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流动性论文_张强劲,陈忠华,吴武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债流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债,流动性,货币政策,溢价,市场,线性,因果。

国债流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劲,陈忠华,吴武清[1](2015)在《货币政策对国债流动性冲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国债市场对货币政策冲击反应的有效性,基于货币政策持续期,建立综合度量国债流动性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密集调整时期,国债流动性受冲击的显着性、强度和阶段性。(本文来源于《管理现代化》期刊2015年03期)

赵凌,马图南[2](2014)在《提高国债流动性是完善基准收益率首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重要构成,是一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金融数据。同时,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基准利率,也为其他类债券乃至各类金融资产提供定价基准。在日常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实践中,我们认为提(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4-04-17)

张强劲,李孟刚,陈喜庆[3](2012)在《货币政策持续期国债流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国债市场流动性状况,引入货币政策持续期概念,设置综合度量国债流动性度量指标,建立刻画各次货币政策调整期内不同国债品种流动性模型。运用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国债市场的不同国债流动性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国债流动性的冲击是比较平稳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国国债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2年11期)

陈六一[4](2009)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债流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09年05期)

何志刚[5](2008)在《国债流动性的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的国债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宏观功能,自新世纪初以来,国债对金融市场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主要就国债流动性的价值进行分析。由于国债流动性具有较强的"自我强化"特性,因而国债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并且国债的流动性具有外生性。本文进而分析了国债流动性对提升相关金融市场效率及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作用,以此论证国债流动性具有"公共品"效应,国债市场是核心金融市场。(本文来源于《证券市场导报》期刊2008年10期)

王围[6](2008)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国债流动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因财政筹资而诞生的国债,由于其无风险资产的特性,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核心资产的地位,发挥着多重的金融功能。对个人投资者以及非金融机构而言国债是稳健的投资产品,于金融机构来说国债是管理流动性的优良工具,对中央银行来说国债是在公开市场执行货币政策时的操作对象,于整个金融市场而言则国债是提供基准利率的核心资产。流动性是所有金融资产的重要属性,对于国债来说,流动性又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良好流动性的国债市场,才能使国债发挥好其众多的重大功能。目前我国记账式国债是我国的可上市流通国债,其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分割现象。在其两个主要的市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上,上市产品,市场参与者,交易机制,托管结算机制上都存在不同。市场分割严重影响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国债市场的发展。近年来管理层一直在推动两个市场的融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交易所市场流动性的衰退。我国国债两个主要市场的流动性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现状如何,管理层推动国债市场发展的改革措施有哪些影响到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影响是怎样的,这些都成为本文关注的问题。为了展开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研究,本文第二章首先对流动性的定义和度量进行了探讨,进而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在第叁章中围绕前章分析的影响因素来考察我国国债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中的重大改革。第四章运用市场数据从整体市场和样本券两个层次,对我国国债二级市场现券交易的流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中注意了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对当前两个市场现状的横向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银行间市场国债现券交易的流动性逐步增强,2006年,其换手率超过了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得益于国债一级市场发行总规模的扩大,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发行产品期限结构的合理化,二级市场交易方式的多样化,更受益于管理层推进市场融合的各项措施,如国债承销团的合并,对银行间市场准入的放开,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推出等。然而相比发达金融市场,我国国债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水平仍然偏低。交易所市场方面,由于市场参与者逐渐向银行间市场迁移等因素,国债的托管量交易量双双下降,换手率也大幅下跌,显示出流动性的减弱。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两个市场的流动性,本文在最后一章就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梁冬如,周晓东[7](2007)在《我国交易所市场国债流动性与收益动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交易所市场国债的非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动态关系。文章研究表明,非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关系表现出非稳定性,市场态势不同,两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会有所变化,证明我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存在“非流动性溢价”。(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2007年05期)

陈国华[8](2005)在《国债结构与国债流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金融产品,国债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基准性市场。在我国,由于国债市场结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应债主体结构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存在,致使国债难以发挥上述功能。要充分发挥国债的上述功能,必须通过改善现有国债结构来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本文来源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油晓峰,宋永明[9](2004)在《对我国国债流动性问题的政策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流动性是我国国债市场建设的核心问题。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国债的各项流动性指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债流动性差不仅弱化了国债利率担当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也使之无法成为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工具。为提高国债流动性,我国应促进国债品种的多样性、提高国债发行的规律性、增强市场透明度、加快推进市场的统一化进程、加快市场参与者多元化进程、积极发展场外市场(OTC)交易等。(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04年03期)

油晓峰,宋永明[10](2004)在《改善我国国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债流动性差弱化了国债利率担当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使国债市场基本丧失了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而仅仅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场所。应该说,我国政府为提高国债流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利政策。根据近年来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04年39期)

国债流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重要构成,是一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金融数据。同时,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基准利率,也为其他类债券乃至各类金融资产提供定价基准。在日常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实践中,我们认为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债流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劲,陈忠华,吴武清.货币政策对国债流动性冲击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5

[2].赵凌,马图南.提高国债流动性是完善基准收益率首要问题[N].金融时报.2014

[3].张强劲,李孟刚,陈喜庆.货币政策持续期国债流动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

[4].陈六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债流动性研究[J].企业经济.2009

[5].何志刚.国债流动性的价值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8

[6].王围.我国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国债流动性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

[7].梁冬如,周晓东.我国交易所市场国债流动性与收益动态关系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

[8].陈国华.国债结构与国债流动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

[9].油晓峰,宋永明.对我国国债流动性问题的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4

[10].油晓峰,宋永明.改善我国国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4

论文知识图

5~10年期国债流动性溢价变化趋...年发行期不同剩余期限国债流动性剩余期限为(4年,5年)的不同发行年限~#...国债流动性的趋势变动循序检验值...国债流动性的滚动检验值序列(a)国债流动性的递归检验值序列...

标签:;  ;  ;  ;  ;  ;  ;  

国债流动性论文_张强劲,陈忠华,吴武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