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论文_孙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互作用,永磁,各向异性,纳米,微结构,晶粒,材料。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艳[1](2012)在《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晶粒各向异性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纳米磁性材料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提出适合各种耦合条件晶粒界面及表面处各向异性的表达式.结果表明:软、硬磁性相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降低了硬磁性相晶粒的各向异性,提高了软磁性相晶粒的各向异性.软硬磁性晶粒的平均各向异性先增加后减小,在某个晶粒尺寸值达到最大值,这种变化趋势与相关的理论及实验结果一致.硬硬磁性晶粒的平均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变化趋势与相关的实验结果也一致.(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2年03期)

高汝伟,韩广兵,孙艳,冯维存,韩百萍[2](2006)在《纳米磁性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有效各向异性和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中晶粒之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模型和理论,指出了早期理论与实验的差别及不足之处,重点评述了关于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相成分和晶粒微结构与有效各向异性及磁性能关系的理论改进.(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8期)

冯维存,高汝伟,韩广兵,朱明刚,李卫[3](2004)在《NdFeB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d2 Fe1 4B α Fe为例 ,采用立方体晶粒结构模型 ,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不同磁性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Keff等于软、硬磁性相各向异性的统计平均值 ,每个晶粒的各向异性由晶粒表面交换耦合部分和晶粒内部未交换耦合部分的各向异性共同确定 .计算结果表明 ,软、硬磁性相晶粒尺寸分布显着地影响有效各向异性Keff的值 .当软、硬磁性晶粒尺寸D相同时 ,Keff随晶粒尺寸和硬磁性相体积分数的降低而减小 ,当D <2 0nm时 ,Keff随D的减小而急剧下降 ;在某一确定的软磁性晶粒尺寸下 ,Keff随硬磁性晶粒尺寸变化呈现极大值 ,Keff极大值对应硬磁性相的晶粒尺寸随着软磁性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和软磁性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减小 .Keff随晶粒尺寸的变化与矫顽力的变化规律大体一致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的降低主要是由有效各向异性的降低引起的(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9期)

韩广兵,高汝伟,冯维存,刘汉强,王志军[4](2004)在《纳米硬磁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Nd2Fe14B永磁材料为例,研究了硬磁晶粒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磁体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强,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常数Keff,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逐渐下降,Keff随晶粒尺寸的变化与矫顽力的变化规律相似。纳米单相永磁材料有效各向异性的减小是矫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交换耦合系数αex实际上是各向异性的减小量。为保证纳米Nd2Fe14B材料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晶粒尺寸应不小于30nm。(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4年02期)

冯维存,高汝伟,李卫[5](2002)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与有效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为例 ,研究了晶粒之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双相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 ,并计算了一定条件下的有效各向异性常数。结果表明 :在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下 ,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随软磁性相成分的增加而降低 ,随软、硬磁性相平均晶粒尺寸比值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电工材料》期刊2002年03期)

高汝伟,冯维存,陈伟,王标,韩广兵[6](2002)在《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与有效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d_2Fe_14B/α-Fe为例,研究了纳米(软、硬磁性)双相复合永磁材料中晶粒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材料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交换耦合作用随纳米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强,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下降、随软磁性相成分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剩磁和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减小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为得到具有高磁能积的复合磁体,晶粒尺寸应在10~15nm范围,软磁性相的比例应限制在50%以内.(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2年11期)

高汝伟,代由勇,陈伟,章亚明,张茂才[7](2001)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采用不同模型讨论了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单相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及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用δM(H)曲线和不可逆磁导率的变化研究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及反磁化过程的方法。讨论了合金成分配比、添加元素、制备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硬磁性能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机制。(本文来源于《物理学进展》期刊2001年02期)

罗军,高汝伟,代由勇,陈伟,周寿增[8](2000)在《纳米双相NdFeB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采用不同模型讨论了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单相及双相复合磁性材料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研究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及反磁化过程的实验方法。讨论了合金成分、添加元素、制备及热处理工艺对磁体硬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机制。(本文来源于《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0-06-30)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中晶粒之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的模型和理论,指出了早期理论与实验的差别及不足之处,重点评述了关于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相成分和晶粒微结构与有效各向异性及磁性能关系的理论改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孙艳.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纳米晶粒各向异性的影响(英文)[J].计算物理.2012

[2].高汝伟,韩广兵,孙艳,冯维存,韩百萍.纳米磁性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有效各向异性和磁性能[J].自然科学进展.2006

[3].冯维存,高汝伟,韩广兵,朱明刚,李卫.NdFeB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J].物理学报.2004

[4].韩广兵,高汝伟,冯维存,刘汉强,王志军.纳米硬磁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J].功能材料.2004

[5].冯维存,高汝伟,李卫.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与有效各向异性[J].电工材料.2002

[6].高汝伟,冯维存,陈伟,王标,韩广兵.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与有效各向异性[J].科学通报.2002

[7].高汝伟,代由勇,陈伟,章亚明,张茂才.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磁性能[J].物理学进展.2001

[8].罗军,高汝伟,代由勇,陈伟,周寿增.纳米双相NdFeB材料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磁性能[C].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2000

论文知识图

受台风“梅花“影响后洋面SST降温分布在650℃下以形变速率为0.25μm/s和3...4 热纠缠 N 随 DM 相互作用和交换耦1 磁体晶粒结构缺陷和各向异性热变形磁体剩磁和各向异性随形变速率...2 D = 1 时,热纠缠 N 随交换耦合相

标签:;  ;  ;  ;  ;  ;  ;  

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论文_孙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