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碳酸盐论文-李双滨

熔融碳酸盐论文-李双滨

导读:本文包含了熔融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型碳燃料电池,碳燃料,碳酸盐,稳定性

熔融碳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滨[1](2018)在《熔融碳酸盐阳极固体氧化物碳燃料电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燃料电池是直接将固体碳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复合型碳燃料电池是近年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碳燃料电池,极大地改善了碳燃料与阳极的接触状态和输运特性,提高了碳燃料的转化速率和电化学性能,同时避免了熔融碳酸盐电池阴极材料腐蚀和结构复杂化等问题。目前,复合型碳燃料电池的碳燃料和碳酸盐反应特性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尤其是阳极电化学反应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寻。同时各种参数对复合型碳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程度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其次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杂质相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对石墨、碳黑、活性炭、炭化木屑和木屑五种碳燃料结晶程度、热稳定性、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颗粒大小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发现结晶程度越差,热稳定性越低,表面官能团越多的碳燃料电化学性能更佳;比表面积和碳颗粒大小有一定影响。其中,电化学活性顺序为:木屑>炭化木屑>活性炭>碳黑>石墨。750°C下,20 wt%木屑获得了789 mWcm~(-2)的最佳性能输出。炭化木屑和纯木屑电化学机理表明,炭化木屑的电学性能主要由CO电化学氧化机制主导;而木屑除了CO电化学氧化过程,主要由C_2H_4,C_2H_6等轻链碳氢化合物主导整个电化学过程。CO_2气氛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Boudouard反应速率,改善传质扩散过程,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阳极微观多孔结构与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结果可以得出,碳黑造孔剂的孔结构优于石墨造孔剂,相转化造孔剂介于两者之间。(2)通过石墨、碳黑和活性炭叁种碳燃料与碳酸盐的不同配比优化和不同碱金属碳酸盐的电化学性能比较发现,碱金属碳酸盐明显地提高了电池开路电压,最高开路电压基本集中在30 wt%或40 wt%碳酸盐含量中;碳酸盐含量对不同碳燃料的电池性能影响较大;Li碱金属碳酸盐的催化活性大于K和Na。不仅具有化学催化作用,还具有电化学催化作用。并提出了“电化学氧化还原循环”机制以解释碳气化过程,阳极表面主要发生了“电化学氧化还原循环”碳气化催化反应,阳极多孔结构内部会发生一系列阳极复杂的电化学反应。(3)腐蚀实验表明,腐蚀时间越长,YSZ表面被腐蚀越严重;叁种气氛下腐蚀能力大小:空气>氮气>氢气。浸润实验表明,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浸润过程可以驱使碳和碳酸盐凝聚融合。从稳定性结果看,碳酸盐含量越多,电池的稳定性越差;电流密度越低的碳燃料,电池寿命较长;其中,石墨的电池寿命最长,木屑的电池寿命最短。复合型碳电池衰减的主要因素是LiK(CO_3)和碳混合物的产生、Li_2 Zr O_3等杂质相的产生以及Ni的异常长大。(4)在碳和碳酸盐混合物中投放14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优选出Fe_3O_4和Sn两种催化剂,并着重分析了Fe基和Sn基催化剂催化机制;在13种改性阳极催化层材料中,优选出CeO_2、Fe_3O_4和Nb_2O_5叁种催化剂。通过两种方式掺杂催化剂结果看,催化机制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催化Boudourd反应,如Fe_3O_4氧化物;另一种是电化学催化反应,如CeO_2氧化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期刊2018-06-01)

