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论文_黄双,杨宝珠

导读:本文包含了锌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子,探针,荧光,光谱,文石,赤铁矿,负极。

锌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黄双,杨宝珠[1](2019)在《一种吡嗪类锌离子荧光探针光学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一种具有吡嗪基团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子,对其基态平衡几何、吸收性质、轨道能、激发态几何构型及发射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当此探针分子结合锌离子后,锌离子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对称结构,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都分别发生蓝移,振子强度增大,电子云的变化反应了分子内电荷转移情况。综合结果表明此探针分子能够实现对锌离子的探测。(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温凌娜,田增有,张春来,周洪霞,习瑾昆[2](2019)在《锌离子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锌离子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预处理组(I/R+IPC组)、缺血预处理加锌离子抑制剂(TPEN)组(I/R+IPC+TPEN组)、缺血再灌注加TPEN组(I/R+TPEN组)。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锌离子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心肌磷酸化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PERK)和抗氧化应激蛋白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1)心肌组织内锌离子水平:心脏再灌注后,I/R组较对照组显着降低,I/R+IPC组则较I/R组显着升高(P均<0.05)。(2)心肌梗死面积比:I/R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I/R+IPC组则较I/R组明显减小,I/R+IPC+TPEN组较I/R+IPC组显着增加(P均<0.05)。(3)与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心肌组织明显排列紊乱,心肌纤维断裂,而I/R+IPC组大鼠上述现象明显改善,I/R+IPC+TPEN组中IPC的这种作用被TPEN逆转。(4)心肌p-PERK和Nrf2的表达水平:I/R组较对照组均显着升高,I/R+IPC组较I/R组显着降低;I/R+IPC+TPEN组较I/R+IPC组明显升高(P均<0.05)。(5)心肌细胞AI:I/R组显着高于对照组[(35.80±5.31)%vs (5.80±2.86)%],I/R+IPC组[(16.20±4.82)%]显着低于I/R组,I/R+IPC+TPEN组[(32.60±6.03)%]较I/R+IPC组明显升高(P均<0.05)。I/R+TPEN组与I/R组上述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锌离子抑制PERK/Nrf2通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魏彦宏,王则玉,张彦红,刘国宏,平燕青[3](2019)在《单一微量元素肥铜锌离子对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测试单一微量元素肥在当地甜菜促长增收、提高产品质量的效用,试验以ST14991品种为材料,设4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单一活性铜、锌离子对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适施用浓度。结果表明,T2处理(Cu2+15 mg/kg+15 mg/kg,Zn2+18 mg/kg)对甜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糖分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大,单株重量1 214.1 g,含糖率16.7%,产量126 806.4 kg/hm2,产糖量21 177.1 kg/hm2,分别较对照提高16.6%、1.3度、16.7%和26.4%。(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王福慧,刘辉彪[4](2019)在《水系锌离子二次电池锌负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锌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极具发展前景。金属锌,因优异的导电性、低的平衡电势、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成本等因素,是水系二次电池中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也存在着枝晶生长、腐蚀和钝化等问题,限制了锌离子二次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环寿命,通过优化调节锌负极的形貌与表面修饰等方法可以提高电池性能。本文综述了水系锌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涵盖了金属锌负极、复合锌负极和锌合金,且展望了锌负极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朱遂一,吴亚琼,霍明昕,林雪,曲展[5](2019)在《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镍和锌离子的高效富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由此产生了大量重金属污泥,其安全处置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一种资源化回收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镍离子(Ni~(2+))和锌离子(Zn~(2+))的方法.