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自贵:《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现状、趋势及热点——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

柴自贵:《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现状、趋势及热点——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

【摘 要】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研究重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水平的成果不断涌现。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对《共产党宣言》研究的发文量、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在重大时间节点十分集中。当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前沿问题的探讨。研究成果丰硕,但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本文从可视化的角度直观的分析了《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现状、趋势及热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CiteSpace;知识图谱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典型代表,在全世界流传甚广,其蕴含的人类社会必然实现共产主义的真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熠熠生辉。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真内核,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共产党宣言》阐明的真理都是时代的呼唤,指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遵循《共产党宣言》说明的普遍规律的同时,结合不同阶段的特殊国情,不断创新,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思想理论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对《共产党宣言》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1](P.7-8)当前,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利于正确把握《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出的知识图谱,直观展现出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共产党宣言》研究的宏观图景,以期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是输入,再说输出,即用什么语音语调去讲授,去交流,去传递。教师授课的节奏和情绪,都带有强烈的表演性,虽然是表演性的,但同时必须是真实的,也必须是真诚的。语文教师必须是最会“讲”的教师,必须是最有感染力的教师!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写读书的文字:

一、研究方法概述

(一)样本的选择与相关文献分析

1.样本的选择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样本框,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词,期刊来源类别设置为“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年限设置为“不限”,检索可得799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检查、整理,删除选题指南、文摘、会议简讯、会议剪影、新书推荐、编者引言、学术研讨会纪要、文坛信息等与本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研究文献766篇作为本文分析的最终样本。同时,作为分析样本的766篇文献中的每一篇文献均有完整的文献信息,包括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期刊、发表时间等基本信息。这些文献基本上能准确反映我国学术界对《共产党宣言》研究的整体情况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这些文献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语言、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等学科的重要期刊,其中收录10篇以上的期刊有9种,如表1所示。这些期刊主要是由国家权威机构主办,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地位和重大而深远的研究价值。这些文献中,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有101篇,少量文献受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体现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表1 《共产党宣言》研究文献收录10篇以上的期刊

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发文篇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41《马克思主义研究》34《科学社会主义》22《中国高校社会科学》13《红旗文稿》12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求是杂志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2《江西社会科学》《理论视野》11 10《教学与研究》10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

CiteSpace软件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研发的基于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程序,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图谱之一,它能够直观的展示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概貌,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2]自该软件问世以来,在各个学科中应用较为广泛,从可视化的研究视角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是由于CiteSpace软件具有强大的文献分析功能,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研究分析某一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以及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研究人员可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发现该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3]该软件对于分析《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现状、趋势及热点,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与处理软件采用 SPSS 19.0,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样本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扎金索斯岛(Zakynthos)面积402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其西部为荒凉的石灰岩山地(海拔200—500米),有许多下沉山洞和陡立海崖,最高峰弗拉希奥纳斯海拔756米。中央为肥沃平原,东部有低丘。主要城市扎金索斯位于东岸。南岸海湾深曲、悬崖峻拔。岛名取自一位阿卡迪亚(Arcadia)首领。公元前5世纪历史学家修斯提底斯称此岛是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亚该亚人(Achaean)开拓的。

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我国《共产党宣言》研究的年度发文数量趋势图如图1所示。

凡是研究土尔扈特历史的研究者都知道,有一部托忒文的历史著作《四卫拉特史》,我们眼前的这位加班沙拉勃就是《四卫拉特史》的作者。

图1 《共产党宣言》研究的年度发文数量趋势图

1992年至2018年间,年度发文数量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1998年、2008年、2018年发文数量暴增,年发文数量均在100篇以上,2018年更是达到了186篇。其他年度的文献数量均在40篇以下,1997年甚至只有2篇。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160周年、170周年这些重大时间节点的1998年、2008年、2018年,我国学术界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对766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其中共有27篇综述类文章,22篇发布于《共产党宣言》发表纪念周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世飞教授等发表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3期的《21世纪以来国内〈共产党宣言〉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陈世珍发表于《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7期的《〈共产党宣言〉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左凤荣发表于《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2期的《深入学习〈共产党宣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是当年度最具典型代表的综述类文献。

这些关键词能够揭示出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视角和核心观点,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掘《共产党宣言》中包含的对现实具有的指导意义和重大价值。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7]我国学术界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充分结合了我国具体实情,集中反映了其内含的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与创新。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1.CiteSpace软件介绍

2.文献分析

截止检索时间,最新发表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冯莉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巍合写的《资本、战争与全球治理——从《〈共产党宣言〉到〈帝国主义论〉及其他》一文,发表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最早发表的是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郑茂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载于《理论学刊》1992年第3期。被引最高的文献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叶汝贤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被引次数为171次。下载量最高的文献是发表于《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的《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研究述评》,作者是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军林,下载量为12122次。

2.CiteSpace软件在本文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的知识图谱采用CiteSpace软件最新版本(5.3.R6)制作。由于样本框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以主要分析所选文献的关键词、作者、机构。将分析项目分别设置为Keyword(关键词)、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Timespan(时间尺度)设置为1992-2018年,Slicelength(时间切片长度)设置为1年,SelectionCriteria(阈值)设置为前50个高频词,裁剪方式设置为“Pathfinder+Pruning themergrdnetwork”,其他选择为默认,分别绘制出关键词共现时序图谱、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突现表,整理分析数据绘制出中心度大于0.05的关键词表、作者所属机构表等,对《共产党宣言》从1992年至2018年间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现状、趋势及热点进行分析。

