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让生活来说话

初中数学教学:让生活来说话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五中学

生活才是活课堂,数学教学要让生活来说话。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教学应当走出"抽象与玄妙",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去探究现实生活的事物,进而领悟"数学原来就在身边",并非高不可及和虚无飘渺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且奥妙无穷!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现实,让生活来"说话"呢?

一、从身边事物入手,凸显数学问题的现实性

生活处处有数学。可以说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要善于从身边事物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时,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生活实例加以探究:

问题一:

学校团委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并为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小红与小明去文化商店购买甲、乙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若买甲种笔记本20个,乙种笔记本10个,共用110元;且买甲种笔记本30个比买乙种笔记本20个少花10元。那么,你知道小红和小明所购买的甲、乙两种笔记本:

(1)甲、乙单价各是多少元?

(2)如果他们购进甲种笔记本的数量比乙种笔记本的数量的2倍还少10个,且购进两种笔记本的总数量不少于80本,总金额不超过320元。你能帮他们提供本次的购买方案吗?一共有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问题二:

我校准备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到福州某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活动,旅行社代办购买动车票,动车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根据报名总人数,若所有人员都买一等座的动车票,则共需13650元,若都买二等座动车票(学生全部按表中的"学生票二等座"购买),则共需8820元;已知家长的人数是教师的人数的2倍.

(1)如果参加活动的老师有m人,你能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教师和家长购买一等座动车票所需的总费用吗?

(2)如果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n人,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人数各是多少人?

(3)如果二等座动车票共买到x张,且学生全部按表中的"学生票二等座"购买,其余的买一等座动车票,且买票的总费用不低于9000元.那么,二等座动车票最多可以买到多少张?

将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课堂,把生活中的现实转化为学习内容加以探究,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就能避免数学的"虚无飘渺",学生在情境中操作、体验、交流,进而深切地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存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的诸多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化抽象知识为具体感知,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

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数学现象,解答身边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特性"时,问:"为什么椅子损坏后,人们习惯斜着钉一块木板,与椅子的两条腿构成三角形?钉的铁钉也分布成三角形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构成三角形,椅子就会比较稳。"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其他特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或黑白演示数学定理、法则、公理、性质,而应当尽可能地贴近现实,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可感知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不妨设计如下环节:

1.让学生拿出每个小组准备好的材料:纸张,剪刀、铅笔;

2.组织小组讨论三角形内角的总和;

3.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剪出三角形,三角折和在一起,并归纳公式……

这样,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贴近现实,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化、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之走出"抽象与玄妙",让他们主动融入学习活动,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让他们真切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亲近数学。

三、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焕发数学课堂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往往表现为:好动、好玩、好奇、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而数学中的定义、公式、法则、符号等内容,往往又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贴近生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体会数学课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

如何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呢?关键在于丰富教学手段,灵活教学。诸如创设故事情境,根据教材插图编制小故事,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创设动画情境,发挥多媒体的音、像、动画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习兴趣;创设实践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以新奇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观察、猜测、推理、交流,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乐于探索……等等等等,方法不一而足。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用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不但可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他们亲近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总之,数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中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让数学回归现实,让学生亲近数学,体验数学,进而爱上数学,会用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中设置"似是而非"问题的实践与思考[J].朱建明.中学数学.2016(20)

标签:;  ;  ;  

初中数学教学:让生活来说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