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昭:领导干部要持之以恒提高政治能力论文

孙昭:领导干部要持之以恒提高政治能力论文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需要在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七个方面下功夫。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决定了党员干部就要持之以恒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党同志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政治素质是第一素质,政治标准是第一标准,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政治能力的主体是具有政治信仰政治意识和实施政治行为的党员干部,既可以是领导干部个体,也可以是领导班子整体,也可以是党员干部群体。政治能力的客体涉及到政治的使命、任务和问题,以及领导干部自身。党员领导干部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政治能力是政治信仰、政治定力、政治意识的最终落脚点,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具体的检验。政治能力与政治立场是表和里关系,政治能力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是能够外化为具体行为和效果,能够被检验和测量的本领。政治能力与政治意识是行与知关系,政治能力不是务虚的,而是务实的,不只是口头上的表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1)纸质货币的发行需要成本,数字货币的应用将会大大降低货币的制造成本及流动成本。如果实现数字货币普及,对生态系统保护也是十分有利。

一、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提高政治能力,领导干部就要做到一心向党、以身许党、在党为党。绝对忠诚是无条件、全心全意、言行一致的忠诚,是虽九死而不悔的忠诚,不是顺境时忠诚、逆境时不忠诚。列宁说:“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要坚定。”坚定的信念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能不能过好理想信念关,关键看是不是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对领导干部来说,不在于想做什么,而在于只能这么做。这就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根本在于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运用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从理论成熟到政治坚定的必由之路。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是党的优良传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价值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每学一次都有理论上的收获、政治上的洗礼。领导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提高运用创新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尤其是从政治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抓住解决的根本。

二、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训练

只有经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训练,才能使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要求领导干部既能够有效应对政治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又能够保证单位和部门发展的政治方向,还能够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越坚强,政治上就越坚定,政治应对就越主动从容。一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党内关系,决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要刀刃向内,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在民主讨论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进共识,要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二是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以党员标准和党员义务自我对照、自我检视,持续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严格遵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会,带头接受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熏陶,持续接受政治生活“磁场辐射”,为保持政治上的敏锐警觉提供丰厚滋养。三是用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武器。在批评中强化政治历练。要对批评抱有正确认识,在政治领导本领提升的过程中能够听进去批评,预料到可怕后果,进而审视不足,发挥批评效果。干部能够坦然接受别人的批评、能够直言指出别人的不足就是政治清醒坚定、政治素质较强的一种表现。这样才能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避免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同时,要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底线,更要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营造优秀的政治文化,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领导力。

可以证明,S矩阵的每一列只有一个元素可以不为零。更明确地说,如果该列对应某一个节点的第k(这里k=1,2,3)个自由度,则只有该列的第k个元素可以不为零。

三、在复杂工作实践中积累政治经验

政治能力是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的综合集成,政治能力不是软性要求,而是刚性原则。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必答题。政治能力不是单项的能力要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学习本领、政治认知本领、政治鉴别本领、政治担当本领、政治驾驭本领、政治抵腐本领。党员领导干部要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中去提高能力,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对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及原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力争把政治风险化解在源头。一是把握大局大势。干部在做好中心工作,积极参与事关全局性、重大战略性、发展前瞻性的问题研究、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要着力提高工作站位,培养提升审视大局、掌控全局,预见大势、顺应时势的能力水平。制定决策要从“小”到“大”。从小到大就是领导干部要跳出部分看全局,跳出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发展自己,这是思维的参照系的转换;用小看大大不了,用大看小小不了,这是全局的眼光和气度。二是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领导干部要把脉世态舆情,学会阅读群众,时刻关注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要事实事,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工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到实处。三是处理好突发事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是主动做还是被动做这是一个选择,既然迟早要做,主动做好过被动做。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领导干部要学会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转换通道,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演变为政治性风险,注意重大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衍生事件,防止上网变成上街,单个事件形成连锁效应。

四、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提高政治能力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复杂性的特点。要真正在意识形态领域提升政治应对力,掌握工作主动权,抢占斗争制高点。一是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糖衣炮弹”,批判漠视社会进步、否定党的领导的思想变种,看清意识形态领域“西化”、“分化”等的本质图谋,听懂“棒杀”、“捧杀”的弦外音,明白“反思”、“真相”的潜台词,不被纷繁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情形所惑。二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底线思维,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敢于斗争、敢于碰硬。面对各种错误思潮,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领导干部要带头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带头把好宣传文化阵地的导向,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不被严峻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吓倒。三是要掌握斗争方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能简单粗暴,要掌握斗争的方法,提升斗争的艺术。领导干部要懂网用网,运用“网言网语”反击、批驳网络上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既要运用包括法律、行政、经济等意识形态斗争的传统手段,又要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在信息提供、信息控制、资讯评价等手段上发挥切实有效的影响力,从而达到传播主张、体现意志、争取认同、营造氛围、引导群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总之,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只有经过政治生活的锤炼、政治能力的训练、政治实践的历练、政治斗争的淬炼,才能获得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政治能力,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先锋表率。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博

标签:;  ;  ;  ;  ;  ;  ;  ;  ;  ;  ;  

孙昭:领导干部要持之以恒提高政治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