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丹:浅析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论文

张晓丹:浅析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论文

摘 要: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把隐性思维过程图示化的过程,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软件或手绘来进行绘制。我国的思维可视化工具相关研究在中小学非常普遍,但在高等院校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公文写作教学的却寥寥无几。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解析,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原理、方法、意义和结果进行阐释,为高校教师培养学生切实提高写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党政机关公文;高校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中发现,公文写作教学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写作思路的问题。众所周知,党政机关公文有着非常显著的程式化特点,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要求公文的撰制者能够按照固定的写作思路正确运用公文语言和特定词语成文;而公文的阅读者则能够透过特定的写作思路迅速把握公文的核心主旨,充分领会和把握公文意图,更好地实施管理决策分析应用。公文写作教学就好比画一棵大树,有了树干和树枝,树叶就有所依托;写作思路就是树干和树枝,公文的语言和特定词语就是树叶。教会学生正确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基本可以解决公文中出现的写作思路混乱的问题。

一、高校公文写作教学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有待重视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或图示组合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思考路径及思考方法)呈现出来,使其过程清晰可见,这是一种高效工作和学习的策略。思维可视化可以把一个人混乱的思维规律化,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清晰结构;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思考效率、信息加工储存效率,使记忆更加深刻。思维可视化工具中最为著名且应用广泛的就是英国科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除此之外,鱼骨图、逻辑图、层次结构图、流程图、矩阵图等也都属于思维可视化工具。

近年来,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实践中都逐渐应用并广泛普及。华东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学者刘濯源在国内率先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总体看来,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教学领域始于2003年。2003年到2006年研究者更多关注思维可视化工具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2006年至2013年研究者则更多地关注的是其作为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2013年至今,思维可视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中国知网检索“思维可视化”主题:2014年18篇,2015年41篇,2016年54篇,2017年58篇,2018年73篇。这些文章研究的领域多为思维可视化与各学科教学过程的融合,偏重实践研究,理论研究较少。在教学实践中,全国已有近100所中小学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课程改革,而高校进行思维可视化的专业训练则较少,中国知网检索“思维可视化 公文写作”则没有相关的研究资料。我国思维可视化研究不同学科的关注程度有很大差别,理工类学科较多,社科类较少涉及。由于社科类学科知识没有理工类学科知识结构系统、逻辑紧密,使得思维可视化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和国家政治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治国安邦的施政工具,是文科人才必备的写作类型。在公文写作的教学中,初学者很容易出现结构缺失、逻辑混乱的情况。运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高校公文写作思维教学活动,为高校人才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思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对改性沥青新材料进行制备之前,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要进行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原材料可以划分为三种,细集料、粗集料以及填充料。在对粗集料进行收集的时候,要对大石料进行破碎。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沥青材料的粘附力,在进行石料破碎的时候,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以此来保证破碎面能够符合要求。在对细集料进行选择的时候,采取的最为普遍的方式就是运用天然砂石以及人工砂石,从而保证它的纯度。在填充料的选取中主要是使用亲水系数小于1的憎水性石料,确保它的干燥度、清洁度等因素,精细度要符合专业标准。

二、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公文写作的原理与重要作用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知活动,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顿悟思维等。如果我们能够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相关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93%的交流是靠非言语行为,人脑50%的精力是在进行视觉处理,通过使用悦人眼目的、恰当的颜色在可视化信息中,人们更容易去阅读,更愿意去阅读。当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个人的效率普遍提高17%,且减少20%的脑力资源。

题目解析:这篇公文是大中型会议通知,需要学生结合秘书工作实务的内容来分析,分条列项地把会议时间地点、申报条件、培训班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交费办法逐一写明。如教师没有仔细分析大中型会议办会过程,则学生会出现照搬题目、没有详细分析题旨的错误,病文如下:

(一)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应对未来的职业素养

通过深入分析党政机关公文文种写作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把握写作的全局,用思维导图绘制行文脉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如党政机关公文共有15种,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写作规律和技巧,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所应用的文种类型、分析应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抓住问题的实质,锻炼思维的周密性和严谨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多种思维可视化工具,提高认知能力,获得写作思维方式锻炼的实际经验。思维可视化工具是公文写作的创新形式,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教学目的在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文种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方式一一讲解,也不能面面俱到全部加以练习,因此,学生在熟练掌握部分文种的写作思路和格式后,应对非重点的文种具有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一旦掌握这种能力,就可以更好地运用到将来的实际工作当中,解决现实工作中复杂多变的问题,提高应对信息化社会的能力,这也符合未来社会对职业人素养的要求。

图1

(二)促进教师教学改革认知教育规律

关于举办第四期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的通知

大脑通过观察、触摸,以及实践经验得到的一种能思考物体形状、结构、大小、轻重、质地、位置关系的思维能力。

图2

图3

三、思维导图教学应用实例解析

辽宁省语言工作委员会将于201X年X月X日至X日,从省内各高校抽调2名中文教师,在丹东五龙背铁路疗养院举办第四期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培训费1500元,资料费1000元。请你为辽宁省语言工作委员会制作一份会议通知。要求格式规范,事项齐全。

“通知”这一文种是党政机关公文中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文,可以批转或转发文件也可安排日常事务性工作或任免人员,其中发会议通知是秘书必备的公文写作内容。教学中,在讲完例文分析和知识要点后,进入习作练习,题目如下:

