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分布论文_张亚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生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生率,发生,传染病,防控,脂肪,叶斑病,藏族。

发生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光[1](2019)在《腹部脂肪分布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血脂及腹部脂肪分布情况并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GD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该院GDM患者107例和健康孕妇100名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血糖、血脂水平及腹部脂肪分布情况和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腹部脂肪分布于GDM发生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FPG、TC、TG水平以及HOMA-IR、VFT、SFT、VFT/SFT分别为(5.37±0.96)mmol/L、(6.24±1.27)mmol/L、(4.06±0.93)mmol/L、(3.06±0.73)、(16.95±2.07)mm、(12.38±2.61)mm、(1.37±0.19)%,均高于对照组水平,血清HbA1c水平为(5.79±1.43)%,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VFT均与FPG(r=0.473,0.035)、TG(r=0.396,P=0.045)及HOMA-IR(r=0.528,P=0.026)呈正相关性,与HbA1c(r=-0.506,P=0.031)呈负相关性,SFT、VFT/SFT与FPG(r=0.372、0.406,P=0.034、0.041)及HOMA-IR(r=0.364,P=0.034)呈正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 (OR=2.085,95%CI:1.149~3.784)、VFT (OR=2.155,95%CI:1.238~3.753)及VFT/SFT(OR=1.694,95%CI:1.042~2.754)为GDM发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常存在血糖、血脂及腹部脂肪分布异常,其中内脏脂肪分布与血糖和血脂水平均密切相关,是导致IR和GDM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张笛,刘齐月,陶磊,刘东,刘大伟[2](2019)在《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分布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黑龙江省保护地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用菌落生长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等地均有发生。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近圆形,菌落褐色,边缘颜色稍浅,气生菌丝发达,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呈褐色;用通用引物ITS1/ITS4和特异性引物CIR5/CIF5扩增,在GenBank上将测序结果进行比对,菌株与多主棒孢菌的序列同源性均达到了99%,因此鉴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 Wei.];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甘氨酸,最适pH值为6~8,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条件为55℃、5 min,分生孢子致死条件为55℃、10 min,最适合产孢的培养基为CMA (玉米粉培养基)。(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宋海天,蔡守平,何学友,韩国勇,詹祖仁[3](2019)在《油茶林中茶天牛幼虫的发生特点及空间分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天牛(Aeolesthes induta Newman)是我国油茶林的重要蛀干害虫,通过调查其幼虫的发生情况,分析该害虫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型,为预测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0年生油茶林茶天牛幼虫发生程度显着高于10年生油茶林(P<0.01),前者虫口密度为(0.11±0.01)头·株~(-1),是后者的1.94倍。茶天牛幼虫的发生受油茶主干分叉数的显着影响(P_1<0.001,P_2<0.01),两者之间的关系满足方程y=0.005 x~2-0.003 x+0.038(R~2=0.955);但与油茶植株地径、株高或各因素的互作均无显着的相关性。使用聚集度指标进行分析与检验,发现茶天牛幼虫在各样地都为均匀分布。此外,建立了理论抽样模型并提出了理论抽样数,研究结果能够为油茶林中茶天牛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徐元宁[4](2019)在《青海省梨茎蜂分布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梨茎蜂Janus piri Okanota et Muramatsu,又名梨枝茎蜂、梨梢茎蜂、梨茎锯蜂,俗称折捎虫、剪头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在西宁市郊、民和县、乐都县、循化县、尖扎县、贵德县等地区域发生,本文汇总分析了2001-2013年民和、贵德等主要果树种植县梨茎蜂的发生规律,并介绍了几种流行的梨茎蜂绿色防控方法。(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3期)

邓立庆,冯品,甘彦峰,谢林,李浪[5](2019)在《藏族人群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解剖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7例藏族患者,其中THA 70例,TKA 167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3、7、14 d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术中、术后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常规抗凝。统计分析术后DVT的发生率、类型及其解剖分布情况。[结果]术后下肢静脉DVT发生率THA组为15/70 (21.43%),包括1例中央型,14例周围型;TKA组为51/167 (30.54%),包括49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术后血栓:13例为孤立性,包括12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腓静脉血栓。TKA术后血栓:41例为孤立性(39例肌间静脉血栓、1例胫后静脉血栓、1例大隐静脉血栓);4例肌间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腓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腓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皮下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腓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腓静脉、胫后静脉及腘静脉血栓。TKA术后DVT的发生率高于THA, THA组以孤立性静脉血栓为主,TKA组更容易同时累及多支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症状性DVT和PE病例。[结论]藏族人群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偏高,两者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黄成丽[6](2019)在《东源县红火蚁的发生及分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东源县红火蚁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明确红火蚁在东源县的疫情发生与分布情况,2017年4月~2018年7月对东源县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类型的红火蚁发生率、蚁巢密度及危害等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源县21个乡镇均发现红火蚁疫情,全县发生面积约为5.98万亩,平均发生率为88.00±2.82%,总体为重度发生,但不同地区红火蚁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轻重不一;不同生境类型红火蚁的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荒地、绿化带、苗圃、路边杂草等人为干扰较少的生境红火蚁蚁巢密度较高,而学校、农田、果园、菜地、居民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生境红火蚁发生相对较轻。(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9年08期)

