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油脂废水的处理

高浓度油脂废水的处理

一、高浓度油脂废水的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母显杰[1](2021)在《产表面活性剂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未经处理的油脂废水直接排放会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物法是处理油脂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油脂的疏水性限制了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菌株对油脂的亲和力,促进菌株对油脂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降解率。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产表面活性剂的油脂降解菌,分析其所产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理化性质,并优化该菌株的培养条件,探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油脂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经富集驯化筛选出1株产表面活性剂的油脂降解菌C11,该菌株所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37.1 m N·m-1、排油圈直径6.1cm,油脂降解率52.16%;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脂肪酸测定及分子鉴定,确定菌株C11为伯克霍尔德菌,并命名为Burkholderia sp.C11。(2)菌株C11所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薄层层析及亚甲基蓝试验鉴定为糖脂类。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00 mg·L-1,产量为1.6 g·L-1;乳化性能良好,84 h后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指数仍在60%左右;对pH、温度及盐度有较强的耐受性,在初始pH 5~10,温度0~120℃和盐度0~16%下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及表面活性。(3)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在温度33.28℃、油脂浓度9.31 g·L-1及初始pH为7.92条件下,菌株C11的油脂降解率可达71.70%,表面活性剂产量2.7 g·L-1,菌株C11的降解动力学符合Haldane模型。(4)低浓度(0.5~1 CMC)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及槐糖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均可提升菌株对油脂的降解效果,添加鼠李糖脂(1 CMC)、槐糖脂(0.5 CMC)和Tween 80(1 CMC)可使油脂降解率分别提高10.56%、8.17%和7.84%;添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和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TAB)会降低油脂降解效果,且CTAB对菌株降解油脂的抑制作用大于LAS。

江明超[2](2021)在《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油脂工业加工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一的规模。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提升、油脂企业新、旧污水站也将面临着提标改造,组合出一种能够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工艺,同时也能够满足稳定运行、降低成本所需,是所有油脂加工企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油脂加工行业废水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其排放标准要求也相对简单、宽松,出水能够满足一般的标准要求,但是对于生产线要求水化脱胶除皂彻底,污水较严格的排放标准,加之固体废弃物管控越来越严格,污泥的处理费用越来越高,致使整个污水处理成本增加。本文结合新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参照项目环评文件要求,通过对多个现有污水站项目的考察、学习发现,油脂加工废水中压榨废水较易处理,精炼废水的处理难度是关键,其CODCr和氨氮等指标的处理难度较小,可生化性较好、能够达到较严格的标准要求,难点在于精炼废水总磷的处理和系统生化指标的稳定达标。首先,对于精炼废水总磷的处理,探究了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方法和其含皂量的影响。物化处理方法选用破乳除皂工艺,把含水化磷脂的皂转化为非水化磷脂的油类再分离出来,剩余的溶解性磷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去除一部分;设定生化系统除磷能力的上限和进水含磷标准,选用具有脱氮除磷能力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利用微生物高效的释磷和吸磷的处理能力,把进入生化系统的磷尽可能降低至0.5 mg/L以下,后续再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微除磷,使其稳定达标。其次,针对生化指标的稳定达标排放问题,在常规工艺基础上进行完善,依然是满足生化系统进水标准的基础上,选择较理想的物化处理工艺;前端物化处理出水的稳定能够确保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采用加酸破乳除皂再隔油,先把废水中皂和油类物质处理掉,此时的CODCr处理效率可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生化系统进水的要求,在通过调节生化系统沉降比、回流比、溶解氧含量等控制指标,可以解决其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本文组合出新的工艺,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满足更多指标的处理。物化处理环节除皂除CODCr和除磷结合,生化处理环节选用既能够脱氮又能除磷的活性污泥法工艺,通过微生物的高效释磷和吸磷能力,进行微量磷的处理;针对较严格的处理标准,可在后续工艺增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即可避免前端活性污泥法出水营养不均衡或营养物质过低导致的后续生化系统微生物不易培养,易出现污泥膨胀的生化问题,同时能够强化出水磷的处理;更好的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达标排放,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侯婷婷[3](2020)在《化学沉淀与IC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油脂废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油脂工业发展速度飞快,产生的油脂废水也越来越多,如果此类废水在排放之前不经过处理会危害周边环境,因此油脂废水的处理尤为重要。