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照度论文_秦德昌,庆宏,钟瑞芬,韩欣,姜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辐射照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照度,紫外线,黑体,光谱,照度计,不确定,高温。

辐射照度论文文献综述

秦德昌,庆宏,钟瑞芬,韩欣,姜涛[1](2019)在《医院在用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分布状况及衰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我院各病区在用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分布状况及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随时间衰减规律。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使用紫外线辐照计对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进行检测。在我院各病区随机抽样27个检测点进行检测,间隔3个月重复检测,记录并比较两次检测的辐射强度变化。对新购置的4支国产紫外线杀菌灯每隔48 h检测其辐射照度,连续监测1000 h,记录其辐照强度对时间的变化数据。结果我院在用紫外线杀菌灯两次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2.96%和37.04%。新紫外线杀菌灯的辐照强度整体上随时间变化呈现逐渐衰弱的趋势。结论紫外线杀菌灯作为医疗机构普遍使用的物理杀菌方式,其辐射照度必须定期检测,以保证相应医疗区域的洁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12期)

代彩红,吴志峰,王彦飞,李玲[2](2019)在《200~400 nm短波紫外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短波紫外光谱辐射照度测量能力缺失的问题,基于高温黑体辐射源, 2017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自主研制了200~400 nm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组建氘灯副基准灯组,实现基准量值的独立复现、保存和传递。在国内形成了以氘灯为传递标准的光谱辐射照度计量基标准和量传体系,为各应用领域提供最高溯源标准。针对基准系统中温度测量、带宽、信噪比、荧光等主要误差源,逐一突破关键测量技术,提升基准的测量准确度:将高温黑体的温度测量直接溯源至铂-碳Pt-C和铼-碳Re-C固定点黑体,采用钨碳-碳WC-C高温共晶点测温技术进行验证,在3 021 K固定点与俄罗斯计量院VNIIOFI的偏差仅0.07 K,将200 nm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0.2%;针对黑体和氘灯光谱形状显着差异导致的光谱带宽误差,提出基于微分求积的七点带宽修正法,在200 nm,误差减小0.86%;提出绝对和相对互补型测量原理,将200 nm的测量重复性误差减小约20倍;采用选择性滤波技术,成功消除系统内荧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 021 K时黑体温度的测量不确定0.64 K,腔底不均匀性小于0.17 K,测量期间黑体温度漂移小于0.2 K,双光栅单色仪的波长误差不超过±0.01 nm。氘灯副基准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200~250 nm,U_(rel)=4.0%~1.3%; 250~330 nm,U_(rel)=1.3%~1.2%; 330~400 nm,U_(rel)=1.2%~1.9%,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填补了200~400 nm基于氘灯的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的空白,使我国具备能力参加国际计量局组织的CCPR-K1.b国际关键比对,与传统以卤钨灯为传递标准的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实现了有效衔接。在250~400 nm重合波段,两种传递标准量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39%,在声称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8期)

李林蔚,陈雨嫣,李开龙,陈金培,张泽桂[3](2018)在《不同型号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紫外线杀菌是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杀菌方式之一。本文对医用式、悬挂式、便携式和直立式4种不同类型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试验测试,测试时将被测试灯放置在7 m×3. 9 m×2. 6 m的实验房间,采用紫外辐射照度计(U-20)测量其紫外线辐射照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医用式紫外杀菌灯在有效杀菌范围6 m~2内的平均强度为199μW/cm~2;壁挂式紫外杀菌灯有效杀菌范围为靠近其前方50 cm内,平均强度为115μW/cm~2;直立式杀菌灯紫外线强度以灯为中心呈圆状向四周辐射,在半径50 cm范围内平均强度为138. 9μW/cm~2;而便携式杀菌灯在其前方50 cm内有较高紫外线强度值。经测试表明辐射照度随着距光源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并且辐射照度降低后所对应的有效杀菌范围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照明电器》期刊2018年11期)

