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轴承论文_宋成军,王立军,邵钢,韩浩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橡胶轴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橡胶,轴承,球形,弹性,载荷,轴心,水槽。

橡胶轴承论文文献综述

宋成军,王立军,邵钢,韩浩然[1](2019)在《某船主减速器悬挂泵传动齿轮金属橡胶轴承座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挂泵(脉冲泵)为某船的重要设备,主要作用为提供脉冲信号,该信号转换为船舶航行信号,是船舶航行的重要依据及参数。悬挂泵通过传动齿轮与主减速器相联,并由主减速器提供动力。传动齿轮为一对直齿齿轮,减速时使用。小齿轮由钢质材料制成,通过花键轴与主减速器的I级大齿轮相联。大齿轮由尼龙材料制成,通过花键与悬挂泵相联,由2个支持轴承组件支撑。支持轴承组件由滑动轴承及金属橡胶轴承座组成。金属橡胶轴承座失效,将导致与其紧密配合的滑动轴承失去支撑作用,或引起滑动轴承偏斜,或(本文来源于《中国修船》期刊2019年06期)

周亚博,王优强,魏聪,龙慎文[2](2019)在《橡胶轴承黏弹性和振动载荷耦合润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橡胶材料黏弹性,建立综合时变效应的无限长线接触轴承润滑模型。基于叁参量固体蠕变模型,并耦合振动载荷对橡胶轴承进行了弹流润滑分析。计算并分析了3种振动载荷形势下,橡胶轴承润滑膜的最大压力和最小膜厚变化,并与不考虑蠕变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相同载荷、不同时刻下,橡胶轴承润滑膜压力和膜厚的变化。压力的求解采用了多重网格法,为了提高收敛精度,其底层采用了牛顿迭代,求解弹性变形采用了多重网格积分法。结果表明,在计入橡胶轴承的黏弹性时,润滑膜压力在随着振动载荷做同等形式振动的同时,在蠕变开始阶段,压力会取得较大的值,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整体下降并趋于稳定;相反,润滑膜厚度在随载荷做相反形式振动的同时,在开始阶段,膜厚会取得较小的值,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整体增大并趋于稳定;相同载荷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承载区变大,润滑膜压力减小,膜厚变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6期)

周亚博[3](2018)在《材料黏弹性与界面滑移对橡胶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润滑橡胶轴承以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排水泵、潜水泵、船舶及水下机器人等海洋开发机械领域,但是橡胶作为一种黏弹性高分子材料,在轴承运行过程中,其蠕变特性对整个轴承的润滑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橡胶材料的本构方程,建立了橡胶轴承的弹流润滑模型,研究了橡胶的蠕变特性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润滑状态的影响,并在极限剪应力滑移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界面滑移对橡胶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首先,考虑了橡胶轴承材料特有的黏弹性,并基于描述橡胶蠕变的Kelvin模型和叁参量固体模型,建立了橡胶轴承的弹流润滑模型,研究了润滑剂中心压力、中心膜厚及最小膜厚在轴承运行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比较了不同时刻下,接触区润滑膜的压力和厚度变化;对比了橡胶轴承的润滑特性在两种蠕变模型下的异同。基于黏弹性材料的时间-温度等效原则,从润滑膜中心压力、最小厚度及不同时刻下的润滑特性叁个方面探究了温度对橡胶轴承润滑的影响。其次,基于叁参量固体蠕变模型,并耦合振动载荷对橡胶轴承进行了弹流润滑分析,计算并分析了正弦、脉冲和衰变叁种振动载荷形式下,橡胶轴承润滑膜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厚度变化,并与不考虑蠕变影响的状况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不同时刻,相同瞬时载荷下,橡胶轴承润滑膜压力和厚度的变化。基于正弦形式的振动载荷,探究了振动幅值和频率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然后,基于极限剪应力滑移模型,推导了滑移速度方程,讨论了滑动轴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滑移类型,建立了有滑移边界条件的弹流润滑模型。计算并对比了轴瓦、轴颈界面润滑剂的剪应力与相应固体界面润滑剂极限剪应力的大小,给出了滑移产生的判断依据。分析了界面滑移对润滑膜压力和厚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橡胶轴承在滑移和蠕变耦合作用下的润滑特性分析,考虑了界面改性对界面滑移的影响,将整个润滑区划分为四个区域,讨论了不同滑移类型下,润滑剂膜厚和压力的变化。分析了界面改性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并基于极限剪应力模型探究了摩擦系数随载荷、速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8-12-01)