早先,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好氧生物法处理油脂废水,最近几年厌氧工艺因效果佳、稳定性好和冲击负荷能力强等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处理油脂废水中。但是在处理废水过程中,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也显露出许多问题,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来完善厌氧生物法处理油脂废水技术。本文简单叙述了国内外水环境,详细介绍了油脂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化学沉淀法中的鸟粪石沉淀法和生物法中的IC反应器。本实验使用的主要装置为精密搅拌器和IC反应器。本实验用化学沉淀法与自行设计的IC反应器联合处理大连某粮食加工厂产生的油脂废水,通过改变钙镁比例、搅拌速率、搅拌时间、p H、镁磷比例、温度来确定化学沉淀法处理油脂废水的最佳条件。然后再以化学沉淀实验出水作为IC反应器进水,通过改变p H、废水/活性污泥比例、反应时间、循环流量、铁粉含量、铁碳比例来确定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最佳条件。得出的结论为:(1)化学沉淀法处理油脂废水。油脂废水中的磷和氨氮主要是依靠化学沉淀法来去除。在本次化学实验中,COD、磷以及氨氮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0%以上。在处理之前,废水中的COD浓度为3.00×104mg/L,磷酸盐浓度为3.6×103mg/L,氨氮浓度为6.48×103mg/L,在经过化学沉淀实验后COD浓度在1.8×103mg/L左右,磷的浓度都在10mg/L左右,氨氮浓度在60mg/L左右。(2)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该反应器是内外循环共同作用,增强了反应器的缓冲以及抗冲击能力,因此控制p H在反应前期执行即可。化学沉淀的出水经过IC反应器处理后COD浓度降到2.85×102mg/L,磷酸盐浓度低至3.79mg/L,氨氮浓度为53.27mg/L,三者去除率分别为83.69%、49.33%、23.89%。(3)联合工艺处理油脂废水。单独的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均可处理废水中污染物,但是都不能使出水达到国家标准,所以需要联合工艺处理。通过生产性研究,整体考察了化学沉淀+IC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油脂废水的处理效果,得到合理参数。两工艺结合处理后,COD、磷酸盐、氨氮去除率均达到了99%以上且出水浓度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在实际工程中,在化学沉淀之前还有一些必要的预处理,在IC反应器后还有一些后续处理,使出水中的所有杂质都能达到国家的出水标准。

龙琦[4](2020)在《植物酸化油废水厌氧生化法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酸化油废水由于其酸性强、有机物含量高、硫酸盐含量高和难生物降解等特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处理成本高昂、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本课题以广东省东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植物酸化油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废水的污染特性和废水处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植物酸化油废水的工艺方法,并对反应器的启动方式、处理效能、参数优化和基质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ASBR处理植物酸化油废水采用不同负荷的启动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低负荷启动条件下(前期废水经过稀释)污泥能更快速适应高浓度植物酸化油废水的冲击负荷,此时反应器有更高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和更少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硫化物累积。低负荷启动与高负荷启动稳定后的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51.2%、40.2%,稳定后VFA的平均积累浓度分别为1069 mg·L-1和1225 mg·L-1。稳定后硫化物的平均积累浓度分别为47.8 mg·L-1和77.6 mg·L-1。对运行稳定的ASBR处理植物酸化油废水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处理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酸化油废水在厌氧反应初始p H=5、5.5的条件下,p H、硫化物浓度、VFAs浓度在一个周期的反应阶段内的波动较小,COD的去除率仅为15%~20%;而在初始p H=6、6.5、7、7.5、8的条件下p H、硫化物浓度、VFAs浓度波动较大且COD去除率可达50%~60%。根据不同初始p H下ASBR处理植物酸化油废水的效能与废水停留时间的关系,建立初始p H-废水停留时间-COD去除率定量关系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显着性高。由模型结论可知,在初始p H为7.5,废水停留时间为84h时有最大的COD去除率。对优化条件下的植物酸化油废水的厌氧反应进行了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快速降解期内COD得到快速去除,基质的比降解速率高,模型=507.6-(2.633×106)/(S-4390)可以较好地描述此时的基质降解过程;在抑制期内COD去除速率快速下降,基质比降解速率低,模型=(1199-(6.219×106)/(S-4390))×(1-P/1082)0.4326可以较好地描述此时的基质降解过程。