结果表明,电镀废水经过铁盐混凝后,产生的沉淀溶解于硝酸中,得到硝酸溶解液中Ni~(2+)和Zn~(2+)浓度分别高达2.3 g·L~(-1)和1.5 g·L~(-1),而杂质铁(Fe~(3+))浓度为12.2 g·L~(-1).将硝酸溶解液直接进行水热处理,溶液中Ni~(2+)和Zn~(2+)浓度不变,残留铁浓度为1.76 g·L~(-1).向硝酸溶解液中添加乙酰丙酸(C_5H_8O_3)后进行水热处理,Ni~(2+)和Zn~(2+)浓度依然不变,但溶液中残留铁浓度仅为0.78 mg·L~(-1).硝酸溶解液中铁的去除主要源于水热条件下铁的水解和缩聚转化为高结晶度的赤铁矿.添加乙酰丙酸能够同时降低溶液中NO~-_3浓度和提升pH值,促进溶液中铁的水解和缩聚.(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卿琳华,童群义[6](2019)在《5’-尿嘧啶核苷酸与锌离子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尿苷酸与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尿苷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及配合物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共聚焦拉曼光谱来研究尿苷酸与锌离子之间的配位方式,并以尿苷酸锌产率为指标来探讨不同条件对它们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条件对尿苷酸与锌离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红外光谱中尿苷酸锌的磷酸基团峰位置明显向高频移动,且C—O伸缩振动峰出现轻微的频移;拉曼图谱中,尿苷酸锌的羰基伸缩振动峰出现明显裂分现象,且峰的强度变弱。[结论] pH和配合时间对尿苷酸锌产率的影响明显,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小。锌离子可以与尿苷酸的磷酸基团发生配位作用,并与碱基上的一个羰基氧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思达,郑朝晖,吕伟,李凤岐[7](2019)在《锌离子对硬水结垢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DTA滴定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锌离子对硬水结垢行为的影响,并讨论锌离子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硬水的结垢动力学满足幂函数规律,锌离子没有改变硬水的结垢动力学机制,但阻碍了水垢结晶形核过程,抑制水垢从疏松的文石向致密的方解石转化,锌离子的阻垢能力具有时效性。(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金卉敏,胡诗怡,陈嘉伟,杜奎[8](2019)在《比率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比率型荧光探针通过内标的建立,扩大了荧光探针动态响应的范围,具有双波长发射、背景干扰小及可定量检测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生命相关金属离子的定量检测。综述了近十年来比率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及成像应用,并展望了其在体内环境下锌离子的定量检测前景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傅士博,王忠[9](2019)在《DPP锌离子荧光探针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预期寿命显着延长、膳食结构改变、医疗保健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因素引起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的前列腺癌治疗预后较好,一旦发展至全身转移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则往往预后不良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现有前列腺癌诊断手段多数难以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技术已面临瓶颈。正常人前列腺上皮因高表达ZIP-1型锌离子内向转运体,导致细胞内,尤其是线粒体基质锌离子浓度显着高于其他体细胞。而前列腺癌细胞则由于ZIP-1下调,细胞内锌离子水平也大幅降低。本研究旨在基于这一生物学特性,开发一类锌离子选择性好、敏感度强且低毒性的荧光探针并探索其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可随环境锌离子浓度改变荧光强度的高敏感荧光探针。选取光电反应灵敏且毒性较低的吡咯并吡咯二酮(DPP)作为荧光核,锌离子螯合基团MeO-DPEN作为锌离子结合位点,螯合锌离子前后两基团间不同强度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效应可影响荧光强度,从而反映环境锌离子浓度。另外分别连接线粒体和溶酶体靶向性基团可以从亚细胞水平研究细胞内锌离子水平。根据这一思路分别合成DPP-C2、DPP-Mito、Ph-DPP-C2和LysoDPP-C4四种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别检测荧光探针的锌离子选择性、荧光强度与环境锌离子浓度的相关性、细胞毒性及其鉴别良恶性细胞、组织的能力。并通过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其是否能够显示荷瘤裸鼠体内的人前列腺癌移植瘤。结果:合成的四种锌离子荧光探针锌离子选择性理想,荧光强度与环境锌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明显,细胞毒性较低。均可被细胞摄取并以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锌离子浓度,DPP-Mito和LysoDPP-C4分别具有线粒体和溶酶体靶向性。DPP-C2和Ph-DPP-C2均可通过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和组织内锌离子浓度的细微差别,从而分辨良恶性细胞和组织。另外,DPP-C2可以使人前列腺癌荷瘤裸鼠的前列腺及肿瘤产生荧光信号。