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附生苔论文_唐启明,程夏芳,韦玉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附生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附生,多样性,苔藓植物,物种,广西,自然保护区,喀斯特。

叶附生苔论文文献综述

唐启明,程夏芳,韦玉梅[1](2018)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日益恶化的喀斯特环境下叶附生苔类植物的分布状况,对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多样性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有叶附生苔类植物5科15属43种,其中,九洲疣鳞苔(Cololejeunea yakusimensis)、巴氏薄鳞苔(Leptolejeunea balansae)、斯氏唇鳞苔(Cheilolejeunea streimannii)、麦氏细鳞苔(Lejeunea micholitzii)、巨齿细鳞苔(L.kodamae)和纤细细鳞苔(L.exilis)为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热带性质和东亚分布特点。与邻近地区比较,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与贵州茂兰的亲缘关系和区系关系最紧密。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分布随海拔增加呈增加趋势。那坡老虎跳保护区、龙州和宁明弄岗保护区以及靖西龙邦镇风水林是叶附生苔类植物分布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建议应对这些地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进行优先保护。(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姜炎彬,邵小明[2](2016)在《叶附生苔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生态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附生苔植物(以下简称叶附生苔)是一类附生在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一般只出现在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苔类植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影响碳、氮、水循环,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破碎化反应敏感,可用作环境变化的指示植物。该文对叶附生苔的形态特性、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附主和生境的特性)等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叶附生苔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可能原因,即环境(空气湿度高、林冠层发育好、干扰少)和适应特征(无性繁殖、形体微小)的选择。根据全球叶附生苔研究进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开展的研究方向,如叶附生苔的形成原因、与附主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机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气候变化指示作用研究等,大尺度上的研究也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俞英[3](2013)在《叶附生苔类疣鳞苔属(Cololejeunea)的系统发育和性状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分子数据提供的丰富证据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苔藓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的了解,然而在当前的苔藓植物分类学中还是主要依靠形态性状来进行新物种的界定。越来越多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已表明在苔类植物支系中单独的形态证据已经不能够很好地用来揭示支系间的系统关系和界定物种。关于分子与形态数据之间的矛盾,系统和分类学家也提出了诸多的假设,例如形态性状的平行进化或者趋同进化和隐种的存在。特别是生长在极端环境中的植物支系,由于受到极端环境的稳定性选择压力,频繁地出现形态性状的异源同形或者隐种现象。疣鳞苔属植物是衍生苔类植物中的大属之一,偏好叶附生环境。由于疣鳞苔属植物体个体小,这意味着这类支系有限的形态空间及极端的生长环境,我们推测当前的疣鳞苔属植物的分类学采用形态物种的定义已不能真正揭示该属内的真正物种。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叁个途径来支持我们对于疣鳞苔属植物性状进化的假设。首先利用DNA序列建立可靠的疣鳞苔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树,在此基础上寻找早期认为具有分类学价值的形态性状的异源同型证据;其次推断疣鳞苔属植物的遗传分化和形态多样性的相关性;最后我们采用DNA分类学方法去比较建立在形态证据和建立在分子证据上的分类学对于物种界定的差异。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我们利用132个样本和叁个基因片段(rbcL, trnL-F, nrITS)首次建立疣鳞苔属及邻近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证据证实了内组群中共有叁大支系Colura, Myriocoleopsis和Cololejeunea。Myricoleopsis与疣鳞苔属的Cololejeunea minutissima形成了一个支持率高的支系。Aphanolejeunea和Chondriolejeunea被归入到Cololejeunea支系中。Cololejeunea angustiflora和Cololejeunea magnilobula形成的支系与由剩余疣鳞苔属植物组成的支系形成姐妹支系群。当前形态定义的亚属分类单元在系统树上出现双系或者多系起源。其中在31个含2个或者多个样本的形态物种中,有7个证实是非自然分类单位。研究结果证实了经常用于疣鳞苔属植物分类学的形态性状具有较高水平的异源同型或者趋同进化水平,而这些现象的存在正可以解释在该属植物形态分类学中存在的大量的争论。本次研究并没有在主要支系或者相关的跨州分布物种中找到早期地理隔离的证据,反而找到了近期远距离传播的证据。(2)我们在进行系统发育和形态距离矩阵的相关性分析中,形态距离矩阵主要采用了70个疣鳞苔属植物MTSs (Morphological-typological specie)和13个配子体及生活史相关的形态特征。而系统发育距离矩阵则建立在叁个基因片段(rbcL,trnL-F, nrITS)的和两种不同距离方法上:Patristic和Hamming。两类矩阵的Mantel测试结果显示疣鳞苔属的9个配子体的性状分化与遗传分化具有相关性,而生活史相关特征则可能由于性状频繁的趋同进化或者随机漂变导致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的丧失。