缪承壮[2](2018)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与吸收式制冷机复合系统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MCFC)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余热非常可观,而广泛应用于热电联供和混合发电等领域。吸收式制冷机(Absorption Refrigeration,AR)广泛应用于废热回收领域,可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的问题。本文以节能降耗为出发点,首先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下运行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与吸收式制冷机相结合的混合系统(MCFC/AR),考虑了系统中存在的电化学与热力学不可逆性,导出混合系统等效输出功率、效率、生态学性能系数(Ecological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ECOP)以及熵产率的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混合系统性能,确定混合系统工作参数的优化区间。之后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对混合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确立四个优化目标(输出功率、效率、ECOP、熵产率),四个决策变量(MCFC的电流密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AR的内部不可逆系数),提出四种情境(每种情境包含叁个优化目标),得到四组Pareto最优解集以及四个决策变量的种群分布图,之后采取叁种有效的决策方法(TOPSIS、LINMAP、FUZZY Bellman-Zadeh)决策出每种情境下的相对最优解,从而对四种情境的优劣性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多目标优化(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相对于单目标优化(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的优势所在。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及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第二章建立了MCFC的数学模型,在考虑了电池本身存在的不可逆损失前提下,对MCFC进行数值模拟与性能分析,得到MCFC运行时工作参数的优化区间,最后分析了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对其性能的影响。第叁章建立了MCFC/AR混合系统模型,考虑了系统存在的电化学和热力学不可逆性,导出混合系统的功率、效率以及ECOP等重要参数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MCFC/AR运行时相对于MCFC单独运行时性能的提升情况,得到电流密度、功率密度、效率的优化工作区间,之后对系统进行生态学优化(Ecological optimization),得到工作参数的生态学优化区间。最后研究了MCFC的运行温度和运行压力以及AR的内部不可逆系数对MCFC/AR工作性能的影响。第四章应用NSGA-Ⅱ算法对MCFC/AR混合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将混合系统的功率、效率、熵产率密度和ECOP作为优化目标,选取MCFC的电流密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AR的内部不可逆系数作为决策变量。为了减少同时优化四个目标函数时目标之间存在的强烈冲突,提出四种情境,每种情境包含叁个优化目标,通过数值仿真得到每种情境下的Pareto前沿和决策变量的种群分布图,在应用决策方法得到不同情境下的相对最优解、对应的运行工况以及偏差指数之后,分析不同情境对于指导系统优化设计的优缺点。最后将情境4的TOPSIS决策结果与单目标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第五章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得到的主要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最后针对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展望。(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26)

杨冠军,张瑞云,程健,许世森,任永强[3](2018)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阴极改性实验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发电技术,成本较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电池堆成本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改性阴极,将电池性能提升了2.6倍,这将减少同功率水平电池堆关键部件用量,降低了电池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在0.7 V放电条件下,采用改性阴极的电池功率密度达到了130 m W/cm~2,而采用原阴极的电池同条件下功率密度为50 m W/cm~2。该新型改性阴极的成功研出有助于大功率低成本的MCFC电池堆开发。(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8年04期)

衣冠林[4](2017)在《高温熔融碳酸盐—氢氧化物电化学转化制合成气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对温室气体CO_2的资源化利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构建了熔盐电化学制合成气的电解体系,以高温熔融混合碳酸盐-氢氧化物为电解质,可通过中间产物Li_2O、Na_2O、K_2O吸收CO_2和H_2O,从而实现电解质的再生,构筑一个完整的循环,绿色、安全地制备出CO含量较高的合成气。对电解体系进行了极化测试与循环伏安测试;借助气相色谱仪(GC)、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反应所得产物进行表征与分析。考察了电解质种类、H/C原料摩尔比、电解电压及电解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组份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电解质组成与电解条件获得不同H_2/CO的合成气,并控制生烃和生碳副反应发生;其中,温度为700℃,以3.2V恒电压电解Li_(0.85)Na_(0.61)K_(0.54)CO_3-0.08LiOH,产物中CO含量可达37.6%,合成气中H_2/CO比为1.34,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此时电流效率为61.3%,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5-20)

