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陈兴兴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陈兴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经异译,词捂,比较,词义探求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文献综述

陈兴兴[1](2014)在《《道行般若经》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词语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一部佛典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汉文译本,把他们放在一起封比研究可以窥探不同时代语言发展演燮的轨跻,封中古汉语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僵值。束汉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和束晋鸠摩罗什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是源于同一底本的汉文译本,封比研究这雨部经的祠语可以发现不同译师的翻挥喜好,同时也有助于探求束汉到束晋词语发展的超势。本文主要徒以下四部份进行研究: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同经异译词语封比研究的僵值及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及研究的方法。雕然《道行般若经》及其异译经的封比研究很早就阴始了,但是封于字数和卷数都接近的《道行般若经》和《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词语封比研究还无人涉足,从而休现了本文在材料选取上的独创性。第二章,在逐字逐句封比雨部经的基础上,封雨短的佛教词语和一般词语进行了细致的封比,选出雨部短有差异的词捂,结合人工分析和计算楼统计封他们进行了描写。在佛教词语部份我们从音译词和意译词的角度切入:一是选取封同一佛教词采用不同音译形式的词语,并藉助现有的研究成果封其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同一佛教词语探用不同音挥形式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二是客观地呈现了在翻译同一佛教祠语畴,支娄迦谶用音译词而鸠摩罗什用意译词的现象,这表明佛经的翻译逐渐由音译走向意译。在一般词语部份我们从音节出发,全面描绘了从《道行般若经》到《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词语发展情沉。发现词捂的发展演燮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双音节词替换罩音箭词或短语的现象,又有罩音节词替换双音箭词的现象,遗有音筋保持不燮的同羲词替换现象,但总休上还是词语的双音化现象是主流,从而得出了束汉到束晋词语双音化的结输,为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演燮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叁章,揭示了雨经比较研究的重大价值与意羲:一是通过词语封比探求了部份词语的含羲。在阅读佛经时,有些词捂的含羲无法理解,辞害要么未收缘,要么给出的解释舆藉境不符,这时异译经的封比能为我们探求词韶含羲提供线索和思路;二是富我们封佛经原文或《大正新修大藏经》给出的校勘记有疑问畴,可以结合另一部短来造行考察与研究,有助于校勘雨部经中的误字、脱字和倒文;叁是在封比研究雨部经的词韶畴,为了弄懂短文我们常藉助《汉捂大词典》的释羲,在此遇程中发现许多词语《汉捂大词典》虽然收缘了,但却引用晚于这雨部经的材料作为害证初始例,我们盎可能地找出这些词语,从而迷补这部大型辞害在词语溯源上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张幼军[2](2010)在《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特色句法例说》一文中研究指出鸠摩罗什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虽然学术界评价很高,但是难以读懂。通过与梵文本的对勘,我们发现鸠摩罗什的译着句法上不时体现出与汉语完全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句法有些是基于对梵文句法的保留,有些是出于对汉语句法的不熟悉。而正是这些特色句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解读。(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张幼军[3](2007)在《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谓佛教汉语训释不同于以往之强调佛学义理解说或词语训释,而是指从词义、句法、句意、段意等各层面对佛教汉语做全方位的训释。本文将鸠摩罗什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材料,运用梵英汉对勘的方法重点训释了其中词语60例,句法28例,句意17例,段意8例,鸠摩罗什的翻译疏失16例;运用语用学理论中的指代、语境等概念重点训释了其中词、句、段共69例;另外还有附带引用并训释的本经及别经中的不下30例。通过多层面高密度地训释鸠摩罗什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认为:1、汉译佛经语言的训释还应当包括对翻译疏失的解读;2、语用学理论中的指代、语境等概念在找寻译经中需要训释的词、句、段并给出初步解释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3、梵英汉对勘的方法能提供训释所需的合理依据。本文以《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为例对佛教语言材料进行各个语言层面的研究,旨在为佛教汉语训释探索可行的方法,构建一个基础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平台。主要内容:引论:佛经语言训释回顾。上篇:梵英汉对勘训释法。下篇:语用学训释法。主要观点:1、汉译佛经语言的训释还包括对翻译疏失的解读;2、语用学理论中的指代、语境等概念在找寻译经中需要训释的词、句、段并给出初步解释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3、梵英汉对勘的方法能提供训释所需的合理依据。主要研究方法:1、通篇对勘与重点训释相结合;2、梵英汉对勘训释法与语用学方法相结合;3、例证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鸠摩罗什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虽然学术界评价很高,但是难以读懂。通过与梵文本的对勘,我们发现鸠摩罗什的译着句法上不时体现出与汉语完全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句法有些是基于对梵文句法的保留,有些是出于对汉语句法的不熟悉。而正是这些特色句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解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兴兴.《道行般若经》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词语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张幼军.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的特色句法例说[J].古汉语研究.2010

[3].张幼军.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论文-陈兴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