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论文_陈明,周继朴,王玉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气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道,支气管哮喘,功能,定量分析,支气管,综合征,疾病。

小气道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周继朴,王玉光[1](2019)在《加减叁仁汤配合孟鲁斯特钠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所致湿热型慢性咳嗽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加减叁仁汤配合孟鲁斯特钠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所致湿热型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PNDS所致湿热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斯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叁仁汤治疗,疗程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肺通气功能指标、小气道病变检出率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咳黄痰、咽痒、鼻塞、流黄脓涕、口干不欲饮、身体倦怠、便溏不爽积分与总积分均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单项积分(除外后3项)与总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FEF 50%、FEF 75%、MMEF75/25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小气道病变检出率、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和血清SP、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LCQ总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减叁仁汤配合孟鲁斯特钠治疗PNDS所致湿热型慢性咳嗽疗效更好,不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改善小气道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下调神经肽类炎症介质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刘金良,孙志红,吕秀艳[2](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气道CT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T定量测量急性不同分期小气道径线、面积对临床评估和诊断AE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3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为患者实施胸部CT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不同发病时期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及CT征象对比差异均不显着,P> 0.05。急性加重期患者FEV1%、FEV1/FVC、6MWD、CAT等综合评估指标均低于缓解期,P<0.05。两期右肺上叶尖段WA%、WA、WT差异不显着,P> 0.05,急性加重期TDR高于缓解期,P <0.05,急性加重期右肺上叶尖亚段WA%、WA、TDR及WT均高于缓解期,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反映急性加重期气道壁改变情况,为AECOPD患者实施综合评估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杨能学[3](2019)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鉴别外周气管痉挛变窄及小气道管壁塌陷重迭综合征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鉴别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迭综合征(ACOS)、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价值。方法:本组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12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诊断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叁组,即ACOS组(n=40)、哮喘组(n=40)和COPD组(n=40)。分析对比所有患者在接受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肺功能参数,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_1、FEV_1改善值、FEV_1改善率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的FEV_1/FVC,对比叁组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与阴性结果,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鉴别ACOS、支气管哮喘及COPD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比较叁组的FEV_1改善率,其中ACOS组的FEV_1改善率稍高于哮喘组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叁组的FEV_1改善值,其中ACOS组的FEV_1改善值明显高于COPD组,COPD组的FEV_1改善值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接受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哮喘组的FEV_1/FVC均高于ACOS组和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支气管试验后,ACOS组、COPD组及哮喘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24/40)、0(0/40)及77.50%(31/40),ACOS组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比哮喘组的阳性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鉴别ACOS、支气管哮喘及COPD疾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张晓玲,修长庆,王阳,梁春兰[4](2019)在《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解放军967医院兴工街院区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腔冲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小气道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小气道功能指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小气道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乔廉洁,薄建萍[5](2019)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可疑哮喘患者164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依据激发试验结果分为AHR阴性组(n=34)、轻度组(n=53)、中度组(n=43)及重度组(n=34),收集临床资料,检测FVC%pred、FEV_1%pred、FEV_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水平,分析患者基础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在预测气道反应性中的价值。结果 (1)基础FVC%pred、FEV_1%pred、FEV_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从AHR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到重度组,数值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AHR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到重度组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以基础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873、0.833、0.879,均大于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哮喘患者基础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且对气道反应程度较低或无反应状态的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任燕,陈颖,蔡强,肖吉群[6](2019)在《丙卡特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对气道炎性反应、小气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丙卡特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对气道炎性反应、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8例/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EV1、FVC、FEF50、FEF75、MMEF75/25值及FEV1/FVC比例;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EV1、FVC、FEF50、FEF75、MMEF75/25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FEV1/FVC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卡特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有效率高,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障碍及小气道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田晓波[7](2019)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与研究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6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小气道功能指标[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25%pred)、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50%pred)、25%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25%pred)、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50%pre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小气道功能指标PEF25%pred、PEF50%pred、V25%pred、V50%pre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对照组的PEF25%pred、PEF50%pred、V25%pred、V50%pred检测结果分别为(69.23±5.86)%、(66.21±5.73)%、(50.61±5.51)%、(46.26±3.31)%;观察组的PEF25%pred、PEF50%pred、V25%pred、V50%pred检测结果分别为(72.95±6.06)%、(70.01±6.02)%、(53.63±5.82)%、(50.08±3.52)%。治疗后12周,对照组的PEF25%pred、PEF50%pred、V25%pred、V50%pred检测结果分别为(70.85±6.03)%、(71.25±6.11)%、(54.10±6.06)%、(51.28±3.73)%;观察组的PEF25%pred、PEF50%pred、V25%pred、V50%pred检测结果分别为(75.56±6.30)%、(76.43±6.38)%、(58.03±6.17)%、(54.96±4.10)%。治疗后6、12周,观察组患儿的小气道功能指标PEF25%pred、PEF50%pred、V25%pred、V50%pred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好,更有助于患儿疾病的缓解,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6期)

