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军
摘要:七年级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本文试图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始阶段培养学生自觉说英语的习惯。
关键词:说英语;习惯;方法
作者简介:张绪军,任教于甘肃省榆中县和平中学。
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说英语的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觉说英语习惯的培养,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由于受社会环境、教学条件及教师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没有接触过英语或对英语接触不多,他们对英语这门课程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开始时都很主动,教师在这个时候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从一开始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识。
口语是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必经的途径,如何让学生在课内外养成尽可能多说英语的习惯,一直是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其主导作用
1.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变“惧言”为“乐言”,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得以充分交流,密切师生关系,从而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4.关注那些存在畏难、胆怯心理的学生
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进而激发起说英语的热情。
5.允许学生暂时犯错
待学生讲完后,教师再进行指正,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伤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在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仪表大方。七年级始学英语,要求学生大声讲英语,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语速、音量,对于几人小组演练宜轻声些,班上发言需响亮些。有的学生急于发言,在获得话语权后,却停顿时间过长。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先多思考,想好后再说。
6.学生举止要自然
教师要请学生注意,说话时不要低头、旁视、望天花板,应面对听者,举止要自然、不拘束,对于说话时的仪表要从小重视。习惯,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如果孩子能在我们的提醒下,一次、两次地“大声说英语”了,这只能说“他有了大声说英语的‘行为’”,还不能说是养成了“习惯”。当学习习惯一旦有了雏形的时候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做到持之以恒。从而达到“习惯成自然”。这期间,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的督促与指导。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用英语会话能力出发,笔者每节课利用几分钟进行英语会话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身边事的习惯,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爱好、景色等。一般最好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先发言,以便达到示范的效果。对于稍差的学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逐渐消除畏难情绪。课堂活动以口头练习为主,并组织学生开展其他活动作为辅助。在编排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好差生搭配起来,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差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创造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他们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深深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变消极为积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Where’syourpenpalfrom?》这一单元时,笔者课前在小黑板上画一幅世界地图,采用循环训练的方法。第一步,先请一名差生读出一些地理名词,再请一名较好的学生在小黑板上填词,其他学生听写;第二步,请学习稍好的学生分别用课文中的词或词组联词成句;第三步,请成绩好的学生看图复述。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训练,达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们只要跳一下,就会摘到果子,使学生既不产生自满情绪,也不会有悲观失望之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们因没有自信,羞于说英语的现象改变了,课堂活动有了很大的起色。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学生头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1.把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由学生们表演
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差生扮演,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表演中压力不致过大,并能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将语言训练于表演、游戏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
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来表达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以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类别等为线索画成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这样做,学生们在复述时有章可循,不会感到吃力,避免了死记硬背。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3.模仿课文中的部分段落来表达周围所熟悉的人或事
背诵范文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积累语言精华,有助于指导语言实践。作为一名好教师,就如同交响乐队的指挥,他不是演奏者,而是指导学生演奏的人。他要根据所学内容,指挥进行大量丰富多彩的练习,时而提问题、时而重述、时而朗读,或一个人演奏或两个人合奏或齐奏,在他的指挥下,整个课堂充满紧凑而活跃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感到新鲜多样,趣味无穷。外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受益匪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和平中学
邮政编码:730101
参考文献:
[1]姚保慧.英语口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HowtoCultivateStudents’HabitofConsciouslySpeakingEnglish
ZHANGXujun
Abstract:EnglishingradesevenisthebasisofEnglishteachingandthefirststepoflearningEnglish.Thispaperdiscusseshowtocultivatestudents’habitofconsciouslyspeakingEnglishfromteachers’leadingroleandstudents’subjectiverole.
Keywords:speakingEnglish;habits;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