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去研究公文写作的思路,这对于公文写作思路的把握和公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公文写作教学中,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文种辨析的错误、格式错误、结构缺失、逻辑不清、文法失误等问题,将有望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得到解决。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是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理论的多学科融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认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一个新系统。高校大学生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有能力在认知能力和水平上得以提升,而这也为我们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发展公文写作理论成为可能与现实。

(1)操作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严禁非指定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机械,严禁违章操作。

思维可视化是公文教学理论的深化,是对公文写作实践的有益补充,长期以来在公文写作教学中的教条式讲法和单一枯燥的讲评方式急需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精讲的难点是结构的分析和确立,而教师常常无法把抽象思维具体化,从而导致学生接受效果不理想。因此,激活学生写作的思维、提高成文能力的重要抓手就在于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应成为教师备课中的重要环节。注重写作思维训练是公文写作教学中大力倡导的,对于“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应该教学并重,“应该怎样写”的教学是正面教学,使学生明确“道路在哪里,应该怎样走”;而明确“不应该怎样写”的教学,则属反面教学,通过大量的“病文分析”和“病文修改”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何处是不能走的“路侧悬崖”。让学生通过明确“不应该怎样写”而更好地掌握“应该怎样写”。而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学生写作思路存在的问题。教师如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则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业革命之前,技术进步非常缓慢,一个人一生几乎感受不到技术的进步,沿着同样的技术路径劳动和生活,可谓天经地义。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个人可以感受到技术的明显进步。1980年代以来,每十年甚至每年都可以感受到技术的明显进步。

201X年X月X日

特此通知

各高校:

辽宁省语言工作委员会

辽宁省语言工作委员会将于2018年8月8日至13日举办第四期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请各高校选派两名中文教师参加,培训费1500元,资料费1000元。

本次研究发现多见于女性,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相符。田俊等[1]调查了141例门诊PVOD患者,发现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倍,西方PVOD患者大样本调查也显示了女性同样容易发生PVOD。这些研究提示女性因为基因易感性,更容易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发生持续的嗅觉功能减退。在健康人群的嗅觉检测中也发现了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较男性具有更高的嗅觉辨别觉、敏感度和分辨力,而且这种差异在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体现,在老年人群尤为明显[1]。这可能导致女性患者更倾向于因嗅觉问题就诊。

机车实施再生制动,车辆实施空气制动;若常用制动存在时进行再生制动操作,机车制动缸压力下降为零,机车实施再生制动,车辆保持原空气制动压力;

病文的错误就在于把大中型会议混同于一般的小型会议,因此在写作上有较多的疏漏之处。只要经过教师的启发和追问,学生就会意识到错误原因。

结合秘书工作实务,运用手机App“XMind”,与学生共同分析:如何确定会议的时间与地点?办会需要如何安排食宿?什么叫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二者有什么区别?本文中的五龙背铁路疗养院是承办单位吗?题目中虽没有提到培训的内容和考核方式,但是否需要发布?如何发布?报名条件仅仅是高校教师就可以吗?如何确定参训人员的数目和参报条件?办会前期还需做何准备?通过分析,教师边讲解边绘制关于办会的思维导图如(图1):

那么,大中型会议(办培训班)通知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概况,还需要归纳整理出公文写作思路图。所以,在阅读一些大中型会议通知例文的基础上,由学生来自行研究和绘制公文结构图。可以应用手机APP”思维导图”进行绘制,老师可给出基本框架图(图2)供学生参考,最终学生绘制的文章结构图(图3)如下:需要注意的是,XMind绘制的思维导图和手机App“思维导图”二者虽然名称极易混淆,但绘制的图示还是有区别的。XMind注重头脑风暴,可以把思维的碎片联系起来,不强调先后顺序,而手机App“思维导图”绘制的结构图则强调顺序,注重逻辑先后,二者可以在教学中互为补充,综合运用。XMind用作前期分析,手机App“思维导图”绘制的写作思路图用于后期归纳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设备资源主要有智能手机或Ipad、投屏设备、WI-FI,手机APP则运用了XMind、思维导图、微信,教师可以边绘制思维导图或其他图示边投屏,教会学生使用,然后学生自行在手机端绘制,再截图发送图片至班级微信群,再由教师投屏讲解,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思维可视化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大大提升,对公文写作思路把握越来越精准,能够理解公文的程式化特点。由图三可见,学生基本上了解并掌握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通知”文种的大中型会议通知的结构部分,再进行“按图索骥”地写作训练,成功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极大增强,全班90%以上的学生作业都非常完整清晰格式规范,仅需要对个别词语做以修改和调整。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来写作大中型会议通知,学生能够领会并掌握了秘书办会基本流程,做到细致有序,有章法有顺序,逻辑清晰、细节周全,能够达到未来职业素养要求,适应信息化社会工作需要。即使未来不从事秘书工作,也能从思维可视化训练中受益。

[ 参 考 文 献 ]

[1]刘濯源.教育4.0时代,教育技术的新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

[2]刘濯源.当学习力遇到思维可视化——基于思维可视化的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策略.基础教育参考,2014(21).

[3]刘濯源.思维可视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16-0017-03

*2018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8EB1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晓丹(1982-),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文写作教学研究。

标签:;  ;  ;  ;  ;  ;  ;  ;  ;  ;  ;  

张晓丹:浅析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高校公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