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莨科论文_巩国洋,高九思,孟昭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毛莨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学,花卉,特征,地区,豫西,毛茛,成分。

毛莨科论文文献综述

巩国洋,高九思,孟昭伟[1](2014)在《豫西地区毛莨科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Ⅲ)》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11—2013年历时3年对豫西地区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地野生花卉的分布种类。就毛莨科8种野生花卉的分类地位、植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利用途径进行了简要记述,以期为野生花卉的驯化利用提供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4年07期)

贾会琴,高九思,何丽霞[2](2014)在《豫西地区毛莨科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Ⅱ)》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11—2013年历时3年对豫西地区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地野生花卉的分布种类。就毛莨科8种野生花卉的分类地位、植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利用途径进行了简要记述,以期为野生花卉的驯化利用提供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4年06期)

何丽霞,高九思,贾会琴[3](2014)在《豫西地区毛莨科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Ⅰ)》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2011—2013年历时3年对豫西地区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探清了该地野生花卉的分布种类。就毛莨科10种野生花卉的分类地位、植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利用途径进行了简要记述,以期为野生花卉的驯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4年05期)

王文采[4](2008)在《四川毛莨科翠雀属一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四川翠雀属一新种,拟粗距翠雀花。(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08年05期)

孙昌高,方坚,徐秀瑛[5](2001)在《毛莨科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了不同温度对毛莨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和休眠的影响 ,提出了不同种的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发芽适温、发芽所需天数及发芽率 ,对于中药材生产中掌握不同种的种子发芽适温 ,确定合适的播种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1年03期)

刘振国,白平安,乌云塔娜[6](2001)在《锡林郭勒盟草原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少数民族特用品种进行调查整理。以利天然资源的合理应用 ,维护生态平衡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2001年02期)

张暴[7](2001)在《五大连池地区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资源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五大连池地区毛莨科植物进行调查采集 ,描述了各种的生态环境、花期、果期等 ,为合理开发利用五大连池地区毛莨科植物资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01年01期)

余世春[8](1999)在《Ⅰ常用中药枇杷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Ⅱ鞭柱唐松草与长柄唐松草化学成分及毛莨科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系统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为常用中药枇杷叶的活性成分研究。以药理模型从枇杷叶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出具止咳作用的部位A,具抗炎作用的部位B,并对其进行了成分分离。运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了其中22个化合物,将5个新化合物命名为枇杷甙Ⅰ、枇杷甙Ⅱ、枇杷甙Ⅲ、枇杷素与异枇杷素。为新版中国药典制定质量标准选取指标成分提供了确切依据,同时亦填补了蔷薇科枇杷属研究的空白。 第二部分对鞭柱唐松草、长柄唐松草化学成分做了研究。鞭柱唐松草是唐松草属美洲唐松草亚属在亚洲分布的独有种。从其根与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两个化合物为新的叁萜皂甙,分别命名为24S-环菠萝蜜烷-3β,16β,24,25,30-五醇-3-O-(2-O-β-D-木糖基)-β-D-木糖甙与24S-环菠萝蜜烷-3β,16β,24,25,30-五醇-3-O-(2-O-β-D-葡萄糖基)-β-D-木糖甙。从长柄唐松草全草乙醇提取物黄酮类成分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黄酮甙,命名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7-O-[6-O-(4-O-乙酰基-α-L-鼠李糖基)-3-O-β-D-葡萄糖基]-6-O-乙酰基-β-D-葡萄糖甙。同时论述了毛莨科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系统学意义。提出①唐松草属植物的化学性状概貌为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叁萜皂甙、黄酮类成分;②叁萜皂甙、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等成分的阐明证实唐松草属植物是毛莨科中蓇葖果类群与瘦果植物类群的过渡类型,不支持升麻族独立成科的观点;③中国毛莨科植物分类系统可做适当调整,将黄连族升为黄连亚科置于系统的首端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1999-05-01)

刘炳仑[9](1996)在《毛莨科部分有毒蜜粉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1995年在对我国14种有毒蜜粉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观察、研究、描述的基础上,本人借贵刊,就毛莨科部分有毒蜜粉源植物,如驴蹄草、飞燕草、白头翁、毛莨和石龙芮等,着重对它们的有毒植物体、地理分布、简单生境及其部分有毒花粉、有毒花蜜和其内含的致毒化合物成分以及不幸被蜜蜂、人、畜误食导致中毒后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观察、分析、研究和大胆探索。其目的是,为一般无毒蜜粉源植物的根、茎、叶、花及植物整体,花粉、花蜜,提供对比依据,从而由不自觉到自觉地防止中毒事件的再度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养蜂科技》期刊1996年03期)

何顺志[10](1995)在《贵州毛莨科植物种类与分布补遗(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贵州毛茛科植物31种2变种1变型的产地进行了增补,其中金沙人字果Dichocarpum dalziellii var.jinshacnsc D.Z.Fu et S.Z.He为新变种,獐耳细辛属为新记录属,南川升麻、川鄂獐耳细辛、褐鞘毛茛为新记录种,类叶升麻属、升麻等为贵州植物志未记载的属、种和变种。(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1995年01期)

毛莨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2011—2013年历时3年对豫西地区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地野生花卉的分布种类。就毛莨科8种野生花卉的分类地位、植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利用途径进行了简要记述,以期为野生花卉的驯化利用提供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毛莨科论文参考文献

[1].巩国洋,高九思,孟昭伟.豫西地区毛莨科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Ⅲ)[J].园艺与种苗.2014

[2].贾会琴,高九思,何丽霞.豫西地区毛莨科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Ⅱ)[J].园艺与种苗.2014

[3].何丽霞,高九思,贾会琴.豫西地区毛莨科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Ⅰ)[J].园艺与种苗.2014

[4].王文采.四川毛莨科翠雀属一新种[J].广西植物.2008

[5].孙昌高,方坚,徐秀瑛.毛莨科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

[6].刘振国,白平安,乌云塔娜.锡林郭勒盟草原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

[7].张暴.五大连池地区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资源调查[J].高师理科学刊.2001

[8].余世春.Ⅰ常用中药枇杷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Ⅱ鞭柱唐松草与长柄唐松草化学成分及毛莨科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系统学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

[9].刘炳仑.毛莨科部分有毒蜜粉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J].养蜂科技.1996

[10].何顺志.贵州毛莨科植物种类与分布补遗(Ⅰ)[J].贵州科学.1995

论文知识图

马尾黄连冰凉花-图697-1 冰凉花图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湖泊钻孔位置图月水不利第二-草乌 草本,毛莨科,祛...总疗万病第一-关白附饮片 草本,毛莨科NH0504孔孢粉图式

标签:;  ;  ;  ;  ;  ;  ;  

毛莨科论文_巩国洋,高九思,孟昭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