结论:DPP结构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具有低毒、高灵敏性的特征。可根据具体使用目的增删功能性基团,在前列腺癌的诊断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韩潇潇,任兴华,王培培,黄永春,张长波[10](2019)在《叶面喷施锌离子对水稻各器官镉积累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锌离子对稻米镉(Cd)积累特性的影响,在水稻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ZnSO_4,对成熟期水稻各器官的Cd含量及其他必需元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Cd污染农田中,不同处理间晚稻各器官中的Cd含量明显高于早稻。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5 mmol·L~(-1)和10 mmol·L~(-1)ZnSO_4能够显着降低晚稻和早稻籽粒和穗轴以及穗下节中的Cd含量,籽粒中的Cd含量和穗下节以及倒二节中的Cd含量还呈极显着正相关。此外,无论是对照还是各处理小区,晚稻和早稻穗下节中的Cd含量是穗轴和旗叶Cd含量的10倍左右,倒二节Cd含量是倒二节间中Cd含量的3倍左右。与此同时,喷施5 mmol·L~(-1)和10 mmol·L~(-1)的ZnSO_4使晚稻籽粒中的Zn含量分别增加13.81%和44.60%,早稻籽粒中的Zn含量分别增加39.02%和47.88%,但对籽粒中的Mg含量无显着影响。此外,喷施10 mmol·L~(-1)的ZnSO_4显着降低了早稻和晚稻籽粒中的K、Ca、Mn含量。由此可见,叶面喷施ZnSO_4主要通过提高Zn向籽粒的转运效率来抑制Cd由营养器官向穗轴及籽粒的转运,从而产生降Cd增Zn的明显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锌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锌离子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预处理组(I/R+IPC组)、缺血预处理加锌离子抑制剂(TPEN)组(I/R+IPC+TPEN组)、缺血再灌注加TPEN组(I/R+TPEN组)。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锌离子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心肌磷酸化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PERK)和抗氧化应激蛋白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1)心肌组织内锌离子水平:心脏再灌注后,I/R组较对照组显着降低,I/R+IPC组则较I/R组显着升高(P均<0.05)。(2)心肌梗死面积比:I/R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I/R+IPC组则较I/R组明显减小,I/R+IPC+TPEN组较I/R+IPC组显着增加(P均<0.05)。(3)与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心肌组织明显排列紊乱,心肌纤维断裂,而I/R+IPC组大鼠上述现象明显改善,I/R+IPC+TPEN组中IPC的这种作用被TPEN逆转。(4)心肌p-PERK和Nrf2的表达水平:I/R组较对照组均显着升高,I/R+IPC组较I/R组显着降低;I/R+IPC+TPEN组较I/R+IPC组明显升高(P均<0.05)。(5)心肌细胞AI:I/R组显着高于对照组[(35.80±5.31)%vs (5.80±2.86)%],I/R+IPC组[(16.20±4.82)%]显着低于I/R组,I/R+IPC+TPEN组[(32.60±6.03)%]较I/R+IPC组明显升高(P均<0.05)。I/R+TPEN组与I/R组上述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锌离子抑制PERK/Nrf2通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锌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黄双,杨宝珠.一种吡嗪类锌离子荧光探针光学性质的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温凌娜,田增有,张春来,周洪霞,习瑾昆.锌离子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9

[3].魏彦宏,王则玉,张彦红,刘国宏,平燕青.单一微量元素肥铜锌离子对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9

[4].王福慧,刘辉彪.水系锌离子二次电池锌负极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19

[5].朱遂一,吴亚琼,霍明昕,林雪,曲展.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镍和锌离子的高效富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6].卿琳华,童群义.5’-尿嘧啶核苷酸与锌离子相互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7].李思达,郑朝晖,吕伟,李凤岐.锌离子对硬水结垢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9

[8].金卉敏,胡诗怡,陈嘉伟,杜奎.比率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9].傅士博,王忠.DPP锌离子荧光探针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10].韩潇潇,任兴华,王培培,黄永春,张长波.叶面喷施锌离子对水稻各器官镉积累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脚踏板”状双核铜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5加入Al3+前后的SEM图像铜与PrP片段HGGGW结合的模式图!畴爵啼渺i_蔗氮嘎豺房瓜澎父环糊精...名光散射检洲的铜锌离子对Ap,s0D...闪锌矿晶体结构图

标签:;  ;  ;  ;  ;  ;  ;  

锌离子论文_黄双,杨宝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