田春梅,张要锋,杨浩,郭兰君,李德保[4](2018)在《不同紫外线辐照仪对相同紫外线灯辐射照度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不同紫外线辐照仪对相同紫外线灯辐射照度进行监测,分析其存在误差,为医疗单位科学的消毒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个医疗单位的紫外线辐照仪,分为A、B、C、D组,对某院8个科室25个移动式紫外线灯50根灯管进行辐照度监测,紫外线灯上管采用垂直中间与外端,下管采用水平中间与外端监测,依据GB19258-2012、WS/T367-2012判断紫外线灯的辐照度,采用SPSS18.0进行描述分析。结果A、B、C、D个检测仪器对50个紫外线的检测结果,存在组间差异(F=247.104,P=0.00),其中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与D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种仪器对紫外线灯的中间检测结果与末端检测结果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紫外线辐照仪未进行常规监测与监测人员未按规范要求正确监测是造成本次紫外线灯监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提示基层医疗单位应重视紫外线灯的管理,监督与购入科室应严格把关,严格按规范要求并定期校验及监测,以保证监测效果,为医疗单位提供合格的监测数据,保证消毒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陈钰[5](2018)在《周围环境反射造成紫外线辐射照度测量误差的测量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测量直线型紫外线灯附近辐射照度时,周围环境会对接收到的紫外线进行反射。测量探头接收到的紫外线包括直接来自紫外线灯和反射的两部分紫外线。在考察紫外线灯的紫外线输出量时,反射的紫外线是测量误差,受周围环境控制。提出了一种测量反射强度的方法:用一块阻光挡板置于紫外线灯管和测量探头之间,可以得到该测量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反射所造成的辐射照度增大值。再经计算可得不受环境反射因素影响的辐射照度值。其中阻光挡板的尺寸受紫外线灯管直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测量环境条件下,反射所造成的辐射照度值为2.7 u W/cm2,误差为1.57%。测量时,阻光挡板应置于距灯表面0.12-0.6D的距离范围内(D为测量探头到灯表面的距离)。(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8年02期)

张璐,张鹏,胡秀清,陈林,王阳[6](2017)在《月球辐射照度模型比对及地基对月观测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月球是除太阳外对地张角最大的天体,反射率稳定性为10–8每年,适合用于遥感卫星的辐射定标、夜间地基大气遥感和夜间卫星遥感,但月球辐射照度模型的精度束缚了上述应用的发展。为检验现有ROLO(RObotic Lunar Observatory)和MT2009(Miller-Turner 2009)地基整盘月球辐射照度模型的精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在云南丽江组织了3个月的地基对月观测,使用高光谱月球成像光谱仪获取了399.00—1060.00 nm连续光谱的月球辐射照度。基于整盘月球辐射照度模型,利用丽江地基对月观测试验资料,对比模型与模型、模型与丽江地基观测月球辐射照度。结果表明:(1)MT2009与ROLO模型在短波红外谱段的差异明显大于可见光谱段;(2)地基观测高光谱月球辐射照度结果与ROLO模型更接近,但是可见光波段比ROLO模型辐射照度平均小5.86%左右。为探究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对结果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今后月球辐射模型的改进和夜间微光遥感研究提供经验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代彩红[7](2016)在《JJG879-2015《紫外辐射照度计检定规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制定背景JJG879-2002《紫外辐射照度计检定规程》(以下简称"旧规程")自2002年4月15日发布至今已14年。近年来,紫外辐射照度计在无损检测、光刻、消毒、固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不同仪器的性能指标差异较大,测量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日益凸显。旧规程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检定方法已不能满足科技(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16年09期)

