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胍论文_周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硝酸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硝酸,分解,气体,阳离子,离子交换,动力学,发生。

硝酸胍论文文献综述

周杰[1](2018)在《硝酸胍型产气药剂的分子模拟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酸胍因其经济、产气量大、燃温较低等优点,成为众多产气药剂配方中优选的可燃剂,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该类型产气药剂存在配方研制过程复杂、时间长以及硝酸胍燃速较慢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对硝酸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将分子模拟方法应用到产气药配方筛选当中,指导配方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解决燃速较慢的问题。本文利用分子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298 K-498 K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硝酸胍及其产气药剂配方的热力学性质、内聚能密度、结合能等物理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然后采用密闭爆发器的实验方法对分别加入氧化铜和铜酞菁前后的硝酸胍产气药剂的燃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COMPASS力场可作为硝酸胍分子模拟力场。且分子动力学计算硝酸胍晶体为各项同性晶体。随着温度升高,材料柔性、塑形增强,感度变敏感。(2)产气药剂体系的K/G值和柯西压值(C12-C44)较硝酸胍晶体的值小,表明粘结剂加入使得产气药体系较硝酸胍钝感。随着温度升高,体系刚性减弱,感度升高。(3)添加燃速调节剂氧化铜和铜酞菁后,峰值时间均加快了30 ms左右,改善了硝酸胍产气药剂的点火性能,提高了燃速。综上,可尝试将分子模拟应用到产气药剂配方中设计中,了解产气药各成分和体系性能,指导配方设计。提高该型产气药的燃速,改善点火性能可添加氧化铜或酞菁铜。(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6-04)

王学志[2](2017)在《硝酸胍热失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危险化学品中的反应性活性物质,因分子含有活性基团,性质极不稳定,在工业中常引起热失控事故。根据文献调研以及对1984~2016年国内工业发生的热失控事故统计分析,本文选取硝酸胍(Guanidine Nitrate,GN)为研究对象,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采用实验和理论方法,对GN的热失控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部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定了GN在升温速率为2、4、6、8、10和12℃/min条件下的热流曲线,以及不同粒径的GN的热流曲线。运用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测定了GN分解的失重曲线。根据GN的生产工艺,测定了水、硝酸、硝酸铵和尿素对GN热释放特性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放热峰变窄,且向高温区移动,放热速率和峰值温度增大。相比其他实验条件,当升温速率为6℃/min时,GN的热分解更危险。借助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活化能分别为121.12kJ/mol和125.62kJ/mol。随着粒径的降低,GN放热峰更窄更高,热分解效率变高。相比于其他四组粒径,当GN粒径介于161~212μm时,GN的热失控更容易引发。TGA实验结果表明,GN的失重曲线分为四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分解的主要阶段,在300℃达到失重速率的最大值。水对GN分解的影响不大;硝酸能促进GN分解;硝酸铵可以减小GN发生热失控的概率;尿素和GN两者混合,对彼此的热稳定性都有抑制。理论部分,在Gaussian View 09下选用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以6-311++G(D)为基组计算得到GN分子的单点能为-486.1067hartree。然后,通过对GN分子振动频率计算求得放热量和活化能,并对其各键的键离解能排序,确定反应路径。结果表明,GN分子受热分解,放热量为543.47J/g,与实验测得的490J/g比较贴近;活化能为113.58kJ/mol,与实验条件下得出的数值相近;GN分子首先断裂氮氧单键,其次是氮氧双键,即硝酸部分优先分解生成水、氧气和氮氧化物,反应剩余胍基中的碳氮单键再发生下一步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对GN热失控机理的研究,了解GN的热危险特性,可对其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6-01)

王学志,刘义,赵东风,王世浩[3](2016)在《硝酸胍热危险性的差示扫描量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酸胍具有反应性活性物质的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导致了多起热反应失控事故。本文以硝酸胍为研究对象,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其在2℃/min、3℃/min、4℃/min、5℃/min和6℃/min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过程,分析得出硝酸胍的初始吸热温度在202.2℃和205.4℃之间,初始放热温度在250.8℃和284.2℃之间。基于Kissinger法计算得到的硝酸胍热分解的活化能为14.5795kJ/mol,指前因子为0.93s~(-1)。上述热动力学参数可为硝酸胍在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等环节的损失预防和安全操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四届CCPS中国过程安全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6-02)