周雪棠[5](2018)在《油脂废水治理工艺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油脂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油脂废水不断产生,如果这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等水体,将会危害水体生态系统,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展对油脂废水的污染防治是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的。油脂废水主要产生于油脂加工行业碱炼、水洗、酸化、中和、脱酸、脱臭等各个工序,该类废水不仅含有高浓度油脂,而且还含有磷脂、皂角等有机物以及酸、碱、盐和固体悬浮物。目前,我国油脂厂油脂废水的排放多为间歇式排放,水质水量波动大,pH值不稳定,成分复杂,极易对生物处理过程造成冲击。本论文以大连某油脂加工厂产生的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其COD最高可达42146mg/L,pH约为1.61,磷含量最高可达3013mg/L,电导率约为80.1ms/cm。实验主要采用’“化学除磷(预处理)+UASB+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该油脂加工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实验主要任务是:①研究化学除磷法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优操作参数②研究UASB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驯化培养及启动,并确定最佳反应参数使其与化学除磷法相协调,进而使整个工艺流程稳定运行。石灰法和铝钙粉预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表明,石灰法处理优于铝钙粉法,当系统内只加入石灰时,除磷效率可达98%左右,石灰投加量为50g/L,出水pH值约为8.1,电导率约为39.6ms/cm,同时也可以去除25%的COD。当调节原水pH值为3.0,在石灰投加量为23g/L,恒速搅拌50min,静沉20min的条件下,磷的去除率可保持在95%以上,COD的去除率为21.2%~27.5%,电导率为50ms/cm左右,出水稳定在9.0以下,不影响后续生化处理。UASB和生物接触氧化法接种污泥取自于大连市春柳河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污泥,UASB设计容积负荷为20kg COD/m3.d,污泥接种后驯化运行133天,COD去除率保持在65%~70%,出水pH为7.0~8.5。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设计负荷为2.0kgCOD/m3(填料).d,在处理过程中投加10g/L的铝钙粉,当反应时间为48h时,出水COD浓度保持在500mg/L左右,TP浓度低于5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18-1996)三级标准排放要求。

刘富安[6](2015)在《UASB-MSBR-Fenton/混凝处理油脂废水》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油脂行业发展迅猛,目前中国是世界油脂消耗大国。由于油脂生产废水有机浓度高、且含有一定量的油脂,未经严格处理,直接外排将对周边的土壤、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油脂废水的生物降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以湖南湘潭某油脂生产厂排放的油脂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UASB-MSBR-Fenton/混凝工艺对取回水样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厌氧UASB反应器通过接种成熟厌氧颗粒污泥,温度控制在35±2℃的条件下,采用含油脂废水驯化污泥。试验研究表明,在厌氧颗粒污泥驯化后对油脂废水进行处理,当进水COD在3800-4250mg/L,进水pH调节到6.9-7.2之间,停留时间控制在2d,UASB反应器中的COD去除率达到87%,出水COD在460-520mg/L,反应器运行稳定。(2)在好氧活性污泥适应处理UASB反应出水后,反应装置的容器体积为2L,进水1L,反应器的体积交换比为1:2,运行工况为瞬时进水、缺氧搅拌1h、好氧连续曝气4h、沉淀时间1h和瞬间排水。在此工艺条件下,氨氮和总磷得到有效的去除,去除率分别达到87.7%、96.1%,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接触氧化出水色度100倍,COD在200mg/L左右,去除率达到59.6%,未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3) Fenton/混凝试验。以双氧水、硫酸亚铁铵、反应时间、初始反应pH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选方案,再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出处理油脂废水的接触氧化出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反应时间120min、H2O2的投加量为0.75L/m3、FeSO4·7H2O的投加量为0.5Kg/m3、初始反应pH为4.5。在该优化最佳组合条件下进行实验,COD去除率达到67%,色度降到45倍。Fenton反应完后,取上清液进行混凝实验,通过调节pH值至8.0,投加PAM为3mg/L的添加量,可以提升Fenton处理效果,经过后续混凝后,出水的COD降低到41mg/L,色度降低到30倍。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4)实际工程运行表明:油脂废水经隔油预处理,浮油及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2%;采用UASB/MSBR/Fenton/混凝工艺处理油脂废水,调节水质pH经厌氧UASB处理油脂废水,污泥启动驯化时间需要60d,COD降解去除率基本在88%左右,每天回流时间应保证6h;好氧MSBR进一步处理有机物,去除率基本在65%左右,每天曝气时间保证5h。Fenton反应处理MSBR出水COD为200mg/L,色度120倍,在反应时间为120min,双氧水投加0.6L/m3,硫酸亚铁投加0.7Kg/m3,初始反应pH为4.5的条件下,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0%、66.7%。油脂废水采用UASB/MSBR/Fenton/混凝工艺处理油脂废水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每吨废水处理费用约为3.75元。

蒙温婉,廖雷,覃爱苗,江成,赵非超,韦真周[7](2013)在《水解酸化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结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文中研究说明分别研究了SBR法,水解酸化预处理及工艺组合对餐饮油脂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处理工艺.同时,实验考察了曝气时间、污泥沉降比、溶解氧等因素与处理效果的关系,从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为2 h、SV为30%、DO为3 mg.L-1的条件下,SBR工艺处理餐饮油脂废水中COD、动植物油脂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2%、82.5%;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出水COD、动植物油脂平均浓度分别为1062.90 mg.L-1、50.66 mg.L-1,去除率均值分别为36.9%、83.5%;经水解酸化+SBR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出水COD平均浓度为93.66 mg.L-1,去除率高达94.8%,出水动植物油脂浓度为4.9 mg.L-1,去除率为98.25%.

