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嬗变论文_汤哲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画风嬗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画风,文人,都城,唐宋,游艺,布袋,文化中心。

画风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汤哲明[1](2019)在《程十发画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近现代海上画坛地位极为重要的大家,长期以来,人们对程十发的绘画一直处于说其好不论其所以好的层面,对于画家本人,也多津津乐道于佚事传说而非画史观照。在这位不世出的大家去世十余年后的今天,对其艺术作一个综合性的论述与评价,因而已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先就其画风的嬗变做阐述,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同好对程十发艺术作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书与画》期刊2019年06期)

杨宁[2](2019)在《浙派的兴起与衰落——兼论明代中期的画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派的兴起与衰落是研究明代中期画风嬗变的关键线索。由农民出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代政权,其绘画审美品位偏向于劲霸外放的南宋院体,宗法马夏,兼容北宋,构成了浙派的主要风格特点。明中期以降,伴随着江南经济的复苏,吴门画派异军突起,追法元人的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与此同时,文人画家利用反浙派的情绪来构建文人画理论体系,浙派被归为"北宗",并逐渐妖魔化为"狂邪之学",走向了沉沦之路。(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9年01期)

杨政[3](2016)在《试论张大千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大千一生几易画风,从青年时期的"清新俊逸",到中年时的"瑰丽雄奇"和"苍深渊穆",再到老年时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本文以张大千画风的变化为线,展现张大千画风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发生和发展,试图说明在他的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14期)

周乾华[4](2016)在《论梁楷人物画风之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楷给写意人物画开辟了新的方向,是中国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用系列化的作品呈现了从传承到求变,到个人面目的稳定,到对自己已有风格的不断超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一个画家对绘画语言本体递进式的探索。在他之前,一种绘画风格从出现到稳定,要经过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延续发展,然后才趋于成熟。前者如创造和完善"大、小斧劈皴"的李思训、荆浩、关仝、李成、李唐、马远等;后者如创造(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6年03期)

张曼华[5](2015)在《论明清时期文人画家的治生状态与画风嬗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是文人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崔其昌南北分宗思想的影响下,追求平淡简远的文人画风成为热潮;另一方面,江南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书画市场繁荣,卖画成为文人画家相对稳定的治生方式。在这样的情形下,文入画家的治生观点、绘画风格,以及他们的身份地位都发生了重要嬗变。本文着力探讨因文人画家治生观念的转化而引起的文人画风的世俗化嬗变特征。(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赵雅辞[6](2015)在《唐宋都城东移南迁及其画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研究唐宋都城东移南迁对绘画风格的影响。采用数据统计法、图像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得出以下结果:第一、都城东移南迁使唐宋画家重心分布呈南增北减的变化;第二、都城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使唐宋绘画题材由人物、鞍马转向花鸟、山水和风俗。绘画技法由唐代焕烂求备转向两宋平和冲淡:其中植被变化使物质媒介由绢本重彩媒介为主转向绢本水墨、纸本水墨媒介为主;地形变化使构图由全景、构图转向平远、特写、边角构图、都城气候变化使赋色由工笔重彩转向水墨为尚。第叁、都城画家构成队伍的变化使理论由唐代重神品转向宋代推崇逸格。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结论:空间对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都城的变化实际上是社会的变化,因外在环境对塑造人的精神产生影响,从而对审美产生一定影响,唐两宋期间,都城的东移南迁导致了主流文化顺势改变,社会审美也由唐代的贵族化、宗教化逐渐被宋代的平民化、文人化取代,画风随之嬗变。(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赵雅辞[7](2014)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都城东移南迁与画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中心往往是主流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变动,主流文化也会随之变迁,论文通过都城空间位置的变动,来考察秦汉魏晋南北朝画风的嬗变,主要包括:美术分布的变化、绘画题材、技法、理论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赵雅辞[8](2014)在《元明清文化中心东移南迁与画风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明清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中心的南迁,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开始出现分离,文化中心依附于经济中心。体现在绘画上,画家分布重心由北至南;绘画题材转而以山水、花鸟为主;技法上由工笔着色到以大写意为主;文人绘画理论占据主流。(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4年03期)

殷晓蕾[9](2013)在《两宋画僧画风嬗变之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论及两宋绘画艺术成就,学界往往对宫廷绘画和文人画多所倾注。至于对画僧群体的创作成就及风格递嬗,则关注较少。两宋时,画僧创作虽非主流:却也颇为活跃,不仅涉猎题材广泛,受到时人称赏,也对元明清乃至日本画坛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其画风转向的过程,更折射出了两宋绘画的变(本文来源于《美苑》期刊2013年06期)

郑文宏[10](2011)在《查士标的蒙养和游历与画风嬗变之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画派林立,"新安画派"崛起于皖南地区。该派画家常怀"家国之痛",隐循山林,崇尚倪黄,皆以背反陈规,标异立新之势冲击了当时的山水画坛。其中,堪为"新安四家"核心人物的查士标,品格高洁,学养丰富,才智卓越,技艺超迈。他非凡的人生阅历,艺术交游,创新体验,敦促了其艺术思想与绘画风格迥出一家风貌。其笔墨豢养与画风衍变之体现,不仅落实在他绘画上的成就,而且还贯穿于其诗歌与书法上的创建。查士标通过"熟后生变"、"以画写心"等观念去实现艺术理想之作为,他兼学众家探索出的多种画风与技法,既给陈陈相因的山水画坛输送了清新之气,又给其后的书画家探索人生与艺术,开辟了前进道路与思想空间。(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期刊2011年06期)

画风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浙派的兴起与衰落是研究明代中期画风嬗变的关键线索。由农民出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代政权,其绘画审美品位偏向于劲霸外放的南宋院体,宗法马夏,兼容北宋,构成了浙派的主要风格特点。明中期以降,伴随着江南经济的复苏,吴门画派异军突起,追法元人的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与此同时,文人画家利用反浙派的情绪来构建文人画理论体系,浙派被归为"北宗",并逐渐妖魔化为"狂邪之学",走向了沉沦之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画风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1].汤哲明.程十发画风的嬗变[J].书与画.2019

[2].杨宁.浙派的兴起与衰落——兼论明代中期的画风嬗变[J].齐鲁艺苑.2019

[3].杨政.试论张大千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的联系[J].名作欣赏.2016

[4].周乾华.论梁楷人物画风之嬗变[J].中国书画.2016

[5].张曼华.论明清时期文人画家的治生状态与画风嬗变特征[J].美术学报.2015

[6].赵雅辞.唐宋都城东移南迁及其画风的嬗变[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7].赵雅辞.秦汉魏晋南北朝都城东移南迁与画风的嬗变[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8].赵雅辞.元明清文化中心东移南迁与画风的嬗变[J].艺术探索.2014

[9].殷晓蕾.两宋画僧画风嬗变之考略[J].美苑.2013

[10].郑文宏.查士标的蒙养和游历与画风嬗变之脉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

论文知识图

《麻姑献瑞图》仔f门年淆光绪乙队年材...澎2乏功帝ltI·后周武帝》局部洲4:洲l...图断局部统中国画中偶然出现的某些具...《坷维尼雍新城的子毋哀子翔介昂盖朗·...历朝《麻姑献瑞图》任伯年清光绪辛卯年

标签:;  ;  ;  ;  ;  ;  ;  

画风嬗变论文_汤哲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