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论文_记者,肖洋桂,通讯员,赵侗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锂离子电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常德,包覆,聚乙烯醇,材料,神经网络。

锂离子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肖洋桂,通讯员,赵侗芳[1](2020)在《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日报2019年12月31日讯( 记者 肖洋桂 通讯员 赵侗芳)今天上午,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一期工程从开工建设到投产,历时9个月。据悉,这一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20-01-01)

齐新,陈翔,彭思侃,王继贤,王楠[2](2019)在《MXenes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富有前途的能源储存器件,寻找高性能锂电池新材料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MXenes材料是一种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二维纳米材料的统称,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好、储锂容量较高、循环和倍率性能优异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光明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本文对MXenes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研究中的重大突破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储锂机理,归纳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具体应用及机制,分析了当前存在问题。综述指出MXenes材料研究,应利用其自身亲水性和导电性优势,在复合电极材料、自支撑电极材料等方面重点部署,为高性能锂子电池关键技术带来突破。(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文亚,黄学杰,朱春丽[3](2019)在《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全链条式创新的模式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锂离子电池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链条创新经历基础研究到最终产业化,周期长,涉及核心关键技术多,是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要实现全链条周期的穿越,以及从学术界到产业界的跨越,涉及科技、市场、评价、人才等众多要素,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挑战的过程,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究以及产业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过去40余年中,围绕锂离子电池领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对全链条创新所需的生态和条件积累了一些初步认识。文章通过对该过程的梳理与分析,对新时期科研机构探索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2期)

张欢欢[4](2019)在《美国科学家研发出光辅助锂离子电池充电技术,可使充电时间缩短两倍》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官网2019年10月30日消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研发出光辅助锂离子电池充电技术,可使充电时间缩短两倍。该技术在充电时用光照射电池阴极,阴极材料Li Mn2O4吸收光子后,其中的Mn元素会从叁价态激发为四价态,以此加快锂离子从阴极喷射出来的速度,进而提升充电速度。测试显示,光照后电池充(本文来源于《科技中国》期刊2019年12期)