刘国防[8](2012)在《高效油脂降解菌剂构建与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河流湖泊的水体油脂污染主要由工业含油废水、屠宰废水、生活含油废水等来源构成,而生活废水中餐饮业废水为含油废水主要来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餐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如油脂(O&G)、蛋白质等较难降解物质去除需要依靠高效降解微生物的作用。因此分离筛选高效油脂降解菌并优化组合为适用于油脂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对菌剂构建的策略研究主要是将分离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简单混合组配形成复合菌剂,提高降解效率,但菌剂中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分离筛选油脂降解菌,采用部分因子设计法对获得的油脂降解微生物菌株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了由6株高效油脂降解菌组成的油脂降解专用菌剂,并考察菌剂对实际油脂废水的降解效果,为油脂降解菌剂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橄榄油为唯一碳源的模拟油脂废水培养基,通过划线分离、透明圈法、菌株产脂肪酶能力测定,结合实际油脂废水降解等方法,筛选获得14株高效油脂降解菌,32℃、180 rpm条件下脂肪酶酶活均大于3.0U/mL。2、应用Plackett-Burman (P-B)设计与2水平部分因子设计方法,结合单菌降解试验优化组合获得自配菌剂YB。该菌剂由洋葱假单胞菌(Burkholderia cepacia)、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脂亚罗酵母(Yarrowia lipolyticd)、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扩张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 6株菌组成,对10 ml/L模拟油脂废水的油脂去除率可达70.34%,较优化前提升48.79%。3、采用自配菌剂YB和某商业化菌剂A对比研究了菌剂YB对实际油脂废水降解特性,结果发现,菌剂YB对实际油脂废水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84.27%,显着高于商业化菌剂A的CODcr去除率,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油脂降解菌剂YB在油脂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刘以珍,葛刚,吴兰[9](2010)在《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间歇式处理油脂废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菌(Yarrowia lipolytica)在气升式反应器中处理色拉油浓度为2 000 mg/L、COD为3 000 mg/L的高COD油脂废水。结果表明,固定化菌对废水的最佳处理时间为6 d,可间歇式处理9批次高COD油脂废水,重复处理废水后,其对油脂的降解均在85%以上,对COD的降解在70%以上,降解后的排出水pH稳定在3.63.8。且处理动力学方程属于一级生化方程。结果进一步表明,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菌在气升式反应器中适于处理高COD含油脂的污水。

樊平平[10](2010)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设计及处理油脂废水研究》文中认为高效厌氧反应器是节能环保型的有机污染解决设施,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nternal Circulation,简称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基础上开发成功的第三代超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小、高径比大、有机负荷高、出水稳定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针对油脂废水COD浓度高,SS较低,pH值低等特点,选用IC反应器作为本研究厌氧处理设备。试验装置为自行设计的圆柱形有机玻璃结构IC反应器,反应器容积为25L,主体高1.35m,主体上部气-液分离器高15mm。本研究探索了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过程,并对系统运行的工艺参数和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性质等进行了研究。IC反应器启动所采用的接种污泥为大连市春柳河污水处理厂的厌氧生物滤池颗粒污泥,启动时污泥的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44.7g/L,悬浮固体浓度为59.4g/L。接种污泥是黑褐色的颗粒污泥,总接种量为50L。启动试验历时25天,启动温度35±1℃,启动完成时,容积负荷达到25kgCOD/(m3·d),完成了IC反应器的启动效果的研究。在反应器启动过程中,考察了反应器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的COD去除率,并观察了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态。启动第2天即有少量的沼气产出,之后产气量逐渐上升,启动第9天,容积负荷由最初的5 kgCOD/(m3·d)升至10kgCOD/(m3·d),COD去除率由42.3%上升为60.4%。第25天达到设计运行的容积负荷25kgCOD/(m3·d)时,HRT为13.3h,COD去除率为84.3%。反应器完全启动运行稳定后,调节进水流量,控制容积负荷在15~35kgCOD/(m3·d)内波动,整个过程中,COD去除率在73.4~85.2%之间,得出反应器最佳运行负荷为25 kgCOD/(m3·d),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时的运行负荷与设计的运行负荷是一致的。试验采用的进水负荷适用于该反应器,当容积负荷控制在15~25kgCOD/(m3·d)之间时,VFA基本稳定在300mg/L以下,有时甚至低于150mg/L,说明反应器在容积负荷为25kgCOD/(m3·d)时运行稳定。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污泥床不断膨胀,反应器内小颗粒污泥数量逐渐变少,底部直径大于1.5mm的颗粒污泥明显增加,污泥浓度不断增加,颗粒污泥的外观也逐渐变为灰黑色、黑色球形和椭圆状球形。

二、高浓度油脂废水的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浓度油脂废水的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产表面活性剂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油脂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1 油脂废水的来源
        1.1.2 油脂废水的危害
    1.2 油脂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处理方法
        1.2.2 化学处理方法
        1.2.3 生物处理方法
    1.3 微生物降解油脂废水的研究
        1.3.1 油脂降解菌的筛选
        1.3.2 油脂降解菌的降解原理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及分类
        1.4.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1.4.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产生菌
    1.5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疏水性污染物的影响
        1.5.1 化学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特性的影响
