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仙:善、幸福与德性——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论文

陈秋仙:善、幸福与德性——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论文

【摘 要】作为道德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代伦理学术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亚里士多德。文章主要以“Nicago Marco's Ethics”为例,试图理清亚里士多德关于善,幸福和美德及其关系的概念。进而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德福的关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善;幸福;德性;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一、善与幸福

在Nicomachean Ethics 的开篇中,亚里士多德谈到了“善良”的概念。他写道:“每一种技能和研究,以同样的方式,每一次人类的实践和选择都是为了一些好的目的。所以有些人说一切都是出于好的目的。”[1]这里的善是作为目的,指人们的种种活动是为了达到善,而不是指把善当作工具意义而论。此外,善是多样的和具体的,某些活动指向某种善。不同的活动、技艺和科学有着不同的目的。当然,这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前提的,世界上所有理性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目的。具体的善即善事物,医疗技能是为了健康,策略是为了胜利,建造是为了房子,人是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而他的善良在于完善这种活动。但是,我们知道,一种活动可能存在着多种目的,多种善。各种各样的善,都可被评分,亚里士多德将善分成了三个层次:那些因他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是最低级的善;因为自己和他物而值得渴望的东西是第二层次的善;最高水平的善良是因为自己而值得渴望的东西,与他物无关。在一个人的一生里面,每个人的实践活动都处于不同阶段,为了不同的利益,但最终的目标是要幸福。幸福是自给自足,是最高利益,也是所有活动的最终目标。政治学就是一门研究城邦的最高善活动,它专注于让公民成为德性的人,能拥有高贵的品和高尚的情操

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给出了目的论和完美理论的答案。他将幸福定义为“一种充满美德的灵魂的实现”[1]。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尽管具体形式不同,但一切都是以某种善为目的:有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善;有作为工具的善和内在的善之分;不一而足。而且他还断言:在许多目的中,一定存在着最高善或至善的目的。那么,最高善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从两个方面给出了答案:其一,从与最高善相应的学科或技艺看,“它是最权威的科学或最大的技艺的对象……既然政治学使其他科学为自己服务……它的目的就包含着其他学科的目的。所以这种目的必定是属人的善。虽然这种善良与个人和城市国家的善良相同,但城市国家的善良是获得和维持的更重要,更完整的善。”[1]其二,从最高善的内容看,就其名称来说,大多数人有一致意见。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杰出人士,他们都会说这是幸福,并将其理解为美好或美好的生活。

因此,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幸福意味着繁荣或美好生活,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与别人的事物相比,幸福自护是最终被看作为这样一种事物。因为,我们永远只是因它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选择它。当然,荣誉,幸福,努力和各种美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它们……但是我们也为幸福之故而选择它们。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是为着这些事物或其他别的什么而追求幸福。

泰森接过纸条看了看,然后从裤袋里摸出了一只气体打火机,把纸条点燃了。一时间,我们三个人都没有说话,望着蓝莹莹的火苗无声地舔食着纸条,最后化作一缕灰烬飘然落下。

谈到如何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即幸福生活,政治生活和沉思生活。并指出幸福的获得是通过实践中的努力获得的,它是一种道德的活动,冥想活动是第一个美好的生活。快乐的人过着沉思的生活,而不是最受欢迎的快乐生活,公民集会或政治生活。因为“如果人可以获得的自足、闲暇、无劳顿以及享福祉的人的其他特性都可以在沉思之中找到,人的完满的幸福—就人可以享得一生而言,因为幸福之中不存在不完善的东西—就在于这种活动”[1]。

系统开展城市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即城市地质调查),把握城市地质环境状况与发展趋势,是保障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紧张的重要措施;是巩固土地资源、推进城乡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防护治理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保护地质环境资源和城市安全的一种合理手段。城市地质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预防、城市防震减灾、工程可行性研究、重大工程选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工程测量、投标等。本文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识别柳州市地层、古生物、岩石和构造特征,研究其属性、年龄、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以期提高地图的总体调查研究水平。

