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氧化论文_江新德,马建业,张弛之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醇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醇,甲醛,催化剂,石墨,还原法,燃料电池,磷灰石。

甲醇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江新德,马建业,张弛之[1](2019)在《苯甲醇氧化负载型钯催化剂的植物还原法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涉及以菠萝蜜液水提液作为保护剂和还原剂制备Pd/MgO催化剂的研究。经过热处理可以移除部分植物分子,使得该催化剂在苯甲醇液相氧化中转化率与选择性得到提高;通过底物浓度与氧气流速等实验条件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当底物用量为7.0mL,氧气流速为100mL/min时,转换数达到276h~(-1),选择性提高到98.9%,因而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1期)

卞婷,孙标,季亮,蔡泽亮,苏石川[2](2019)在《核壳结构Au@Pt十面体纳米晶的调控及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孪晶结构的Pt纳米晶,在电催化过程有希望获得更优异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孪晶界处的应力对Pt纳米晶的电子结构调控.但受制于Pt的高表面能,孪晶结构Pt纳米晶的制备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文中采用油胺为溶剂,一步法制备获得以{111}晶面为暴露面的Au@Pt十面体纳米晶.胺基团的强吸附降低了Pt的表面能,从而促进了Pt在Au核上的外延生长.甲醇氧化催化测试表明,Au_(62)@Pt_(38)十面体纳米晶的正向电流密度值为0.44 mA/cm~2,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是商业Pt/C催化剂(0.22mA/cm~2)的2倍.电催化测试中正向电流密度与反向电流密度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If/Ib),Au_(62)@Pt_(38)(1.32)> Pt/C(0.91),Au@Pt核壳结构十面体纳米晶具有较高的抗CO中毒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涂子傲,王伟建[3](2019)在《苯甲醇氧化制备苯甲醛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研究进展,对苯甲醇在氧化物类、分子筛类和活性炭类负载型催化剂下反应生成苯甲醛进行了介绍,指出Au和Pt金属负载催化剂为当今研究的焦点,同时提出光催化特性将成为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Pip,Hellier,Peter,P.Wells,Michael,Bowker[4](2019)在《核壳结构MO_x/Fe_2O_3(M=Mo,V,Nb)催化剂上甲醇氧化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比较了赤铁矿为核, Mo, V和Nb氧化物为壳层的材料在选择性甲醇氧化反应中的性能.Mo和V对甲醛都有很高的选择性,而Nb则没有.Nb的反应模式非常不同,主要表现为脱氢(生成CO)和脱水(生成叁甲醚),表明缺乏完整的壳层,同时Raman光谱发现, NbO_x的形成过程与Mo和V的并不相同.我们推测这是由于固体材料在形成过程中的流动性差异很大,NbO_x需要明显较高(和有害)的焙烧温度,以便为壳层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1期)

Yan,Wan,Congcong,Zheng,Xianchi,Lei,Mengqi,Zhuang,Jinhan,Lin[5](2019)在《羟基磷灰石负载金催化丙酮醇与甲醇氧化酯化合成丙酮酸甲酯:酸碱性质的基本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丙酮醇是一种可由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经分步或快速热裂解获得的主要轻质含氧化合物.本文报道了金基催化剂上,丙酮醇可经氧化酯化反应被选择性转化为重要的精细化学品——丙酮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适宜强度和比例酸碱位点的两性载体负载金催化剂能够促进氧化酯化反应进行,同时不加快羟醛缩合缩合和Cannizzaro反应等副反应进行.其中,羟基磷灰石(钙磷比为1.62)负载金催化剂上,丙酮醇转化率为62%,丙酮酸甲酯选择性可达87%.(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1期)