        1.5.2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特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二、产表面活性剂油脂降解菌的筛选、鉴定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1 菌种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
        2.1.5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油脂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2.2.2 菌株的鉴定
        2.2.3 菌株降解油脂的代谢产物测定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油脂降解菌的分离及驯化
        2.3.2 菌株的鉴定
        2.3.3 油脂降解的中间产物
    2.4 本章小结
三、菌株C11 所产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分析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溶液
        3.1.4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3.2.2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测定与分析
        3.2.3 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菌株C11 产生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3.3.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四、菌株C11 降解油脂及产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优化
    4.1 试验材料及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菌株C11 降解油脂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4.2.2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
        4.2.3 菌株C11 降解油脂的动力学研究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因素优化试验
        4.3.2 响应面法对菌株C11 降解油脂条件的优化
        4.3.3 菌株C11 降解油脂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五、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菌株C11 降解油脂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及仪器
        5.1.1 发酵条件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溶液
        5.1.4 主要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C11 降解油脂影响的试验设计
        5.2.2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C11 生长的影响
        5.3.2 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5.3.3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C11 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5.3.4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C11 菌株降解油脂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六、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2)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1.2.1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来源
        1.2.2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特点
    1.3 油脂精炼与压榨废水治理常用工艺的介绍
        1.3.1 物理化学法
        1.3.2 生物处理法
        1.3.3 深度处理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4.4 课题研究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介绍
        2.1.1 项目选址
        2.1.2 设计规模
        2.1.3 进水水质特点
        2.1.4 排放水质标准
        2.1.5 工程设计范围
    2.2 设计原则与依据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依据
第三章 工艺方案设计
    3.1 主要污染物分析
    3.2 生化主体工艺对比
    3.3 工艺流程
        3.3.1 工艺流程确定
        3.3.2 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3.4 工艺处理效果预测
    3.5 主体工艺的设计计算
        3.5.1 隔油池的设计计算
        3.5.2 初沉池的设计计算
        3.5.3 气浮池的设计计算
        3.5.4 H1/A1/O1 的设计计算
        3.5.5 中沉池的设计计算
        3.5.6 工艺设计汇总
第四章 工程设计
    4.1 构筑物和主要设备设计选型
    4.2 异味治理
        4.2.1 废气治理工艺原理
        4.2.2 废气排放标准和工艺流程
        4.2.3 废气治理系统设计通风量
        4.2.4 废气治理系统主要设备
    4.3 自控系统方案
        4.3.1 设计原则
        4.3.2 参数显示与记录方式
        4.3.3 外部接口及控制室设备布置
        4.3.4 控制过程说明
    4.4 仪表及控制设备选型
        4.4.1 仪表设备选型原则
        4.4.2 自控设备选型原则
    4.5 系统控制单元
        4.5.1 控制室主控单元
        4.5.2 现场控制单元
        4.5.3 PLC硬件的构成
    4.6 软件系统
        4.6.1 监控计算机功能描述
        4.6.2 系统软件
    4.7 电气系统方案
        4.7.1 设计采用规范
        4.7.2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4.7.3 接地
        4.7.4 配电柜类型以及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4.7.5 负荷计算
    4.8 污泥及废油处置
    4.9 其他设计
        4.9.1 总图设计
        4.9.2 噪音
        4.9.3 雨水排水
        4.9.4 节能、节电
        4.9.5 通风要求
        4.9.6 设备、管道防腐
        4.9.7 设备、管道保温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
    5.2 物料与热量平衡分析和相关计算
        5.2.1 各功能区物料关系
        5.2.2 物料平衡计算步骤
        5.2.3 预处理区物料衡算
        5.2.4 生化水解酸化区物料衡算
        5.2.5 生化缺氧区物料衡算
        5.2.6 生化好氧区物料衡算
        5.2.7 二级生化区物料衡算
        5.2.8 好氧池降温热量计算
    5.3 成本分析和相关计算
    5.4 实验试剂与仪器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运行效果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化学沉淀与IC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油脂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水环境现状