黄传昆[5](2017)在《弱耗散热力学循环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耦合系统的性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有限时间热力学是研究包含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基于该理论,可以构建更为实际的热力学模型,探究其中各种热力学参数在有限时间或有限尺度约束下的变化规律,导出更有应用价值的理论结果。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所特有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各类能量转换系统的性能特性,优化设计系统相关参数也有着重要帮助。因此,有限时间热力学成为了现代热力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国防、经济、能源技术、工农业生产、化工等研究领域。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以,寻找更高效的能量转换系统、探索减少能量损失的可能途径、发现性能更好的材料等也成为了目前各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论文将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究弱耗散广义卡诺循环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耦合系统这两个能量转换系统在不可逆过程影响下的热力学性能,优化分析它们的性能参数,并得到具体的优化准则,建立相应的优化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弱耗散假设的广义卡诺循环的性能研究。通过考虑高、低势能库间的能量漏损失,得到该循环的功率输出和效率的理论表达式。应用拉格朗日不定乘子法,推导出功率输出和效率间的优化关系,由此作图分析循环的性能特性,确定其最佳工作区间与性能极限。在一些极限情况下,可进一步得到循环功率输出和效率在最大功率输出点和最大效率点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该广义模型得到的结论不但可包括之前的研究成果,还可直接用于讨论其他类型弱耗散模型的优化性能。第二部分是耦合真空热离子发电器的新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研究。通过考虑系统的传热不可逆损失,由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真空热离子的输出电压和子系统间面积匹配的关系式,讨论这些参数对耦合系统功率输出和效率的影响,确定相关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以及系统的最佳工作区间。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对单个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百分比提升可达33%,其性能优于现有文献中报告的其他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耦合系统。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但丰富了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而且构建了新的燃料电池耦合模型。所得的结论可指导相关实际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最佳运行。对于提高能量利用率及开发新型低碳、环保的能量转换装置也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杨叶[6](2017)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多孔Cu-35Ni-15Cr合金高温压缩及循环变形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以其高效且无污染的优异性能在世界各国已经被广泛开发利用。其对阳极材料的要求较高,如需要高电子传导率、高的结构强度等,传统Ni的合金由于材料极其昂贵,Ni溶解在电解质中,容易向阳极迁移、沉淀,最后可能导致电池短路且其在高温及电池组装压力下容易产生蠕变及疲劳。多孔Cu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且其抗氧化性能、蠕变性能良好,成本比Ni要低,故而被认为是MCFC中可以替代Ni合金的理想材料。本文主要利用传统工艺制备出不同孔隙率的多孔Cu-35Ni-15Cr合金材料,进行了高温压缩及循环变形行为模拟研究。(1)采用添加造孔剂及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备多孔Cu-35Ni-15Cr合金,通过改变造孔剂的量控制其孔隙率的大小。在去除造孔剂后,再对压坯进行高温气氛烧结,制备出孔隙率最高为60%,最小为36.8%的多孔Cu-35Ni-15Cr合金材料。(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孔隙率为40%多孔Cu-35Ni-15Cr合金在温度为650℃环境下进行数值模拟,展示了其微观压缩变形过程,并且对模拟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进行了比对,两条曲线基本相符合,在屈服阶段,模拟曲线要稍微高于实验曲线,是因为模拟中对材料进行了假设,没有考虑到多孔铜合金材料孔洞的分布及存在缺陷的情况。同时,分别对不同的结构参数条件(孔隙率、孔径尺寸)在650℃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孔隙率、孔径尺寸对多孔材料的压缩力学行为有重要的作用,孔隙率、孔径尺寸越大,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越低。(3)对多孔Cu-35Ni-15Cr合金材料的循环变形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其迟滞回线及其棘轮应变随时间周次的演化曲线。讨论了不同的加载情况(应力比、加载幅值、平均应力)及不同结构参数(孔隙率、孔径)对多孔铜合金材料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棘轮应变在单个因素的情况下,均随着应力比、加载幅值、平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其对多孔材料棘轮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孔隙率、孔径尺寸的增大会使得多孔铜合金材料棘轮行为更加明显,降低材料的抵抗变形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宋宇桥[7](2017)在《CO_2熔融碳酸盐电解产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排放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极端气候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捕集、封存、资源化转化二氧化碳等固碳技术是实现CO2减排的有效途径。其中,以高温熔盐为电解质的CO2电化学资源化转化技术因反应速度快、转化产物为高附加值碳材料或CO与氧气,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绿色高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探究熔盐电解CO2过程中阴阳极的反应产物,认识其中的反应规律,对发展这一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建立了一套CO2熔盐电解在线气体检测装置,对叁元碳酸盐(Li2CO3-Na2CO3-K2CO3)共晶体系中不同条件下CO2电解阴阳极的气体产物进行了分析,探索了阴极固体产物碳材料在铅蓄电池中的应用。结论如下: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阴阳极室分离的CO2熔盐电解实验装置,实现了气体产物的分区自动在线检测。对实验装置材料进行了筛选和评估,发现金属钛作为反应器材料在450℃的叁元碳酸盐中使用1000h后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采用热重技术研究了实验条件下钛材料与气体的相互作用,测定出钛材料表面每平方厘米的增重速率为7.15×10-11g/s,表明钛反应器在实验条件下对反应气体检测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实验还确定了气体置换时间、电解时间、载气流量等参数,对气路设计、阳极材料的选型及尺寸、参比电极制作方法等进行了优化。利用新建的装置研究了 450℃熔融叁元碳酸盐中不同条件下CO2电解阳极反应的气体产物。在阴极区保持二氧化碳气氛条件下,阳极极化电位为0.7-1.1V(vs.Ag/Ag2SO4)时,阳极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体积比介于1-2之间,并随电位正移电流密度升高而增大;说明阳极反应为碳酸根离子和氧负离子氧化共存,碳酸根离子氧化反应占主导,熔盐对生成的二氧化碳有捕集作用。实验还发现,二氧化碳和氧气体积比随电解时间延长而增加。通过长时间静置电解液使阴极氧负离子扩散至阳极,可使阳极区域熔盐的捕集能力部分恢复。在阴极区为氩气气氛,阳极极化电位较低(0.7-0.9V)时,阳极气体产物只检测到氧气;电位超过0.9 V,才会检测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体积比例介于0-0.5之间。说明在阴极没有二氧化碳补充时,氧负离子放电占主导作用,阴极反应碳酸根还原释放的氧负离子迁移至阳极,直接参与阳极放电产生氧气,或者与阳极产生的二氧化碳快速结合而减少阳极二氧化碳的释出。二氧化碳熔盐电解阴极还原产物可能为碳或一氧化碳,利用实验装置考察了实验温度下不同阴极材料和不同电流密度下阴极的气态还原产物。实验发现不论以镍、钛还是不锈钢作为阴极材料,在15-200mA/cm2范围内恒流电解,阴极侧都没有检测到一氧化碳。说明在实验研究的阴极材料上以及研究的电流范围内阴极不会以可检测的速度产生一氧化碳,阴极过程的还原产物主要为固态碳材料,这一结果为中试放大及尾气吸收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论文还研究了 CO2熔融碳酸盐电解过程制备的碳材料在铅蓄电池活化中的新应用。与乙炔黑和碳纳米管相比,CO2熔融碳酸盐电解产生的碳材料对大颗粒硫酸盐晶体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可以增加体系导电性。熔融碳酸盐电解制备的碳材料作为新的碳材料活化剂具备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4-01)

