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论文_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合金,吸水率,纤维素,磁体,木薯,镀层。

纳米晶论文文献综述

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1](2019)在《热处理对电沉积纳米晶铬镀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善H13钢表面纳米晶Cr镀层的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纳米晶Cr镀层,并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调控Cr镀层的结构和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中性盐雾试验(NSS)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Cr镀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相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结果采用电沉积技术成功在H13钢表面制备出体心立方结构的纳米晶铬镀层,其晶粒和微裂纹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200~600℃)和保温时间(1~2h)的增加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镀层表面检测到Cr2O3氧化层,并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程度逐渐增大。此外,Cr镀层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600℃下保温2h后,镀层硬度为(499.8±9.3)HV0.2,与镀态((749.0±13.2)HV0.2)相比,大约下降了33%。然而,经500℃和600℃热处理的镀层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能,盐雾试验后,镀层表面未见明显腐蚀缺陷,保护评级为10级。结论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镀层晶粒变大,表面氧化程度加剧,耐蚀性能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贯东艳,崔少宁,谢玮,孙杰[2](2019)在《纤维素纳米晶对木薯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提高木薯淀粉基复合膜的性能,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附加甘油、壳聚糖,加入纤维素纳米晶,采用流延法制备淀粉基复合膜,研究纤维素纳米晶对木薯淀粉基膜理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素纳米晶含量增加,淀粉基膜的吸水率、透光率及透油率均呈下降趋势,膜的生物降解性提高。纤维素纳米晶添加质量分数为2.5%、降解7 d时,降解率达18.28%。结果证明纤维素纳米晶改善了木薯淀粉基膜的性能,增强了膜的生物降解性。可为用作绿色生物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黄伟杰,高萌,张正健,陈蕴智[3](2019)在《纤维素纳米晶手性向列液晶在颜色防伪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CNC)手性向列液晶的形成原理与特征,以及该结构的调控方法,包括螺距和折射率的调控,最后总结纤维素纳米晶及其衍生材料在颜色防伪中的应用。方法归纳CNC手性向列液晶的形成机理方法,如硫酸水解结合蒸发诱导自主装法以及以CNC为手性模板与其他溶液共混制备法。最后总结国内外CNC手性向列液晶在颜色防伪中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讨论纤维素纳米晶在颜色防伪的未来发展趋势。结论纤维素纳米晶,具有绿色环保、来源丰富、合成工艺简单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手性向列液晶结构,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并呈现出结构色,可应用于颜色防伪。(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姜智钰,陈红升,刘志颖,朱晓宇,方以坤[4](2019)在《纳米晶钐钴快淬带的磁交换耦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熔体快淬法制备了纳米晶钐钴快淬带,通过检测钐钴快淬带的回复曲线,揭示其交换耦合特性。研究了快淬速度和热处理制度对钐钴快淬带的交换耦合特性的影响,并采用磁力显微镜通过微磁结构的表征技术,进一步证实了交换耦合作用。研究发现,对于制备态钐钴快淬带,随着快淬速度的提高,其平均晶粒尺寸的减小会使快淬带的交换耦合作用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经过热处理,由于快淬带的相结构发生了转变,增强了晶粒间的磁交换耦合作用。制备态、经过10 min和60 min热处理的快淬带的不可逆反转场H_n分别为0.3 T,0.53 T,0.54 T,而且未经过热处理的SmCo快淬带的H_n要比热处理后的快淬带分布更宽,经过60min和10 min热处理的SmCo快淬带的H_n分布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吴伟,尹小鸽,赵明敏,王龙[5](2019)在《纳米晶种在滑模施工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CSH晶种与水泥贡献强度的CSH凝胶具有相似结构,能起到晶种效果,加快水泥CSH凝胶形成,从而加快水泥水化和强度发展。同时,不改变水泥凝胶结构,不会导致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滑模施工技术是目前混凝土工程结构高效率广泛应用的快速机械施工方式,其要求模板内下层混凝土具有快速的强度发展。因此,本文将纳米晶种应用于双江口水电站滑模施工混凝土中,在夜间低温5℃条件下加快混凝土强度发展速度,同时不降低混凝土后期强度,5℃加入晶种1d强度是未加的318%,同时加入晶种混凝土28 d强度与未加晶种混凝土没有明显区别。满足了现场施工和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12期)