    1.2 油脂废水的简介
    1.3 油脂废水的处理方法
    1.4 化学沉淀法处理油脂废水
        1.4.1 鸟粪石形成机理
        1.4.2 鸟粪石结晶法的研究近况
        1.4.3 鸟粪石结晶法存在的问题
    1.5 生物处理工艺
        1.5.1 处理油脂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
        1.5.2 IC反应器
    1.6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用水与装置
        2.1.1 实验用水
        2.1.2 处理后出水要求
        2.1.3 实验装置
    2.2 实验内容
        2.2.1 化学沉淀法处理油脂废水的研究内容
        2.2.2 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研究内容
    2.3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1 实验药品
        2.3.2 实验仪器
    2.4 实验检测指标
        2.4.1 COD
        2.4.2 磷酸盐
        2.4.3 氨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油脂废水研究
    3.1 石灰法处理油脂废水
    3.2 石灰石与氧化镁联合处理油脂废水
        3.2.1 分先后顺序投入药品
        3.2.2 同时投入药品
    3.3 Ca/Mg的比例对化学沉淀效果的影响
    3.4 搅拌速率对化学沉淀效果的影响
    3.5 搅拌时间对化学沉淀效果的影响
    3.6 pH对化学沉淀效果的影响
    3.7 Mg/P的比例对化学沉淀效果的影响
    3.8 温度对化学沉淀效果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研究
    4.1 IC反应器的启动
    4.2 pH值对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
    4.3 废水/活性污泥比例对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
    4.4 反应时间对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
    4.5 循环流量对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
    4.6 铁粉量对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
    4.7 Fe/C比例IC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沉淀+IC反应器联合工艺生产性研究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植物酸化油废水厌氧生化法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酸化油废水简介
        1.1.1 植物酸化油废水的来源及污染特性
        1.1.2 植物酸化油废水的危害
    1.2 植物酸化油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1.2.1 物理化学法
        1.2.2 生化法
        1.2.3 高级氧化法
    1.3 含长链脂肪酸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1.3.1 含长链脂肪酸废水厌氧有机物降解原理
        1.3.2 含长链脂肪酸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4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1.4.1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有机物降解原理
        1.4.2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2 试验原水与接种污泥
        2.2.1 试验原水
        2.2.2 接种污泥
    2.3 试验使用仪器与试剂
    2.4 分析方法
        2.4.1 水质分析方法
        2.4.2 污泥分析方法
    2.5 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2.5.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5.2 动力学模型的分析
第三章 植物酸化油废水厌氧反应器启动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用水水质
        3.2.2 试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低负荷启动厌氧反应器效能研究
        3.3.2 高负荷启动厌氧反应器效能研究
        3.3.3 两种厌氧反应器启动方式对比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酸化油废水厌氧生化处理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方法
        4.2.1 中和絮凝预处理
        4.2.2 厌氧生物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化预处理的研究
        4.3.2 pH、硫化物及VFAs的研究
        4.3.3 COD变化及COD去除率的研究
        4.3.4 初始pH-废水停留时间-COD去除率的数学模型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酸化油废水厌氧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方法
        5.2.1 抑制动力学模型
        5.2.2 动力学试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动力学试验结果的研究
        5.3.2 基质快速降解期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5.3.3 抑制期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油脂废水治理工艺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油脂废水处理国内外现状
        1.2.1 含油废水中油的分类
        1.2.2 油脂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油脂废水预处理工艺概述
        1.3.1 隔油法
        1.3.2 气浮法
        1.3.3 混凝法
    1.4 油脂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概述
        1.4.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与进程
        1.4.2 UASB反应器简介
        1.4.3 UASB反应器在厌氧工艺中的应用
        1.4.4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综述
        1.4.5 生物膜法简介及其特点
        1.4.6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1.4.7 废水生物处理的优缺点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水质分析
        2.1.1 废水水质
        2.1.2 处理出水要求
    2.2 实验研究与分析方法
        2.2.1 研究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与装置
        2.4.1 化学法除磷
        2.4.2 UASB反应器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法对油脂废水预处理的研究
