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宾句论文_黄福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宾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宾语,北平,双宾语,壮语,语序,角色,阶段。

双宾句论文文献综述

黄福波[1](2019)在《桂北平话双宾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义角度来看,可将桂北平话双宾句划分为给予类、取得类和其他类叁类。从语序模式来看,可将它划分为"V+IO+DO"模式、"V+DO+IO"模式和"V+DO+P+IO"模式。桂北平话双宾句的语义类型与语序模式之间有强烈的选择倾向性,给予类双宾句倾向于使用"V+DO+IO"模式和"V+DO+P+IO"模式,取得类倾向于使用"V+IO+DO"模式。也就是说,在双宾句中当动词是给予义时,施事先接近客体;当动词是取得义时,施事先接近受事。这也符合照认知语言学的"观念距离象似性"原则。(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9年08期)

梁咏现[2](2019)在《浅谈多视角考察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以给予义双宾句的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给予义双宾句的研究为例,从类型学、母语习得以及历时研究等不同视角讨论制约给予义双宾句语序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则,以此证明多视角考察在语言研究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多视角的研究共同证实了一个结论,即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句语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强势的作用,而单一视角的研究在得出这一结论时说服力往往不够。我们认为多视角的考察一方面在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的同时使其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研究成果的融合,更好地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肖雅丽[3](2018)在《英语双宾句的语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现象,双宾句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从语用学角度探究隐藏于英汉双宾句式类型差异的深层动因,对英汉双宾句式的跨语言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与解释。在焦点理论的基础上,采集了语料库以及一些英语小说中的"gi ve"双宾句式并进行对比探究。鉴于末尾焦点原则和末尾加重原则,本文认为在英汉语双宾句中,代词不能位于句子末尾充当直接宾语,并且相比较而言,英语双宾句中的直接宾语比汉语双宾句更倾向于使用抽象概念。因此,本文不仅突出语用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为解决句式语法框架下的与格转换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8年09期)

张岑阳[4](2018)在《对外汉语双宾句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宾句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之一,在口语和书面语写作中广泛运用,由于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偏误现象,所以,面向留学生的双宾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双宾句的本体研究,阐明双宾句的分类、特点以及与其他相似结构的区别,并以两套教学大纲和两部优秀教材为样本,分析并总结双宾句语法要点和教学内容。本文通过语料库搜索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到大量的留学生偏误语料,并总结、归纳出偏误类型,探究偏误原因,进一步探索对外汉语双宾句的教学方法,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教学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双宾句教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5-23)

邓思颖[5](2018)在《话语角色动词与双宾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比较英语、汉语普通话、粤语话语角色动词的语法异同,提出双宾句的差异不能简单归咎于语言差异的因素。能否形成双宾句或与格句,取决于词汇所拥有的特征。这些特征,由个别语言的个别词语决定。(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熊学亮,湛朝虎[6](2018)在《英汉“给”字双宾句的横向组合认知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认为"给"或者"give"用于表达物体从主体到邻体之间的移动和交接,这一概括相对来说比较狭隘,仅仅局限于具体物理空间中具体物权的转移这一原型语义,这种核心双宾构式本身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成原型和非原型即具体用法和抽象用法两种,通过考察其出现的句法语境认知参数可以观察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并借助与格化手段来佐证这种差异。(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佳[7](2017)在《日韩母语者对汉语歧义双宾句的理解和消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双宾句的语义实质是为了表达预期的或者实际的物质转移,汉语歧义双宾句是指物质归属有歧义的一类双宾句。归属的歧义给人们理解句子造成了困难,多种因素会影响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的句子解读。基于句意解读任务,本研究考察了汉语水平和动词类型对于汉语母语者、日韩母语者对汉语歧义句的理解和消歧影响。研究发现,对于纯粹歧义句,大多数被试都没有直接意识到他们的歧义性,然而归属判断的差异显示出该结构确实存在歧义。总体而言,对于汉语歧义双宾句,汉语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普遍倾向于获取义的解读,其选择倾向受歧义句中动词的影响。对于含有消歧变量的非纯粹歧义句而言,汉语水平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水平高的二语者能在有变量的语境下进行正确的选择。在歧义句中加“了”能减少歧义度,强化获取义的解读(约10.5%),同时,在含有某些动词的句子中,“了”增加了第叁方获取的可能性。增加“给”能极大程度上(约89%)帮助被试消歧,并做出正确的归属判断。提供语境信息也能帮助消歧,但是由于被试对于某些动词的转移方向有既定的判断,语境的消歧作用似乎并没有预期中明显。本研究结果佐证了前人的一些发现,弥补了一些不足,也填补了二语习得领域对汉语歧义双宾句研究的空白,并给出了一些可能的教学启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12-01)

