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式降水方案论文_刘奇俊,胡志晋,周秀骥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式降水方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案,数值,模式,物理,暴雪,尺度,暴雨。

显式降水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刘奇俊,胡志晋,周秀骥[1](2003)在《HLAFS显式云降水方案及其对暴雨和云的模拟(I)云降水显式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叁套显式云降水方案移植、耦合到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HLAFS中 ,显式云降水方案包括双参数暖云方案、简化混合相云方案和双参数混合相云方案 ,明显地改进了原模式预报系统的湿物理过程 ,特别是对云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详细介绍了这叁套云降水方案的物理过程 ,以及与动力框架的耦合(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3年S1期)

刘奇俊,胡志晋,周秀骥[2](2003)在《HLAFS显式云降水方案及其对暴雨和云的模拟(II)暴雨和云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HLAFS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动力框架下 ,利用文章 (I)所述的显式云降水方案 ,对一次暴雨过程和伴随着的云物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显式方案对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较原HLAFS的大尺度饱和凝结方案有明显改进。模式能合理地揭示出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云系演变规律和云物理过程。冰相过程对降水、中尺度热力和动力场有明显影响 ,特别是冰相过程有利于降水的早期的形成速率。与卫星TBB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 ,引进显式方案后 ,模式能较合理地模拟出云系的轮廓、位置、范围、强度、生消和移向 ,模式模拟出的云顶温度与卫星测量出的云顶温度较为一致。(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3年S1期)

邓远平,程麟生,张小玲[3](2000)在《叁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和高原东部“96.1”暴雪成因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96.1”高原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的天气学成因分析指出 ,欧洲阻高崩溃 ,里海—咸海横槽转竖 ,槽后向南入侵青藏高原的干冷偏北气流与槽前来自孟加拉湾和中印半岛向北不断推进的强劲西南暖湿气流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交汇而形成、发展并持续的切变线 ,是产生高原暴雪的中尺度天气系统。  通过将冰相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和叁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引入MM4而发展的中尺度模式模拟系统 ,在采用常规观测资料的条件下 ,基本上成功地模拟出了“96.1”高原暴雪中尺度切变线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结构。结果表明 ,发展和改进的该中尺度模式模拟系统可用于青藏高原复杂地形和下垫面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及结构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模拟的流场及诸物理场时空演变揭示 :流场辐合线与暴雪切变线时空演变一致表明 ,流场对高原中尺度系统的表征有本质上的重要性 ;散度场和涡度场相互耦合是暴雪切变线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和持续是水汽凝结和冻结成雪的必要条件 ;湿对流不稳定为暴雪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 ;辐合带、涡度带、上升运动区和深厚湿舌的迭置是产生暴雪的强耦合结构。模拟的暴雪带和降水量与观测分析大体一致 ,表明叁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基本上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00年04期)

胡志晋,楼小凤,包绍武,汪晓滨[4](1998)在《一个简化的混合相云降水显式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一个新的混合相云降水显式方案,它预报2个云物理量,即云水(冷区为过冷云水)和降水(冷区为冰雪,暖区为雨),考虑了7种云物理过程.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方程组,可以作为一个子程序供大、中尺度天气模式使用.该方案还与详细微物理显式方案和暖云方案作了实例模拟比较.(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显式降水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HLAFS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动力框架下 ,利用文章 (I)所述的显式云降水方案 ,对一次暴雨过程和伴随着的云物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显式方案对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较原HLAFS的大尺度饱和凝结方案有明显改进。模式能合理地揭示出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云系演变规律和云物理过程。冰相过程对降水、中尺度热力和动力场有明显影响 ,特别是冰相过程有利于降水的早期的形成速率。与卫星TBB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 ,引进显式方案后 ,模式能较合理地模拟出云系的轮廓、位置、范围、强度、生消和移向 ,模式模拟出的云顶温度与卫星测量出的云顶温度较为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式降水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1].刘奇俊,胡志晋,周秀骥.HLAFS显式云降水方案及其对暴雨和云的模拟(I)云降水显式方案[J].应用气象学报.2003

[2].刘奇俊,胡志晋,周秀骥.HLAFS显式云降水方案及其对暴雨和云的模拟(II)暴雨和云的模拟[J].应用气象学报.2003

[3].邓远平,程麟生,张小玲.叁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和高原东部“96.1”暴雪成因的中尺度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00

[4].胡志晋,楼小凤,包绍武,汪晓滨.一个简化的混合相云降水显式方案[J].应用气象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模式区域及地形Fig.7.1Landformandra...Exp-B试验T5~T8的24 h累积降水量(阴影...不同降水方案的12 h雨量预报与实况12 h...试验TNEW2模拟的2005年5月31日12时(...2 模拟 2008-7-22-08 至 2008-7-23-08 ...“96.1”暴雪过程24~48 h(对应16日08:0...

标签:;  ;  ;  ;  ;  ;  ;  

显式降水方案论文_刘奇俊,胡志晋,周秀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