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门槛值论文_葛敬冉

导读:本文包含了疲劳门槛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疲劳,门槛,裂纹,缺口,静力,气团,球墨铸铁。

疲劳门槛值论文文献综述

葛敬冉[1](2011)在《基于无位错区的疲劳裂纹扩展和疲劳门槛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程安全设计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门槛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建立了很多疲劳裂纹扩展的机制来解释裂纹扩展,这些模型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材料的屈服应力,也没有考虑材料的循环塑性变形行为。本论文把断裂物理和断裂力学联系起来,考虑材料的循环变形行为的作用,研究了在微观机制上预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疲劳门槛值的的物理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疲劳裂纹扩展的微观物理机制模型。本文把断裂物理和断裂力学联系起来,考虑材料的循环变形行为的作用,认为裂纹尖端材料的逐渐劣化是循环塑性变形的结果,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内聚区的J积分来表征裂纹尖端的疲劳损伤量。循环载荷使得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循环硬化/软化,这使无位错区的应力和裂纹尖端区域的J积分的值升高,从而有可能导致开裂。因为循环变形行为可能达到一个饱和状态,在给定的载荷下,疲劳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可以建立,因此可以计算疲劳裂纹扩展的速率和门槛值。(2).研究了等幅应力和过载作用下,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与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预测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的无位错区模型,利用Fortran95语言编程实现了模型,模拟了等幅应力和拉伸过载应力下的7075-T6和2024-T3两种铝合金材料的疲劳裂纹的扩展的c曲线。并把无位错区模型模拟结果与这些着名的模型FASTRAN、AFGROW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无位错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拟合结果说明了无位错区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应力比、过载率等因素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力比、过载率对疲劳裂纹扩展影响很大,应力比大疲劳裂纹扩展加快,过载率越大,疲劳裂纹扩展的迟滞作用越大。(3).研究了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与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预测疲劳门槛值的无位错区模型,利用Fortran95语言编程实现了模型,模拟了7075-T6和2024-T3两种铝合金材料的门槛值。并把无位错区模型预测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说明,无位错区可以预测疲劳门槛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裂纹的长度、应力比、硬化量、硬化速率等因素对疲劳门槛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裂纹的长度对疲劳门槛值的影响不大,硬化速率对门槛值没有影响,应力比、硬化量等对疲劳槛值的影响很大,应力比越大,门槛值越小,硬化量越大,门槛值越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钱士强[2](2007)在《35CrMo钢复合型裂纹的疲劳门槛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35CrMo钢试样在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态的复合型裂纹疲劳门槛值。采用对称四点弯曲测定Ⅰ型、反对称四点弯曲测定Ⅰ+Ⅱ型、斜裂纹对称四点弯曲测定Ⅰ+Ⅲ型裂纹的疲劳门槛值。试验结果表明:35CrMo钢各种回火组织的Ⅰ+Ⅱ和Ⅰ+Ⅲ型疲劳门槛值均低于相应的Ⅰ型疲劳门槛值。Ⅰ型尖裂纹的疲劳门槛值比钝裂纹的低。但Ⅰ+Ⅲ复合型尖裂纹的疲劳门槛值比钝裂纹的高。35CrMo钢疲劳门槛值随回火温度升高出现峰值。Ⅰ型和Ⅰ+Ⅲ型在400℃回火态最高,Ⅰ+Ⅱ型在550℃回火态最高。疲劳门槛值既受强度制约也与塑性有关,对应强度升高的速率与塑性变形两个因素配合适宜时出现峰值。(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07年24期)

徐颖强,吕胜利,李尊朝,吕国志[3](2002)在《基于安定理论的微小裂纹疲劳门槛值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弹塑性有限元法 ,利用 Melan的安定理论 ,分析了单缺口试件 ,在含有与试件材料晶粒尺寸相当的微小裂纹下的疲劳门槛值。通过对航空齿轮材料试件进行算例分析 ,其结果与相应实验结论比较吻合 ,并且表明 :利用静力安定法所研究微小裂纹疲劳门槛值 ,预测航空齿轮的寿命是较安全的。(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2年S1期)

丁传富,于辉,吴学仁[4](2000)在《LY12CZ铝合金的疲劳门槛值及宽范围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降载、升载和恒幅试验程序测定了LY12CZ铝合金板材在叁种应力比 (R =0 . 5,0和 - 1)下的疲劳门槛值及宽范围的裂纹扩展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叁种应力比的da/dN ΔK曲线上所出现的相同转变点与微观扩展机制、裂纹表面的形貌和材料本身特性有关 ;裂纹闭合效应是引起应力比相关性的重要机制 ;用裂纹闭合模型计算的裂纹张开应力相当好地关联了在宽范围速率 (da/dN =10 8~ 10 2 mm/cycle)内的叁种应力比的da/dN与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eff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王玮祎[5](1998)在《40CrNiM_0钢的疲劳门槛值与热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40CrNiM_0.钢材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疲劳门槛值上△K_th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采用870℃油淬,650℃回火工艺,其门槛值最高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骆竞晞,仝明信[6](1996)在《20CrMo钢中的Cottrell气团及其对初始屈服抗力和疲劳门槛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CrMo钢淬火后,在600,450和200℃回火,可以得到有上、下屈服点,没有上屈服点只有屈服平台及没有物理屈服现象等3种屈服曲线.本文通过对此3种材料施以不同预变形,研究了Cottrell气团对初始屈服抗力σ_0和疲劳门槛值△K_(th)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温回火状态下,没有物理屈服现象,仍然存在Cottrell气团,但间隙原子在位错上的钉扎作用比中、高温回火的要弱.在间隙原子脱钉及Cottrell气团消失的同时,σ_0和△K_(th)都大幅度下降.实验结果表明,△K_(th)和σ_0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1996年08期)

