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废水论文_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选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废水,浮选,磷矿,离子,废水处理,络合物,铵盐。

浮选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1](2019)在《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矿废水经40g/t凝聚剂PAC、2g/t絮凝剂CH2710及250g/t沉淀剂硫化钠混凝沉淀后,作为浮选回水进行浮选闭路全流程试验,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较选矿废水未处理直接回用都有所提高,与利用新鲜水时的选矿指标相近。生产实践也表明,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未对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产生不利影响,而有利于锌精矿回收率的提高及铜精矿中锌含量的降低,同时还能节约部分浮选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寇元林,周长银,刘福兴,宋瑞,于海龙[2](2019)在《硫化铅锌浮选精矿浓密溢流废水分质分步回用工艺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铅锌浮选精矿浓密溢流废水分质分步回用工艺,突破常规硫化铅锌浮选精矿浓密溢流废水排放到尾矿库不使用、使用,或者和尾矿过滤水混合使用等;将铅精矿浓密溢流废水不处理直接加入铅系统选硫化铅,将含有硫酸锌金属离子和乙硫氮浮选药剂使用在铅选别流程(进入旋流泵池);锌精矿浓密溢流废水直接回用,将含有硫酸铜金属离子和黄药浮选药剂使用在锌选别流程,达到了提高回收率和选矿生产指标、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湖南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5期)

徐艳艳,刘伟,舒婷,李娜,吴兆亮[3](2019)在《泡沫浮选耦合膜过滤回收有机废水中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新型的泡沫浮选耦合超滤技术的方法,以实现从有机废液体系中经济、高效地回收纳米TiO_2光催化剂。首先,对超滤膜分离有机废液中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使用效率,包括透过通量和截留率进行评价。随后,为了减少超滤操作进料液中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浓度,在泡沫浮选阶段确定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捕获剂,研究了CTAB浓度、气体体积流速、分布器孔径对泡沫浮选回收纳米TiO_2光催化剂富集效率的影响。最后,确定泡沫浮选耦合超滤耦合回收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耦合工艺,在pH 7.0、CTAB浓度0.20g/L、气体体积流速15mL/min以及分布器孔径180μm的条件下,纳米TiO_2光催化剂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22.52和99%,同时膜的使用寿命较非耦合操作提高了133%。(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刘杰[4](2019)在《离子浮选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氰化提金具有工艺简单、提金速度快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提金技术。氰化提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氰化废水,而金矿往往与铜铁锌等硫化矿紧密伴生,造成氰化废水中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增加了氰化废水的处理难度。本论文以模拟水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季铵盐离子浮选处理氰化提金废水,探索了pH、季铵盐种类和用量、搅拌时间、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氰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pH对浮选效果影响较大,亚铜氰络离子随pH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分布特征。随着pH的升高,亚铜氰络离子去除效果逐渐变差。季铵盐筛选试验可知,长链季铵盐起泡能力更弱,与亚铜氰络离子缔合稳定性更好。季铵盐与锌氰络离子缔合稳定性较差,仅有双链季铵盐可以和锌氰络离子生成不溶性缔合物,因此选择加入铜离子络合游离氰化物。絮凝剂探索试验发现,有机絮凝剂的添加降低了铜氰络合物的去除率。在低浓度条件下,无机絮凝剂对铜氰络合物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的无机絮凝剂会降低铜氰络合物的去除率。选择CTAB为粗选捕收剂,DDAC为扫选捕收剂,采用一粗两扫浮选工艺,浮选后溶液中残余铜和总氰的含量分别为10.57 mg/L和39.03 mg/L,去除率分别是94.78%和88.78%。浮选后仍有部分氰化物无法去除,计算表明浮选后90%的氰化物都是HCN。在模拟水样基础上,通过溶液化学计算、粒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季铵盐与铜氰络合物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溶液化学计算可知,在pH=5时,溶液中Cu(CN)_2~-为优势组分,随着pH进一步增加,Cu(CN)_3~(2-)和Cu(CN)_4~(3-)含量逐渐升高,当pH大于8后,Cu(CN)_3~(2-)变为优势组分,说明季铵盐和亚铜氰络离子的生成缔合物的稳定程度依次是Cu(CN)_2~->Cu(CN)_3~(2-)>Cu(CN)_4~(3-)。粒度测试发现双链季铵盐缔合效果更好,生成缔合物粒度更大。缔合物中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pH的升高,缔合物中铜含量不断降低,说明Cu(CN)_3~(2-)和Cu(CN)_4~(3-)含量逐渐升高,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缔合物在2114 cm~(-1)处出现了氰基吸收峰,说明季铵盐与亚铜氰络离子发生了缔合反应。实际废水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浮选对铜、铁、氰化物和硫氰根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油酸用量为0.1168 g/L时,去除效果最好,铜、铁、氰和硫氰浓度分别是80.9 mg/L、90.2 mg/L、169.5 mg/L和0.81 g/L,去除率分别是78.37%、41.69%、80.92%和60.62%。离子浮选对实际废水处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由于实际废水中离子强度过高,一方面使季铵盐碳链发生蜷曲,降低了缔合物的疏水性;另一方面改变了亚铜氰络离子分布情况,降低了季铵盐与铜氰络合物的缔合效果。该论文有图29副,表23个,参考文献97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5](2019)在《铅锌浮选厂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技术通过对铅锌选矿废水进行部分分质循环利用、预处理软化、反调酸作业、混凝沉降及臭氧曝气处理,使处理后水体符合铅锌选矿浮选用水要求,实现选矿废水的全流程循环利用选矿,杜绝外排废水。关键技术:一体式调节池废水预处理软化除钙技术;反调酸除铅离子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4-20)