李占英,时应虎,张海传,孙静雯[5](2019)在《基于RBF-BSA的锂离子电池SOC混合估算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预测精度,提出利用回溯搜索算法(BSA)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输出权值与阈值的混合算法.通过对锂电池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并寻找最佳的目标权值和阈值降低预测误差,提高了RBF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搭建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实验平台获取数据并对网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算法相比标准RBF网络算法具有更好的SOC预测精度,并将网络输出预测误差降低到2%以内,符合锂电池荷电状态估算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王江艳,唐红杰,王丹[6](2019)在《多壳层Cr_2O_3空心球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硬模板方法,以碳微球为模板,通过调控铬盐前驱体在模板上的吸附时间以及碳球模板的尺寸,来控制铬金属前驱体在碳球模板上的吸附量及嵌入深度,煅烧制备得到单、双、叁、四以及五壳层Cr_2O_3空心球.合成的多壳层Cr_2O_3空心球尺寸均匀、纯度高、结晶性好.将Cr_2O_3多壳层空心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对于Cr_2O_3纳米颗粒其电池性能取得了显着的提升,具体表现在比容量更高,循环稳定性更好,且大电流放电能力更出色.其优异的性能主要得益于多壳层空心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短的离子/电子传输距离,且其内部空腔能起到缓冲由于锂离子反复嵌入引起的结构应力以及电极体积膨胀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四壳层Cr_2O_3空心球由于具有最佳的空腔体积占有率,其锂电性能最为突出,在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高达1031.2 mAh/g,是目前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3倍,有望用作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李宇杰,刘勇,赵奇志,郑春满[7](2019)在《石墨负极表面聚合物功能保护膜对锂离子电池存储寿命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均匀包覆的石墨并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以LiNi_(0. 8)Co_(0. 15)Al_(0. 05)O_2(NCA)为正极材料、PVA包覆石墨为负极材料组装成软包电池和钢壳电池,研究了PVA功能保护膜对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存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储过程中PVA功能保护膜可以有效抑制电解液和石墨内嵌锂反应的发生,延长电池的存储寿命.(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小娟,凌雨轩,成江涛,邹镇远,袁祥[8](2019)在《废旧钴酸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钴、锂的回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大等问题,对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钴、锂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废旧电池在NaCl溶液中预放电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对比分析了正极材料与集流体分离的叁种方法,优化出酸浸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探索出了钴、锂沉淀的条件.结果显示,废旧电池在1.5 mol/L的NaCl溶液中放电5 h后可降电池电压至安全值;酸浸的最优的工艺参数为C(H~+)=3.5 mol/L,C(Na_2S_2O_3)=0.25 mol/L,T=90℃,Time=2.3 h,浸出率可达到了99.5%;采用NaOH溶液将pH调至8.5左右可以将钴离子完全沉淀,得到Co(OH)_2沉淀物;采用NaOH溶液调节pH>12,再加入适量的Na_2CO_3沉淀锂,锂回收率为73%.(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范文杰,薛鹏程,王根伟,王彬[9](2019)在《压缩载荷作用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制约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圆柱形18650动力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径向和轴向对不同荷电状态的单体电池进行压缩加载实验,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载荷作用过程中的力学响应、电压变化、温度变化以及失效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荷电状态、加载速度以及加载方向的不同都会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电池在发生较大变形时会出现电解液泄漏和瞬间短路现象,短路后电池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会急剧升高。在径向压缩实验中,当荷电状态较高、加载速度较快时,电池在发生变形后会出现爆炸喷火等剧烈的热失控现象。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的机械完整性对汽车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廉鹏飞,张辉,祝伟明,莫艳图,蒋坤[10](2019)在《一种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的失效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的失效定位进行了研究。某单机在测试时由于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失效,导致所采集的电压数据间歇异常跳变。经一致性分析,发现失效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老炼后的转换功耗和回读功耗与同批次芯片相比异常增加。通过微光分析和版图对比,发现失效芯片中菊花链电流比较器的NMOS管存在漏电缺陷。对比较器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分析了SCLK接口和CNVST接口的翻转阈值与功耗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确认了芯片失效是由于NMOS管漏电所导致,且通过电老炼可以暴露NMOS管的漏电缺陷。最后,针对器件功耗变化量与内部NMOS管漏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和计算,定量验证了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老炼后功耗的增加是由于比较器NMOS管漏电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锂离子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富有前途的能源储存器件,寻找高性能锂电池新材料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MXenes材料是一种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二维纳米材料的统称,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好、储锂容量较高、循环和倍率性能优异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光明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本文对MXenes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研究中的重大突破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储锂机理,归纳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具体应用及机制,分析了当前存在问题。综述指出MXenes材料研究,应利用其自身亲水性和导电性优势,在复合电极材料、自支撑电极材料等方面重点部署,为高性能锂子电池关键技术带来突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锂离子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肖洋桂,通讯员,赵侗芳.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湖南日报.2020

[2].齐新,陈翔,彭思侃,王继贤,王楠.MXenes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19

[3].文亚,黄学杰,朱春丽.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全链条式创新的模式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锂离子电池研究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4].张欢欢.美国科学家研发出光辅助锂离子电池充电技术,可使充电时间缩短两倍[J].科技中国.2019

[5].李占英,时应虎,张海传,孙静雯.基于RBF-BSA的锂离子电池SOC混合估算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王江艳,唐红杰,王丹.多壳层Cr_2O_3空心球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J].科学通报.2019

[7].李宇杰,刘勇,赵奇志,郑春满.石墨负极表面聚合物功能保护膜对锂离子电池存储寿命的提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8].刘小娟,凌雨轩,成江涛,邹镇远,袁祥.废旧钴酸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钴、锂的回收工艺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范文杰,薛鹏程,王根伟,王彬.压缩载荷作用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J].高压物理学报.2019

[10].廉鹏飞,张辉,祝伟明,莫艳图,蒋坤.一种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的失效定位[J].半导体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电动汽车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电池的要求...(a)软炭和(b)硬炭结构示意图(a)马铃薯淀粉,(b)稳定化样品和(c)炭...与首次充放电(a)和循环容量...设计早期静电纺丝装置示意图锂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电位-比容量图

标签:;  ;  ;  ;  ;  ;  ;  

锂离子电池论文_记者,肖洋桂,通讯员,赵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