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题材论文_刘戈

导读:本文包含了绘画题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题材,女性,王羲之,兰亭,兰亭集序,美术,佛教。

绘画题材论文文献综述

刘戈[1](2019)在《林良鹰题材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绘画史上画鹰者不计其数,具有革新性的当数明代林良,他在鹰题材的绘画上打破了"院体"程式化所带来的局限性,绘画中的用笔和构图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林良的生平与选择鹰题材的原因切入,深入分析林良鹰题材作品的笔墨与构图特色,以及对于后人在创作花鸟画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5期)

陈依依[2](2019)在《女性题材绘画的色彩语言探究——以提香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香作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色彩丰富而华丽,是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历史上最有表现力的色彩语言。而提香绘画塑造的众多形象里,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绘尤为精彩和成功,是本文笔者最为关注的。本文重点是通过分析他笔下女性题材绘画作品的总体色调、偏好色、情感性色彩、暗示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等实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2期)

高嘉璟[3](2019)在《揭开中国女性题材绘画的“面纱”——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性题材绘画始于东周,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已发展成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传统。而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女性题材绘画常被当作仕女画来看待,它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常常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文章旨在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美术史系教授巫鸿于2019年1月出版的新着《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该书运用了"空间"这一宏观方法论,突破了传统仕女画研究以人物风格和形象为基本线索的藩篱,把女性形象还原到整体绘画空间和建筑空间之中,进而探索它们与其他视觉元素之间的互动,并思考这些作品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11期)

王鸿敏[4](2019)在《草原文化元素在风景题材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内蒙古草原题材艺术创作搭建于草原文化之下,并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地处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原历久沧桑,它见证了北方草原各游牧民族的兴衰与更迭。蒙古族作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后继者,它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当今内蒙古草原题材艺术创作中,处处浸染着草原文化的内生元素。古老的北方草原沉积着厚重的草原文化,作为被表现的自然物象,(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11期)

张建淳[5](2019)在《现实主义美术的坚守者——孙黎的乡土题材绘画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华民族振兴大业绕不开的话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与之相应,文艺界也十分重视发掘、表现农村题材,农村题材甚至一度成为文艺界很重要的政治宣传任务。200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史无先例的以"农民、农民"为主题的大型画展,此次画展再次让农村题材的作品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孙黎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最初从事版画创作,最近二十多年以油画创作为主,同时也从事水彩画创作。在孙黎的绘画创作当中,农村题材占据了重要位置。孙黎的童年是在河南农村度过的,农民在田间地头里翻田、锄地、割草、拾穗的劳作景象对他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是他最津津乐道的事。他常说:"绘画是一种手段,每个画种有各自的表达语言。不管是什么画种,从本质上讲都必须要表达人的感情、审美,它们都必须体(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11期)

邹青宸[6](2019)在《历尽沧桑不改容——谈钱松喦松树题材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钱松喦是20世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画画家之一,他的作品苍劲雄浑、遒劲古拙。钱松嵒擅长画松树,他以松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打破了山水、花鸟之间的界限,一树成图,浑厚稳健,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形成了独特的"钱家松"图式。钱松嵒在松树题材绘画中对于笔墨的考量、构图的探索、题画诗的运用以及意境的提升,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高艳[7](2019)在《雅俗世界:“兰亭雅集”题材绘画艺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兰亭雅集"题材的绘画图式呈现出"雅""俗"两个世界并置的特征,即以王羲之、兰亭为中心的"雅"之世界与众人、曲水流觞为中心的"俗"之世界共存于同一画面的图式特征。元代赵孟俯和明代文徵明的《兰亭图》在沿用宋人图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并赋予各自不同的寓意。本文从兰亭雅集内涵及其绘画作品、兰亭集会中的"雅俗世界"、赵孟俯的兰亭和文徵明的兰亭四部分对该题材绘画艺术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爱尚美术》期刊2019年06期)

上海,邵捷[8](2019)在《奇崛之中是狂禅 金农的佛教题材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扬州八怪"中,金农书画以奇崛的个人面貌为人所知,艺术成就也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金农晚年转画佛教题材绘画,而且态度虔诚无比,这与他特立独行的狂傲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以传世几件金农佛像画为例,分析金农创作佛像背后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9年11期)

袁媛[9](2019)在《虚谷松鼠题材绘画作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谷是晚清海上画派的代表,书画作品题材广泛,人物肖像、花卉蔬果、禽鱼鸟兽、书法等应有尽有,其在晚年松鼠绘画中流露出与世无争、空灵稚拙、清虚冷逸之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文解读虚谷在创作时的情怀和态度,寻找虚谷松鼠题材作品的创作根源,研究虚谷晚年艺术成就较高的松鼠题材作品。(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郝丽欣[10](2019)在《清供题材绘画对当代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花鸟画中的清供题材发展渊远,追溯清供题材可以管窥传统花鸟画的美学思想和时代风貌,继而重新审视当代花鸟画的艺术创作。文章从清供题材的概念阐述、产生渊源、品类划分出发,从清供题材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的表现、清供题材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区别、当代花鸟画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叁个方面,论述了清供题材对当代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绘画题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香作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色彩丰富而华丽,是西方古典主义油画历史上最有表现力的色彩语言。而提香绘画塑造的众多形象里,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绘尤为精彩和成功,是本文笔者最为关注的。本文重点是通过分析他笔下女性题材绘画作品的总体色调、偏好色、情感性色彩、暗示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等实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绘画题材论文参考文献

[1].刘戈.林良鹰题材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J].艺术品鉴.2019

[2].陈依依.女性题材绘画的色彩语言探究——以提香作品为例[J].明日风尚.2019

[3].高嘉璟.揭开中国女性题材绘画的“面纱”——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J].美与时代(中).2019

[4].王鸿敏.草原文化元素在风景题材绘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观察.2019

[5].张建淳.现实主义美术的坚守者——孙黎的乡土题材绘画创作[J].美术观察.2019

[6].邹青宸.历尽沧桑不改容——谈钱松喦松树题材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9

[7].高艳.雅俗世界:“兰亭雅集”题材绘画艺术分析[J].爱尚美术.2019

[8].上海,邵捷.奇崛之中是狂禅金农的佛教题材绘画[J].收藏.2019

[9].袁媛.虚谷松鼠题材绘画作品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

[10].郝丽欣.清供题材绘画对当代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影响研究[J].艺术教育.2019

论文知识图

—3主体的认知过程图表分析图,作者自绘、《基督下葬》,J.蓬托尔莫,木板油...、《在十字架》,保罗·鲁本斯,木板油...1-1《葡萄牙海岸沿岸》1540在...历代女才人绘画题材分布运河区经典绘画题材

标签:;  ;  ;  ;  ;  ;  ;  

绘画题材论文_刘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