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利他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他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利他行为,道德,模式,社会,自发性,相似性,独裁者。

利他行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宋思宜,王丽萍[1](2020)在《医学院大学生共情能力、主观幸福感和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学院大学生共情能力、主观幸福感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某医学院大学生,采用基本共情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利他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显着高于女生(P<0.05),利他行为问卷总分以及利他观念、利他行为维度得分也显着高于女生(P<0.01);医学专业学生基本共情量表总分、主观幸福感量表总分、利他行为维度得分与非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基本共情量表总分以及情感共情、认知共情维度得分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着正相关(P<0.01),利他行为问卷总分以及利他动机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着正相关(P<0.05);主观幸福感对利他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主观幸福感能够促使个体做出利他行为。(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20年01期)

张宏润[2](2019)在《中学生社会信任与利他行为访谈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社会信任度低导致利他行为下降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信任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发生有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探究在中学生群体中社会信任度与利他行为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学生群体的社会信任度和利他行为都处于中等水平,社会信任度高的学生利他行为水平也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家豪[3](2019)在《高校基层团组织微公益项目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公益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提出高校共青团实施微公益项目的实现路径,并选取部分高校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大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之后参与程度和利他行为的变化情况,以验证高校基层团组织微公益项目的成效。(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解本远[4](2019)在《利他行为的合理性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与追求自我利益的自爱行为相比,利他行为的合理性往往需要进一步说明。在对利他行为的合理性论证中存在两种不同模式:推论性模式与相似性模式。密尔被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推论性模式,试图从利己行为的合理性推论出利他行为的合理性,西季威克否认了推论性模式,以直觉主义的方式承认了利他理由与追求个人利益的审慎理由同样具有独立的合理性。托马斯·内格尔在西季威克的基础上采取了相似性模式:利他理由与审慎理由具有相似的规范性结构。但无论是推论性模式还是相似性模式为利他行为提供的仅是一种有限度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宋雯丽,李峰[5](2019)在《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领导者荣誉的需要与利他行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中领导者荣誉需要和利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荣誉需要是领导者持续利他行为的主要动因之一,能够激励领导者耐心的指导成员活动,向成员传授规范、优美的技术动作,甚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经常性的赞扬成员、选择适合活动的着装,规范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9年12期)

范如国,林金钗,朱超平,朱开伟[6](2019)在《考虑利他行为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及其复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决策主体的利他行为,分别构建了静态模型和基于有限理性的动态模型。静态模型分析了利他行为对价格决策、减排率与低碳宣传、利润的影响,动态模型探讨了均衡解的稳定性以及参数对供应链系统稳定域的影响,并分析了调整参数和利他行为对低碳供应链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仿真发现,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利他行为均能激励制造商减排和零售商低碳宣传,供应链利润随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增大而增大,随零售商利他偏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过大的调整参数会使供应链系统失稳,制造商的利他行为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零售商的利他行为。(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付利婷,门瑞雪,范志光,王新[7](2019)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道德推脱、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量表、道德推脱量表以及大学生利他行为量表,对吉林省某医学院校276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道德推脱和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通过道德推脱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医学生的利他行为。结论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倾向明显的医学生道德推脱水平较高,并会出现利他行为。(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朱富强[8](2019)在《如何理解斯密人性悖论?——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内在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经济学往往将经济人假设追溯到斯密的分析,但斯密所理解的自利人与现代经济学所设定的经济人果真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斯密认为,市场可以利用人性的自利来整合人类活动,这种"自利"人性使得人们显得相互关心,通过增进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密的自利人根本上体现为"为己利他"人,是内含特定社会伦理关系的社会人而非原子化抽象的"经济人"。同时,尽管斯密以"无形的手"原理来解释孤立的个体行为之间的预定协调,但实际上,斯密的自利根本上以"克己"而非放纵为条件。由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对斯密的市场观加以阐释:一方面,在个人性东(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10期)