郑开元,程新华,杜开发,甘复兴,汪的华[8](2016)在《Ni-Fe-Cu合金在叁元熔融碳酸盐中电化学阳极极化成膜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熔盐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冶金和高附加值新材料制备。目前,关于在熔盐电解中析氧惰性阳极的报道很少,主要使用的仍为消耗性的石墨阳极,石墨阳极电解时会产生大量CO_2等温室气体。研发适用于高温熔盐体系的稳定廉价的惰性阳极仍是业界一项巨大挑战。镍基合金由于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高温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等领域,因此在熔融碳酸盐体系中具备作为惰性阳极服役的潜力[1]。然而在叁元碳酸盐体系中服役时的严重腐蚀问题仍是阻碍镍基合金成为该体系下惰性阳极的主要瓶颈。(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6-07-13)

杜开发,程新华,郑开元,甘复兴,汪的华[9](2016)在《镍在熔融碳酸盐电解体系中阳极行为的反常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熔融碳酸盐电解体系的(MCE)的绿色冶金技术和CO_2捕集与电化学转化技术(MSCC-ET)在CO_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上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在高温熔融碳酸盐中稳定工作的析氧惰性阳极是其中的关键材料。镍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导电性和热稳定性,易于加工连接,便于放大生产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从文献报道看,镍在熔融碳酸盐中的阳极行为有很强的温度依赖性。Licht报道镍在750℃Li_2CO_3熔盐中可以作为惰性阳极稳定析氧[1]。而本实验室研究发现,镍在500℃(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6-07-13)