叶坤煌,张云鹏[6](2019)在《机械合金化制备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的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利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并使用具有最佳软磁性能的粉末制备了软磁复合材料。研究了研磨时间对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研磨时间为50 h。进一步研究了涂有酚醛树脂的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的制备工艺及其组织演变与磁性能特征。通过XRD、SEM、振动样品磁强计、LCR仪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的相组成发生了由马氏体bcc结构向奥氏体fcc结构的转变,且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逆转变现象更加明显;当研磨时间为50 h时,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平均粒径稳定在10μm左右,并表现出最高的磁化强度和最低的矫顽力,软磁性能达到最优,而铁磁马氏体相向弱磁奥氏体相的转变是造成磁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与纯Fe基复合材料相比,基于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同时表现出更高的弛豫频率和更低的涡流损耗因子。(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董浩,孙聆东,严纯华[7](2019)在《稀土纳米晶局域结构对上转换发光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因其独特的反斯托克斯发光性质在信息存储、生物诊疗、超分辨光学成像和光遗传学等领域受到日益增多的关注和研究[1]。有效调控稀土上转换发光的跃迁选择性和增强稀土上转换发光的量子产率对提高稀土纳米晶的应用性能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发展了调节稀土纳米晶局域结构的方法,实现(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陈华,裴文,宫学博,段振鑫[8](2019)在《超细晶/纳米晶γ-TiAl基合金的流变行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能球磨及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超细晶/纳米晶双相γ-Ti Al基合金。将Ti、Al、Nb单质粉末经高能球磨配制成名义成分为Ti-45Al-5Nb(原子分数,%)的纳米级混合粉末。球磨后的混合粉末经真空热压烧结(烧结温度1200℃,压力30 MPa,保温保压1 h),原位合成Ti_3Al及γ-Ti Al双相等轴状合金组织,烧结组织由小于500 nm的等轴γ-Ti Al相和纳米晶Ti_3Al相组成。利用Gleeble-1500D对合金进行热压缩模拟实验,变形温度为1100~1200℃、应变速率1×10~(-4)~1×10~(-2)s~(-1),研究该合金压缩组织及流变行为。结果表明:与γ-Ti Al合金微米级晶粒组织相比,超细等轴双相Ti Al+Ti3Al组织明显降低了流变峰值应力,使其在2%~2.5%应变量时就达到最大,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建立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反映一定条件下流变过程中材料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变形机制主要是在基体γ-Ti Al相中的位错和γ/γ(001)的晶间孪晶。(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新型[9](2019)在《上海光机所在微生物合成Te纳米晶及其非线性光学应用方面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研究员王俊团队、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龙团队等与国内外机构合作,揭示了微生物合成Te纳米材料及其共轭聚合物复合材料优异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证实了其在超短脉冲产生、全光开关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潜力,该项研究展示出微生物合成技术在光子功能材料领域的优势和特点。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培养从美国加州莫诺湖(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江庆政,胡永峰,Sajjad,Ur,Rehman,钟震晨[10](2019)在《纳米晶Ce-Fe-B基磁体的结构与性能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钕铁硼(Nd-Fe-B)磁体的广泛应用促使全球对中低丰度稀土元素钕、镨、镝、铖的需求猛增。然而,以铈(Ce)为主的高丰度稀土元素在稀土永磁中仍未获得大量应用,造成稀土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利用。从原材料成本和国家战略安全角度考虑,高性价比的高丰度稀土永磁的研究与开发势在必行。本文采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纳米晶Ce-Fe-B基永磁合金,通过非稀土元素添加优化了合金的成分。Ce原子L_3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图谱(图1)表明,成分优化后合金中的Ce~(3+)价态比重增加,而Ce~(4+)价态比重降低。将低熔点NdCu合金粉末与上述优化后的Ce-Fe-B合金粉末混合,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具有双主相结构的纳米晶(Nd,Ce)-Fe-B磁体。透射电镜结果(图2)显示,部分Nd原子扩散进入了主相晶粒内部,由于Nd_2Fe_(14)B化合物具有比Ce_2Fe_(14)B化合物更优异的内禀性能,(Nd,Ce)-Fe-B主相的形成有效改善了磁体的硬磁性能和热稳定性。与快淬合金相比,SPS磁体晶间交换耦合作用明显弱化,长程静磁相互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纳米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改善提高木薯淀粉基复合膜的性能,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附加甘油、壳聚糖,加入纤维素纳米晶,采用流延法制备淀粉基复合膜,研究纤维素纳米晶对木薯淀粉基膜理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素纳米晶含量增加,淀粉基膜的吸水率、透光率及透油率均呈下降趋势,膜的生物降解性提高。纤维素纳米晶添加质量分数为2.5%、降解7 d时,降解率达18.28%。结果证明纤维素纳米晶改善了木薯淀粉基膜的性能,增强了膜的生物降解性。可为用作绿色生物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晶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热处理对电沉积纳米晶铬镀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2].贯东艳,崔少宁,谢玮,孙杰.纤维素纳米晶对木薯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黄伟杰,高萌,张正健,陈蕴智.纤维素纳米晶手性向列液晶在颜色防伪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9

[4].姜智钰,陈红升,刘志颖,朱晓宇,方以坤.纳米晶钐钴快淬带的磁交换耦合效应研究[J].粉末冶金工业.2019

[5].吴伟,尹小鸽,赵明敏,王龙.纳米晶种在滑模施工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

[6].叶坤煌,张云鹏.机械合金化制备Fe_(65)Ni_(35)纳米晶复合粉末的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9

[7].董浩,孙聆东,严纯华.稀土纳米晶局域结构对上转换发光的调控[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8].陈华,裴文,宫学博,段振鑫.超细晶/纳米晶γ-TiAl基合金的流变行为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9].新型.上海光机所在微生物合成Te纳米晶及其非线性光学应用方面取得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10].江庆政,胡永峰,Sajjad,Ur,Rehman,钟震晨.纳米晶Ce-Fe-B基磁体的结构与性能调控[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超滤膜的X射线能谱图在AT/ST摩尔比为1:1.1的条件下合成的...真空快淬炉利用水热法制备片式花状AlOOH[178]不同晶化温度制备的PSZN的SEM照片:(...表面修饰后UCNPs@SiO2微球的透射电镜...

标签:;  ;  ;  ;  ;  ;  ;  

纳米晶论文_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