二、以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共产党宣言》研究的概况

根据生成的《共产党宣言》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关键词突现表可以看出,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的1998年,涌现大量的关键词,如“生产力”“生产方式”“阶级斗争”“科学社会主义”“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剥削阶级”“历史唯物主义”等,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还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概念分析,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显得十分突出。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4]在2000年,“中国共产党”成为研究的热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知道,这一年学术界对于《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党建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根据《共产党宣言》研究的机构共现知识图谱和表3《共产党宣言》研究发文量大于8篇的机构中可以看出,机构之间联系较少,只存在个别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研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机构之间几乎没有合作与交流。这不利于学术创新,不利于不同科研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从整体来看,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国内著名高等院校为主体。

200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备受学术界青睐。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5]引领了学术界对《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讨。

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理想”“资本主义制度”等涌现出来。不难发现,这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理论与当前世界形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现实密切相关。

2017年,“新时代”成为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6]结合我国社会全面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学术界充分挖掘了《共产党宣言》中与符合新时代的现实情况的思想。

各牧草品种CP产量年际变化显著(P<0.05),月变化显著(P<0.05)。2年平均以星星草CP产量最高,为69.73 g/m2,其次为同德老芒麦(65.79 g/m2)、垂穗披碱草(60.71 g/m2)、中华羊茅(51.00 g/m2)、青海早熟禾(41.49 g/m2)。同德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CP产量在8月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7月和9月,青海草地早熟禾、星星草和青海中华羊茅CP产量2年的变化没有规律。2014年CP产量在9月达到最高值,2015年在8月达到最高值(图 6)。

三、以作者和机构共现图谱分析《共产党宣言》研究的概况

(一)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表2 《共产党宣言》研究中发文量大于4篇的作者

作者姓名高放陈学明杨金海陈红娟刘明华郝贵生周子伦发文篇数13 6 6 5 5 4 4所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

根据表2《共产党宣言》研究中发文量大于4篇的作者可知,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放教授、陈学明教授和中共中央编译局的杨金海教授是《共产党宣言》研究的核心。从《共产党宣言》研究的作者共现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陈晋与秦晓鹰、刘爱莲与林宇晖、王立伟与张世飞、马晓琳与宋进、靳书君与李永杰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在《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相关领域中,高放教授共发表了13篇学术论文,是内该领域研究的“集大成者”。研究者较多,但是合作并不紧密,但多数都是独立撰写。研究发现,《共产党宣言》研究的作者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研究者主要是各高校的教师,且主要位于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二是核心作者是高放教授,其他作者之间的合作并不密切,研究成果也并不是很集中,而是分散于众多的研究者。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不断扩大不同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加强同核心作者的合作,促进学术创新。同时,核心作者较少,应该鼓励相关学者集中精力研究该领域,获得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要就成果。

(二)机构共现图谱

2001年,“全球化”成为研究热点。这一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布成立、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等标志性事件,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速度,“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助推了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6)优先选用先进的环保机械。采取设立隔音墙、隔音罩等消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许值以下,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表3 《共产党宣言》研究发文量大于8篇的机构

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海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发文篇数57 34 31 24 24 18 13 12 10 9 9 9 9 8 8

四、基本结论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出的相关知识图谱,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1992年至2018年间有关《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从发文数量来看,当前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处于历史最高阶段,超过了历史上其他任何时间段。这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贯彻和落实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本学科的权威期刊和综合类期刊。

川菜历史悠久,主要由大河帮,亦称下河帮(以川东地区重庆菜肴风味为典范的渝派川菜,简称渝菜)、小河帮(以川南古泸水流域菜肴风味的乐山嘉州菜、自贡盐帮菜、内江糖帮菜、泸州河鲜菜、宜宾三江菜共同为特色的泸派川菜,简称泸菜)、上河帮(以川西地区菜肴风味的成都川菜为代表的蓉派川菜,简称蓉菜)等共同组成。渝菜、泸菜、蓉菜等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共同组成的川菜系,其一直代表川菜系发展最高技艺水平。

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结合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从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与现实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当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以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理论研究是主流。同时,结合十九大以来国内外的形式变化分析和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以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

从研究机构和作者来看,《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阵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著名高校,核心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放教授。目前各个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缺乏一定的学术交流,研究群体比较广泛但是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核心作者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对《共产党宣言》相关研究的指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8]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要结合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为解决矛盾的思想武器。我们要相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共产党宣言》作为指引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宣言书,科学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真内核,其内在的科学性使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结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一步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J].紫光阁,2018,(5).

[2]Chaomei Chen,Cite 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3]陈悦,陈超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中国共产党大事·2000年[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73.html.

[5]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在京开幕,胡锦涛作报告、吴邦国主持大会[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0486/70501/6431402.html.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纪念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张荣.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N].人民日报,2016-07-15.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7-0068-05

【作者简介】柴自贵(1995-),男,四川金川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褚永慧]

标签:;  ;  ;  ;  ;  ;  ;  ;  ;  ;  ;  ;  ;  ;  

柴自贵:《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现状、趋势及热点——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