二、德性

幸福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的,道德在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定位、侧重,引发了由古至今的数次争论。作为伦理学的先驱,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被称作幸福主义,在他的论述中,德福之间虽然暗含冲突,但依旧呈现出古典式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今天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幸福是每个人都乐意追求的,但是又很难被定义清楚具体的东西。目前学术界对幸福这个概念的解释有许多种,在不同的场景和语境里,有不同的理解。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王海明对幸福做出的定义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认可,如下:“幸福有主客观之分,幸福的主观形式是快乐的心理体验;幸福的客观内容是满足生活的巨大需求,欲望和目的,以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美。”[2]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对幸福定义仍然基于亚里士多德。都是一种实现活动,前者更侧重于合乎德性,后者更强调心理感受。

道德美德不同于理性,理性主要是通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美德是通过习惯发展起来的,习惯的培养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需要足够多的行动重复和时间投入。德性是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德性的获得与知识的获得不同,知识是我们通过学习了之后再运用他们,而德性是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亚里士多德使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来定义美德。他把灵魂的状态分为三种:感情、能力与品质。德性既不是感情也不是能力,它以正确的方式表达感情。它只是一种品质,“如果所有事物的德性都是这样,那么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1]亚里士多德理解的品质意味着我们同这些感情的好或坏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的愤怒太强或太弱,我们与愤怒的感情关系不好;如果愤怒温和,我们与这种感情的关系很好。品质有三种:过度的品质、不及的品质和中间的品质。德性的原则就是适度,就是中道。也正如《中庸》所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中庸之道就是处理事情要符合适度原则,既不能矫枉过正,又不能好不作为,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正如周辅成先生所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中间”虽然具有和解与妥协的意义,但可被利用;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是为了更远的目标,坚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接近它,并且做到正确:如果射箭只是为了这个目的,也如天平两面取得双方的平衡。总而言之,这种中道是相对的中道,而非绝对的中间,它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和感情处理中要以公正的态度尽量适度。

三、德性与幸福的关系

既然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与灵魂和美德有关,那么我们就必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道德美德和理性美德。这样的划分与灵魂结构组成是有一定的关联度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分为两部分:理性与非理性。非理性不属于人的德性,这部分是人和动物普遍拥有的,是植物性的。非理性有欲望,完全受欲望驱使,会做不符合道德美德的事情,这个时候需要理性来对抗这种非理性的欲望,依据正当的理性成为一个有道德美德的人。理性正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和其他一切的,就是我们人类能够察觉和思考自己在做什么,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能力,去按照客观规律做事。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分为自然德性和完满德性两种形式。自然德性就是与生俱来的,而完满德性是与将自然德性结合理性,形成道德德性,或者说是伦理德性,在实践中进行刻意练习和培养,逐步发展成完全的德性。基于以上对完满德性的了解,这样我清晰地获知: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实践活动合乎德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然而幸福指数并不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泛滥,很多人内心世界极度空虚寂寞,精神世界的荒芜,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幸福是什么,到底如何去追求幸福,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有去论述这些问题。比如古希腊的梭伦、柏拉图,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孟子。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阐述的幸福论思想,对幸福的定义、幸福的层次、包含的部分以及相关关系进行了阐述,对当代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他强调的“幸福才是最高的善”、“幸福超越了理性和感性两维,建立在现实生活之上,因此幸福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同时,幸福又是没有条件的,是可自足的。可见,幸福与物质生活有关,也与精神层面紧密相关。一个历史人物的观点难免会局限在他所处的时代上,带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他论述幸福的实现既有条件也是可自足这一点时,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比如,他认为平民实现幸福是有条件的,而贵族实现幸福是可自足的。本人认为,实现幸福是不分阶级的。因此,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思想。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给学生办公软件的应用、网页制造等方面的计算机知识,还要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我们当前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无疑是他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最有效、最便利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之余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快速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这一途径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逐步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能逐步增强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亚里士多德,廖申柏译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王海明著,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子 思,篱子译著.中庸[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中图分类号】I27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9)02-0026-02

【作者简介】陈秋仙(1990-)女,湖北咸宁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 辑/李 勇

标签:;  ;  ;  ;  ;  ;  ;  

陈秋仙:善、幸福与德性——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