推测疣鳞苔属植物的性状分化程度随性状和支系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不同支系选择形态性状进行分类学研究时需要更加谨慎。(3)我们采用了DNA分类学中的统计学物种界定标准,测量疣鳞苔属植物中单系群Cololejeunea lanciloba组群中的遗传差异,探索该组群内的隐种现象。我们采用了两个基因片段(trnL-F, nrITS)和62个样本。结果显示在C. lanciloba组群内的4个MTSs中检测到了13个具有显着遗传差异的分子分类单元,证实了该组群中隐种的存在。个别MTSs中样本不仅出现在多个支系中,而且个别支系中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型,说明了疣鳞苔属不同支系性状分化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或者可塑性。此项研究中我们比较了采用传统的支系起源判断物种的方法和P(AB)和P(BD)的物种界定的方法,证实了新引入的统计学物种界定标准在遗传差异的检测中更加敏感。这也是在苔藓植物支系中首次运用此类物种界定标准。该项研究同时也支持了Boykin "tip-to-root"的方法在植物物种界定中的可行性。总之,我们建立了可靠的疣鳞苔属植物及其相邻支系的系统发育关系,构建了该属植物的分类学框架,解决了几个长期困扰的属间和亚属分类学问题。通过构建疣鳞苔属系统发育树进而研究其性状进化,揭示了该属植物的性状进化存在频繁的异源同形现象。该现象可能是该类群受到叶附生环境的稳定选择压力及本身有限的发育选择而导致的。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可以用来解释只在部分的疣鳞苔属植物支系中检测到了形态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之间的相关性。隐种是疣鳞苔属植物分类学面临的一种重要挑战之一。为了鉴定某些形态相同但遗传早已分化的分类单元,我们引入了在其它生物支系的物种界定上已经取得成功的的P(AB)和P(RD)标准。此项对疣鳞苔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性状进化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衍生苔类植物的分类学特别是生活在极端环境的苔类植物的遗传和表型分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杨琳璐[4](2012)在《叶附生苔在热带雨林中生态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附生苔是热带、亚热带雨林林下层常见的苔类植物附生形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对叶附生苔类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其他附生形式苔藓种类的相关性、对氮沉降的响应以及叶附生苔在叶片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叶附生苔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共发现苔藓31科65属172种,其中叶附生苔43种。通过对苔藓植物的科、属组成成分分析,该地区的优势科属较为明显。对苔藓植物的不同附生类型统计分析,显示树生类型最多,但叶附生苔也占了一定比例(25%)。其中不同生境下苔藓的丰度有很大差异,且不同附生型苔藓的丰度有相似的分布方式。不同附生型苔藓间物种相似性比较显示叶附生苔的种类与树生苔藓种类的相似性要高于石生苔藓。(2)自然状态下,叶附生的氮含量较宿主叶片高(P=0.003),且有附生层的叶片与普通无附生叶片氮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各附生型苔藓的氮同位素含量明显负于其附生基质,且均为负值,显示氨态氮是尖峰岭地区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氮形态;不同附生类型苔藓之间的氮同位素值无显着差异。(3)氮同位素饲喂实验后,植物体内(叶附生和宿主植物)N含量将提高,有附生的叶片增加幅度更大(P=0.025&0.019)。有无附生叶片的δ15N值有显着差异(P=0.031),叶附生苔类群为宿主贡献了不同程度的氮源(7%-47%);自然状态和施N实验均显示叶附生苔对大气氮沉降敏感度高,所以叶附生苔将是监测热带雨林大气氮沉降的良好选择。(4)附着有叶附生苔的植物叶片凋落后,通过对凋落物初始状态及分解速率研究表明,叶附生存在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存在叶附生的叶片凋落物初始状态即与无附生凋落物有差异,如N、Ca、C/N及木质素的含量不同。叶附生的存在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分解速度存在显着影响,在分解初期加速了凋落物干重减少,但却不同程度延长了整个分解过程,总时间延迟至原有时间的1.04-1.36倍;多种(物种)叶片之间,叶附生对凋落物分解过程所造成的影响较物种所造成的差异更为显着。叶附生的存在还对各元素的释放/富集有着不同影响,加速N富集、降低了不同宿主叶片Na变化的差异,同时限制了 Cu的释放。(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邓佳佳[5](2009)在《贵州叶附生苔生态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平均海拔1 100m,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贵州物种的丰富性和区系的复杂多样,使得贵州植被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性质,并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孕育了丰富的叶附生苔种类。通过对贵州大学植物学标本馆馆藏干标本及采自贵州省各自然保护区、各县的标本(共计400余份,现存放于贵州大学植物学标本室<GACP>)的鉴定,现知贵州省境内有叶附生苔类植物7科17属70种,其中贵州新纪录种1种。根据吴征镒世界植物区域化分特点,贵州省叶附生苔区系可划分为9种,其中,泛热带成分以26.87的百分比独占鳌头,紧接着是东亚成分,占总数的25.37%,热带亚洲分布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分别是16.42%和13.43%。通过对叶附生苔的生态幅度及其群落结构的认识,及其对附主植物多样性进行分类及生活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进一步完善贵州省的苔藓植物本底资料。同时,为贵州省苔藓植物志的编写提供参考,对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资料做重要补充。2)叶附生苔更适宜于在光滑的叶面上生长,只有当生态环境很优越的条件下,一些生态幅较广的苔类(尖叶薄鳞苔、刺疣鳞苔等)才会生长在粗糙有毛的叶面上。3)叶附生苔对附生高度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满足光照、湿度、温度这叁个主要生态因素适宜,可以附生到几米高的叶面。4)一些附主植物本身也是附生植物,说明了贵州各保护区附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为研究叶附生苔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格局、养分与水分循环过程,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1-01)

