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企业科技创新与培养冯祎

试析企业科技创新与培养冯祎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宜阳县供电公司471600)

摘要:中国的企业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民族资本占到了30.42%。在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浪潮中,资本急剧减少。改革开放赋予了企业第二次生命。目前,民营企业为中国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50%的国内生产总值。昔日“国民经济的补充”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也是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建设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各国政府近年来最优先的任务,纷纷出台相应的创新政策和计划,设立专司创新的政府机构,并注重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充分了解并研究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以及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企业科技创新与培养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企业;科技创新;培养

1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科技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目前,在中国许多企业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专利是不是更发达;企业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除了历史因素,创新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主要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建立一支主动进取的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也决定了其在同类型企业中的地位。在相关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以前的行业数量的5倍左右的高新技术产业;许多成功的商业案例更体现了科技创新人才和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不断进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企业要有竞争的资格,那么就需要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否则企业就不有会长期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利用科技创新优势,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也应重视对人才的培训和激励,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有效地实施。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形成人才储备体系,促进不同人才脱颖而出。

2深化改革,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生态

推动开放式创新与资源共享。全社会加强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专业的开放平台的企业,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和社会服务体系创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的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依托重大项目和政府合作的平台,促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建设,吸收和再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管理转变。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完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科技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确保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根据科技活动不同特点,采取后补助、设立基金、发行政府债券、创新券、ppp等多种投入方式支持科技项目,在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拓展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下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等方面加快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城示范作用,支持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激励、金融服务、产业引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移植嫁接国内其他科技园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向中央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政策,把科技创新城打造成科技特区、人才特区,打造成中国的科技及产业创新高地、世界科技成果和项目的重要集聚中心,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立面向市场应用需求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对创新城内的应用技术研发类项目采取市场评价的方法,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推动特色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占据产业高端。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政府各部门要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根据国际经验,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企业要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资金在企业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要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二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提升研发机构科研实力,建立更多的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机构的建设力度。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研发和使用重大技术装备进行补贴,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给予奖励。三是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企业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对在技术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成果持有单位可提取不低于70%的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纯收益比例,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

3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对策

3.1积极开展对创新人才的在职培训和教育

无论是对于培训来说还是就教育而言,这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无法缺少的主要条件。企业还应当主动热情的参与到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院校的合作中去,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以往的工作理念,主动参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依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对人才的交叉、复合等方面引起必要的重视。优异的培训工作能够为创新人才保持不竭的动力做出重要的保障。

3.2科技创新人才个人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培养

作为当前人才的核心环节,他们一定要经得住困难、挫折的考验,与此同时还应当拥有一颗不断探索、勇于追求的精神。相关企业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品德的培养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视,由于文化素养以及品德修养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创新能力的强弱带来直接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对企业科技创新以及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由此可见,企业应当采取科学、恰当的形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的队伍,将完善的制度落实到培养人才的工作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创新人才的工作态度,创造出更多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董为民.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

[2]杨尚东.国际一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02):154-160.[2017-08-08].DOI:10.13580/j.cnki.fstc.2014.02.026

[3]林芸,尹啸.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1):61-66.(2016-01-31)[2017-08-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660.c.20160131.1250.002.html

标签:;  ;  ;  

试析企业科技创新与培养冯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