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碳钢论文_孟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低碳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低,碳钢,脱碳,氮化物,晶粒,气孔,阻尼。

超低碳钢论文文献综述

孟群[1](2019)在《氮含量对焊接罐用Nb-B复合添加超低碳钢热延展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际生产的钢,调查了氮含量对Nb-B复合添加超低碳钢热延展性的影响。添加0.0048mass%氮的Nb-B超低碳钢在Ar3相变点以上的950℃,热延展性明显变差。当将氮含量降低到0.0032mass%以下时,950℃附近的热延展性有所改善。在试样的断(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09-17)

徐荣杰,刘仁东,郭金宇,王科强,王旭[2](2019)在《铜元素对超低碳钢阻尼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铜含量下超低碳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阻尼性能及其精细结构。结果表明:固溶状态的铜对超低碳钢阻尼性能影响较小,铜以沉淀相形式存在显着提高了超低碳钢的阻尼性能。在实验范围内,含铜量升高,超低碳钢的阻尼性能提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8期)

张胜军,顾学红,马志刚[3](2019)在《宝钢二炼钢超低碳钢生产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超低碳钢生产过程中RH脱碳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流气量、环流管内径、真空度和槽内冷钢等因素;并介绍了超低碳钢生产过程中过程增碳及钢水纯净度的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冶金》期刊2019年04期)

顾超,赵立华,甘鹏[4](2019)在《超低碳钢精炼过程中Fe-Al-Ti-O类复合氧化物夹杂的演变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碳钢是一种重要的汽车用钢材料,钢中通常添加钛元素,使其形成析出物,提高钢材的深冲性.然而钛元素作为一种脱氧能力较强的元素,进入钢液中通常首先形成氧化物.为了减少含钛氧化物夹杂的生成,基于"转炉—RH—连铸"的超低碳钢生产流程,对RH精炼过程进行系统取样,分析了铝脱氧剂加入后及合金化元素钛加入后的氧、氮气体含量变化及夹杂物特征变化,并使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对Fe-Al-Ti-O夹杂物稳定相图进行计算.研究结果显示,含钛类氧化物夹杂通常以Al_2O_3类夹杂物作为形核质点,对其形成包裹状夹杂物.若避免含Ti夹杂物的生成,当钢中Ti质量分数为0. 1%时,钢中溶解Al质量分数应在0. 01%以上.对含钛氧化物的生成及长大流程进行研究,通过对Al_2O_3夹杂物及Ti_2O_3夹杂物粗化率的计算及附着功的比较可知,Ti_2O_3夹杂物在1600℃时的熟化生长速率较Al_2O_3较大且Ti_2O_3夹杂物与Al_2O_3夹杂物相比不容易相互碰撞融合并从钢液中去除.若提高精炼过程中的氧化物夹杂物去除率,应严格控制含钛氧化物类夹杂物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建龙[5](2019)在《基于碳、氧、温度协调控制的超低碳钢RH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超低碳IF钢作为深冲用钢,是汽车复杂冲压件的主要材料,不仅要求较高的洁净度,还要保证钢中较低的碳含量。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流程匹配对IF钢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生产过程中,碳、氧、温度的协调控制是高质量超低碳钢生产的关键。本文针对超低碳IF钢生产工艺,结合某钢厂超低碳IF钢生产实际,对不同生产条件展开研究,阐述了IF钢工艺控制中几个关键问题:RH快速脱碳工艺技术、低碳高氧条件下碳粉预脱氧工艺控制、高碳低氧条件下二次动态顶渣改质工艺控制、低温进站条件下化学升温工艺控制及超低碳IF钢合理的温度控制模式等,为高品质超低碳钢生产提供依据。在低碳高氧条件下,为了合理控制脱碳反应结束活度氧及夹杂物,提出了碳粉预脱氧工艺,预脱氧工艺主要产物为CO和CO2,在真空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在真空室中排出,从而降低钢液氧浓度,做到无污染脱氧。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真空过程中碳粉合理的加入条件;分析了碳粉预脱氧过程中碳、氧反应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RH碳氧反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预脱氧工艺能显着降低脱碳终点活度氧、铝耗及铸坯全氧。为了充分利用顶渣氧,提出了二次动态顶渣改质工艺,通过热力学计算、实验室试验及现场试验分析二次动态顶渣改质工艺和常规工艺对夹杂物控制、脱碳反应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二次动态改质工艺操作要点,分析了不同顶渣氧化性对脱碳反应过程碳、氧反应行为的影响,研究顶渣FeO在脱碳反应过程中作用机理,建立了脱碳终点活度氧预测模型。在碳、氧、温度协调控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超低碳钢化学升温过程控制,确定合适的铝氧升温及洁净度控制工艺,对脱碳反应过程温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超低碳钢温度预测模型,为合理的温度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毕恩君[6](2019)在《超低碳钢RH脱碳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超低碳钢RH脱碳工艺的应用现状,介绍了RH脱碳过程,提出超低碳钢RH脱碳工艺的优化要点,有效提升了钢材的利用率,希望为有关学者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0期)