王楠,王明武,杨帆,梁应选[4](2018)在《八沟槽水润滑橡胶轴承多参数流固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潜艇螺旋桨附近的八沟槽水润滑橡胶轴承沟槽多、橡胶易变形及轴承润滑状态复杂等特点,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考虑气穴现象),应用ANSYS软件对凹面及平面轴承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其润滑特性,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凹面轴承承载力优于平面轴承,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平面轴承更易与轴接触,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与刚性轴承相比,橡胶轴承水膜压力变化幅度小,水膜厚度大。(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8年08期)

刘刚,李明[5](2018)在《磨损情况下水润滑橡胶轴承润滑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轴承磨损,基于有限差分法分析水膜厚度、压力分布、承载力、偏位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磨损区域的水膜厚度增加,磨损使最大水膜压力大幅降低,水膜最大压力位置和破裂位置均延后,磨损情况下其承载力小于未磨损下的承载力,且轴颈运动路径发生变化,轴系的工作特性改变。(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8年08期)

彭伟才,谈宇航[6](2018)在《水润滑橡胶轴承摩擦振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低速重载、启停等工况下,由于润滑不良,水润滑橡胶轴承出现摩擦振动,通过激励船体结构会引起水下异常噪声。为了掌握艉轴承的摩擦振动特征,[方法]以水润滑艉轴承实验台架为试验对象,通过调整艉轴承比压、温度、转速等工况条件,使艉轴承出现摩擦振动,通过测试分析时域谱、频域谱、轴心轨迹等,获得轴和轴承座的摩擦振动特征。[结果]研究表明,轴承座的时域信号呈现明显的脉冲现象,摩擦激励轴与艉轴承关联的结构或系统,频域信号中出现典型的峰值频率及其倍频;轴心轨迹变形严重、尖角突出,且有多个局部碰撞折返点。[结论]上述振动特征可为艉轴承异常摩擦识别、艉轴承低噪声设计与实验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周亚博,王优强,龙慎文,魏聪[7](2018)在《橡胶蠕变特性对水润滑橡胶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了橡胶轴承材料蠕变特性,建立了水润滑轴承的无限长线接触模型,基于Kelvin模型和叁参量模型,对水润滑橡胶轴承进行了弹流润滑分析。通过这两种蠕变模型,分别得到了橡胶蠕变对润滑膜压力和膜厚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型影响下的中心压力、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考虑橡胶轴承蠕变特性对润滑膜压力和膜厚的影响很大,在两种蠕变模型下,润滑膜的压力均随着蠕变时间变小,润滑膜厚随着蠕变时间变大,同时接触区不断增大并趋于稳定。中心压力随着蠕变时间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最小膜厚随着蠕变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到稳定值。蠕变稳定后,两种模型下的压力、膜厚均大于将橡胶轴承视为线弹性体的值,与之前工作对比,叁参量固体模型比Kelvin模型更能描述橡胶轴承的润滑性能。(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07期)