    3.1 石灰法除磷实验
        3.1.1 废水pH对水质水样的影响
        3.1.2 pH对石灰法除磷的影响
        3.1.3 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3.1.4 反应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3.1.5 优化条件并重复实验
    3.2 铝钙粉除磷实验
        3.2.1 确定铝钙粉的最佳投加量
        3.2.2 反应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法对油脂废水的处理研究
    4.1 UASB反应器的污泥接种
    4.2 UASB反应器的启动过程
        4.2.1 污泥驯化培养阶段
        4.2.2 提高负荷阶段
    4.3 冲击负荷实验
    4.4 UASB处理结果分析
        4.4.1 反应器进出水pH值的变化
        4.4.2 出水VFA与出水pH值的关系
    4.5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污泥接种
        4.5.1 挂膜驯化阶段
        4.5.2 提高负荷阶段
    4.6 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油脂废水的处理
        4.6.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6.2 优化条件并重复实验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UASB-MSBR-Fenton/混凝处理油脂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油脂生产行业及污染现状
        1.1.2 油脂生产工艺
        1.1.3 油脂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1.1.4 油脂废水的处理现状
        1.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2 UASB工艺
        1.2.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2.2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1.2.3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因素
        1.2.4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1.2.5 UASB反应器
        1.2.6 UASB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1.2.7 UASB反应器的特点
    1.3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1.3.1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
        1.3.2 生物接触氧化生物降解机理
        1.3.3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特点
    1.4 Fenton处理工艺
        1.4.1 Fenton试剂法
        1.4.2 Fenton反应机理
        1.4.3 Fenton试剂氧化法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UASB处理油脂废水研究
    2.1 材料及方法
        2.1.1 进水水质
        2.1.2 试验装置
        2.1.3 分析项目与方法
    2.2 UASB反应器的启动
        2.2.1 接种厌氧颗粒污泥
        2.2.2 反应器运行条件控制
        2.2.3 UASB反应器的启动方案
    2.3 反应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2.3.1 水力停留时间与处理效果的影响
        2.3.2 pH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2.4 最佳条件下正常运行的处理效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SBR处理油脂废水研究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进水水质
        3.1.2 试验装置与填料的选用
        3.1.3 试验方法
        3.1.4 分析项目与方法
    3.2 MSBR反应器的启动特征
        3.2.1 接种好氧活性污泥
        3.2.2 M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案
    3.3 反应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3.3.1 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3.2 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4 最佳条件下正常运行的处理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nton/混凝处理油脂废水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进水水质
        4.1.2 试验仪器与药剂
        4.1.3 试验方法
        4.1.4 分析项目与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Fenton正交试验
        4.2.2 反应时间的优选
        4.2.3 H_2O_2的优选
        4.2.4 FeSO_4·7H_2O的优选
        4.2.5 最佳初始反应pH的优选
        4.2.6 混凝试验
    4.3 处理药剂成本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调试
    5.1 工程概况
    5.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5.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5.4 工程调试过程与效果
        5.4.1 UASB池启动与运行
        5.4.2 MSBR池调试
        5.4.3 Fenton池调试
    5.5 运行情况
    5.6 经济效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水解酸化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结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装置
    1.2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1.3 主要试剂及设备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解酸化池参数优化
    2.2 水解酸化试验
    2.3 活性污泥驯化
    2.4 SBR工艺影响因素
        2.4.1 曝气时间的影响
        2.4.2 污泥沉降比 (SV) 的影响
        2.4.3 溶解氧 (DO) 的影响
    2.5 SBR试验
    2.6 水解酸化+SBR试验
3 结论

(8)高效油脂降解菌剂构建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脂废水的来源及污染
    1.2 油脂的生物降解机理
        1.2.1 油脂的水解
        1.2.2 甘油的降解
        1.2.3 长链脂肪酸的降解
    1.3 油脂降解菌剂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脂降解菌的筛选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源
        2.2.2 培养基
        2.2.3 试验方法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株初步分离
