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力戽流消能论文_郭燕鹤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力戽流消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溢流坝,水流,模型,水闸,正交,水工,水深。

消力戽流消能论文文献综述

郭燕鹤[1](2017)在《阶梯+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迅速发展,修建的高坝日益增多,高坝运行对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高水头泄水建筑物由于水头高、流量大,下泄水流具有较大的能量,水流的剧烈紊动会使水体掺混周围空气,造成下游水体溶解气体超饱和问题的出现。以往对坝体下游溶解气体超饱和问题的研究,多是针对50m以下的大坝,对高坝的研究甚少,水体溶解气体超饱和现象会使水生物原有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严重时甚至导致水生物死亡,在保证建筑物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如何降低下游水体溶解气体浓度,解决溶解气体超饱和问题需要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阶梯+底流消能工作为一种联合消能方式,其消能效果较好。阶梯+底流消能工内,自阶梯断面水流下泄至消力池后,与池内水体紊动剧烈,卷吸周围空气,形成掺气水流,水流掺气会造成水体中总溶解气体超饱和问题的产生,通过研究分析阶梯+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分布规律及气体迁移扩散运动机理,为减少水体溶解气体超饱和现象的发生、保护河流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奠定理论基础。阶梯+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分布受泄流流量、溢洪道坡度、台阶尺寸与形式、尾坎高度、水流流速、掺气量、当地气温与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阶梯+底流消能工模型,采取水力学试验的方法,对阶梯+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流动水体进行水流结构分区,在无强迫掺气和增大掺气量两种条件下,分别改变泄流流量、尾坎高度,实测消力池内不同水流结构区的流速、底板沿程时均压强、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值,得到各自分布曲线,分析不同水力条件对池内水流结构区的流速、时均压强以及掺气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朱玲玲[2](2016)在《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是研究底流消力池消能规律和水流流场的重要方式。通过消力池内流场的特性参数,分析未布置悬栅和布置悬栅后消力池内水流运动流场特性,以便为深入了解消力池内流场特性提供可靠依据和帮助,也可作为今后水利工程中优化消力池及悬栅消能工结构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6年09期)

游克勤,周琦,刘星[3](2015)在《采用水流对冲式消力墩的底流消能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水流对冲进行消能的新型消力墩,并对新式消力墩进行相关的水力计算,求得其消力池所需深度、长度以及消能效率。同时通过实验数据与传统形式的消力墩进行对比,发现这种新型消力墩确实能提高消能效率,并且能降低整个消力池的工程造价。(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19期)

朱玲玲[4](2014)在《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布置型式对消能效果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山溪性河流含沙量大且泥沙颗粒粗细不均匀,对于兼顾排沙的底孔泄水建筑物下游消力池不宜采用消力墩等辅助消能工;对于大单宽流量表孔溢洪道消力池,当梯形墩等辅助消能工消能效果不理想时,在消力池内布置悬栅能较好解决问题,急速水流经过消力池时受到悬栅边壁阻挡、撞击等,在水跃区剧烈紊动、剪切,形成绕栅环流,消耗能量,从而平稳水流,改善流态,降低池内最大水深。消力池内布置悬栅消能工既不影响排沙又能作为辅助消能工,因其消减池内最大水深效果显着加之稳流效果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在前人针对五一水库泄水建筑物悬栅消力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UL9(34)均匀正交设计、PPR投影寻踪回归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进一步对影响底流消力池消能效果的悬栅布置型式进行研究。在消力池内悬栅布置参数绝对值条件下,选取流量Q、栅高hs、栅距bs和体型作为消能效果影响因子进行UL9(34)设计和PPR建模仿真,得出影响消能效果的悬栅布置参数排序并确定矩形悬栅为最优悬栅体型;在设计流量工况下,着重研究了底流消力池内悬栅布置参数对最大水深的影响,选取矩形栅条数量ns、栅高hs、栅距bs为消能效果影响因子进行UL9(34)设计和PPR建模仿真,由PPR仿真成果得到池内最大水深影响因子排序为ns>bs>hs。在不同单宽流量工况下,消力池加入矩形悬栅后池内最大水深消减值达4.97cm,降幅高达15.84%,在矩形悬栅布置相对值参数条件下,将hs/B、bs/B、ns、Q/B作为消能效果影响因子,利用9组均匀正交试验数据和1组边界条件试验共10组试验进行PPR建模,并用37组试验数据作预留检验,得到矩形悬栅布置相对值参数对池内最大水深相对值hm/B影响排序为Q/B>ns>bs/B>hs/B,通过整理分析144组PPR仿真数据并绘制等值线图,在不同单宽流量下,由32张等值线图得到相对值hs/B和bs/B的优化区域分别在0.5~0.65和0.2~0.3之间,栅条数量优化区域在16根~20根之间,在此优化区域内最大水深和消能率值较优,可为消力池内悬栅布置型式提供参考。采用RNG k-ε模型,运用VOF法追踪自由表面,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悬栅消能工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吻合较好,数值模拟成果可为悬栅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4-09-01)