廖小华[8](2016)在《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中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装置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紫外辐射照度计的测量校准工作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新的标准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代彩红,吴志峰,王彦飞,林延东,Boris,Khlevnoy[9](2016)在《NIM和VNIIOFI光谱辐射照度双边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采用新研制的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与全俄光物理测量研究院(VNIIOFI)进行了光谱辐射照度双边比对。比对的波长范围为250~2 500 nmn,NIM和VNIIOFI的光谱辐射照度测量均基于高温黑体辐射源BB3500M,采用高温计测量黑体的温度,溯源至Pt-C和Re-C固定点黑体,并采用WC-C固定点黑体进行了验证,双方在3021 K的温度一致性优于70 mK。光谱辐射照度双边比对结果表明:44个比对波长点的光谱辐射照度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45%。除2000 nm波长点的相对偏差为1.1%外,在全波段范围内量值的一致性优于0.90%,均在声称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廖小华[10](2016)在《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中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装置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紫外辐射照度计的测量校准工作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新的标准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辐射照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我国短波紫外光谱辐射照度测量能力缺失的问题,基于高温黑体辐射源, 2017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自主研制了200~400 nm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组建氘灯副基准灯组,实现基准量值的独立复现、保存和传递。在国内形成了以氘灯为传递标准的光谱辐射照度计量基标准和量传体系,为各应用领域提供最高溯源标准。针对基准系统中温度测量、带宽、信噪比、荧光等主要误差源,逐一突破关键测量技术,提升基准的测量准确度:将高温黑体的温度测量直接溯源至铂-碳Pt-C和铼-碳Re-C固定点黑体,采用钨碳-碳WC-C高温共晶点测温技术进行验证,在3 021 K固定点与俄罗斯计量院VNIIOFI的偏差仅0.07 K,将200 nm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0.2%;针对黑体和氘灯光谱形状显着差异导致的光谱带宽误差,提出基于微分求积的七点带宽修正法,在200 nm,误差减小0.86%;提出绝对和相对互补型测量原理,将200 nm的测量重复性误差减小约20倍;采用选择性滤波技术,成功消除系统内荧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 021 K时黑体温度的测量不确定0.64 K,腔底不均匀性小于0.17 K,测量期间黑体温度漂移小于0.2 K,双光栅单色仪的波长误差不超过±0.01 nm。氘灯副基准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200~250 nm,U_(rel)=4.0%~1.3%; 250~330 nm,U_(rel)=1.3%~1.2%; 330~400 nm,U_(rel)=1.2%~1.9%,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填补了200~400 nm基于氘灯的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的空白,使我国具备能力参加国际计量局组织的CCPR-K1.b国际关键比对,与传统以卤钨灯为传递标准的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实现了有效衔接。在250~400 nm重合波段,两种传递标准量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39%,在声称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辐射照度论文参考文献

[1].秦德昌,庆宏,钟瑞芬,韩欣,姜涛.医院在用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分布状况及衰减规律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

[2].代彩红,吴志峰,王彦飞,李玲.200~400nm短波紫外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李林蔚,陈雨嫣,李开龙,陈金培,张泽桂.不同型号紫外线杀菌灯辐射照度测试与分析[J].中国照明电器.2018

[4].田春梅,张要锋,杨浩,郭兰君,李德保.不同紫外线辐照仪对相同紫外线灯辐射照度监测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

[5].陈钰.周围环境反射造成紫外线辐射照度测量误差的测量与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

[6].张璐,张鹏,胡秀清,陈林,王阳.月球辐射照度模型比对及地基对月观测验证[J].遥感学报.2017

[7].代彩红.JJG879-2015《紫外辐射照度计检定规程》解读[J].中国计量.2016

[8].廖小华.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6

[9].代彩红,吴志峰,王彦飞,林延东,Boris,Khlevnoy.NIM和VNIIOFI光谱辐射照度双边比对[J].计量学报.2016

[10].廖小华.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分析[J].机电技术.2016

论文知识图

非均匀光场系统平面分布光学系统轴上点的照度(本图来自唐军武[69]典型岩石数据采集山体后墙温室日平均天空综合辐射图3月19日室内不同点处太阳辐射照度

标签:;  ;  ;  ;  ;  ;  ;  

辐射照度论文_秦德昌,庆宏,钟瑞芬,韩欣,姜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