王婷,王新红,王天龙,赵建,王书唯[6](2019)在《钌基类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催化苯甲醇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RuCl_3负载到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纳米片上,在氮气气氛下450℃热还原,制备了Ru/g-C_3N_4(n)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分析发现,Ru/g-C_3N_4(n)催化剂在经过负载和热还原过程后,有效保存了g-C_3N_4结构,并将RuCl_3还原成钌单质;由透射电镜以及物理吸附表征可以观察到钌纳米粒子粒径为2~5 nm、分布比较均匀、比表面积可达134 m~2/g,并且在CO_2气氛下做化学吸附可以看到其明显的吸收峰,说明其存在大量碱性位。Ru/g-C_3N_4(n)催化剂无碱条件下催化苯甲醇氧化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苯甲醛的选择性达到96.8%,说明制备的Ru/g-C_3N_4(n)催化剂具有钌粒子较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以及碱性位含量高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尹娇,张国强,阎立飞,贾东森,郑华艳[7](2019)在《反应过程中Cu物种演变对其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H_4Y分子筛为载体、乙酰丙酮铜为铜源,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无氯Cu Y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结合不同反应时间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热重(TG)、程序升温脱附/还原(NH_3-TPD/H_2-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分析了反应过程中Cu物种演变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铜物种主要以Cu~+形式存在,占铜物种的48%;随着反应的进行,活性中心Cu~+逐渐被氧化为Cu~(2+),进而生成CuO物种,部分CuO逐渐迁移至催化剂外表面.在反应100 h内,Cu~+含量逐渐减小至36. 7%,CuO含量增加,导致DMC的时空收率及选择性不断下降,副产物二甲氧基甲烷(DMM)和甲酸甲酯(MF)的选择性逐渐提高.当反应时间延长至190 h时,Cu~+含量为33. 6%,略有下降,DMC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趋于平稳.继续延长反应时间至300 h,催化剂中铜物种状态基本不变,催化剂催化性能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杨蓉蓉,段星星,李泽胜[8](2019)在《石墨烯/钴酸镍的制备及甲醇氧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石墨烯/钴酸镍(GE/NiCo_2O_4)作为阳极催化剂时的催化稳定性能。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NiCo_2O_4,将石墨烯与NiCo_2O_4复合,材料经过高温处理后得到颗粒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复合材料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研宄结果表明GE/NiCo_2O_4复合材料对甲醇和氧气具有非常高的电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电压从1.1V~1.6V时,GE/NiCo_2O_4复合结构电极最高电流密度为3.2×10~(-6)A/g,GE/NiCo_2O_4材料从XRD,SEM,TEM等可得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由于高比表面积、高电导效率。(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史军霞,崔鹏辉,张建勇[9](2019)在《锰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和Mn~(2+)离子的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一种锰基金属有机框架(Mn-MOF)材料。借助红外(IR)、X-射线粉末衍射(PXRD)、N_2吸脱附(BET)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的结构及稳定性、微孔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10次后转化率可达94%(反应时间6 h),有望作为多相催化剂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应用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郭志伟[10](2019)在《钯铜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催化甲酸和甲醇氧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液体燃料电池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低污染和安全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的高成本及低性能阻碍了其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现在对阳极催化剂的设计研究主要方向在降低贵金属用量,耐CO毒化能力,提高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几个方面。因此,本文以贵金属Pd为对象,一方面,与价格低且含量丰富的铜金属形成合金纳米催化剂,发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强烈依赖于对其组成和尺寸的调控;另一方面,将钯铜合金纳米粒子负载于氧化铈纳米棒,研究了支撑物氧化铈与钯铜合金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电催化氧化甲酸和甲醇活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以油胺(OAm)溶剂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通过将钯和铜前驱体共还原合成PdCu合金纳米颗粒,组分不同的PdCu合金纳米颗粒通过改变Pd和Cu前驱体的摩尔比来制备,不同尺寸大小的Pd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通过控制前驱体的加入速度来实现,利用HRTEM、XRD、XPS和EDS元素分析对纳米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PdCu合金纳米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并分析了PdCu合金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分别与催化剂组分和尺寸之间的依赖关系。(2)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eO_2纳米棒,并利用湿化学法将PdCu合金纳米颗粒与CeO_2纳米棒偶联。通过TEM,XRD和XPS的表征,观察到CeO_2 NRs通过CeO_2(220)和PdCu(111)晶面的相互作用诱导PdCu合金纳米粒子产生明显的压缩应变,这进一步拓宽了d-带带宽,并降低了d-带中心,提高催化剂耐CO毒化能力。CeO_2负载的PdCu催化剂对FAOR和MOR显示出大大增强的催化活性,其中,PdCu/CeO_2-1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活性为1.72 A/mg,是商业Pd/C(0.23 A/mg)的7.5倍。分析发现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PdCu表面Pd氧化物和CeO_2 NRs上的氧空位的增加及其协同催化作用。此研究专门揭示了CeO_2纳米棒载体对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增强的机理,可以为燃料电池高性能阳极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甲醇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孪晶结构的Pt纳米晶,在电催化过程有希望获得更优异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孪晶界处的应力对Pt纳米晶的电子结构调控.但受制于Pt的高表面能,孪晶结构Pt纳米晶的制备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文中采用油胺为溶剂,一步法制备获得以{111}晶面为暴露面的Au@Pt十面体纳米晶.胺基团的强吸附降低了Pt的表面能,从而促进了Pt在Au核上的外延生长.甲醇氧化催化测试表明,Au_(62)@Pt_(38)十面体纳米晶的正向电流密度值为0.44 mA/cm~2,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是商业Pt/C催化剂(0.22mA/cm~2)的2倍.电催化测试中正向电流密度与反向电流密度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If/Ib),Au_(62)@Pt_(38)(1.32)> Pt/C(0.91),Au@Pt核壳结构十面体纳米晶具有较高的抗CO中毒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醇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江新德,马建业,张弛之.苯甲醇氧化负载型钯催化剂的植物还原法制备[J].化工管理.2019

[2].卞婷,孙标,季亮,蔡泽亮,苏石川.核壳结构Au@Pt十面体纳米晶的调控及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涂子傲,王伟建.苯甲醇氧化制备苯甲醛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9

[4].Pip,Hellier,Peter,P.Wells,Michael,Bowker.核壳结构MO_x/Fe_2O_3(M=Mo,V,Nb)催化剂上甲醇氧化反应(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5].Yan,Wan,Congcong,Zheng,Xianchi,Lei,Mengqi,Zhuang,Jinhan,Lin.羟基磷灰石负载金催化丙酮醇与甲醇氧化酯化合成丙酮酸甲酯:酸碱性质的基本作用(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6].王婷,王新红,王天龙,赵建,王书唯.钌基类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催化苯甲醇氧化[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9

[7].尹娇,张国强,阎立飞,贾东森,郑华艳.反应过程中Cu物种演变对其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8].杨蓉蓉,段星星,李泽胜.石墨烯/钴酸镍的制备及甲醇氧化性能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9].史军霞,崔鹏辉,张建勇.锰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J].应用技术学报.2019

[10].郭志伟.钯铜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催化甲酸和甲醇氧化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选择性氧化甲苯的可能...%Au-Pd/MIL-101和1wt%Pd/MIL-101样...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图石墨烯-金修饰电极在有无甲醇的0.1MK...℃下催化剂吸附甲醇的红外谱图(9...与发动机润滑油中甲醛溶液...

标签:;  ;  ;  ;  ;  ;  ;  

甲醇氧化论文_江新德,马建业,张弛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