张雄,王莉[4](2015)在《硝酸胍对邻甲基苯乙酮硝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甲基-5-硝基-苯乙酮和2-甲基-3-硝基-苯乙酮是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采用经典的浓硝酸和浓硫酸硝化体系很难合成到它们。采用具有硝化与保护双重作用的硝酸胍作为硝化试剂,研究了邻甲基苯乙酮的硝化反应。合成了2-甲基-5-硝基-苯乙酮和2-甲基-3-硝基-苯乙酮。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反应溶液酸度对产物收率和位置选择性的影响。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5 h,n(硝酸胍)∶n(邻甲基苯乙酮)=1.5∶1。以85%的硫酸有利于硝基化反应,优势形成2-甲基-5-硝基-苯乙酮。用氢核共振谱验证了产物的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的纯度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5年18期)

卫春强,盛涤伦,杨斌,陈利魁,朱雅红[5](2014)在《二羟基乙二肟对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燃烧温度较低的硝酸胍(GN)/碱式硝酸铜(BCN)为气体发生剂基础组分,二羟基乙二肟(DHG)为降温剂,通过测量燃烧温度,以及对其热分解和燃烧产物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DHG对GN/BCN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HG的分解作用影响了GN/BCN体系的分解温度和燃烧反应,加入5%DHG的GN/BCN气体发生剂燃烧温度从1 062.13℃降低到1 005.19℃,4MPa压力下燃速升高了34.44%,燃烧产物表面有大量的Cu纳米线生长,且结构多孔。(本文来源于《火工品》期刊2014年05期)

罗岚,王敏,刘亮[6](2014)在《硝酸胍型产气药热分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TG-DSC技术研究了受热条件下硝酸胍型产气药的热稳定性、分解动力学和贮存期,并利用Kissinger法、Ozawa法计算了硝酸胍型产气药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Kissinger法与Ozawar法所得动力学参数较为相近。采用恒温法预估了其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4年07期)

王晶晶,许芝,孙杰,费庆志[7](2014)在《硝酸胍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离子交换,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组合工艺处理硝酸胍废水.主要研究了树脂对硝酸胍的吸附、再生,结果表明:硝酸胍浓度为7.1 g/L,吸附流速控制在0.79 L/h,再生流速控制在0.39 L/h,再生剂选用4倍树脂体积15%硝酸钠时可以很好地实现树脂的吸附、再生.离子交换,A/O MBR组合工艺对硝酸胍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硝酸胍废水氨氮值在200~300 mg/L之间通过树脂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值为1.8 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9%;A/O MBR出水硝酸盐氮平均值为1.3 mg/L,去除率达到99.3%,MBR出水COD值可以达到20 mg/L以下.(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洪远珍,薛化军,张俊,楼良弟[8](2013)在《硝酸胍在气体发生剂中的应用及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硝酸胍的基本性质,以及作为汽车安全气囊与其气体发生剂的应用;汽车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剂包括可燃剂、氧化剂和添加剂等;阐述了气体发生剂用硝酸胍的精制方法。认为汽车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剂较为理想的配方是以硝酸胍为燃料、碱式硝酸铜为主氧化剂,并选择至少一种副氧化剂和合适的添加剂,同时要控制好各组分的比例。。(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王晶晶[9](2013)在《硝酸胍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针对硝酸胍废水中的硝酸胍进行治理,采用以离子交换,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针对硝酸胍废水的治理,硝酸胍在水溶液中以胍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可用001×7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对硝酸胍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225mg/mL,树脂吸附流速控制在0.79L/h和1.56L/h条件下,树脂吸附效果稳定。使用多种再生剂和再生方式均可实现对树脂的良好再生。树脂经过多次吸附、再生后,树脂再次吸附出水时氨氮值一般可保持在2-7mg/L,出水稳定,树脂对硝酸胍的吸附效率可以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硝酸胍废水经树脂吸附后,交换柱出水为硝酸钠溶液,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处理系统处理。生化池菌种采用BZT菌种。厌氧池添加BZT除污菌种、BZT除氮-反硝化菌种,通过添加额外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以达到去除硝酸盐氮的目的。好氧池添加BZT除污菌种和BZT除氮-反硝化菌种,进一步去除剩余碳源、硝酸盐。硝酸胍废水氨氮值在200-300mg/L之间通过树脂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值为1.8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9%;A/O MBR系统最终出水N03--N平均值为1.3mg/L,去除率达到99.3%,COD值可以达到20mg/L以下。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硝酸胍废水,出水稳定。采用离子交换,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硝酸胍废水,技术可行。出水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实现了硝酸胍废水的治理。(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3-06-30)