王玉理[8](2019)在《低剂量CT扫描在呼气性小气道病变应用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呼气性小气道的患者进行吸气相结合呼气相低剂量CT扫描,评价双呼吸相低剂量CT扫描影像表现及相关参数在诊断小气道疾病方面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8例作为双相低剂量扫描组,采用40例常规剂量对照组,低剂量使用胸部深吸气末低剂量CT扫描,结合深呼气末低剂量CT扫描,对照组采用呼气末常规剂量一次扫描通,过软件测量及计算相关参数,统计其与小气道病变的相关性;计算低剂量双相扫描与对照组常规扫描有效剂量(ED)差异;计算评价低剂量扫描SNR、SD。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呼气性小气道患者肺容积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剂量组内计算肺功能双相肺容积、密度比,计算CT-4D肺功能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相关系数0.784;在2组间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部小气道病变低剂量双相CT扫描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空气潴留的特征表现,结合吸气相CT扫描,测量和定量计算相关参数等指标,对诊断小气道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低剂量双相扫描与常规单相扫描并不增加有效辐射剂量,并敏感性较高,是一种定量、方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的一种检查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邓国升,周彩燕,伍晓华,黎教武,秦茵茵[9](2019)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比例与小气道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EOS)浸润增加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是诱导痰细胞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发现的新病种~([1])。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无喘息、呼吸困难症状,痰EOS增多,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且呼气峰流速变异率正常,痰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EOS≥2.5%,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陈峋,魏庆,梁秀安,农光民[10](2019)在《哮喘患儿小气道异常的检测及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炎症不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气道,而小气道炎症是发病的主要原因[1]。小气道被定义为7级或8级以下支气管树,直径小于2mm。小气道阻力增加时常规的气道阻力检查不易发现,故小气道又被称为"沉默区"。小气道异常程度与哮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3]。目前,小气道已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许多参数已被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小气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T定量测量急性不同分期小气道径线、面积对临床评估和诊断AE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3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为患者实施胸部CT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不同发病时期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及CT征象对比差异均不显着,P> 0.05。急性加重期患者FEV1%、FEV1/FVC、6MWD、CAT等综合评估指标均低于缓解期,P<0.05。两期右肺上叶尖段WA%、WA、WT差异不显着,P> 0.05,急性加重期TDR高于缓解期,P <0.05,急性加重期右肺上叶尖亚段WA%、WA、TDR及WT均高于缓解期,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反映急性加重期气道壁改变情况,为AECOPD患者实施综合评估应用价值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气道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明,周继朴,王玉光.加减叁仁汤配合孟鲁斯特钠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所致湿热型慢性咳嗽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刘金良,孙志红,吕秀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气道CT定量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杨能学.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鉴别外周气管痉挛变窄及小气道管壁塌陷重迭综合征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张晓玲,修长庆,王阳,梁春兰.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9

[5].乔廉洁,薄建萍.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9

[6].任燕,陈颖,蔡强,肖吉群.丙卡特罗辅助治疗儿童哮喘对气道炎性反应、小气道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7].田晓波.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8].王玉理.低剂量CT扫描在呼气性小气道病变应用的临床价值[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9].邓国升,周彩燕,伍晓华,黎教武,秦茵茵.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比例与小气道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

[10].陈峋,魏庆,梁秀安,农光民.哮喘患儿小气道异常的检测及治疗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杜鹃素对BALF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采用MTT法检测4组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架/舱周围收集系数分布吊舱切面位置示意图数值模拟得到的进气道流场等马赫线图进气道内部测点压力的变化曲线(T15...

标签:;  ;  ;  ;  ;  ;  ;  

小气道论文_陈明,周继朴,王玉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