李松羽,王立权,弓海霞,运飞宏,贾鹏[8](2018)在《筋腱连接器球形橡胶轴承刚度仿真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橡胶材料及结构参数对球形橡胶轴承刚度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对5种不同材料或结构的球形橡胶轴承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球形橡胶轴承的压缩与摆动试验.对相应橡胶材料进行了材料试验,使用Abaqus/Standard建立橡胶轴承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和1/2叁维模型,用Neo-Hooke、Mooney-Rivlin和Yeoh超弹性本构模型进行仿真.进行橡胶轴承的压缩与摆动试验,对有限元仿真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与天然橡胶制造的球形轴承,压缩刚度均会随着压缩位移上升而上升,摆动刚度均会随着摆动角度上升而下降;球形橡胶轴承金属层数量的上升会提高其竖直刚度,但对摆动刚度几乎没有影响; Yeoh本构模型在两种变形情况下均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在变形较小时,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进行仿真也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仿真结果;在压缩仿真中,形变较大时,Mooney-Rivlin本构模型无法表现出刚度迅速上升的阶段,因此仿真结果会小于试验结果;使用Neo-Hooke本构模型的仿真结果误差最大,在摆动仿真中完全无法使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松羽,王立权,运飞宏,刘杭杭[9](2018)在《筋腱连接器球形橡胶轴承竖直压缩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张力腿平台筋腱连接器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降低转矩,连接器内部设计有橡胶轴承.对于球形橡胶轴承,针对橡胶的泊松比对球形橡胶钢板层迭结构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橡胶轴承初始压缩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与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仿真和试验结果拟合程度较高.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橡胶泊松比和橡胶层的形状系数对橡胶轴承竖直刚度的影响规律.当橡胶材料泊松比由0.49增加到0.499 95时,橡胶轴承竖直压缩刚度上升了9.93倍.当泊松比趋于0.5时,压缩刚度趋于收敛.提高形状系数可以提高橡胶层的压缩刚度,形状系数越大,泊松比对橡胶层压缩刚度的影响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杨森,李明[10](2018)在《具有混合槽结构的水润滑橡胶轴承弹流润滑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水润滑橡胶轴承不同开槽结构的润滑特性,设计出一种具有混合槽结构的橡胶轴承。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水润滑橡胶轴承双向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不同沟槽结构对橡胶衬层变形、水膜压应力分布以及流场速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槽结构综合了U形、V形和T形槽结构的各方面优势,能够改善水润滑橡胶轴承的流体润滑特性。(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8年02期)

橡胶轴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橡胶材料黏弹性,建立综合时变效应的无限长线接触轴承润滑模型。基于叁参量固体蠕变模型,并耦合振动载荷对橡胶轴承进行了弹流润滑分析。计算并分析了3种振动载荷形势下,橡胶轴承润滑膜的最大压力和最小膜厚变化,并与不考虑蠕变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相同载荷、不同时刻下,橡胶轴承润滑膜压力和膜厚的变化。压力的求解采用了多重网格法,为了提高收敛精度,其底层采用了牛顿迭代,求解弹性变形采用了多重网格积分法。结果表明,在计入橡胶轴承的黏弹性时,润滑膜压力在随着振动载荷做同等形式振动的同时,在蠕变开始阶段,压力会取得较大的值,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整体下降并趋于稳定;相反,润滑膜厚度在随载荷做相反形式振动的同时,在开始阶段,膜厚会取得较小的值,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整体增大并趋于稳定;相同载荷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承载区变大,润滑膜压力减小,膜厚变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橡胶轴承论文参考文献

[1].宋成军,王立军,邵钢,韩浩然.某船主减速器悬挂泵传动齿轮金属橡胶轴承座故障分析[J].中国修船.2019

[2].周亚博,王优强,魏聪,龙慎文.橡胶轴承黏弹性和振动载荷耦合润滑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9

[3].周亚博.材料黏弹性与界面滑移对橡胶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D].青岛理工大学.2018

[4].王楠,王明武,杨帆,梁应选.八沟槽水润滑橡胶轴承多参数流固耦合分析[J].轴承.2018

[5].刘刚,李明.磨损情况下水润滑橡胶轴承润滑特性分析[J].轴承.2018

[6].彭伟才,谈宇航.水润滑橡胶轴承摩擦振动特征分析[J].中国舰船研究.2018

[7].周亚博,王优强,龙慎文,魏聪.橡胶蠕变特性对水润滑橡胶轴承弹流润滑的影响[J].机械传动.2018

[8].李松羽,王立权,弓海霞,运飞宏,贾鹏.筋腱连接器球形橡胶轴承刚度仿真与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

[9].李松羽,王立权,运飞宏,刘杭杭.筋腱连接器球形橡胶轴承竖直压缩刚度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杨森,李明.具有混合槽结构的水润滑橡胶轴承弹流润滑特性[J].轴承.2018

论文知识图

橡胶轴承的橡胶爆裂实景水润滑的橡胶轴承结构图10 橡胶轴承不同轴瓦厚度的摩擦特...采用3号材料橡胶轴承时的振动情况水润滑橡胶轴承的分析模型采用4号材料橡胶轴承时的振动情况

标签:;  ;  ;  ;  ;  ;  ;  

橡胶轴承论文_宋成军,王立军,邵钢,韩浩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