梅新良[10](2013)在《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硝酸胍/碱式硝酸铜(GN/BCN)型气体发生剂配方,并通过全自动量热仪、TG-DSC-MS-FTIR联合分析仪、密闭爆发器测试系统等一系列的测试仪器研究了该气体发生剂配方的热分解机理和燃烧特性,并优化了该气体发生剂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本文首先通过理论评估从77种气体发生剂配方中优选出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它的理论燃烧温度为1901K,理论产气量为3.01mol·(100g)-1。其次研究了气体发生剂中可燃剂(硝酸胍)的热分解反应过程:1)硝酸胍在213℃左右熔融;2)硝酸胍在280℃-350℃之间失重72%,对应的活化能大约为180kJ·mol-1,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NH2)3]+NO3-=HNO3+NH3+H2N-C=N;3)上步反应分解产物H2N-C=N经过多步聚合反应生成物质Melon,且放出一个NH3;4) Melon的高温分解。然后研究了5种不同配比的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的热分解反应特性,混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包括:1)BCN中结晶水的解离和蒸发;2)GN和BCN之间的固固相反应;3)GN和BCN之间的液固相反应。混合物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主要为H2O,N2,N2O,CO2,其中H2O和N2占绝大多数。当GN/BCN=35.57/64.43时,GN/BCN混合物的主反应发生的温度最低(180℃),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得到其燃烧速度最快,且着火性最好。最后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高氯酸铵和硝酸钾来改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GN/BCN/AP/KNO3气体发生剂的反应热随着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和硝酸钾的增加而增加。高氯酸铵和硝酸钾可以提高GN/BCN型气体发生剂的着火性和燃烧速度。Pmax基本不随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和硝酸钾的增加而改变。当GN/BCN/AP/KNO3=55.20/24.13/10.63/10.04时,燃烧速度最大为0.867mm·s-1。(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3-01-01)

硝酸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危险化学品中的反应性活性物质,因分子含有活性基团,性质极不稳定,在工业中常引起热失控事故。根据文献调研以及对1984~2016年国内工业发生的热失控事故统计分析,本文选取硝酸胍(Guanidine Nitrate,GN)为研究对象,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采用实验和理论方法,对GN的热失控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部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定了GN在升温速率为2、4、6、8、10和12℃/min条件下的热流曲线,以及不同粒径的GN的热流曲线。运用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测定了GN分解的失重曲线。根据GN的生产工艺,测定了水、硝酸、硝酸铵和尿素对GN热释放特性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放热峰变窄,且向高温区移动,放热速率和峰值温度增大。相比其他实验条件,当升温速率为6℃/min时,GN的热分解更危险。借助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活化能分别为121.12kJ/mol和125.62kJ/mol。随着粒径的降低,GN放热峰更窄更高,热分解效率变高。相比于其他四组粒径,当GN粒径介于161~212μm时,GN的热失控更容易引发。TGA实验结果表明,GN的失重曲线分为四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分解的主要阶段,在300℃达到失重速率的最大值。水对GN分解的影响不大;硝酸能促进GN分解;硝酸铵可以减小GN发生热失控的概率;尿素和GN两者混合,对彼此的热稳定性都有抑制。理论部分,在Gaussian View 09下选用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以6-311++G(D)为基组计算得到GN分子的单点能为-486.1067hartree。然后,通过对GN分子振动频率计算求得放热量和活化能,并对其各键的键离解能排序,确定反应路径。结果表明,GN分子受热分解,放热量为543.47J/g,与实验测得的490J/g比较贴近;活化能为113.58kJ/mol,与实验条件下得出的数值相近;GN分子首先断裂氮氧单键,其次是氮氧双键,即硝酸部分优先分解生成水、氧气和氮氧化物,反应剩余胍基中的碳氮单键再发生下一步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对GN热失控机理的研究,了解GN的热危险特性,可对其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提供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硝酸胍论文参考文献

[1].周杰.硝酸胍型产气药剂的分子模拟和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8

[2].王学志.硝酸胍热失控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3].王学志,刘义,赵东风,王世浩.硝酸胍热危险性的差示扫描量热研究[C].第四届CCPS中国过程安全会议论文集.2016

[4].张雄,王莉.硝酸胍对邻甲基苯乙酮硝化的实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5

[5].卫春强,盛涤伦,杨斌,陈利魁,朱雅红.二羟基乙二肟对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J].火工品.2014

[6].罗岚,王敏,刘亮.硝酸胍型产气药热分解动力学研究[J].当代化工.2014

[7].王晶晶,许芝,孙杰,费庆志.硝酸胍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

[8].洪远珍,薛化军,张俊,楼良弟.硝酸胍在气体发生剂中的应用及制造[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3

[9].王晶晶.硝酸胍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10].梅新良.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六磺酸基HPB7负离子结构式(a);磺酸根、...硝酸胍添加硝酸胍的ADC V-T曲线添加硝酸胍的ADC V-t曲线硝酸胍浓度对磷化膜外观的影响添加氧化锌和硝酸胍的ADC V-T曲...

标签:;  ;  ;  ;  ;  ;  ;  

硝酸胍论文_周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