付凯,刘志红,耿超,贾玉娟[6](2019)在《活性炭吸附磷矿浮选废水中十二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总有机碳分析法,测定活性炭对磷矿浮选药剂十二胺的吸附量,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索优化吸附条件及交互作用,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分析吸附作用前后活性炭形态和官能团。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吸附率和吸附量受活性炭用量、十二胺含量及pH影响;正交实验采用Design Expert中的Box-Behnken模块,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在活性炭用量1.5 g/L、十二胺的质量浓度60 mg/L、pH 7.0时,得到最大吸附率58.90%,活性炭用量和十二胺含量交互作用显着。吸附后活性炭表面被覆盖变得平整;活性炭吸附后表面存在十二胺的官能团,说明活性炭对浮选药剂十二胺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以用于活性炭处理磷矿选矿废水。(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7](2018)在《EFB-Ⅰ型无试剂电浮选废水处理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成果简介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尤其电镀废水,其污染毒性大,处理难度大。目前我国对电镀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沉降法,此法需要添加大量化学试剂,成本高,又造成二次污染。国外先进的处理方法之一是采用电浮选法,其原理为通过电解水溶液,在废水中产生非常微小的气泡,将重金属离子产生的悬浮(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陈富金,孙成,任园园,苏毅,李国斌[8](2018)在《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絮凝剂处理磷矿浮选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黄磷炉渣制备了聚硅酸絮凝剂,研究了设备水动力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絮凝体沉降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方形烧杯中沉降时间20 min、快搅拌转速500 r/min、快搅拌时间30 s、慢搅拌转速120 r/min、慢搅拌时间10 min,絮凝效果最好。采用二级动力学模型对絮凝体的沉降动力学进行模拟,当絮凝剂添加量为3.75 mL/L和5.00 mL/L时,拟合的相关性较高。采用双曲线模型对絮凝体的沉降动力学进行模拟,拟合的相关性非常显着。双曲线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聚硅酸絮凝剂处理磷矿浮选废水的絮凝体沉降动力学。(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8年05期)

古永红,赵自强,黄志亮,张战利[9](2018)在《磷矿浮选废水处理工艺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近年来国内磷矿选矿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阐述,简要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工艺选择的建议,并对磷矿选矿废水处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18年08期)

韩正伟,刘志红,张覃,孟亚鸽[10](2018)在《磷矿浮选废水结垢物硫酸钙与阻垢剂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浊度法研究了阻垢剂氨基叁甲叉磷酸(ATMPA)对模拟磷矿废水结垢物Ca SO4·2H2O的阻垢性能及作用机理。通过测定模拟废水结垢诱导时间,确定ATMPA对Ca SO4·2H2O结晶成核率、晶体形态和达到结晶临界条件下晶核参数的影响;测定试验前后Ca SO4·2H2O的Zeta电位变化,考察阻垢剂与Ca SO4·2H2O吸附作用对Ca SO4·2H2O Zeta电位的影响;利用SEM观察Ca SO4·2H2O晶体形貌变化。结果表明,随着ATMPA用量增加,Ca SO4·2H2O结晶诱导时间由14 min延长到169 min,表面能和成核率降低,Zeta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减小至负电位。ATMPA使Ca SO4·2H2O结晶临界晶核半径由6.1×10-8cm增大到6.5×10-8cm,激光粒度分析结果映证了ATMPA改变晶体粒度组成,使Ca SO4·2H2O的晶格产生了畸变,晶体从有规则致密结构的针状晶体变为松软扁平状的不定型晶体。(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浮选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硫化铅锌浮选精矿浓密溢流废水分质分步回用工艺,突破常规硫化铅锌浮选精矿浓密溢流废水排放到尾矿库不使用、使用,或者和尾矿过滤水混合使用等;将铅精矿浓密溢流废水不处理直接加入铅系统选硫化铅,将含有硫酸锌金属离子和乙硫氮浮选药剂使用在铅选别流程(进入旋流泵池);锌精矿浓密溢流废水直接回用,将含有硫酸铜金属离子和黄药浮选药剂使用在锌选别流程,达到了提高回收率和选矿生产指标、降低成本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选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2].寇元林,周长银,刘福兴,宋瑞,于海龙.硫化铅锌浮选精矿浓密溢流废水分质分步回用工艺研究与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19

[3].徐艳艳,刘伟,舒婷,李娜,吴兆亮.泡沫浮选耦合膜过滤回收有机废水中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工艺[J].化工进展.2019

[4].刘杰.离子浮选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铅锌浮选厂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6].付凯,刘志红,耿超,贾玉娟.活性炭吸附磷矿浮选废水中十二胺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

[7]..EFB-Ⅰ型无试剂电浮选废水处理设备[J].乙醛醋酸化工.2018

[8].陈富金,孙成,任园园,苏毅,李国斌.黄磷炉渣制备聚硅酸絮凝剂处理磷矿浮选废水[J].非金属矿.2018

[9].古永红,赵自强,黄志亮,张战利.磷矿浮选废水处理工艺及研究进展[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8

[10].韩正伟,刘志红,张覃,孟亚鸽.磷矿浮选废水结垢物硫酸钙与阻垢剂作用机理研究[J].矿冶工程.2018

论文知识图

浮选废水回用工艺流程简图用不同模拟浮选废水浮选时铅锌...一1浮选一段处理出水与重磁选合并处理工...用量与上清液浊度和COD的关系浮选废水试验进、出水COD和NH3...用盘与上清液浊度和COD的关系

标签:;  ;  ;  ;  ;  ;  ;  

浮选废水论文_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