何建军,郑泽华,李贤泽,陈荐,李微[10](2016)在《多孔Cu-Ni-Al合金在熔融碳酸盐环境下的压缩蠕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RDL05电子蠕变疲劳试验机,在试验温度为650℃、孔隙率为31.27%和52.97%、应力为0.05,0.1,0.15 MPa条件下,分别对多孔Cu-35Ni-10Al合金在熔融Li2CO3-38%K2CO3环境下进行压缩蠕变试验,获得了多孔Cu-35Ni-10Al合金时间-应变曲线。采用JSM6360LV扫描电镜对样品蠕变前后的显微形貌进行观察和能谱分析,综合考虑熔盐环境、孔隙率大小及载荷大小对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熔融盐环境、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载荷均能加速多孔铜材料的蠕变。当应力超过0.1 MPa时,蠕变速率会出现明显的增大;当应力较小时,腐蚀与载荷的混合作用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富铜相中。而随着应力的增大,贫铜相也逐渐受到侵蚀并生成圆环状腐蚀产物,但其原始形貌并未改变。另外,在合金材料中,Al元素含量较低处易受到熔融碳酸盐的侵蚀。分析表明,熔盐环境、外加应力、孔洞尺寸及表面元素分布共同决定了该合金的变形机制。(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熔融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MCFC)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余热非常可观,而广泛应用于热电联供和混合发电等领域。吸收式制冷机(Absorption Refrigeration,AR)广泛应用于废热回收领域,可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的问题。本文以节能降耗为出发点,首先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下运行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与吸收式制冷机相结合的混合系统(MCFC/AR),考虑了系统中存在的电化学与热力学不可逆性,导出混合系统等效输出功率、效率、生态学性能系数(Ecological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ECOP)以及熵产率的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混合系统性能,确定混合系统工作参数的优化区间。之后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对混合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确立四个优化目标(输出功率、效率、ECOP、熵产率),四个决策变量(MCFC的电流密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AR的内部不可逆系数),提出四种情境(每种情境包含叁个优化目标),得到四组Pareto最优解集以及四个决策变量的种群分布图,之后采取叁种有效的决策方法(TOPSIS、LINMAP、FUZZY Bellman-Zadeh)决策出每种情境下的相对最优解,从而对四种情境的优劣性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多目标优化(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相对于单目标优化(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的优势所在。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及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第二章建立了MCFC的数学模型,在考虑了电池本身存在的不可逆损失前提下,对MCFC进行数值模拟与性能分析,得到MCFC运行时工作参数的优化区间,最后分析了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对其性能的影响。第叁章建立了MCFC/AR混合系统模型,考虑了系统存在的电化学和热力学不可逆性,导出混合系统的功率、效率以及ECOP等重要参数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MCFC/AR运行时相对于MCFC单独运行时性能的提升情况,得到电流密度、功率密度、效率的优化工作区间,之后对系统进行生态学优化(Ecological optimization),得到工作参数的生态学优化区间。最后研究了MCFC的运行温度和运行压力以及AR的内部不可逆系数对MCFC/AR工作性能的影响。第四章应用NSGA-Ⅱ算法对MCFC/AR混合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将混合系统的功率、效率、熵产率密度和ECOP作为优化目标,选取MCFC的电流密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AR的内部不可逆系数作为决策变量。为了减少同时优化四个目标函数时目标之间存在的强烈冲突,提出四种情境,每种情境包含叁个优化目标,通过数值仿真得到每种情境下的Pareto前沿和决策变量的种群分布图,在应用决策方法得到不同情境下的相对最优解、对应的运行工况以及偏差指数之后,分析不同情境对于指导系统优化设计的优缺点。最后将情境4的TOPSIS决策结果与单目标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第五章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得到的主要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最后针对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熔融碳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双滨.熔融碳酸盐阳极固体氧化物碳燃料电池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

[2].缪承壮.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与吸收式制冷机复合系统的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8

[3].杨冠军,张瑞云,程健,许世森,任永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阴极改性实验及其性能研究[J].热力发电.2018

[4].衣冠林.高温熔融碳酸盐—氢氧化物电化学转化制合成气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5].黄传昆.弱耗散热力学循环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耦合系统的性能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17

[6].杨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多孔Cu-35Ni-15Cr合金高温压缩及循环变形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7

[7].宋宇桥.CO_2熔融碳酸盐电解产物研究[D].武汉大学.2017

[8].郑开元,程新华,杜开发,甘复兴,汪的华.Ni-Fe-Cu合金在叁元熔融碳酸盐中电化学阳极极化成膜过程研究[C].201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6

[9].杜开发,程新华,郑开元,甘复兴,汪的华.镍在熔融碳酸盐电解体系中阳极行为的反常温度效应[C].201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6

[10].何建军,郑泽华,李贤泽,陈荐,李微.多孔Cu-Ni-Al合金在熔融碳酸盐环境下的压缩蠕变行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标签:;  ;  ;  ;  

熔融碳酸盐论文-李双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