        2.3.2 菌株初筛
        2.3.3 菌株复筛
        2.3.4 实际油脂废水降解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脂降解菌剂的构建及其效果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菌
        3.2.2 培养基
        3.2.3 油脂降解菌的降解测试试验
        3.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5 分析软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优化前菌剂对油脂的降解
        3.3.2 P-B设计
        3.3.3 单菌降解测试
        3.3.4 部分因子设计验证
        3.3.5 部分因子设计优化组合
        3.3.6 菌种鉴定
        3.3.7 菌剂YB对实际油脂废水降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性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间歇式处理油脂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种
        1.1.2 化学试剂
        1.1.3 培养基
        1.1.4 废水来源
    1.2 实验方法
        1.2.1 解脂耶氏酵母的活化与培养[11]及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1.2.2 固定化细胞的驯化
        1.2.3 批式处理反应器的设计及废水降解
        1.2.4 油含量的测定
        1.2.5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2.6 降解率的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摇瓶处理COD和油脂废水
    2.2 固定化细胞间歇式处理高COD油脂废水
    2.3 固定化菌重复处理含高COD油脂废水研究
    2.4 固定化菌重复处理高COD油脂废水过程中pH值的变化
    2.5 固定化细胞处理高COD含油废水的降解动力学
3 结 论

(10)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设计及处理油脂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环境污染现状
        1.1.1 世界水环境现状
        1.1.2 我国水环境现状
    1.2 油脂废水来源及特点
        1.2.1 油脂废水的来源
        1.2.2 油脂废水的特点
        1.2.3 油脂废水的危害
    1.3 油脂废水处理方法
        1.3.1 油脂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
        1.3.2 油脂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法
        1.3.3 油脂废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2.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2.1.1 两阶段理论
        2.1.2 三阶段理论
        2.1.3 四菌群理论
    2.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特点
    2.3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概况
        2.3.1 第一代厌氧反应器
        2.3.2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2.3.3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2.4 IC 反应器
        2.4.1 IC 反应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4.2 IC 反应器内的液体循环模型
        2.4.3 IC 反应器的技术特点及优势
    2.5 不同厌氧技术的应用现状
        2.5.1 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2.5.2 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2.5.3 IC 反应器的应用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C 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3.1 IC 反应器的设计
        3.1.1 设计参数的选取
        3.1.2 有效容积的确定
        3.1.3 几何尺寸的确定
        3.1.4 三相分离器
        3.1.5 配水系统
        3.1.6 循环系统
    3.2 IC 反应器的主要尺寸和设备材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C 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4.1 IC 反应器的启动
        4.1.1 IC 反应器的启动理论
        4.1.2 IC 反应器的启动要点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4.3 IC 反应器的污泥接种
    4.4 IC 反应器的启动方案
    4.5 IC 反应器的启动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C 反应器的运行研究
    5.1 COD 的去除效果
    5.2 VFA 的变化情况
    5.3 出水 pH 值与 VFA 的关系
    5.4 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变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高浓度油脂废水的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产表面活性剂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D]. 母显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D]. 江明超. 广西大学, 2021(12)
  • [3]化学沉淀与IC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油脂废水[D]. 侯婷婷.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植物酸化油废水厌氧生化法处理研究[D]. 龙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油脂废水治理工艺的应用与研究[D]. 周雪棠.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6]UASB-MSBR-Fenton/混凝处理油脂废水[D]. 刘富安.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7]水解酸化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结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J]. 蒙温婉,廖雷,覃爱苗,江成,赵非超,韦真周. 环境化学, 2013(04)
  • [8]高效油脂降解菌剂构建与效果研究[D]. 刘国防. 浙江大学, 2012(07)
  • [9]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间歇式处理油脂废水研究[J]. 刘以珍,葛刚,吴兰. 环境工程学报, 2010(03)
  • [10]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设计及处理油脂废水研究[D]. 樊平平.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高浓度油脂废水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