向课书[8](2017)在《言语产出的语法编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产出的两大对立理论——二阶段论(Two-stage account)及一阶段论(One-stage account),对于语法编码至今尚未取得统一意见。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屈折型语言如英语、德语、荷兰语等,鲜有涉及汉语等孤立型语言,而对于壮语这一孤立型语言,尚无相关研究就其语法编码特征进行探讨。壮语与格结构存在双宾句(DO)及倒置双宾句(SDO)两种表达方式,其独特句法特征可为验证二阶段论和一阶段论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首次尝试从实证角度,通过两项句子产出实验,考察了壮语言语产出过程的语法编码特征。实验一采用图片诱导的言语产出范式,旨在考察壮语双宾句和倒置双宾句的使用频率。实验二采用结构启动范式,旨在考察壮语双宾句和倒置双宾句的启动效应。两项实验使用相同的图片刺激和关键动词。目标刺激以5点量表评定了语法可接受度,确保壮语双宾句和倒置双宾句的可接受度。实验一发现在没有启动条件下,被试产出的双宾句结构和倒置双宾句结构无显着差异。实验二发现了启动类型的主效应:在启动条件为DO的情况下,被试较启动条件为SDO或基线句产出更多的DO;同样地,在启动条件为SDO的情况下,被试较启动条件为DO或基线句产出更多的SDO,说明双宾句和倒置双宾句都存在结构启动效应。但双宾句和倒置双宾句没有出现相互启动现象。实验结果总体上支持一阶段论。(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01)

左能[9](2017)在《中级汉语学习者“把”字句和双宾句的句法启动效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同义句式的转换,对于汉语母语者而言是一种完全自动化的过程,而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则较艰难。因此,我们需要观察学习者针对同一语义的不同句式的产出情况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以改善教学效果。句法启动是一种观察句法产出的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句法启动研究对推进语言产出与理解及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句法启动的研究现状,对启动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其意义进行系统地阐述,并对其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介绍了句法启动实验的基本逻辑和几种最常用到的研究范式;阐述了目前"把"字句和双宾句的语义特点、习得和教学的研究情况。基于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立足于汉语中"把"字句、双宾句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的句法启动效应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将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中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以汉语中的"把"字句和双宾句为主要实验内容,分别进行了无图片组与有图片组的句法启动实验,再将实验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被试进行访谈及个别访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于中级汉语学习者,"把"字句和双宾句都存在句法启动效应,即更倾向于产出与启动句式相一致的句子。第二,图片的引入对于句法启动效应有着积极的影响,即能够增强句法启动效应。在实验中引入图片后,启动量明显增加。第叁,"把"字句的习得对于直观性材料的使用更为敏感。从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中不难看出,组别条件主效应显着,组别、启动条件的交互效应显着,且引入图片后"把"字句的启动效应明显增强。我们从以上结论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汉语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研究综述,介绍了句法启动的研究现状,说明了句法启动研究的基本逻辑和几种常见的研究范式,也介绍了 "把"字句和双宾句的特点和习得情况,最后对前人研究贡献进行了总结与评价。第叁章实验研究,根据前测成绩,选取24位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级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图片组和无图片组句法启动实验。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事后简单效应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后与被试进行相关访谈。对被试产出的句式所出现的偏误也运用VP壳、谓词移动和渗透理论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功能层级的共性和语言库藏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最后解释了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并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理论意义。第四章探讨了本文的实验对于汉语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启示。我们应将句法启动研究运用于教学中去,重视语言对比,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计划,充分发挥直观性材料对教学和教材的作用。第五章结语,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概括,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也介绍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4-01)

李佳栩[10](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双宾句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宾语句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动态语料库"HSK作文语料库ver1.1版"中出现的双宾语句为例,具体分析留学生双宾语偏误的类型以及的原因,并对双宾语句的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6年14期)

双宾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给予义双宾句的研究为例,从类型学、母语习得以及历时研究等不同视角讨论制约给予义双宾句语序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则,以此证明多视角考察在语言研究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多视角的研究共同证实了一个结论,即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句语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强势的作用,而单一视角的研究在得出这一结论时说服力往往不够。我们认为多视角的考察一方面在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的同时使其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研究成果的融合,更好地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宾句论文参考文献

[1].黄福波.桂北平话双宾句初探[J].现代语文.2019

[2].梁咏现.浅谈多视角考察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以给予义双宾句的研究为例[J].文化学刊.2019

[3].肖雅丽.英语双宾句的语用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

[4].张岑阳.对外汉语双宾句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5].邓思颖.话语角色动词与双宾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6].熊学亮,湛朝虎.英汉“给”字双宾句的横向组合认知参数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7].刘佳.日韩母语者对汉语歧义双宾句的理解和消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8].向课书.言语产出的语法编码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9].左能.中级汉语学习者“把”字句和双宾句的句法启动效应实验研究[D].安徽大学.2017

[10].李佳栩.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双宾句偏误分析[J].山西青年.2016

论文知识图

方言双宾句类型分布图由于双宾句中两个宾语通常关系密...英汉给字双宾句中客体本体特征...语句子属式我们就可以这样表达:型、11型中共有的高频双字动词分布

标签:;  ;  ;  ;  ;  ;  ;  

双宾句论文_黄福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