毛晓红,李华,彭敏,肖伟[7](2019)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室影响因素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院内感染为患者入院时不存在感染,亦不属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含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在患者医疗进程中会存在医院感染的风险,所以患者在治疗时任一环节都不能疏忽。患者切口感染为手术感染中发生率最高的,也是医院感染较为常见类型,相关研究显示医院感染中25%以上均为手术切口感染~([2])。手术切口感染会导致患者切口愈合变慢,引起开裂等,使其住院时间增长,加重(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袁咏梅,吴晓洋,李娴,杨庆伟,陈宝娜[8](2019)在《孕妇产前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及其与非ABO-HDN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与非ABO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就诊的24 522例孕妇的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结果及非ABO-HDN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的同种抗体特征及其与非ABO-HDN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该院24 522例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阳性共17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59%,其中Rh血型132例(74.5%),MNS血型24例(13.6%),Kidd血型5例(2.8%),Duffy血型4例(2.3%),Diego血型1例(0.56%),Lewis血型1例(0.56%),多血型混合抗体5例[2.8%,其中抗-M合并抗-D 3例,抗-Jk(a)合并抗-E 2例],其他无法鉴定抗体5例(2.8%,包括自身抗体)。在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中,2胎及2胎以上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75.1%)明显高于初胎孕妇(25.9%);有输血史孕妇阳性率(55.9%)高于无输血史的孕妇(44.1%);有妊娠史孕妇阳性率(68.4%)明显高于无妊娠史孕妇(31.6%);不同孕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BOHDN共计28例,其中Rh血型23例(82.0%),MNS血型2例(7.1%),Kidd血型1例(3.8%),多系统混合抗体2例(7.1%)。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效价与血清总胆红素无相关性(P>0.05),但确诊的非ABO-HDN患儿游离抗体效价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与生育史或输血史相关,Rh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占比最高,非ABO-HDN严重程度与新生儿抗体效价相关,孕妇RhCcEe配血输血及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干预对预防孕妇同种免疫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张淑会[9](2019)在《谨防“害人虫”威胁健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张淑会)随着天气转热,蚊虫等“害人虫”密度快速上升,各种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几率大大增加。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公众,不仅要防范蚊子、苍蝇、蟑螂等人们熟悉的“老害虫”传播的传染病,还要警惕蜱虫、螨虫、恙虫等公众不太了解的“病媒生物”传播的各种传(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9-07-01)

黄泳清,沈洁,袁思捷,潘道延[10](2019)在《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预测糖尿病足发生发展风险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可能是预测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预测糖尿病足发生发展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患者81例、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健康人67例做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临床研究的实施符合南方医科大学第叁附属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所有受试者及家属对试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3组受试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预测糖尿病足发生的最佳切点及其敏感性、特异性;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糖尿病足组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健康组(P=0.000);②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纤维蛋白原升高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53,P=0.046);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糖尿病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6,0.724,0.797,P均小于0.001。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预测糖尿病足发生的切点分别为40%、3g/L、329mg/L,敏感度分别为77.78%,72.73%、93.33%,特异度分别为71.95%、92.98%,88.24%;④结果说明,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预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23期)

发生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保护地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该病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用菌落生长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等地均有发生。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近圆形,菌落褐色,边缘颜色稍浅,气生菌丝发达,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呈褐色;用通用引物ITS1/ITS4和特异性引物CIR5/CIF5扩增,在GenBank上将测序结果进行比对,菌株与多主棒孢菌的序列同源性均达到了99%,因此鉴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 Wei.];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甘氨酸,最适pH值为6~8,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条件为55℃、5 min,分生孢子致死条件为55℃、10 min,最适合产孢的培养基为CMA (玉米粉培养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生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光.腹部脂肪分布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关系[J].系统医学.2019

[2].张笛,刘齐月,陶磊,刘东,刘大伟.黑龙江省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分布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宋海天,蔡守平,何学友,韩国勇,詹祖仁.油茶林中茶天牛幼虫的发生特点及空间分布型[J].福建林业科技.2019

[4].徐元宁.青海省梨茎蜂分布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方法[J].青海农技推广.2019

[5].邓立庆,冯品,甘彦峰,谢林,李浪.藏族人群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解剖分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6].黄成丽.东源县红火蚁的发生及分布调查[J].农技服务.2019

[7].毛晓红,李华,彭敏,肖伟.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室影响因素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8].袁咏梅,吴晓洋,李娴,杨庆伟,陈宝娜.孕妇产前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及其与非ABO-HDN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9].张淑会.谨防“害人虫”威胁健康[N].河北日报.2019

[10].黄泳清,沈洁,袁思捷,潘道延.红细胞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预测糖尿病足发生发展风险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上海地区年强对流天气空间分布...掩星观测到的南极地区ELDI发生率的分...不同月份的电离层回波发生率,网格分...浓度、溶液pH和离子强度对木质素羧酸...原始乳液和再分散乳液的a)粒径分布和...砂带表面可以与叁角面片进行接触的磨...

标签:;  ;  ;  ;  ;  ;  ;  

发生分布论文_张亚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