孙广才,邵世鹏,魏文礼,郑艳[5](2014)在《底流消能综合式消力池挖深深度计算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底流消能是借助于一定的工程措施控制水跃位置,通过水跃发生的表面旋滚和强烈紊动来消除余能.底流消能综合式消力池适当降低护坦的高程,同时又修建不太高的消能坎,是一种造价经济的消力池.文章应用不同计算方法计算了综合式消力池的挖深深度和消能坎高度.将结果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能量方程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消力池深度比较合适,而采用由动量方程得出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偏小33.5%.最后从原理上分析了由动量方程得出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偏小的原因,建议消力池挖深深度的计算采用能量方程得出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牛立军,朱东方,王鹏[6](2014)在《水闸底流消能消力池叁维设计二维出图的实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利行业设计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二维设计,具有很多弊端。实现叁维设计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对利用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编程工具实现水闸底流消能消力池叁维设计、二维出图的实现方法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4年01期)

尤凤龙,刘亚坤,倪汉根[7](2011)在《底流消能中溢流坝体型对消力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溢流坝水利工程,在采用底流消能,降低护坦高程形成消力池的情况下,通过基本的水力计算,分析比较了常规体型和优化体型溢流坝下游消力池的水力要素。计算结果表明,体型优化后的溢流坝,消力池的池深和池长都明显变小了,大大减小了坝体混凝土的用量以及消力池的开挖量,节省工程投资。在水工模型试验中,体型优化后的溢流坝消力池中水流流态良好,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张晓莉,杨晓池[8](2009)在《T型宽尾墩+消力戽(池)联合消能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型宽尾墩是集横向扩散与纵向拉伸于一体的堰顶射流消能技术。结合T型宽尾墩科研试验研究成果,介绍T型宽尾墩的体型特点以及它与消力戽(池)联合消能的水力学指标及消能效果,并给出T型宽尾墩体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2009年03期)

赖成联,赵亚光,钟志镭,王立辉[9](2007)在《底流消能的跌坎型消力池再附长度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附长度是衡量坎后底滚回流区水流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再附长度随水流入射角度、跌坎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平面紊动射流理论,建立淹没紊动射流的扩散方程,推导出再附长度计算的半经验公式,并结合水力学试验,对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试验观测所得观测值与通过半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理论值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云南水力发电》期刊2007年06期)

王灿奎[10](2006)在《T形墩联合消力戽消能工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坝上水电站大坝溢洪道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质限制,以及大流量、弱水跃、坝后式电站枢纽布置紧凑等问题,使大坝泄洪消能设计复杂。经分析计算及水工模型试验,设置了T形墩+消力戽联合消能工。经5年多的运行泄洪消能验证,戽内消能充分,下游河床及两岸均未发现明显冲刷。证明了T形墩+消力戽联合消能工对低弗氏数的中低坝的消能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06年04期)

消力戽流消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是研究底流消力池消能规律和水流流场的重要方式。通过消力池内流场的特性参数,分析未布置悬栅和布置悬栅后消力池内水流运动流场特性,以便为深入了解消力池内流场特性提供可靠依据和帮助,也可作为今后水利工程中优化消力池及悬栅消能工结构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力戽流消能论文参考文献

[1].郭燕鹤.阶梯+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朱玲玲.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

[3].游克勤,周琦,刘星.采用水流对冲式消力墩的底流消能装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4].朱玲玲.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布置型式对消能效果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5].孙广才,邵世鹏,魏文礼,郑艳.底流消能综合式消力池挖深深度计算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

[6].牛立军,朱东方,王鹏.水闸底流消能消力池叁维设计二维出图的实现方法[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4

[7].尤凤龙,刘亚坤,倪汉根.底流消能中溢流坝体型对消力池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

[8].张晓莉,杨晓池.T型宽尾墩+消力戽(池)联合消能工试验研究[J].西北水电.2009

[9].赖成联,赵亚光,钟志镭,王立辉.底流消能的跌坎型消力池再附长度的试验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07

[10].王灿奎.T形墩联合消力戽消能工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

论文知识图

顶部跌流宽尾墩透视图不同形式的低水头辅助消能工示意图宽尾墩平面布置图水力特性研究宽尾墩与消力戽联合应用水流流态岩滩水电站宽尾墩-戽式消力池消能工1 试验布置示意图1—有机玻璃实验水槽;...

标签:;  ;  ;  ;  ;  ;  ;  

消力戽流消能论文_郭燕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