林小力,周晴,刘婕瑜,金佩玉,王菲.长期砷暴露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

[9].沙凯辉,刘同刚,张晓丽.原花青素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黏附、侵袭膀胱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J].山东医药.2018

[10].王琳,冯婷华,李丽.罕见膀胱苗勒管上皮异位症一例病理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标签:;  ;  ;  ;  

膀胱上皮论文-侯显涛,温华梅,李梅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