李年,杜百平[7](1996)在《周期预拉伸对叁相钢疲劳门槛值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周期预拉伸对M+A+F叁相钢的疲劳门槛值及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经试验和研究发现叁相钢周期预拉伸后门槛值有所下降;叁相钢低周疲劳后,第二阶段裂纹扩展速率有所降低,表现出较高的裂纹扩展阻力。(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1996年03期)

杨晓雷,曹卫杰,高桦[8](1995)在《42CrMo钢/3.5%NaCl腐蚀疲劳门槛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石油开采工程中常用材料42CrMo钢的实际应用环境,就环境介质3.5%NaCl加入对42CrMo钢的“门槛值△K_(th)~复合比K_Ⅱ/K_Ⅰ曲线”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并就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陈其善,陈翌庆,白嘉楠,朱启鑫[9](1995)在《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疲劳门槛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合理地控制孕育条件和冷却速度,获得了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而石墨大小、数量互异的铸态铁素体球铁试样,测定了它们的疲劳门槛值△K_(th).结合裂纹附近的金相组织分析发现:在球化良好的情况下,△K_(th)值有随单位面积石墨球数量N的减少而增大,或随平均石墨间距和平均石墨球径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通过简化的力学模型对这种有悖于一般强度变化规律的反常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解释。(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罗毅,刘文铤[10](1994)在《缺口疲劳门槛值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对常用高强材料30CrMnSiA的双边V型缺口疲劳门槛值进行的实验测量。通过测试结果分析,证实了对不同缺口半径的试样(ΔK1/基本一致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1994年03期)

疲劳门槛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35CrMo钢试样在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态的复合型裂纹疲劳门槛值。采用对称四点弯曲测定Ⅰ型、反对称四点弯曲测定Ⅰ+Ⅱ型、斜裂纹对称四点弯曲测定Ⅰ+Ⅲ型裂纹的疲劳门槛值。试验结果表明:35CrMo钢各种回火组织的Ⅰ+Ⅱ和Ⅰ+Ⅲ型疲劳门槛值均低于相应的Ⅰ型疲劳门槛值。Ⅰ型尖裂纹的疲劳门槛值比钝裂纹的低。但Ⅰ+Ⅲ复合型尖裂纹的疲劳门槛值比钝裂纹的高。35CrMo钢疲劳门槛值随回火温度升高出现峰值。Ⅰ型和Ⅰ+Ⅲ型在400℃回火态最高,Ⅰ+Ⅱ型在550℃回火态最高。疲劳门槛值既受强度制约也与塑性有关,对应强度升高的速率与塑性变形两个因素配合适宜时出现峰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疲劳门槛值论文参考文献

[1].葛敬冉.基于无位错区的疲劳裂纹扩展和疲劳门槛值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钱士强.35CrMo钢复合型裂纹的疲劳门槛值[J].热加工工艺.2007

[3].徐颖强,吕胜利,李尊朝,吕国志.基于安定理论的微小裂纹疲劳门槛值的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

[4].丁传富,于辉,吴学仁.LY12CZ铝合金的疲劳门槛值及宽范围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0

[5].王玮祎.40CrNiM_0钢的疲劳门槛值与热处理工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8

[6].骆竞晞,仝明信.20CrMo钢中的Cottrell气团及其对初始屈服抗力和疲劳门槛值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6

[7].李年,杜百平.周期预拉伸对叁相钢疲劳门槛值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6

[8].杨晓雷,曹卫杰,高桦.42CrMo钢/3.5%NaCl腐蚀疲劳门槛值的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5

[9].陈其善,陈翌庆,白嘉楠,朱启鑫.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疲劳门槛值[J].东南大学学报.1995

[10].罗毅,刘文铤.缺口疲劳门槛值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4

论文知识图

微裂纹扩展门槛值与缺陷大小的关系岛津液压伺服疲劳机Fig.5-5Theservo-...门槛值区与Paris区dal【I乃吞△兀和△...疲劳门槛值门槛值区与Paris区da/dN和△K及△Ke任关...4.8DA试验获取的da/cW-A尤数...

标签:;  ;  ;  ;  ;  ;  ;  

疲劳门槛值论文_葛敬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