师雪芹[6](2008)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发现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有叶附生苔类植物6科20属59种,并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类型和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Radula cavifolia和Radula gedena为海南苔类新记录.霸王岭的典型性叶附生苔类植物有37种,占总数的62.71%.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是最大的科,其中种数最多的是疣鳞苔属(Cololejeunea),共21种,占总种数的35.59%.该区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48种,处主导地位,占总种数的81.36%,东亚成分10种,占总种数的16.95%.(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南紫,朱瑞良[7](2007)在《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发现猫儿山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9种,其中16种为猫儿山首次发现,15种属于典型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细角管叶苔(Colura tenuicornis)和叶生角鳞苔(Drepanolejeunea foliicola)为广西苔类植物新记录.叶附生的管叶苔属(Colura)为广西新记录属.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为东亚成分(占36.84%),这反映了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显着的东亚特点.异胞扁萼苔为Radula gedenaGottsche ex Steph.的新拟名.(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翟德逞,王幼芳[8](2005)在《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考证,报道了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类型及区系组成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叶附生苔类植物43种,隶属于4科11属.热带种有25个,居主导地位,占其总种数的58.14%;东亚种共有14个,占其总种数的32.56%.保护区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可以分成3种类型:专性、兼性常见和兼性偶见,其中兼性常见类型种类占有绝对优势,共有26种,占其总种数的60.47%.并整理出了保护区内叶附生苔类植物的详细名录.(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5年09期)

季梦成,郑钢,谢云,吴和平,强胜[9](2005)在《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山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境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又一分布新记录点,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2种。其中,粗齿疣鳞苔Cololejeunea planissima为江西新记录,列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ata,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东亚细鳞苔Lejeunea catanduana和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是官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平叉苔Metzgeria conjugata为江西叶附生首次报道。统计显示东亚成分是构成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占41.7%。表2参22(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彭丹,刘胜祥,吴鹏程[10](2002)在《中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研究(八)——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叶附生苔类 ,共 3科 7属 7种 ,它们分布在 30°5′32″N,110°33′10″E,海拔10 0 0~ 110 0 m之间的河谷常绿阔叶林内。最常见的种为叶生针鳞苔 Rhaphidolejeunea foliicola和尖叶薄鳞苔L eptolejeunea elliptica。这是叶附生苔类在湖北省的首次发现 ,也是目前我国叶附生苔类分布最北的记录。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为它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2002年03期)

叶附生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叶附生苔植物(以下简称叶附生苔)是一类附生在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一般只出现在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苔类植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影响碳、氮、水循环,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破碎化反应敏感,可用作环境变化的指示植物。该文对叶附生苔的形态特性、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附主和生境的特性)等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叶附生苔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可能原因,即环境(空气湿度高、林冠层发育好、干扰少)和适应特征(无性繁殖、形体微小)的选择。根据全球叶附生苔研究进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开展的研究方向,如叶附生苔的形成原因、与附主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机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气候变化指示作用研究等,大尺度上的研究也值得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附生苔论文参考文献

[1].唐启明,程夏芳,韦玉梅.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8

[2].姜炎彬,邵小明.叶附生苔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生态成因[J].植物生态学报.2016

[3].俞英.叶附生苔类疣鳞苔属(Cololejeunea)的系统发育和性状进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杨琳璐.叶附生苔在热带雨林中生态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

[5].邓佳佳.贵州叶附生苔生态多样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

[6].师雪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南紫,朱瑞良.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翟德逞,王幼芳.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J].西北植物学报.2005

[9].季梦成,郑钢,谢云,吴和平,强胜.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

[10].彭丹,刘胜祥,吴鹏程.中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研究(八)——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

论文知识图

福建省叶附生苔分布3种类型的叶附生苔种数及百分比在西天目山叶附生苔分布点成为森...福建省叶附生苔分布猫儿山的叶附生苔各区系成分的...江西叶附生苔(■)分布示意图

标签:;  ;  ;  ;  ;  ;  ;  

叶附生苔论文_唐启明,程夏芳,韦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