刘景佳,王自荣,田飞,江海涛[7](2019)在《冷轧超低碳钢搪瓷制品表面气孔缺陷成因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涟钢冷轧超低碳搪瓷用钢开发初期在建筑装饰材料搪瓷制品上使用时出现搪瓷表面气孔问题,通过分析罩式退火(罩退)、连续退火(连退)不同工艺的冷轧超低碳搪瓷钢的原始表面、搪瓷层结构的差异,确定了带钢搪瓷表面气孔缺陷与罩式退火过程带钢表面发生Ti、Mn元素的富集氧化有关。优化退火工艺后,消除了带钢搪瓷表面的气孔缺陷,确保了带钢搪瓷制品的表面质量。(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08期)

李波,朱立光,韩毅华,马德刚,李梦英[8](2019)在《影响加磷高强超低碳钢可浇性的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磷高强超低碳钢具有IF钢特性,特点是添加一定含量的P、Mn、Nb等合金元素以达到固溶强化的目的,提高钢种强度而又不影响钢种塑性,但高磷钢水易引起水口絮瘤堵塞。通过研究钢中氧化物夹杂(Al_2O_3为主)的生成与去除这一直接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内在机理,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生产试验,通过工艺流程的优化、转炉终点高温高磷成分控制、RH精炼微合金化工艺优化及全流程时间匹配,减少了钢中夹杂物的生成、促进了夹杂物的聚集上浮去除等,改善钢水可浇性。RH出站钢水平均T.O质量分数25×10~(-6),连铸中包钢水平均T.O质量分数19×10~(-6),最终解决加磷高强超低碳钢可浇性问题,实现100 t LD→RH→CC工艺流程的大批量稳定生产,单支水口稳定5炉连浇。(本文来源于《炼钢》期刊2019年02期)

王营龙,李海[9](2019)在《超低碳钢碳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碳钢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在电力及家电等行业当中应用广泛,因其十分重要,各钢铁企业纷纷将其列为重要产品类目之中。超低碳钢的生产水平是一个企业冶炼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碳含量的大小对于钢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超低碳钢中碳含量的测定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直读光谱分析在超低碳钢碳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俊山,倪红卫,张华,成日金[10](2018)在《超低碳钢夹杂物控制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厂生产超低碳钢时夹杂缺陷较多的问题,通过优化改质剂成分、控制RH进站温度、调整加Al脱氧和合金化时间间隔、优化保护渣成分等针对性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小粒石灰和铝渣的配比,全铁含量由改质前的29.5%降至10.9%,下降幅度为63%;合理的钢水进站温度可以最直接地减少RH吹氧产生的夹杂;RH冶炼中Al、Ti无时间间隔加入时,钢液中会产生大量的Al-Ti复合夹杂,造成水口堵塞,加Al时间与加Ti合金时间间隔在150 s以上,可以有效降低水口堵塞的比例;最终冷轧夹杂缺陷的比例由0.33%降至0.15%。(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8年06期)

超低碳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不同铜含量下超低碳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阻尼性能及其精细结构。结果表明:固溶状态的铜对超低碳钢阻尼性能影响较小,铜以沉淀相形式存在显着提高了超低碳钢的阻尼性能。在实验范围内,含铜量升高,超低碳钢的阻尼性能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低碳钢论文参考文献

[1].孟群.氮含量对焊接罐用Nb-B复合添加超低碳钢热延展性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9

[2].徐荣杰,刘仁东,郭金宇,王科强,王旭.铜元素对超低碳钢阻尼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3].张胜军,顾学红,马志刚.宝钢二炼钢超低碳钢生产实践[J].现代冶金.2019

[4].顾超,赵立华,甘鹏.超低碳钢精炼过程中Fe-Al-Ti-O类复合氧化物夹杂的演变与控制[J].工程科学学报.2019

[5].郭建龙.基于碳、氧、温度协调控制的超低碳钢RH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

[6].毕恩君.超低碳钢RH脱碳工艺优化研究[J].南方农机.2019

[7].刘景佳,王自荣,田飞,江海涛.冷轧超低碳钢搪瓷制品表面气孔缺陷成因及控制[J].热加工工艺.2019

[8].李波,朱立光,韩毅华,马德刚,李梦英.影响加磷高强超低碳钢可浇性的因素研究[J].炼钢.2019

[9].王营龙,李海.超低碳钢碳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

[10].刘俊山,倪红卫,张华,成日金.超低碳钢夹杂物控制与研究[J].钢铁钒钛.2018

论文知识图

和Mn元素对超低碳钢镀锌性能...超低碳钢的开始塑性变形应力与变...超低碳钢中间包钢水中碳含量的...一2浇注的超低碳钢的增碳情况超低碳钢增碳的概率图一6超低碳钢在750℃保温不同时间...

标签:;  ;  ;  ;  ;  ;  ;  

超低碳钢论文_孟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