王艳丽,陈红,杨超[9](2019)在《社会经济地位对社区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但分析已有研究发现结论存在分歧。在全国34个省招募了1052名居民,采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社区认同量表、修订的利他行为量表,同时测量了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作为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指标。结果:(1)社会经济地位、社区认同和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r=0.09-0.39, p <0.01);(2)社区认同在组间(社会经济地位:高vs.中vs.低)上存在显着差异,F(2, 1051)=5.90,p<.01,2=.01,事后检验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n=169,M=34.49,SD=8.82)的社区认同显着低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n=162, M=37.19, SD=8.40);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与社会经济地位中等者的社区认同差异不显着(p>.05)。利他行为在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社会经济地位:高vs.中vs.低),F(2, 1051)=17.25, p<.01, and2=.03,事后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n=169, M=56.78, SD=13.09)的利他行为显着低于社会经济地位中等者(n=721,M=59.00,SD=11.85)和社会经济地位高者(n=162,M=64.16,SD=12.16;p<.01);(3)社会经济地位显着预测社区居民的利他行为(B=.19,SE=.03;95%CI[.13,.25]),且社区认同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利他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B=.04, SE=.01; 95%CI[.01,.06]),具体而言,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影响居民的社区认同进而影响其利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居民进行干预以提升其社区认同,进而增加其利他行为。而且,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增强个体的社会地位流动或社会地位流动知觉以增强社会经济地位居民的利他行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鹤之,曾志佳,马剑虹[10](2019)在《第叁方惩罚对旁观者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规范知觉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方惩罚是维持社会规范的重要机制。以往研究普遍认为第叁方惩罚是一种外部的负向激励,其能促进利他行为的原因是惩罚导致的消极后果减少了利己行为的收益。但是,第叁方惩罚另一项重要的作用,即传递社会规范信息,尚未得到研究者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独裁者博弈范式,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第叁方惩罚通过改变旁观者的分配规范知觉对其分配行为(或意图)的影响。研究一通过要求被试评价第叁方对不公平分配的语言反馈操纵了第叁方惩罚,一部分被试观察到第叁方指责了其他独裁者的不公平分配,其余部分被试观察到第叁方中性的反馈。操纵完成后,要求被试作为独裁者完成一轮有第叁方或无第叁方的假想独裁者博弈。结果发现,不论是否存在第叁方惩罚的威胁,旁观到第叁方惩罚的被试的分配意图均显着高于旁观到中立第叁方的被试。研究二采用同样的方法操纵了第叁方惩罚。操纵完成后,要求被试完成一轮无第叁方的独裁者博弈,并考察了被试对分配规范的知觉和作为独裁者的实际分配行为。结果发现,旁观到第叁方惩罚的被试对分配规范的知觉和实际分配数量均显着高于观察到中立第叁方的被试,并且对分配规范的知觉在有无旁观到第叁方惩罚和实际分配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两个研究共同表明,第叁方惩罚可以通过改变旁观者对相关社会规范的知觉,进而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利他行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因为社会信任度低导致利他行为下降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信任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发生有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探究在中学生群体中社会信任度与利他行为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学生群体的社会信任度和利他行为都处于中等水平,社会信任度高的学生利他行为水平也相对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他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宋思宜,王丽萍.医学院大学生共情能力、主观幸福感和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

[2].张宏润.中学生社会信任与利他行为访谈调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3].刘家豪.高校基层团组织微公益项目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实证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4].解本远.利他行为的合理性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宋雯丽,李峰.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领导者荣誉的需要与利他行为关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6].范如国,林金钗,朱超平,朱开伟.考虑利他行为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及其复杂性分析[J].软科学.2019

[7].付利婷,门瑞雪,范志光,王新.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

[8].朱富强.如何理解斯密人性悖论?——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内在统一[J].社会科学文摘.2019

[9].王艳丽,陈红,杨超.社会经济地位对社区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陈鹤之,曾志佳,马剑虹.第叁方惩罚对旁观者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规范知觉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标签:;  ;  ;  ;  ;  ;  ;  

利他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