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结合,不惘不殆

教思结合,不惘不殆

吴发莉(福建省厦门市嘉滨小学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造就时代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特长;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68-01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力性和自主性,以之达到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就是张扬人的个性,发挥人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职能都有重大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特长,弘扬文化精神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斟酌。

一、教育思想要与知识教学的暗合

首先,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权衡,确定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应有以下几个考虑:友人,委屈时的聆听者,亲人,受伤时的呵护者,爱人,烦恼时候的体贴者,长者,适当的干预充当迷茫的指引者。平等是一种教育方式。平等性的有无,导致了教学中的差异。举例说明:同样的作业批改,中国老师打“ⅹ”,西方老师打“?”。同样的作文训练,中国老师基于意识形态,强加给学生某种权威思想抑或应试而提供某种亘古不变的套路,而西方老师则引导式提供几种思想观点,然后由学生放飞思想,绝不束缚,其结果是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应当主张师生平等,即给学生一种超越,超越老师,超越权威。从权威中吸取养分,但绝不迷失自己。跨越高山大河而不是欣赏高山大河。

其次,顺应人性的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培养方式。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要培养真人,教师必须是“真人”。就是要尊重人性和教育客观规律的诚信务实的教学态度。我这里倡导的是教育中呵护学生的童心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强调教学中的人性化个性化以及规律性。周作人曾形象的说到“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青年时代应该是做梦的季节”别林斯基说:“年轻的时候应该追求虚幻的东西,不能过早的把人培养成太现实的人,要敢于做梦,在成熟之后,美梦破裂,在破裂中升华,这样方可达到精神上的永恒”。这些足够证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正视学生的个性和梦想,以至于推波助澜的达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第三,正确的“义利观”影响培养学生特长。义和利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义指人们说教以及弘扬的道德规律。利是指自然人的自然属性。如果只强调道德合拍,不注重利益得失,那我们培养的是虚伪的,华而不实的人;如果我们只注重利益得失不注重道德情操,那我们培养的是见利忘义的拜金主义者。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义”与“利”直接刺激学生的生活。培养成功与自信的实际能力,超越现实和自我的能力。古人倡导的大学之道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即求学之道;儒家经卷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属义利之观。教育教学中强调“义”但不能极端,尊重“利”也不能忽视道德情操的遗失。以二者和谐统一来培养学生特长,弘扬个性。

二、明确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能力是指个体顺利进行某个活动的本领。具体体现在各科教学科目中。培养学生特长必须明确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首先,知识与能力的依存关系。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是知识价值的体现。诸葛亮曾说:“为将者不能通天文地理,不晓奇门阴阳,不看阵图兵势,是庸才也”。任何能力总是以丰厚的知识为前提。当今世界对人的能力要求更加全面,可能力的生成必须依托于不间断的摄取知识。如果一个人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转化为作用于实践的实际能力,那么再广博高深的知识都没有价值。其次是把握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现行教材的编排也非常注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训练。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的智力和年龄特征,又要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生学习实践。比如,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如何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呢?1.要让学生克服“谈知识色变”的心理障碍;2.重视学生的课堂实践;3.建立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4.教学实施中重过程轻结论;5.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特长要以博学为基础,博古通今中外,而且能够运用自如,开拓创新才可能成为“大家”“大师”。

三、要有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因循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探讨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就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三个环节:答疑,提问,布置作业。在三个环节上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答疑的策略应当是不拒绝任何问题,始终保持学生提问的兴趣和勇气。重视评价问题,指引思维方向。引导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能力。提问的策略是问题的设定一定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没有单一标准答案,问题的设定也不限于教材内容,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以问导向,给学生的问题带上创造性思维的光环。进一步容纳不同结论,开辟创新思维能力的空间。布置作业也应该有相应的策略:重视作业的多样性,避免枯燥乏味的作业。重视作业的启发性,避免唯一答案的作业。重视作业的灵活性,避免限制过多的作业。总之,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取科学的策略,就一定能短时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要把因材施教与人本主义理念相互契合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視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学习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在学习上,人本主义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个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我们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加强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我们应像孔子那样,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宣讲道德,弘扬文化,培养特长是教育者培养学生的重大责任。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合拍就能有优美的乐章。掌握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并驾就能有智慧的亮点。培养能力与实施策略的结合就能有丰硕的成效。俗话说“教学相长”就是要求教师做到教思结合,不惘不殆。

参考文献

[1]姜爱华.浅谈起步作文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5(19).

[2]刘荣娟.作文教学的技巧与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4(18).

[3]刘环.浅谈激励机制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7(18):19.

标签:;  ;  ;  

教思结合,不惘不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